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功效

維他命D(Vitamin D),又稱維生素D,是維持健康的一種基本營養素,也是類固醇荷爾蒙家族成員之一,在20世紀初被發現可以預防兒童佝僂病,被稱為D,因為它是被發現的維生素序列中的第四種

Show

在全球範圍內,它的缺乏是影響所有年齡和種族群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已經超過了缺鐵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

其主要的兩種亞型是維他命D3(膽鈣化醇)和維他命D2(麥角鈣化醇),它們具有相似作用,內文中不會區分這些亞型,除非另有說明

在實證醫學中,補充維他命D有什麼功效?有副作用或禁忌嗎?詳見內文分析

活性與非活性維他命D如何分辨?

维生素d的功效

  • 維他命D是什麼?
  • 維他命D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 1.有益囊性纖維化
    • 2.降低骨折和跌倒風險
    • 3.有益偏頭痛
    • 4.有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最多人推薦的高品質維他命D3哪裡買?
    • 5.有益肌少症
    • 6.有益慢性蕁麻疹
    • 7.有益良性陣發性位姿勢性眩暈
    • 8.有益睡眠障礙
    • 9.有益膝骨關節炎
    • 10.有益肺炎防治
    • 11.有益新冠病毒感染
    • 12.降低子癇前症發生率
    • 13.有益自閉症
    • 14.有益慢性阻塞性肺病
    • 15.有益癌症事件
    • 16.有益結核病
    • 17.有益幽門螺桿菌感染
    • 18.有益妊娠期糖尿病
    • 19.有益血脂調節
    • 20.提升男性荷爾蒙(雄激素)
    • 21.減少低出生體重和小胎齡出生事件
    • 22.幫助減重(減肥)
    • 23.預防心血管疾病
    • 24.有益多發性硬化症
    • 25.有益氣喘改善
    • 26.有益重度憂鬱症
    • 27.有益2型糖尿病
    • 28.降低早產率
    • 29.有益多囊卵巢綜合征
    • 30.有益年長者運動能力(行走速度)?
    • 31.改善下背痛?
    • 32.有益異位性皮膚炎
    • 33.有益血壓調節
    • 34.有益女性型態掉髮
    • 35.降低認知功能障礙機率
    • 36.降低感冒事件:急性呼吸道感染
    • 37.改善乳癌預後及死亡率
    • 38.有益疲勞現象
    • 39.有益大腸激躁症
    • 40.降低精神分裂症發生率
    • 41.影響住院患者死亡率
    • 42.降低後代喘鳴及氣喘機率
  • 維他命D 如何補充?劑量及攝取量如何決定?
  • 維他命D何時吃?
  • 補充維他命D有副作用嗎?劑量多少算過量
    • 服用維他命D的安全注意事項(5大使用禁忌)
  • 該補充維他命D2或D3,哪種人體吸收率較高?
  • 如何知道缺乏維他命D ?
  • 維他命D缺乏或不足有什麼症狀?
  • 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有哪些?
  • 維他命D的主要(天然食物)來源?
  • 要曬多久的太陽才能得到充足的維他命D?使用這款APP報你知

維他命D是一種微量營養素,可代謝為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多功能類固醇激素,除了是維持鈣平衡和骨骼健康的重要部分,也通過與遍部全身的受體(vitamin D receptor)結合(如大腦,血管,前列腺,乳房和免疫細胞),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2千組以上的基因,但也有非基因組的快速作用,包括對內皮的直接穩定作用

維他命D經證實的生理活性還包括:抑制細胞增殖和誘導分化,抑制血管生成,刺激胰島素分泌,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腎素的產生,刺激巨噬細胞的生產。

目前研究也發現,維生素D缺乏與許多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包括代謝異常、骨軟化、骨質疏鬆、肌肉無力、髖部骨折、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尚無一種營養素、藥物、荷爾蒙能像維他命D一樣,能得到如此多且對人體有益的科學驗證。註1

維他命D如何補充(多少才算過量)?

維他命D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有益囊性纖維化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囊性纖維化穿膜傳導調節蛋白(CFTR)基因突變引起,導致氯離子在上皮表面的轉運紊亂,造成肺、胰腺、腸道和其他器官表面的粘液異常增厚。

此病影響多個器官系統,包括肺、外分泌和內分泌胰腺以及胃腸道,全世界每3000名活產嬰兒中約有1名患有此病

胰腺功能不全,發生在90%的囊性纖維化患者,以及許多其他囊性纖維化相關的因素,導致這些患者增加脂肪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的風險。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共290名被診斷患有囊性纖維化患者)指出,執行維他命D補充的干預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 (25OHD)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但臨床結果的定量綜合,包括:腰椎Z評分、血清骨源性鹼性磷酸酶、骨鈣素、鈣、甲狀旁腺素、抗菌肽LL-37和白蛋白水平方面均無顯著差異。註1

*結論:針對囊性纖維化,維他命D補充僅能提升血清25OHD數值,對臨床結果無顯著影響(如:骨骼疾病、呼吸道狀態和免疫狀態相關結果),且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進一步驗證

2.降低骨折和跌倒風險

在年長者中,特別是女性,跌倒(Falling)是健康狀況不佳和功能下降的標誌。骨折(Fracture)發生在大約 10% 的跌倒中,具體取決於跌倒衝擊和骨骼強度的風險因素。

因此,在預防骨折和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預防跌倒是必要的。預防跌倒的策略包括改變環境危害、訓練路徑、臀部保護裝置以及適當使用支撐工具和平衡練習。美國50歲以上非機構人群中骨質疏鬆症和低骨量的總體患病率分別估計為 10.3% 和 43.9%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2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共104,363 名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3(中位日劑量為 800 IU/天,中位隨訪時間為 24 個月)與降低跌倒風險有關,但與骨折無關。註1

然而,亞組分析(Subgroup analyses)顯示,補充維他命D(膽鈣化醇,即維他命D3,日劑量800 至 1,000 IU)與骨折和跌倒風險分別降低 13% 和 19% 相關。此外,每日服用維他命D3可降低跌倒風險,而間歇服用則沒有。在缺乏維他命D的患者中,補充維他命D3可顯著降低跌倒的風險。

*結論:補充日劑量 800 至 1,000 IU的維他命D3或許可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和跌倒的風險

有益骨質疏鬆的4種保健食品(第1種非常重要)

3.有益偏頭痛

偏頭痛(Migraine)是第二常見的頭痛形式,常被描述為週期性搏動或搏動,中度至重度,通常是單側疼痛,持續4至72小時,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或對光、聲音或氣味敏感

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先兆,描述為持續5至60分鐘的進行性局部神經症狀,以鋸齒狀線或彌漫性閃爍暗點(視力減退)形式出現的視覺先兆是目前最常見的。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01位偏頭痛患者)指出,與對照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每月頭痛發作次數、頭痛天數和偏頭痛殘疾評估問卷(MIDAS)評分,但對發作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無明顯影響。註1

*結論:補充維生素D或許對偏頭痛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及樣本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3種有益偏頭痛的保健食品(第1點最多人想問)

4.有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代謝綜合征(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胰島素抵抗、肥胖和血脂異常)的肝臟表現(定義是基於存在≥5%的肝脂肪變性),是一種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纖維化和肝硬化的臨床病理情況,並且在沒有過度飲酒證據的個體中觀察到,約影響20%至35%的成年人

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潛在變異,發生在10%至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可使他們易患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6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與對照組相比,補充維他命D有助於改善下列人體測量和生化指標,包括:體重(Weight)、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丙氨酸轉氨酶(AL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胰島素(insulin)胰島素抵抗(HOMA-IR)。註1

*結論: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補充維他命D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研究確認最佳劑量和使用時間

最多人推薦的高品質維他命D3哪裡買?

近年來各國食安問題連環爆,讓大家花錢買到的不是健康,而是黑心商品,因此品質控管相對嚴格的歐美產品便成了搶手貨

而iHerb.com是來自美國的大型藥妝電商,在萬則Google客戶評價中得到97%的高滿意度,提供全球宅配,讓你不需透過代購,不必冒著買到假貨風險,就能購買到歐美高品質保健品

iHerb購物教學:內含最新”折價券”敬請把握

iHerb 是詐騙集團嗎? 百萬華人推薦的美國購物網站,下單享超多優惠

维生素d的功效
Thorne Research  / 維生素D3膠囊

(美國直送/全球宅配)

31則使用心得

维生素d的功效

產品特色

Thorne Research是源自美國,成立30年以上的頂級保健品牌,標榜未使用可能致敏及阻礙吸收的賦形劑硬脂酸鎂(Magnesium Stearate),廣受醫療專業人士喜愛

5.有益肌少症

肌肉品質和力量的減少是人類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這種退化被概括為“肌少症”(Sarcopenia),這是一種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的綜合征,是一種肌肉骨骼疾病

相關退化估計40歲開始,並在大約50歲時可檢測到,分別以每年1%至3%的速度發生。其進展與骨折、代謝功能障礙、心臟和呼吸系統疾病發展、死亡率和整體生活品質密切相關。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420位肌肉減少症參與者)指出,結合補充維他命D、蛋白質和運動可以顯著增加握力,也顯示出增加肌肉品質的趨勢。註2

*結論:在肌肉減少症的標準治療方案中加入維他命D可能有助於功能恢復

6.有益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以暗紅色、凸起、發癢的腫塊為特徵的皮疹,約影響15%-20%的人口,它被分為急性蕁麻疹(6週以下)或慢性蕁麻疹(每週至少發作兩次,持續6周以上),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 2:1

慢性蕁麻疹可進一步分為兩種不同的亞型,即慢性特發性蕁麻疹(病變是自發發生)和慢性誘導性蕁麻疹(需要特定的誘因,可以是藥物、物理刺激或壓力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7項觀察性研究和5項介入研究)指出,針對蕁麻疹群體,特別是成年慢性蕁麻疹患者,可能與血清25(OH)D濃度較低有關,而藉由補充維他命D可減輕嚴重程度並改善生活品質。註1

*結論:針對成人慢性蕁麻疹,補充維他命D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和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7.有益良性陣發性位姿勢性眩暈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是最常見的外周前庭末端器官疾病,以一種突然的、短暫的旋轉感覺為典型,並伴有特徵性的眼球震顫(終生患病率為2.4%,發病高峰約為50至60歲,女性為多,比例約為2比1或3比1)

症狀是由頭部位置的變化引起的,其嚴重程度從輕微的頭暈到可能引起噁心或嘔吐的衰弱發作,並嚴重妨礙日常功能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對照試驗,共1133名良性陣發性位姿勢性眩暈患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可顯著降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復發和改善維生素D缺乏。註1

*結論:針對良性陣發性位姿勢性眩暈,補充維他命D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和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8.有益睡眠障礙

失眠(Insomnia)是對睡眠時間和睡眠品質不滿意的一種疾病,代表難以啟動和維持睡眠,而且容易在清醒來後就無法再入睡

失眠增加了許多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動脈高血壓、心肌梗死和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認知障礙、抑鬱症等,給社會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全世界約有30%的人口患有失眠症,只有大約10%的患者得到了適當的治療。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則研究)指出,睡眠障礙患者血清維生素D水平常低於正常人,而補充維他命D能改善睡眠質量(以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衡量)。註1

*結論:針對睡眠障礙,補充維他命D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現有證據的低質量,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5種改善失眠的另類療法(第4種簡單易學)

9.有益膝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關節炎最常見的形式(常見於手部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足部、脊柱等負重關節),特徵是關節軟骨的漸進解體,在軟骨病變的底部和關節邊緣(骨贅)形成新骨,並導致慢性殘疾

大多數65歲以上的人都有骨性關節炎的影像學證據,而年齡、性別、體重、重複性創傷、職業活動、基因、性別、下肢發育不良和遺傳是影響骨關節炎表現的重要危險因素。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599名骨關節炎患者)指出,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量表(WOMAC)評分,包括疼痛評分、功能評分和僵硬評分。註1

在亞組分析(subgroup analysis)中發現,降低僵硬評分效果以維生素D劑量少於2000 IU最為顯著

另外,補充維生素D能減少關節滑膜液量的進展,但對於改善脛骨軟骨體積、關節間隙寬度及骨髓病變,無統計學上的意義。

*結論:針對骨關節炎,補充維生素D或許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狀態,但對於防止結構性進展沒有臨床意義,需要更多大型長期試驗進一步驗證。

3種有益骨關節炎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問)

10.有益肺炎防治

肺炎(Pneumonia)是由細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這些綜合征會導致不同的表現和後遺症,特別是在年長者和免疫抑制人群中

未治療或治療不足的肺炎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敗血症、轉移性感染、膿胸、肺膿腫和多器官功能障礙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則隨機對照試驗,共4786位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顯著提高血清25(OH)D水平,並降低肺炎重複發作機率。註1

亞組分析顯示,在人口為兒童、病程小於3個月、維他命D劑量大於 300000 IU的試驗參與者中,維他命D補充對肺炎重複發作的降低作用更大

另外,在隨訪時間小於3個月的分層隨訪中, 重症監護室/住院率下降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高劑量維他命D干預或許可通過增強免疫效果降低肺炎重複發作的機率

11.有益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 infection)目前成為全球性嚴重的健康問題,雖然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甚至不需要住院治療,但近30%的成年患者出現嚴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甚至伴有敗血症(sepsis)或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以及多器官(腎、肝、心)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全身併發症患者需要重症監護,死亡風險更高。由於缺乏有效的抗SARS-COV-2藥物,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支持性治療。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包含9則研究)指出,血液維他命D水平與COVID-19的感染風險、嚴重性和死亡率明顯相關,缺乏者的感染機率上升,預後也較差。註1

另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則病例對照研究,涉及376,596名參與者)指出,維他命D缺乏或不足與COVID-19風險增加相關,此外,COVID-19陽性個體的維他命D水平低於陰性個體。註2

*結論:維他命D缺乏或不足與較高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率及較差的預後有關,但仍需進一步研究評估補充維他命D對COVID-19臨床嚴重程度和預後的影響。

12.降低子癇前症發生率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又稱前兆子癇或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影響5%至8%的妊娠。它增加了胎兒和孕婦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其典型特徵是妊娠期新發的高血壓和蛋白尿。

全球每年約有72000名孕婦死于子癇和嚴重子癇前症。是僅次於出血的孕產婦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關疾病風險因子有:慢性高血壓/腎臟疾病、孕前的糖尿病(10%至35 %)、結締組織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 、血栓形成傾向、肥胖和胰島素抵抗、40歲以上、子癇前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母體為小於胎齡兒、先前生產曾發生宮內生長遲緩、胎盤早剝、宮內胎兒死亡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7則隨機對照試驗,共4777位孕婦)指出,孕期服用維他命D可以降低子癇前症的風險(幅度約63%),而補充到妊娠20周,相關風險更進一步降低。註1

另外,子群分析(Subgroup analyses)顯示,風險值的降低與補充時間(直到分娩與否)、干預類型(單獨服用維生素D或與鈣聯合服用)、孕婦年齡和研究設計無關

*結論:孕期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子癇前症發生風險,但仍需更多設計精確的研究確認最佳劑量

13.有益自閉症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組神經發育障礙,患者可能有以下特色:難以表達和理解某些情緒、理解他人情緒有困難、表達性語言障礙、非正常的眼神接觸、喜歡儘量少的改變、使用玩具的方式受到限制、喜歡孤立地玩(每1萬人中約有90至250人患病)

據兒童的主要症狀,自閉症譜系障礙由不同的亞群組成,包括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和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03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指出,補充維他命D可以改善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典型症狀(以社會反應能力量表和兒童自閉症評定量表得分衡量)。註1

*結論:補充維他命D對於改善兒童自閉症或許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大型試驗加以佐證

14.有益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種呼吸系統阻塞性疾病, 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慢性咳嗽、低運動能力、耳鳴、支氣管感染,晚期的另一種表現是體重減輕

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在30至60歲、肺功能正常、持續吸煙的人群中,有至少20.7%發展為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而不吸煙的人群中,這一比例為3.6%

非吸煙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哮喘、高齡、低教育水平、職業性毒素暴露和兒童期氣道感染史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67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指出,維生素D治療可改善肺功能評估指標(FEV1、FEV1 / FVC)、六分鐘走路測試(6-minute walk test,6MWT)、急性惡化(acute exacerbation)、咳痰及慢性阻塞肺病評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分數。註1

*結論:補充維他命D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帶來正面幫助,但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15.有益癌症事件

癌症(Cancer)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僅次於心臟病。相關罹癌風險因子如吸煙、飲酒、紫外線照射、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慢性疾病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

據估計,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他們的一生中患上癌症,這個數字在世紀之交是三分之一,幸運的是,一些癌症類型,特別是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可以通過常規篩查發現,從而早期發現惡性病變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Pooled Analysis,包含2則群組研究,對象為2,304位55歲以上女性)指出,相較於血液中25(OH)D濃度小於20 ng/ml(屬維他命D缺乏)的對象,若25(OH)D大於40 ng/ml能減少67%的癌症罹患風險。註1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es,包含64則觀察型研究,共44165位癌症案例)指出,較高的血液維他命D數值(25OHD)與較低的癌症死亡率與疾病惡化速度有關,而維生素D受體基因變異也讓癌症事件預後變差。註2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則隨機對照試驗,共81362名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但對於癌症發生率無幫助),且相關效果尤以下對象最顯著,如:無癌症病史,額外服用維他命D或鈣補充劑。註3

*結論:維他命D缺乏與較高的癌症發生率及不良預後有關,而經由補充或許可降低癌症相關死亡率

4種輔助癌症治療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問)

16.有益結核病

過去的200年裡,估計有10億人死於結核病(Tuberculosis),它感染了三分之一的人類,是世界範圍內主要的傳染性死亡原因,可比擬愛滋病毒的影響。

痰塗片陽性肺結核患者是結核病最主要的感染源,因為他們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排出攜帶傳染性桿菌的小滴核,一名未經治療的傳染性結核病患者每年可感染10至15人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5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126名肺結核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並沒有縮短痰培養和塗片轉化的時間,也沒有增加痰培養陰性者的比例。註4

然而,在TaqI tt基因型的參與者亞組中,它縮短了痰培養轉換的時間,並提高耐多藥結核病痰培養轉化率

*結論:整體來說,補充維他命D對抗結核治療沒有明顯益處

17.有益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微需氧、螺旋形的細菌,主要在人的胃中分佈,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感染之一,全球50%以上的人口的胃粘膜中都有幽門螺桿菌的存在。

幽門螺桿菌定植可導致所有感染者的慢性胃炎,大多數感染是無症狀的,然而長期感染增加了發生位點特異性疾病的風險。10%至15%的感染會導致消化性潰瘍,95%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有關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則研究)指出,幽門螺桿菌呈陽性反應患者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註5

此外,成功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具有較高的維他命D水平,而缺乏維他命D的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失敗率較高

*結論:維他命D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重要保護因子,但相關結果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18.有益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定義為妊娠期間首次發現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據估計,全球每7個活產嬰兒中就有1個受到該病的影響

發病相關危險因數有:孕婦年齡增加、肥胖、種族背景、巨大胎兒病史、既往不良妊娠結局、羊水過多2型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期糖尿病史。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對照試驗,共454位妊娠中期或晚期被診斷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指出,相較於安慰劑或未治療對象,補充維他命D可以減少新生兒併發症,如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羊水過多(polyhydramnios)以及母嬰住院治療的需要(但受限於小樣本數,證據力偏低)。註6

*結論:截至目前,未有高品質證據能證明妊娠期糖尿病補充維他命D能改善葡萄糖代謝及母嬰相關併發症

19.有益血脂調節

血脂水平(Serum lipid profile)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的重要指標,目前已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常規檢測手段

測試包括四個基本參數: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常見異常可分為血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漿三酸甘油酯升高和血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1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434名參與者)指出,補充維生素D有助改善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無明顯改善)。註1

另外,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改善在維生素D缺乏的參與者中更為明顯。

*結論:針對維生素D缺乏的高血脂對象,額外補充對於血脂調節或許有正面幫助

3種輔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詢問)

20.提升男性荷爾蒙(雄激素)

男性荷爾蒙,又稱雄激素,或男性性激素,被定義為一種能夠在生殖組織(特別是生殖道、第二性征和生育能力)中發展和保持男性特徵的物質,並有助於身體組織的合成代謝狀態。

睪固酮(Testosterone)是成熟雄性哺乳動物循環中的主要雄激素之一,與睪丸下降、精子發生、陰莖和睾丸增大、性欲增強、毛髮類型、聲音變化、聲音變低沉有關

睪固酮水平會隨著老化而下降,並出現睾丸尺寸減小、性欲下降、骨密度降低、肌肉品質下降、脂肪產量增加和紅血球生成減少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共1061名成年男性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日劑量從600 IU到4000 IU到每週60000 IU不等,干預期6到144周)對總睪固酮(total testosterone)和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沒有顯著影響。註1

*結論:截至目前,無證據能支持補充維生素D能提升男性荷爾蒙,但受限於研究數量有限及可能干擾因子,仍需更多大型隨機對照試驗加以佐證

3種有益性功能障礙的保健食品 (第1種最多人想問)

21.減少低出生體重和小胎齡出生事件

低出生體重(Low birth weight)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出生低於2.5公斤。據估計,全球每年有15%至20%的新生兒出生時體重較輕

此外,低出生體重和小胎齡由於多種器官系統的不成熟,可能提升顱內出血、呼吸窘迫、敗血症、失明、胃腸道疾病、長期神經功能障礙、語言發育障礙、學習成績受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風險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母體於孕期補充維生素D(單獨補充,不與其它微量營養素結合)除了對新生兒出生體重、長度和頭圍有積極的影響,還能降低低出生體重(low birthweight)和小於胎齡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的風險。註1

*結論:維生素D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必要營養素,對新生兒的大小有正向的影響,而由於研究數量有限,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評估遺傳、環境、社會人口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

22.幫助減重(減肥)

超重(overweight)和肥胖(obese)是日常能量攝入和能量消耗失衡的結果,導致體重過度增加,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大可預防死亡原因。

超重和肥胖是根據體重指數(BMI)來定義,即體重(kg)除以身高平方(m),健康的BMI範圍是18.5至24.9 kg/m2。超重定義為BMI在25至29.9 kg/m2之間,肥胖定義為BMI≥30 kg/m2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1則隨機對照試驗,共947位超重及肥胖成人參與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身體質量指數(-0.32 kg/m2)和腰圍(-1.42 cm),但對於體重指標未有顯著影響。註1

背後機制可能與維他命D抑制甲狀旁腺素激素、支持腸道鈣吸收、刺激胰島素受體有關

*結論:補充維他命D對於減重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所包含研究的異質性,能需更多研究確認其臨床效益

23.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是指與心臟和循環系統有關的所有疾病。

這些疾病可由可改變或不可改變因素引起,可改變因素如:吸煙、身體活動、飲食健康、血壓、體重、葡萄糖和膽固醇水平

不可改變的因素引起如:年齡、性別、家族史,尤其是一級親屬在55歲(男性)或65歲(女性)之前發病(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遺傳危險因素。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1則隨機對照試驗,共83291位參與者)指出,與安慰劑相比,補充維他命D與減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無關,也與心肌梗死、中風、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的次要指標無關。註1

*結論:截至目前,未有證據能證明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24.有益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脫髓鞘疾病,常見於高緯度地區居民,且女性的罹病風險高於男性(性別比2.5:1)

此病導致繼發性巨噬細胞聚集和隨後的髓鞘破壞,因此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所有的神經功能(運動、小腦、腦幹、感覺、括約肌、視覺、心理狀態)都可能在攻擊中受損

一則考科藍文獻回顧(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s,包含12則隨機對照試驗,共933位多發性硬化症患症)指出,補充維他命D對於年復發率(annualised relapse rate)、擴展殘疾狀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釓增強T1病變(gadolinium-enhancing T1 lesions)指標改善無明顯效果。註1

*結論:截至目前,口服維他命D對於多發性硬化症改善無明顯幫助,但受限於所包含研究的高偏倚風險,仍需更多研究確認其臨床效益

25.有益氣喘改善

氣喘(Bronchial asthma),又稱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通常是在晚上或清晨發作。

其特點是支氣管高反應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和可變的氣流阻塞,這往往是可逆的,無論是自發或經由治療。

大約10%的兒童和5%的成年人患有支氣管氣喘。最大危險因子是異位性體質,例如,針對花粉、塵蟎、真菌或動物源性蛋白產生IgE抗體的遺傳傾向有關。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4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421位氣喘患者)指出,充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氣喘惡化率(幅度達27%)。註1

在亞組分析中發現,氣喘惡化率(rate of asthma exacerbation)的改善以維生素D不足(vitamin D < 30 ng/ml)對象最為顯著

而用力呼氣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的改善則以維生素D不足及氣流限制對象(air limitation定義為FEV1% < 80%)較顯著

*結論:維生素D對於改善氣喘或許有正面幫助,特別是維生素D不足的族群,但受限於小樣本數、臨床異質性等潛在干擾因子,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26.有益重度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也被稱為臨床憂鬱症。

在美國,大約7%至9%的成年人每年經歷一次重度抑鬱症發作,估計有800萬人符合重度抑鬱症的標準

雖然引發重度抑鬱症發展、進展的生理因素尚不清楚,但床研究表明,單胺類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有效性的改變以及受體調節差異與該病有關

其它像是心理社會因素,如社會孤立、壓力巨大的生活環境、缺乏支持/信任的關係也會增加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一則系統文獻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則隨機對照試驗,共948位重度憂鬱症患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對抑鬱評分有良好的影響,合併平均效應(pooled mean effect size)為0.58,代表影響程度中等。註1

*結論:針對重度憂鬱症患者,補充維他命D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及方法學異質性(methodological bias),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3種有益於憂鬱症的保健食品(第2種很少人知道)

27.有益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世界各地導致嚴重併發症和殘疾的主要健康問題,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代謝紊亂,其特點是高血糖,主要是由於胰島素激素絕對(1型糖尿病)或相對(2型糖尿病)缺乏所引發

一般認為,熱量高的西式飲食加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1則觀察型研究)指出,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受試者中發現,維他命D狀態與血糖水平呈顯著負相關,若維他命D缺乏(hypovitaminosis D)會增加高血糖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註1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8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針對糖尿病前期患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補充維他命D(平均日劑量3500 IU,持續6個月)可以改善血糖控制(HbA1c及空腹血糖),並降低胰島素抵抗,但效果可能依年齡、鈣攝取、維他命D缺乏、血清25(OH)D水平狀態有所差異。註2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0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補充維他命D可顯著改善血清25(OH)D水平和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且改善幅度尤以:非肥胖對象、中東族群、缺乏維他命D、基線血糖控制較佳、短時間內、大劑量服用(日劑量2000 IU)的患者最顯著。註3

*結論:維他命D缺乏會提升2型糖尿病發生率,而在部分條件下,經由額外補充能改善既有患者的血糖控制,並降低高危人群的罹病率

3種有益糖尿病的保健食品(第1種常被提到)

28.降低早產率

早產通常被定義為37周完成妊娠前的任何分娩。目前全球早產率為11.1%,但隨地域和種族的不同而有差異,非洲部分地區早產率為15%以上,一些歐洲國家早產率為5-6%,東亞部分地區早產率可能更低

早產的原因是複雜的,然而,部分誘發因素已經被確定,包括:產前出血、胎盤早剝、子宮過脹、宮頸功能不全、荷爾蒙變化、細菌感染和炎症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對照試驗及18則觀察性研究)指出,母體血液中25-OHD缺乏(25-OHD值小於50)與早產風險增加有關連,而孕期單獨補充維他命D可以降低43%的早產發生風險。註1

背後機制與維他命D改善早產相關促發因素,如感染、炎症及氧化壓力有關

*結論:孕婦缺乏維他命D會增加早產風險,而藉由單獨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相關風險值

29.有益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是最常見的女性內分泌紊亂,育齡婦女患病率接近5%至10%

此病特點是卵巢分泌的腎上腺雄激素升高,常見症狀包括多毛症、月經不規則、痤瘡、無排卵不孕症、脫髮以及多囊卵巢,並伴隨其它代謝異常,包括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高血壓等。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7則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血液25OHD濃度及胰島素敏感性明顯較低。另外,額外補充維他命D則缺乏治療反應(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濃度、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度皆未改變)。註1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則隨機對照試驗,共502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可能有利於卵泡發育(具有較多的顯性卵泡)和月經週期調節。註2

而近期的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多囊性卵巢綜合征婦女補充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並增加總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水平(但一氧化氮總谷胱甘肽(GSH)含量未有明顯改變)。註3

*結論:相較一般人,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血液25OHD濃度較低,經由額外補充對於病況或許有正面幫助

30.有益年長者運動能力(行走速度)?

步行速度(walking speed)是一個簡單的、客觀的和總體的下肢神經肌肉功能和物理性能指標,能反映出受試者的健康、疾病、適應度和情緒狀態

隨著年齡的增長,走路速度會下降,而走路速度變慢則會增加摔倒、住院以及隨後身體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也能用於預測存活率

步態速度超過1.0 m/s是社區生活和參與的重要指標,反映了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

相比之下,步態速度小於0.6米/秒被認為是異常緩慢的,與獨立功能的下降有關

一則系統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4則觀察性研究,參與者介於51至4100位年長者)指出,血液中維他命D測定數值25OHD濃度明顯與年長者步行速度有關,相較於數值正常者,維他命D嚴重缺乏、缺乏與不足的對象步行速度顯著較慢。註1

結論:25OHD濃度與年長者的步行速度成正相關,缺乏或不足的對象其步行速度明顯較慢,但仍需更多研究確認補充是否能帶來改善效果

31.改善下背痛?

下背痛(Low back pain),又稱腰背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高達84%的成年人會在一生中經歷,是導致工作力喪失的第二大原因,而在美國,每年約有500億美元花費與之相關

引發腰背疼痛的可能於許多潛在因素有關,如神經、肌肉、筋膜結構、骨骼、關節、椎間盤以及腹腔內的器官。

而急性發作通常指持續時間少於2至4周,亞急性為12周,而慢性指超過12周。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臨床試驗,參與者3,534人)指出,相較於任何干預手段(安慰劑、不干預或其它藥理干預),服用維他命D對於下背痛症狀改善未有顯著效果,即使在分層分析(背痛類型、補劑形式)後結果也未改變。註1

*結果:補充維他命D對於下背痛未能帶來明顯效益,且由於包含研究的小樣本數及異質性,仍需進一步確認

32.有益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或復發性炎症皮膚病,特徵為瘙癢性丘疹(伴隨漿液性滲出物),有時表皮會剝落並呈苔蘚狀,而且通常有彎曲的分佈。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生理因素未完全闡明,但目前認為它是由於表皮屏障功能障礙、免疫失調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常見的觸發因素包括食物過敏、熱、出汗、焦慮、沮喪和感染。

一則觀察型研究發現(對象為60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維生素D水平與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註1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相較於安慰劑,補充維他命D對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有潛在的重要作用,可被認為是一種安全且可接受的治療方案。註2

背後機制可能與維他命D的免疫調節作用,對於皮膚屏障的形成和恢復,減少經皮的水分流失,促進角質細胞、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抗菌肽的產生有關

*結論:針對維他命D不足的異位性皮膚炎對象,額外補充有助緩解症狀,然而,由於遺傳、環境和其它混雜因素,仍需更多設計精確的實驗進一步驗證

3種有益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的保健食品 

33.有益血壓調節

高血壓是中壯年族群首要好發的心血管疾病,而早期發現及做好自我管理是影響疾病預後的關鍵

與高血壓有關的血管及器官併發症包括: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蛋白尿和腎衰竭,以及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的變化等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0則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4744人)指出,補充維他命D3對於血壓的影響會依據劑量,治療方案,試驗時間和人口組成有所不同,其中以日劑量在800 IU以上,且年齡在50歲以上族群使用最具降壓效益(不論是健康者或高血壓患者)。註1

*結論:補充維他命D3對於中壯年以上族群可能有降血壓的效果,但仍需更多實驗進一步驗證

3種有益高血壓的保健食品(第3種很少人知道)

34.有益女性型態掉髮

女性型態掉髮(Female Pattern Hair Loss)通常指瀰漫型的非疤痕性掉髮(Nonscarring alopecia),以頭頂部位的髮量稀疏為主要症狀,較少影響到前額髮際線,好發年齡為20至30歲(佔12%)與70歲以上女性(佔55%)

女性型態掉髮發生原因主要可能與遺傳易感性,缺鐵和荷爾蒙失衡有關,常被稱為女生型態的雄性禿

一則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對象為45位女性型態掉髮患者)發現,相較於健康族群,血液中維生素D3濃度較低者有較高的女性型態掉髮發生率。註1

*評論:維生素D3缺乏與女性型態掉髮有關聯,有待更多研究確認補充是否能帶來效益

35.降低認知功能障礙機率

認知功能是少數物種獨有,能與外界產生互動的能力,例如記憶、語言、辨識物體、制定計畫等,而任一種功能如消失或逐漸退化,則稱為認知障礙

如出現兩種以上認知障礙,且嚴重影響到生活及工作能力,就可定義為失智症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7則研究,參與者6068位)指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不足(25OHD ≤20 ng),會明顯提升年長者認知障礙機率,特別是在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及時間方向方面(若25OHD大於20 ng mL能減少14.1%的認知受損風險)。註1

背後機制可能與維生素D具有保護神經網路、調節神經營養因子、調節發炎反應、促進神經元的活力和功能、減少澱粉樣斑塊堆積有關

*結論:針對亞洲人口調查發現,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不足與認知功能障礙有正向關聯

3種降低失智症風險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常見)

36.降低感冒事件: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主要是由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呼吸道(鼻子、喉嚨和肺部)造成,由於具有易於傳播及高發病率等特點,因此是公共衛生問題中最被重視的項目

症狀從較輕微的普通感冒、喉炎、咽炎、扁桃體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到可能致命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氣管炎都可能出現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則對照研究,參與者共11321人)研究指出,補充維他命D有助於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風險。註1

而在次群組分析(subgroup-analysis)更發現,保護效果對於有規律補充習慣者更是明顯(且特別是25-hydroxyvitamin D小於25 nmol/L的對象)

*總結:日常規律補充適當劑量的維他命D有助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的發生率

3種有益感冒的保健食品(第2種最受矚目)

37.改善乳癌預後及死亡率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排行首位的侵襲性惡性腫瘤,主要風險因子包括:一級親屬遺傳、乳腺組織密度、之前良性乳房活檢結果、口服避孕藥使用、生育年齡等,而擁有個別因子約會提升1到2倍的罹癌風險

而維他命D缺乏與癌症間的關係早被多則研究證實註1,近期一則病例觀察對照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也指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25-hydroxyvitamin D)位於前面三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會比後面三分之一的族群,提升約30%的總存活率。註2

而相關提升存活率效應在絕經前期(premenopausal)女性身上更是明顯,顯示出維他命D在癌症預防及預後扮演重要角色

38.有益疲勞現象

疲勞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但若放任不管,未徹底找出潛在原因,長期將導致各種身心症出現

而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常用的消除疲勞療法,像是泡澡、聽音樂、吃美食、按摩等,不過可惜的是,這些大多無科學根據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發現(為期4周,對象為120位健康情況良好,但缺乏維生素D患者/25(OH)D < 20 μg/L),相較於安慰劑,維他命D療法能顯著改善受試對象的疲勞評估量表分數(fatigue assessment scale)。註18

亦即疲勞的改善程度較大。而這些改變也與血液中的25(OH)D濃度上升有相互關係

39.有益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屬於一種腸道功能異常的疾病,主要特徵有腹痛、腹脹、腹瀉、便秘及腸道蠕動失調

根據調查,此病的女性盛行率是男性的2倍,越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發生率越高,約達到總人口的10%

由於成因複雜(心理因素、腸道蠕動異常、腸道感染、發炎、免疫失調等),部分的臨床用藥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許多替代療法因應而生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為期6個月,樣本數90人)指出,維他命D(50 000 IU,隔週服用)有助於改善大腸激躁症患者的症狀(包括:腹痛,腸胃脹氣,腹鳴,整體胃腸道症狀)。註1

除了症狀改善,大腸激躁症評分(IBS severity score system)及生活品質分數(IBS-QoL scores)也有顯著進步(相較於安慰劑)

3種有益於大腸激躁症的保健食品(第2種用途廣泛)

40.降低精神分裂症發生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與認知、情感、思維等心智障礙相關的腦部疾病,患者常出現超乎現實的想法及行為,進而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及自我照顧能力,由於好發於年輕族群,因此又稱青少年思覺失調症

研究指出,維他命D缺乏者有較高的精神分裂症發病率(背後機制可能與維他命D能調節PRODH/ proline dehydrogenase,降低脯氨酸 濃度有關)註7

*脯氨酸(Proline)是一種神經調節物質,濃度過高與智商下降、認知受損及精神分裂症的復發率與住院期有正相關

另外一則針對女性的研究也發現,飲食中攝取較多的維他命D明顯能降低 37% 的精神失調相關症狀(psychotic-like)註8

41.影響住院患者死亡率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生病之後才了解什麼叫疾病,及病症的相關知識。而醫院的照護雖然可救你一命,但平常沒遇到緊急事件,是否要去醫院,通常不容易決定,尤其年長者對於醫院通常有既定印象,覺得進了醫院,就很難出來了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刊載一篇論文(NEJM),探討體內維他命D濃度與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患者死亡率關聯

結果發現,維他命D缺乏者有高達45%的死亡率(正常值者只有16% ),這顯示出vitamin D 缺乏竟會提升3倍的急症住院患者總死亡率註11

另外,近期也不斷有研究證實這個論點。在一則針對135名加護病房患者的研究發現,若vitamin D濃度低於12 ng/mL ,則有32.2%的死亡風險,而高於此數值者僅有 13.2%,兩者之間有近2.5倍的差距註12

儘管如此,仍有研究指出住院期間大劑量補充維他命D並無法帶來立即保護效果,這說明要達到上述降低死亡率效果,必須是建立在連續的基礎上,也就是平時就要維持體內vitamin D的水平

42.降低後代喘鳴及氣喘機率

喘鳴(Wheeze)是一種高音調的呼嘯聲,是五歲及以下兒童氣喘(asthma)最常見的症狀,當小氣道因支氣管痙攣、粘膜內壁腫脹、分泌物過多或吸入異物而變窄時發生,由於嚴重的氣道阻塞,通常在呼氣時才會聽到

幼童喘鳴也可能是由發炎或解剖異常引起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喘鳴性支氣管炎是都會發展為成為氣喘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研究,共6068位參與者)指出,孕婦於懷孕期間的維他命D攝入量與後代喘鳴及氣喘事件及發生呈現非線性U型曲線關係(nonlinear U-shaped),日劑量在800 IU左右最具保護效果。註1

*結論:懷孕期間攝取維他命D可能有助於降低後代喘鳴及氣喘的發生機率

維他命D 如何補充?劑量及攝取量如何決定?

需要多少維他命D取決於很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年齡、種族、緯度、季節、日照、衣著等。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目前推薦的每日維他命D攝取量為400 IU至800 IU,或10-20微克,但這數值對於成年人來說太低了。

大多數年成人由於日曬不足和防曬霜過度使用而增加了維他命D缺乏的風險。

因此,多數研究表明,為了達到30 ng/ml以上25 (OH) D的最佳血清水平,每日至少需要補充1000 IU或1500至2000 IU。

維他命D何時吃?

一則探討飲食中脂肪量與補充維他命D吸收率的關係發現,相較於未含脂肪膳食的對照組,與含脂肪膳食併用的血漿維生素D3尖峰水平約能高出32%,但脂肪形式不會影響吸收。註1

這表示補充維生素D其實任何時間都可以,而與餐服用能提升吸收率

補充維他命D有副作用嗎?劑量多少算過量

雖然大多數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服用過量也是有可能的。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的資料,4000 IU是成年人每日維他命D攝取量的安全上限。然而,日劑量高達10,000 IU並沒有被證明會對健康的個體造成毒性。註1

每天攝入40,000至100,000 IU (1000-2500微克),持續1個月以上,已被證實會對人體產生毒性

這是推薦劑量上限的10-25倍。一般產生維他命D毒性的25(OH)D血液水平通常高於150 ng/ml (375 nmol/L)。

也就是服用維他命D引發毒性,通常發生在每天服用40,000 IU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或者一次服用很大劑量的時候。

當25(OH)D水平過高時,這會導致血液中鈣的含量升高,產生一種叫做高鈣血症(Hypercalcemia)的疾病。

高鈣血症的早期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便秘、食慾不振和疲勞,其它症狀尚包括:肌肉無力或疼痛、過度口渴、意識改變、高血壓、腎管鈣化、腎功能衰竭或聽力喪失也可能發生

維他命D的毒性通常是可逆的,只要避免陽光暴曬和停止所有飲食和補充劑攝取便可回復,但嚴重的情況為腎功能衰竭和動脈鈣化(通常不可逆)

服用維他命D的安全注意事項(5大使用禁忌)

1. 在一些罕見的疾病中,即使你體內維生素D含量很低,而且沒有攝入過多的維生素D,也有可能患上高鈣血症。若為以下疾病患者,在補充維他命D前最好先與醫生確認再使用

這些疾病包括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肉芽腫性病變(Granulomatous diseases)結節病(sarcoidosis)肺結核(Tuberculosis
)淋巴瘤(Lymphoma)

2. 孕婦或哺乳女性勿服用過量維他命D(日劑量勿超過4000 IU),可能導致高血鈣症,出現幼兒癲癇、發育遲緩等問題

3. 勿與降膽固醇Statin 類藥物(如立普妥)、高血壓用藥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合併使用(可能影響藥物吸收)

4. 勿與牛皮癬用藥Calcipotriene 、心律不整用藥(Digoxin )合併使用(可能導致高血鈣症)

5. 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 )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患者應特別留意,或與醫生討論補充鈣質或維生素D的可能

可能降低維他命D吸收的藥物(若服用以下這些藥物,請和醫生討論如何額外補充)

抗癲癇藥、制酸劑、抗生素(Rifampin)、減肥藥(Orlistat )、降血脂膽酸螯合剂(Bile acid sequestrants)

可能提升維他命D吸收的藥物

利尿劑(Thiazide)、雌激素、結核病藥物(Isoniazid )

該補充維他命D2或D3,哪種人體吸收率較高?

維他命D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其它尚有A,E及K),自然界中的 Vitamin D共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Vitamin D2(ergocalciferol):主要存在於植物身上,是麥角固醇通過光合作用所生成,以蘑菇等真菌類含量最豐,也常添加於強化食物中,如麥片或奶粉

Vitamin D3(cholecalciferol):主要存在於動物身上,是皮下脫氫膽固醇與陽光中紫外線反應所生成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補充維他命D3提升血液中25(OH)D濃度的效果明顯優於維他命D2。註1

另則研究也指出,相較於D2,D3提升25(OH)D濃度的效果不僅高出87%,停止服用後,血液中降解速率也較慢(意謂高峰濃度能維持較久),因此要額外補充,選擇D3形式會較有優勢。註2

*    25(OH)D,或25-hydroxyvitamin D為目前醫學界衡量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高低的主要參數

如何知道缺乏維他命D ?

維他命D缺乏症只有通過血液測試才能發現,血液測試可以測量維他命D的儲存水準,以25-hydroxyvitamin D,即25(OH)D數值作為標準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下列值決定你的維他命D狀態。

嚴重缺乏:低於12 ng/ml(30 nmol/l)

不足:水準12-20 ng / ml之間(30 – 50 nmol / l)

足夠的:20 – 50之間ng / ml(50 – 125 nmol / l)

高:大於50 ng / ml (125 nmol / l)

可能引發中毒:大於150 ng/mL,或375 nmol/L

然而,一些研究發現,維他命D的血液水準若達到30 ng/ml (75 nmol/l) 對於預防骨折、跌倒和某些癌症更有幫助

維他命D缺乏或不足有什麼症狀?

以下列出可能的非專一性臨床徵狀

經常生病或感染

容易疲倦

關節、骨骼或肌肉疼痛

憂鬱及情緒低落

傷口難以癒合

骨密度降低或經常性骨折

頭髮稀疏或易脫落

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有哪些?

年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會變薄,這使得皮膚在陽光下更難產生維生素D3

而部分年者者因關節退化導致行動不便,經常足不出戶。這意味著接觸陽光的機會更少,而陽光是自然提高維生素D水平的最佳途徑。

膚色較深:這代表皮膚中有更多的黑色素,濃度越高有助於保護皮膚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然而,它也會降低人體從皮膚中生成維生素D3的能力,這可能會使你容易缺乏維生素D3

居住離赤道較遠的地方:靠近赤道的地方全年陽光充足。相反,離赤道較遠的國家全年日照較少(尤其是在冬季,日照更少)。

患有脂肪吸收功能不佳相關疾病: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因此吸收程度也取決於腸道從飲食中吸收脂肪的能力。

因此,患有脂肪吸收功能不佳相關疾病的族群易缺乏維生素D,包括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disease)、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肝病以及接受過減肥手術患者

維他命D的主要(天然食物)來源?

一般來說,維他命D的食物來源非常稀少,而以下列出較常見的

魚肝油(Cod liver oil):1匙(tablespoon)含有1,360 IU (34 mcg)或RDA的227%。

劍魚或稱旗魚(Swordfish)煮熟:3盎司(85克)含有566 IU(14.2 mcg)或RDA的94%。

鮭魚(Salmon)煮熟:3盎司(85克)包含447 IU(11.2 mcg)或RDA的74.5%。

鮪魚罐頭(Canned tuna):3盎司(85克)含有154 IU(3.9 mcg)或RDA的26%。

煮熟的牛肝(Beef liver):3盎司(85克)含有42 IU(1.1 mcg)或RDA的7%。

蛋黃(Egg yolks):1顆蛋含有41 IU(1 mcg)或RDA的7%。

熟蘑菇(Mushrooms):1杯(cup)含有32.8 IU(0.8 mcg)或RDA的5.5%。

要曬多久的太陽才能得到充足的維他命D?使用這款APP報你知

曬太陽是得到維他命D最佳且無副作用的辦法,而且永遠不會超過身體需要的劑量

與食物或補充劑得到的維他命D相比,經由皮膚產生的維他命D在人體循環中的維持時間至少要長2至3倍。註1

每個人所需曬的日曬時間,須依據各種外部及內在條件等做調整(如:一天中的時間,一年中的季節,緯度,老化,防曬霜使用和皮膚色素沉著程度),不足時可藉由額外補充來達成所需。註2

要想得知自己所需的日曬量,可參考一個名為 ” D Minder ” 的手機APP

(下載連結:Android Apps/iOS Apps)

它可依據您的身高、體重、所在地、陽光入射角、時間、膚色、膚況、照度等多項因素,計算所需的最佳日曬時間,及維他命D生產量,並告訴您已達成目標的百分比及何時該停止日曬以防止曬傷

另外,若患有皮膚疾病,應請皮膚科醫師評估是否可以曬太陽,以避免症狀惡化。

5種有益運動後肌肉痠痛的替代療法(第5種歷史悠久)

3種有益前列腺肥大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想問)

3種有益泌尿道感染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詢問)

3種有益紅斑狼瘡的保健食品 (第1種最熱門)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