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頭 蜂 怕 什麼

1.少量螫刺,局部反應:如果螫刺數少於 20,且無過敏反應者,大多數只有在螫刺部位因毒蛋白引起局部的紅、腫、熱、痛、癢等反應,傷患在離開現場後,應檢視被螫傷的部位,如有螫針殘留,可利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將螫針挑掉,然後清潔傷口、冰敷、局部塗抹抗生素加類固醇軟膏,也可加上口服抗組織胺。

2.少量螫刺,過敏反應:如果對某種虎頭蜂過敏,下次被同種蜂螫時(不限螫刺數),便有可能會發生過敏症狀。過敏的表現不一定相同,如果引起聲門水腫而阻塞呼吸道,或最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便有可能致命,對過敏性休克之急救措施,應由合格急救防護員或醫師施打腎上腺素注射、或施以 CPR 等,可延緩過敏症狀。

3.大量螫刺,全身性中毒反應:當螫刺數大於 20 到 30 針時,便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中毒反應。螫刺數越多,毒性越強,致死率也越高。此種反應是延遲性的,初時傷者生命跡象尚稱穩定,但後續發生凝血障礙(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症 DIC)、代謝性酸中毒、急性腎衰竭等合併症而致死,如果被虎頭蜂大量螫刺,應立即送醫治療。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頭蜂正確防範方法的訊息


原始謠傳版本:
虎頭蜂的正確防範方法
在野外遇到飛行中的虎頭蜂無意中撞到你身上,只要不揮手趕牠或做出拍打動作,都可以相安無事。
今年已經有發生不少人因虎頭蜂的攻擊,造成的不幸傷亡事件了,加上颱風只進來一個,所以蜂窩已經成長到很大了!所以上山真的要懂得虎頭蜂的防範!
36年前,歐陽老師還在讀書時,讀了一本馬賽先生(他是當時谷關山訓的求生教官)寫的「虎頭蜂的防範」,隔了沒幾年,歐陽老師帶著戶外生活雜誌的同仁一起去爬關西蝙蝠洞,當他們爬完往山下走時,看到一群人(5~6人)往山上跑,我還真的很納悶,上午我們往上爬那一段陡坡時,真的還蠻喘的,他們怎麼可以用跑步的往上爬,那山徑又不大,一會兒功夫,他們就衝進歐陽老師的隊伍,更驚人的是它們後面跟著一個直徑近一公尺的黑雲,歐陽老師此時什麼也來不及想,卻想起「馬賽」的防蜂方法,我立刻大叫「趴下」,此時的他們正逃命到六神無主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叫他們「趴下」,這真的像聽到上帝或觀世音菩薩的聲音,所以他們立刻就「趴下」在歐陽老師的四周,歐陽老師當然還記得馬賽說:「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就丟向山谷或順風丟!」歐陽老師運氣非常好,真的摸到一根木頭,我也轉了一圈就丟向步道的側面山谷,那是很陡的山坡,再丟出木頭的舜間,那群攻擊他們的虎頭蜂也跟著我丟出去的木頭消失了!歐陽老師就叫他門站起來,每一個人都很驚訝,那群蜂呢!
當人們驚嚇後,沒有人想再問蜂事,他們且繼續往上爬,歐陽老師他們也平安的回家了,這事發生在30年前的事!但現今的中英文書籍,都寫著「遇到虎頭蜂只有跑一途」,真的太可怕,才會造成這幾年,有人因用跑的方法,而墜崖受傷或死亡!
歐陽老師每年到夏季帶隊時,歐陽老師都會走在前面,順便一路觀察虎頭蜂,如此歐陽老師就曾在安東軍山下山溪谷中找到2個直徑達50公分,長度達80公分的虎頭蜂窩,且那2個蜂窩離步道都只有10公尺遠,真的非常的近,歐陽老師立刻通知全體隊員,(一)要慢慢走(二)每一個人行走的間距拉開到10公尺以上(三)不要說話!!歐陽老師他們通過時,沒有看到任何一隻虎頭蜂來騷擾他們的隊員!
有一次,歐陽老師陪中央研究院的「陳仲玉」教授勘查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時,在東部蠻荒的深山裡,歐陽老師走在前頭,有1~2隻出現在歐陽老師身邊繞,這樣的狀況,歐陽老師都會停下來往前、往右、往左找尋虎頭蜂窩,結果就在歐陽老師的正前方15公尺的樹上,離地4公尺左右有一顆直徑1公尺以上虎頭蜂窩,於是我就帶領著教授繞離那虎頭蜂窩20公尺左右,他們也相安無事。
所以,當你在山野活動遇到1~2隻虎頭蜂圍繞著妳不走,那妳真的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當然若只有妳一人,那妳也可以快快的繼續走,只要不要騷擾或打它們,基本上,只要走離它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它們就自動會離開了,妳絕對不會被攻擊;當然如果是帶隊,那妳最好能找找看虎頭蜂窩的位置,然後提醒大家如歐陽老師安東軍山下溪谷時的三步驟做法,也一定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如果,你帶隊遇到像歐陽老師在關西蝙蝠洞蜂群攻擊時,你也可以臨時當一下「上帝或菩薩」大叫「趴下」,自己則蹲下,然後找一根短木頭,在頭上快速轉一圈,立刻丟向山谷或低處或順風方向,也一定可以救到別人或自己的隊友!
如果,還是有人被蜂螫到,當然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一般一小時後就會痊癒了,但一直沒好,就要觀察被螫的隊員有沒有「過敏」反應,有發生,如果還在深山裡,當然要立即給於「腎上腺素」0.3mg的肌肉注射,我的急救包裡都有備著,以應付不急之需,所以美國WFR急救員都有注射訓練與證照,在深山裡,若遇到有人被蜂螫,該患者又有全身性過敏反應,說真的就算天候奇佳,救難直升機立刻出動,沒有立刻肌肉注射「腎上酵素」0.3mg的話,存活機會也會很低、很低;歐陽老師因自己都有自製「神奇麻油」,他的「腎上酵素」都備在急救包裡到過期再買新的,從來都沒用到。
最後,台灣道聽塗說的錯誤真的很多:
1.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色衣服的人。
2.虎頭蜂喜歡攻擊擦香水的人。
3.遇到虎頭蜂只有快跑一途!這才是最可怕的一部分!
這些都沒有根據,歐陽老師自己實驗的結果,虎頭蜂到蠻喜歡灰色與黑色的!
正確觀念:
當虎頭蜂被騷擾後,蜂群開始攻擊時,它們先追敵人逃走的氣流,當氣流停止(人趴下不動),當然我們要趕快用木頭丟出製造新氣流,於是虎頭蜂很快的就繼續去追他們的敵人了!而且,它們沒有一隻再回到人被攻擊的地方,因它們最重要任務的是保護蜂巢!
最糟是登山杖不小心打到蜂巢,那一下就會被螫10針以上,因為太靠近蜂窩了,像我砍草砍到蜂窩,還沒趴下頭部就被叮了5包呢!那就真的會要人命,那次我也是用自己的神奇麻油救了自己!
今年,野外活動真的要注意虎頭蜂!
去年,歐陽老師都只拍到近50公分直徑的虎頭蜂窩,今年拍到的都是近1公尺直徑大!像這虎頭蜂窩是前幾天在滿月園遊樂區外的溪邊拍到的,也是近1公尺直徑大小,而且蜂窩外爬滿黑尾虎頭蜂,看了令人生畏!
以上來自 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虎 頭 蜂 怕 什麼


查證解釋:

網傳貼文訊息出處?


透過關鍵字搜索,找到網傳訊息最早出自消防署救難教官歐陽台生 2013 年 8 月 12 日的 Facebook 貼文,並不是出自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主任陸聲山,而該篇貼文純屬其個人經驗之分享。

MyGoPen 致電陸聲山,他澄清該文並非他本人所寫,雖然他寫過蜂類的相關文章,但網傳訊息的內容完全都與他的文章無關。

該如何防範虎頭蜂?遇到虎頭蜂時又該如何應對?


陸聲山指出,通常如果遇到一、兩隻虎頭蜂的話有可能是巡邏蜂,盡量不要去動或追打,很多遊客可能就是因為做一些比較大的動作,所以就被蜂螫了;陸聲山提供的《秋高氣爽走入山林 林試所教「避蜂險」妙招》一文中也提到,虎頭蜂其實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大多是因為蜂窩領域遭入侵才會發動攻擊,因此只要不主動攻擊戶頭蜂就可降低被蜂螫的機會。

那如果碰到很多隻虎頭蜂,而且已經被螫傷的情況下,當然是趕快離開那個危險源,因為已經被螫,虎頭蜂的警戒費洛蒙會吸引更多蜂群過來,就要盡速離開,只是也要注意安全,因為在山路裡面,也許被螫幾針沒有事,但跑的過程中不小心扭到腳或墜落山谷就更危險了。

紅色衣物會吸引虎頭蜂?


至於一直以來謠傳紅色衣服會吸引蜂類,陸聲山表示,可能是因為 1985 年發生的一起「陳益興老師虎頭蜂」事件。該起虎頭蜂傷人事件導致多人死亡,而其中一名罹難學生身穿紅裙,因此引發外界對紅色衣服可能會吸引蜂類的猜想。

但到底是不是因為紅色,陸聲山認為其實不見得,因為昆蟲的視覺跟人類的視覺並不一樣,像通常夜間賞螢的時候都用紅光照明,因為昆蟲(蜂類)其實不會對紅光敏感,所以說紅色會吸引蜂類是比較奇怪的,不過虎頭蜂對紅色的反應是否和蜂類相同則不清楚。

陸聲山推測,比較有可能是因為裙子容易形成類似氣流的擾動,所以才會比較容易被螫;《秋高氣爽走入山林 林試所教「避蜂險」妙招》文中建議,登山出遊應穿著淺色、表面光滑的長袖衣褲,戴帽子及穿著運動鞋。

專家建議登山出遊不要使用有香氣之產品


氣味的部分,陸聲山解釋,虎頭蜂喜歡的氣味可能跟一般的蜂是不太一樣的,這個就又更複雜了,網路上也有很多說要噴敵避 DEET 防蚊液,可是因為像防蚊液這些東西可能有很複雜的成分,它有沒有加了一些香精或是其他的氣味,會不會再吸引虎頭蜂都不確定。

所以一般會建議盡量都不要噴,香水、髮膠這類也不要,因為可能有其他的化學成分,一樣有可能會吸引虎頭蜂。

腎上腺素之使用


關於腎上腺素,陸聲山表示坊間是有在賣,登山團體在外面活動很多天,遇到蜂螫引起的嚴重過敏反應時,通常會給予這樣的注射,因為可能已經在山裡面爬好幾天,來不及了,也沒有辦法救援。

不過通常在公務部門,比如林務單位或國家公園,可能不會看到他們背這種注射的東西,因為遊客被叮之後,也不知道他後面的反應,注射的話會有一個侵入性治療,那如果本來就被叮得很嚴重,再在外面注射,到時候會有責任釐清的問題。

陸聲山建議,如果自己本身有過敏反應,登山外出時要帶一些抗過敏藥,真的很緊急的時候也許可以在送到醫院前有比較長的緩衝時間,一般可以服一些抗組織胺的藥,腎上腺素就更強一點,甚至更嚴重一點的情形可能要用類固醇。

陸聲山也提醒,遇到蜂比較多的時候還是要優先保護頭部。

不需要對虎頭蜂有無謂恐慌


陸聲山最後提供《林業研究專訊》第 28 卷第 4 期「有毒胡蜂?被忽視的生態系統服務」一文,文中提及胡蜂(虎頭蜂)長期給人們如「殺人蜂」的負面印象,但其實胡蜂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傳粉者、分解者、種子傳播者等重要角色。

而且一般只要不主動招惹牠們,其實胡蜂是不會無緣無故就攻擊人類的,因此不須對虎頭蜂有無謂的恐慌。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秋高氣爽走入山林 林試所教「避蜂險」妙招
林業試驗所 - 有毒胡蜂?被忽視的生態系統服務

專家諮詢:福山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 陸聲山

首圖出處:新竹縣政府 - 秋季登山 4原則避免虎頭蜂螫

標籤:

自救 冒名 蜜蜂 LINE

分享: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 頭 蜂 怕 什麼

虎头蜂怕什么?

虎頭蜂桉樹、樟樹、苦楝的味道,這也是都市公園,種這些樹木的原因之一,此外虎頭蜂薄荷草的味道。 虎頭蜂非常的聰明,會用身體上分泌出的化學物質,標記牠們的食物、活動範圍與天敵。

虎头蜂 怎么办?

(一) 遭虎頭蜂螫傷,患部可能會留下螫針,離開現場後應立即檢視,在被螫傷的部分,找出刺,用針頭鑷子或針挑,不要用手擠壓傷口,以減低毒液進入體內之量。 部份人員被螫傷之後10-30 分鐘會出現蕁麻疹,此時可考慮送醫施打抗組織胺,並讓患者處於通風涼爽之環境。

虎头蜂危险吗?

虎头蜂属(Vespa),又称胡蜂属,黄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会攻击其他动物。 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之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灼热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

虎头蜂会攻击人吗?

常筑巢於乔木的树顶(离地约10公尺以上),群的数量最多、攻击性最强,螫致死的纪录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