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2017.02.13

包圍在吳晟的詩裡/七年級國文課本裡的「負荷」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發現zozo在旅行中,曾經拍下這張吳晟的介紹版。

我在2015年自己的新書《不趕路的親子休日》中,分享了一首吳志寧的歌「全心全意愛你」,那是他將父親吳晟的詩〈制止他們〉譜成的一首台語歌。這首歌是我開始聽吳晟的詩、吳志寧的歌的開端。
寒假旅行時,我帶女兒到彰化溪州,那是吳晟的故鄉,在「成功旅社——農用書店」裡看見許多吳晟的詩;到花蓮「時光」二手書店買了一本《店仔頭》,這些都讓我們的旅途包圍在吳晟的詩裡。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女兒這學期的國文課,第一課便是吳晟的詩——〈負荷〉(康軒版,七下)。我興奮的告訴她們自己也讀過這一課,而且還帶著一種好羨慕、好佩服的心情,與她們分享吳志寧把爸爸的詩變成歌。我忍不住拿起CD播放這首歌,愛唱歌的她們認真對照課本裡的詩,肯定的說,「好聽」!其實很久之前她們就已經聽過了,只是當時吳晟的詩不是課本裡的文章,無法引起女孩的注意。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

負荷
下班之後,便是黃昏了
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
卻不再逗留
因為你們仰向阿爸的小臉
透露更多的期待

加班之後,便是深夜了
偶爾也望一望燦爛的星空
卻不再沉迷
因為你們熟睡的小臉
比星空更迷人
阿爸每日每日地上下班
有如自你們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
繞著你們轉呀轉
將阿爸激越的豪情
逐一轉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
就像阿公和阿媽
為阿爸織就了一
綿長而細密的呵護

孩子呀﹗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
只因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吳晟的名字怎麼唸?
老是聽媽媽說吳晟(ㄕㄥˋ),但上了這一課後,左右姊妹滿是疑惑的問我:「媽媽,老師唸做吳晟(ㄔㄥˊ)耶。」這我老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困擾,便告訴她們:「吳晟(ㄕㄥˋ)爺爺希望自己叫吳晟(ㄕㄥˋ),因為他本名叫『吳勝雄』,他原本要取『勝』字發音的,但後來發現晟(ㄕㄥˋ)有兩個發音,另一個是ㄔㄥˊ。甚至後來教育部統一唸做ㄔㄥˊ,但爺爺還是希望他叫吳晟(ㄕㄥˋ),所以說,如果遇上考試或是打字,只能打ㄔㄥˊ,但如果說起他就要說是吳晟(ㄕㄥˋ)。」
我想這大概是最引人注意的筆名了,吳晟甚至為了筆名寫了一篇致歉文:
為筆名致歉 by 吳晟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後來這本書寫進我的專欄裡:【專欄】藝術事件簿:不一樣的農村:吸睛藝術帶來的新風貌(2018.01)

延伸閱讀:
農人帶路:台南官田旗哥育苗場
【清晨之曲】2018.05:流浪犬之歌~《混血兒》
【文章收錄】《童遊彰化 玩出大能力》:「老屋活化 農業、生態的文創基地-成功旅社」
【清晨之曲】2016.10:《水田》《春的臨終》
阿嬤的情人。《心所愛的人》
文學作品的魅力。《城南舊事》
【暑假電影夏令營】《無言的山丘》(9.11ys)

卷一    他還年輕

一座大山
他還年輕
大鐵杉
陽光化身成燈塔 ─ 高雄旗後燈塔
南方驛站 ─ 高雄火車站
找尋定位 ─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日月湧泉 ─ 日月潭
旗後小教堂 ─ 追索馬雅各醫師
樹靈塔 ─ 阿里山上
相會,大橋上 ─ 西螺大橋通車六十年
青春沙灘 ─ 高雄旗津

卷二    晚年冥想(一)

告別式
生平報告
晚年
在鄉間老去
趁還有些微光
落葉
學習告別
不要責備他
火葬場
森林墓園
回到純淨 ─ 紀念橋橋
汽水 ─ 悼念母親
錯愕
送你兩棵樹 ─ 悼念洪醒夫
悼念文

卷三    晚年冥想(二)

春寒特別沁冷 ─ 寄瘂弦
夢中詩稿 ─ 夢見瘂弦新作
凝視死亡 ─ 回應吳易澄
再散步一些時
景平路 ─ 致陳映真
假汝之名
和平宣言 ─ 致楊建

卷四    親愛的家鄉

面對米勒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怪手開進稻田
煙囪王國
我心憂懷
親愛的家鄉
請站出來
無用的詩人 ─ 向太陽控訴、向天公控訴
土地從來不屬於
為了美 ─ 敬覆 席慕蓉
災禍,誰也躲不過
一起回來呀 ─ 為農鄉水田濕地復育計畫而作

卷五    四時歌詠

橡木桶
春氣始至
時,夏將至
菜瓜棚
客居‧家園
秋日祈禱
大雪無雪

也許,最後一冊詩集(後記)
編目

【專訪】詩人吳晟:寫詩不只是文學創作,也是社會參與,是對土地深情的凝視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被稱為「土地詩人」的吳晟,在彰化出生、就學、執教、退休,一生受濁水溪灌溉滋養。年輕時追求公平、衝撞黨國體制,與他人不同的是,他總懷揣著濃厚的土地關懷,樸實的筆觸下是一幕幕人文、土地關係下的鄉野光景。

文:徐莫默(人本特約採訪)

吳晟老師的紀錄片《他還年輕》九月二日全台上映,製作單位邀請我們採訪吳晟。接到電話的當下,我們好開心,最開心的是,可以為讀者訪問到吳晟。這麼多年來,吳晟的文字與行動,帶動許多年輕人回到土地、守護家園、關心台灣。

我們當然很好奇,吳晟的眼光、行動與決心是怎麼來的?感謝《他還年輕》紀錄片,更謝謝吳晟老師知無不言。我們期望,吳晟老師的成長故事與行動關懷,可以影響更多台灣人有關心台灣的知識與行動力。

本文經人本教育札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寫詩 種樹的行者──訪土地詩人吳晟

延伸閱讀

  • 【專訪】石明謹:從警察、球評到時事評論,變動的人生造就不被體制框架的靈魂
  • 從蔡焜霖到珂拉琪、從民謠與重金屬,不同世代如何用音樂詮釋白色恐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文化科技力,將是臺灣成為文化輸出國的關鍵之一!3題測驗速知你對「未來內容」的認識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化科技力將是臺灣成為文化輸出國的關鍵,未來內容的發展,誠如擴增宇宙,此刻正在運算、構築中。臺灣在國際合製上有哪些優勢,在今年的「未來內容展」(Exhibition)又可以體驗到哪些精彩作品?讓我們立刻一探究竟。

你能想像嗎?當你最支持的奧運國手英姿可以用4D掃描技術完美擷取,甚至以NFT方式公益收藏?又或是運用VR與即時互動體驗,成為未來傳頌神話故事或重現歷史記憶的最佳形式?其實只要掌握了文化科技力,未來內容便有無限可能。

由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創意內容大會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TCCF)」將在11月3日至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其中的重頭戲之一「未來內容展」,今年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題,匯聚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沉浸式體驗作品,並透過故事力策展打造動人體驗來展現內容價值,是了解文化科技應用趨勢、找尋虛實交融體驗新商機的最佳機會。

極需科技創意與內容設計的沉浸式電影,臺灣已獲獎肯定

近年來,儘管在全球疫情的打擊下,文化產業面臨生存挑戰,臺灣卻未因此停下腳步,文策院與民間合作的投資,反而創下文化部開辦文創事業及文化內容投資計畫10年以來的新高,在2021年累積了臺幣10億629萬元的資金活水。(來源)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利用5G、VR、XR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娛樂、元宇宙體驗,更是指日可待的新世界文化。臺灣作為電子產業重鎮國,加上多元的文化底蘊、各界資金支持下,可說是具備了發展「未來內容」的絕佳條件。

而力拚文化內容發展,當然少不了影視影劇。尤其結合新媒體科技的電影,將愈來愈講究沉浸式共感的體驗,將內容渲染力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像是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陳芯宜執導,全片運用3D 8K高畫質VR360技術拍攝的虛擬實境電影——《無法離開的人》,日前便奪下2022威尼斯國際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單元最大獎「最佳體驗獎 (Best Experience) 」(來源)

《無法離開的人》這部作品以1950年代白色恐怖為主題,將多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經歷,運用沉浸式的VR科技,讓觀賞者深入其中,彷彿身歷其境一般,喚起對白色恐怖歷史的共感。

講到「未來內容」,國際一致公認臺灣為亞洲最佳合製夥伴

除了《無法離開的人》獲得大獎肯定之外,2022 年威尼斯國際影展,臺灣也首度獲邀為威尼斯市場展(Venice Production Bridge)的主題國之一,而在出版改編版權市場(Book Adaptation Rights Market)方面,臺灣也是本屆僅有的亞洲參展國。(來源)

雖然臺灣看似在今年成果豐收,國際資金與團隊在亞洲選擇臺灣作為合製夥伴也漸漸形成趨勢,但這絕非是一蹴可及的成就。以 VR 為例,文策院已連續多年推動「沉浸式內容國際合資合製計畫」,2020 年獲選的作品之一,就是法國導演 Nina Barbier 與臺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的《星砂》(The Starry Sand Beach)。這部作品由法國 Lucid Reality Labs 與臺灣瑞意創科共同製作,該片改編日本神話,並在 VR 中導入即時互動體驗,帶領觀眾走進美麗的星砂海灘,從澎湖群島的七美島、墾丁的星砂灣延伸至日本最南端的竹富島,透過那些海灘上閃著星光的砂粒,來訴說對宇宙的探索和對地球的歷史記憶,更帶入海洋生態之美。

另一部臺法合製的 VR 作品《大師狂想曲:蔡明亮》(Missing Pictures Episode 2: Tsai Ming-liang),則是文策院國際合資計畫 2021 年的獲選作。《大師狂想曲》系列由法國導演克萊蒙.德諾(Clément Deneux)執導、臺灣綺影映畫與法國 ATLAS V 合製。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第二章的主角是蔡明亮導演,曾製作 VR 電影《家在蘭若寺》的他,這次在片中轉變為被攝者,娓娓道來影響他電影生涯的童年往事。

吳 晟 說 十 多 年 來 煩瑣 的生活 占 去 大 部分 時間 我 可 說 未曾 好好 讀過 幾 本書 其實 誰 沒有 必須 負荷 的生活 重擔 呢 果真 積極

Photo Credit:導演黃心健 臉書《星砂》是法國 Nina Barbier 導演與黃心健的雙導演合作計畫,分別由 Oready 瑞意創科 及 Lucid Realities 製作及出品,並入圍坎城影展 XR 單元。

未來內容發展培力,文策院資源支持不遺餘力

除了資金挹注、人才媒合、國際推廣之外,為了讓臺灣能在未來內容產業搶先佔有一席之地,文策院也積極引進最新科技設備,協助創作者降低內容產製的門檻與成本。

例如文策院「IP內容實驗室」以法國4DViews容積擷取系統(Volumetric Capture System),建置亞洲第2座、 全球第6座4D建模的虛擬攝影棚。藉由攝影棚內32臺高畫質攝影機拍攝人的動作與外觀,利用電腦演算法建構出人物的虛擬模型,特別適合VR/AR/MR/XR等沉浸式互動應用。像是在今年的「未來內容展」,就能看到這具設備如何以4DViews技術,製作捕捉臺灣運動國手英姿的高擬真NFT。這些「國家級IP」包括奧運空手道銅牌得主文姿云、舉重精靈方莞靈、臺灣蝶王王冠閎等,他們的4D動態的人物模型都可以自由地翻轉欣賞。

從沉浸式娛樂到元宇宙NFT,未來內容不僅範疇廣大,潛力也無可限量,加上資本端支持,以及創作者端與科技端強強聯手,臺灣絕對具有「文化輸出國」的實力。

對文化創意產業、沉浸體驗、與臺灣原創內容發展有興趣的讀者,千萬別錯過由文化內容策進院舉辦的年度盛事「創意內容大會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 (TCCF)」。本屆創意內容大會將於11月3日至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包含內容交易市場(Market)、提案大會(Pitching)、國際趨勢論壇(Forum)及創新展演(Innovations)四大區塊。

其中創新展演包含了匯聚國內外全新媒體科技應用作品的「未來內容展」,五感沉浸體驗音樂節目的「跨域舞臺」,以及創意與科技點子激盪的「主題沙龍」,全都對公眾開放自由報名或購票。將臺灣未來內容產業輪廓一次看,探索精彩的沉浸式體驗內容,最新展會消息,敬請關注創意內容大會官方網站。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

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 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
  •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