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 你 明瞭 我 所有 虛張聲勢 的 謊

推薦序

他的虛張聲勢沒要讓誰讀懂

徐珮芬

在不可考的年代,臺灣真實存在過一本叫做《怎樣交女朋友》的書籍,上頭告訴你虛張聲勢的方式,是表情痛苦地詢問身旁的妙齡女子:「妳有萬金油嗎?」(切記,表情要痛苦)。

而我與定騫的認識,可以回溯到兩人都還熱衷於在批踢踢詩版發文的時期,那時便對這個帳號十分有印象:「嗯,很會呦。」
見了面之後,發現他是很會,然而,不會的事更多。
他不會在詩裡召喚鋪天蓋地的災難、哀痛欲絕的場景或缺席的正義。他的詩安靜寬廣,偶爾讓我想到(溫柔時的)海子:
想寫一片風景給你
讓你在字裡躺下
寫了陽光就溫暖
寫了風就涼

上一次讀到這樣像蜂蜜蛋糕的情感,大概是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徹給小林綠的那段承諾:「春天的原野裡,妳一個人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全身毛茸茸的像是天鵝絨,眼睛圓滾滾的。然後對妳說:『你好!小姐,要不要和我一起玩打滾吶?』……」

我曾經犯下一個奇異的錯誤,就是當面跟作者本人說:「欸,你的作品少了讓人不安的東西。」那個時刻,我無疑是倨傲的,忠誠信仰著唯有張愛玲或莒哈絲之流的暴戾與決絕,才是能唱進讀者耳朵深處的曲調。

後來我覺得慚愧了,當讀到定騫詩集裡這樣的句子:
太陽在地上畫出一個黑色的我

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會說,作者的詩中似乎有好多個鐘面,大小不一,有的造型復古;有的潮到出水,有的會在徹夜未眠的清晨,不合時宜地跳出一隻巨大的布穀鳥。

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不會走。

仔細讀定騫的詩,你會看到對時間的「執著」──更精確地說,是追緬。這些句子,像是出自一個理應無憂的少年,無暇的眼神中,竟有種看盡離合、既來之則安之的坦然,讓你看著想哭。而作者把人弄到想哭的時候,彷彿就會羞赧的搓手,眼睛沒有在笑:「我是被剩下來的人,度過剩下的一生」

不得不說,作者的自棄程度,真是我見過的人中數一數二的強大,或許因為這樣,他的語言也跟著直接起來:「不想見的╱卻總是在無可避免的場合無處可逃╱想見的╱卻再也見不到」  。這樣的寫法,在我看來可以說是粗糙了,卻更襯托出他用一顆真正活著的心在寫字這件事。

我懼怕技藝落到空心的人手中。我相信作者害怕的事比我更多,所以他握筆的時候相當溫柔:   
我只是
想抵抗
長期的恐懼

試圖成為自己的白血球

你我都知道,人在恐懼的時候會莫名地笑,或是虛張聲勢地張牙舞爪(神啊,你到底要在我們身上設下多少惡意的機關,而人類要寫多少詩,才能傳達微弱的抗議之情?)。

始終讓我感到格格不入的部分是,作者無疑是個浮躁的傢伙(如果你跟他深談過就知道我所言不假),卻總能寫出如此靜謐的詩。有些句子,甚至只能讓年輕無憂的女子容身,彷彿他在真實世界中所面對的挫折與磨難,在他的字裡,都隨著高飛的風箏離開了地面。

令人厭倦的
從不是絕望的毀天滅地
而是至高的恐懼
它一直在那裡

上一本書的名字「失對白」重新降生在這本詩集裡,我不知道他想要表達甚麼。或許這是他虛張聲勢的方式,或許只是一個無心的玩笑;但我並不覺得作者有希望過誰真的讀懂。

追抑或趕,能由誰辨認出來

漉漉

閱讀詩集電子檔的時候,窗外正響著「臭豆腐~」閩南語的叫賣聲,心裡像膝跳反射般自動播放諸如「燒肉粽~」、「修理紗窗!修理紗門!」的廣播,閩南語錄音反覆播放的叫賣,是現在少數還富含古早情懷,又不刻意營造的風情。

我想起那次在鄉下四線道的大馬路旁,也擺著這樣一座攤車,攤車旁一隻黑狗持續向路的一頭眺望,佇立著,無視來來往往的車輛,只在深藍色小貨車出現時,才奮起追趕一段,追不上了,又悻悻地回到路旁。我看著牠幾番往返,不禁想,牠嘗試追趕的究竟是什麼呢,藍色小貨車象徵的,是需要被驅逐的恐懼,還是主人曾經的背影。

或許對我來說這本詩集也是這樣,內容透著一股很熟悉很熟悉的氣息,我像禁不起幻視的黑狗,每每看見影子就要起身。

劉定騫第一次跟我說詩集名稱要取為「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時,開玩笑地補了句,書名長一點看會不會賣得好一點,但看完裡頭所有的詩後,我其實可以理解這個長達13個字的書名,是恰恰好地貼切,關於表露出來的即便已經是謊言了,仍需要虛張聲勢。例如使我印象深刻的那幾句「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例如天賦/例如溫柔」、「我只是害怕自己/沒有太多表面的傷口/不值得讓誰/相信我痛」、「不管我將石子扔得多麼用力/仍無法激起多少漣漪」,至於字句在詩集裡確切的位置,這是讀者才能探究的樂趣。書名便正如詩集整體透露的氣氛,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既是熟悉、也是防禦。

或許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們那幾次奮起,究竟是為了追上、還是驅逐。那些使我們抗拒又渴望迫近的,終究化成四線道上偶爾出現的一輛深藍小貨車,我們虛張聲勢地追趕,又棄而轉身。

或者就把故事都留下

劉芳婷

和定騫相識在開店之初,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記憶裡,他逆光的身影佇立門前,笑容如鄰家男孩般親切,毫不做作的自然問候好像我們並非初次見面,而是久別重逢。平易近人原來能到如此境界,這讓天生內建距離感產生器的我,發自內心地深深欽佩。

定騫的人,是清朗秋日的樹林。氣溫微涼舒爽,陽光斑駁散落帶來些許暖意,茂密的枝杈交錯掩映,雖看不清全貌,但置身其中倒也自在。風吹過,有些綠堅決端立枝頭,有些轉為金紅,也有些承受不住時間的重量,就從此墜落。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臉書訊息閒聊之餘,偶爾他也傳些尚未發表的作品讓我先睹為快。他的人與他的文互為表裡,一面是細膩溫暖,一面是頹唐失落,卻呈現同樣善感。當困囿於生活的牢籠,回憶是無法再現的美好和遺憾,現實是不斷掙扎於生存的泥淖,日復一日,找不到一個位置好好將自己安放。於是他只得持續不停的寫,寫出的字成為深植的根綻裂於時空縫隙,騰挪出喘息的空間,盛裝滿溢的情感。

定騫的詩,是暗夜海域中風雨飄搖的孤島,薄霧綿延纏繞,景色暈成一片濃淡深淺的灰階,彷彿稍縱即逝,又彷彿永恆。面對命運的莫可奈何,他拾綴過往經歷的細節片段,藉文字刻鑿出點點星光,在暗夜中潛行。

一切不忍告別的,都被化作簡單卻錐心的字句乘載了傷痛;破碎是他,倔強是他,溫柔是他,守候是他。無論日常或是幻夢,坦誠抑或自欺,所有虛張聲勢的謊,都是為了正視探究自我與這個世界,理解何所謂愛與真實。

願 你 明瞭 我 所有 虛張聲勢 的 謊

內容連載 頁數 1/1

〈一顆扭蛋的愛情〉

甘心被囚禁在
小小的空間裡等待
我深信有天你會前來
/
期待
墜落
再釋放
你終於來臨

卻只看見你
失望的表情
/
對不起啊
原來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一個
/
回不去也不知道會去哪裡
但我會一直記得
這樣的我
也曾被你
捧在手心

〈走險〉

自己迎向了刀
就別怪肋骨
保護不了心臟

〈當我不再相信〉

在瀑布突起的石塊抓著
在風中逆沙
在漩渦的邊緣試圖換氣
不如葬身海底

玫瑰削去一根根刺
獸褪去毛皮
鳥在天空漸漸失速
赤身走進霧裡

森林的火已經失控
卻更害怕人群

黑夜有星
穴居的蟹緩緩沒入石縫
不敢抬頭

〈餘震〉

你離去的那天
我歷經了有生之年最大的天崩地裂
此後每次想念
都是餘震

〈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

夜晚是靜靜
張嘴的巨獸
悄悄將我吞噬

每當夜越來越深
我的船就越來越小

思念如此
不宜航行

/
要去一個多雨的小鎮
將所有藍色
遺落在那裡

在太陽和雨之間
我選擇躲進
自己的陰天

膝蓋著地以後
開始思考著
投降與臣服的分別

/
不經過海
如何變得柔軟

夏日即將來了
要人期待一場相戀

慾望是龐大的
人是淺薄

我還不能夠擁抱你
懷中還有無法放手的易碎

/
鯨魚在星夜下翻身
我們在城市裡流亡

我站在這裡
沒有翅膀也要
揮動手臂

命運常有陣風
有人被吹開
就從此散落

我知道你或許
再也不會回來了

願 你 明瞭 我 所有 虛張聲勢 的 謊
Photo Credit: Unsplash

  • 作者
  • 最新文章

文/詩享家Joe

你離去的那天
我歷經了有生之年
最大的天崩地裂
此後每次想念
都是餘震
──〈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餘震〉劉定騫

在劉定騫的第二本詩集裡,這首〈餘震〉是個人最喜歡的作品,恐怕也是詩人最為滿意之作,以手寫形式刊印在目錄之前的首頁,讓讀者一翻開封面,映入眼簾瞬間便為詩句所「撼動」;這一個編輯上的細節(或說細緻之處),展示並強化了作者一貫以來的寫作風格:連結了首本詩集《失對白》全書手寫的特色(包括封面、目錄、內容與後記),詩人一手漂亮的筆跡,賞心悅目之餘,為詩文本更添飽含情感;到了第二本《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的部分作品,仍保留了以此形式來呈現,在一眾新生代詩人均試圖為自己找到一個利於被辨認的熙攘身影中,劉定騫以「手寫詩歌」為自己立下了獨有的「標誌」,當然,好看的字跡若沒有真情實感的詩句作為內在核心的鋪墊,將流於最膚淺的外在形式「炫技」,而〈餘震〉以及詩集裡其他手寫作品(包括每一輯的「主題名稱」),恰恰展演了兩者最好的結合,成為《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中最迷人的亮點。

〈餘震〉同時突顯了劉定騫詩歌的另一個特點:篇幅句構的精鍊。這或許是新生代詩人共同的寫作傾向,即詩歌評論家眼中所謂的「截句詩」形象,相較於傳統現代詩的格局顯得「過於簡短狹小」,這同時也是諸多台灣現代詩歌史遲遲未將1970年代後的詩人列隊納入的原因。然而,劉定騫的詩歌風格、起點和深度,並不為「篇幅」所侷限。〈餘震〉是這樣的,「你離去的那天/我歷經了有生之年/最大的天崩地裂」敘說了情感決裂之際,地表龜裂、亂石紛落,「我」置身於此生所遭逢最劇烈的天搖地動之境,宛如「世界末日」的絕望之感,最終「我」在這場震災中存活下來了,但「此後的每次想念/都是餘震」,自此之後每當我想起你時,那思念與心痛是如此巨大,那令人眩目難以自持、不斷襲來的周遭晃動之感未曾停歇,自你離去,我的世界從此,再難平靜。我知道,這便是最初那日的餘震,而震央,在心臟,一切都是因為愛,所以心頭始終盪漾。全詩共五句,詩句停筆了,但留下的餘蘊不斷,恰如現實生活遭遇的真實地震,聯繫到詩歌成為了情感迸發的餘震。面對此詩,讀者很難不被詩歌意象與構句牽引,生發出某種心靈動搖的共感,以體會面對情感「失去」的生命顛簸震撼經歷。

運用了意象的延展,遞增了情緒的波長,這便是〈餘震〉,以及劉定騫其他作品的形式「效果」。在新生代詩人群中,有些作家亦以類似的精鍊篇幅句構來呈現詩作,但能將意象和情感一路蔓延於句號之外的,恐怕唯有劉定騫了。

這是一位低調,但不該被忽略的詩人

從2017年至今,除了前述兩本詩集之外,詩人於2020年底另出版了散文集《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相較於其他同輩詩人的產量與作品產出速度,劉定騫的三本著作量並不突出,這一位看似低調的青年詩人,出身自企管系,跨界至影視領域,最終落腳於文學世界[1],長期在網路平台的文學經營(當然,這也是1970年後文學寫作者普遍的發表方式,如PTT詩版、個人IG、FB等),使得他的創作維持著另一種「均速」形式展現,其作品並且保有一定質地,與喜愛其文字的讀者們真誠地交流著,他的第一本詩集即是周遭支持者與讀者催生出來的,邁向第二本詩集也是必然的,而將來,更是值得期待,以出色的文字實力從眾裡躍出。

劉定騫的深情詩人氣質,是由詩句折射出來的,儘管在徐佩芬的推薦序中直言:「作者無疑是個浮躁的傢伙」,但也同時指出其「卻總能寫出如此靜謐的詩」如此兩極的反差,這樣的形象或說情感,在詩人的作品中取獲得了平衡乃至昇華,明明寫的是絕望的臨淵毀滅,但總能讓人讀到希望的致遠寧靜,文字的「後勁」深刻,這有賴於詩人在詩歌內容中對意象的多層次擅用。這是天賦,也是詩人用力之深的勤筆所至。
擅用意象,切合詩旨

《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依內容主題共分五輯:失物招領、歲月的歌、逢魔之時、夜晚都知道、無人之境,最後再加上一篇〈後記〉,每一輯所收錄的作品,都經過作者精心的調配置放,而其詩歌意象所蘊含的真正象徵意義,是在海面冰山底層的更深邃之處。

如【輯一】「失物招領」陳列的是自棄、被棄、彼此拋棄的模樣,真正揭露的其實是:「失物,無人招領」的狀態。〈一顆扭蛋的愛情〉作為本輯以及全書的開篇,主題是詩人擅長的「愛情」,篇幅是前述提及的「節制」句構形式,由四個段落組成:

甘心被囚禁在
小小的空間裡等待
我深信有天你會前來


期待
墜落
再釋放
你終於來臨

卻只看見你
失望的表情


對不起啊
原來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一個


回不去也不知道會去哪裡
但我會一直記得
這樣的我
也曾被你
捧在手心

詩中虛像的「扭蛋」是「我」,「扭蛋」也是「愛情」,三者於詩中各自站位,卻又形成三位一體的可替換性質,詩題「一顆扭蛋的愛情」說的是「我的愛情」,但在第一段的「我」借用了「扭蛋」的意象,強調了只能處於被動位置等待著「你」的到來,帶來我所盼望的「愛情」,「囚禁在/小小的空間」是你我之間的第一層隔膜,詩歌的第二段「期待/墜落/再釋放」是扭蛋被揀選搖出、被打開第二層隔膜的過程,這同時也象徵了揭示愛情真實的面貌,或者說,你與我在愛情裡逐步認識彼此的模樣,從第二段過渡至第三段,昭示了這顯然不是你要的愛情,所以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一個(扭蛋)」,最後,我是被拋下,回不去當初的愛情裡(不能再塞回扭蛋機裡)的,然而畢竟曾被愛過,如同扭蛋被主人「捧在手心」過,曾經如此被珍視過,也就足夠我記憶一生了。

這確實是「無人招領的失物」,最終的命運和感受,以意象投射了愛情裡人們的無奈、挫折與迷茫,但詩人最後的四行構句,將情感定格在被愛的幸福時刻,以掌心的溫度取代了失落情緒,詩人寬慰了讀者:別擔心,所有失物的招領,都會找到各自的歸屬。當然,說的是失物,指涉的,其實是人心。

「訴說了絕望,卻又同時給予了希望」(或者,兩者是對調的),這約莫便是劉定騫詩歌的大致基調。當然,許多詩人在作品中也紛紛展示了這一面置身「兩極」之間的處境與精神狀態,但能寫出如劉定騫不以「決裂」而是如同徐佩芬所言的「靜謐」氛圍,自成獨幟風格,是相當少見、或說困難的,這也對照出了我們所說的「詩人氣質」吧。

《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五輯裡的詩歌主題各異,表現精采,唯六十多首詩作的共同特色,便是在意象運用與詩人氣質完美揉合這一特點上,使人頓時透徹滿世界虛張聲勢的喧囂謊言背後,尚有一處(詩集)、尚有一人(詩人),真誠理解世人一身的疲憊。劉定騫以其詩筆寫出了現代人義無反顧投入生活與生命之際,墜落絕望之谷的無助無力精神面貌,但身影卻非「面朝深淵」任其下墜,亦不掙扎於攀附岩壁或救命繩索,他的詩歌語言體悟、呈現同時也減緩了,人們面對無奈命運的失速重力,縱身的同時,以一種「仰躺」的姿態,將目光望向於遼闊星空,點點星辰,是詩歌與生活的意象,它們的共名,稱之為「希望」。

是以在劉定騫的詩文本裡,我們讀不到「煎熬」,而是得到「釋懷」,在他平和的詩歌世界裡,道盡了人們的日常處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屬於自己的絕望」,同時,也感受到某種被理解的共鳴震動,終至於獲得了某種心靈的治癒。這便是詩歌的魔力,也是詩人獨有的魅力。

著重於「你」與「我」、「自我」的詩文本對話

除了善於運用詩歌意象來延續情感的筆法之外,《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還承接了前一部《失對白》的寫作特色,即於詩歌作品中,著重於「你」、「我」二者對象之間的對話,甚少出現第三者「他」;另外,也巧妙鋪陳了文本與文本之間的呼應,突顯了一種「自我對話」的內化傾向。

劉定騫詩很少以與「他人」對話來做為主題,如其他同輩詩人經常在詩名後,以不同文創作品的內容為「引文」,或者在詩歌內文中引用他人著作文字,來明確標示出自己作品與外界的「對話」。這同時也是一種取材與靈感來源的展現方式。這一點在劉定騫的詩集中未曾有過(尚不能斷言是優點或缺失),其詩歌保持著很純粹的內向化的書寫,他的敘寫對象,大多數圍繞與自我的對話,或者那個虛設的「你」、或者緊密相連的「我們」。這樣的寫作難免引來所謂詩人格局過小(這是台灣新生代詩人普遍遭受到的「指責」方向之一),私人性質過強,無法顯示時代大我意識的批判,但是,這種私人化的情感寫作主題,卻能吸引讀者的目光,將讀者從消費市場的紛雜豐富領域帶回到對詩歌的關注,乃至喜愛,這是某種「共鳴」、「共感」的匯集。如:

如果世界的惡意
是子彈
我會是你的傘
──〈擁抱〉

我只是害怕自己
沒有太多表面的傷口
不值得讓誰
相信我痛
──〈模樣〉(節錄)

有些傷心沒有忘記
只是埋得比較深
就不容易被挖掘

像心中的孩子
也沒有不見
只是住的比較裡面
──〈大人〉

不可諱言,劉定騫的詩歌文字相當程度寫出了人們心中私人化、無可傾訴、不知如何表述的、極為私密的那一面,讀者在其文字裡讀出了自我內心急需被闡釋的那份情感,包括傷痛、愉悅、苦楚、徘徊⋯⋯各式情感,詩人寫出了這份共質,反饋於讀者,進一步又能讀出各異的情感內涵。如此,這份原來被歸屬於「小我」的情感宣洩,便成了普遍共聚的群體意識與內心世界的照映。

至於「詩文本」的對話,首先在「詩集」與「詩集」的表現上(這一點也是許多文學家特別喜歡的構思手法,效果如同系列影視作品的「梗」或「彩蛋」,唯有細心和忠實的讀者能找出之間的關聯線索;但若沒有人能讀懂,恐怕才是苦心埋藏意象的詩人們最得意之處吧),《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重現了《失對白》書名於作品中,對劉定騫的書迷而言可謂是一大驚喜,如此,〈失對白〉成為了兩本作品的「詩對白」(「詩對話」):

//
哭 太脆弱
不哭 太逞強
那就流淚吧
想看見的人就會看見了
//
不想見的
卻總是在無可避免的場合無處可逃
想見的
卻再也見不到
──〈失對白〉(節錄)

如同前文所述的「兩極平衡」特點,詩人在此寫出了情感狀態的兩難,唯最終仍無須面臨「抉擇」,而是以坦然的釋懷消解了無言以對的困局,靜謐與深情由淡至濃,留下的餘味不至於令人窒息,卻讓失去對白的畫面縈繞心頭。

除了本詩之外,兩本詩集之間有諸多篇章、段落、主題與意象前後互為照映,有興趣的讀者可細究其中的「樂趣」。(或者等讀墨收錄了《失對白》再來討論!)

而詩集裡單篇作品之間的對話,則首先以輯五的〈失物〉與輯一的主題【失物招領】形成有趣的頭尾呼應(作者埋梗?):

光透出了,將你曬得暖和
擋雨的傘
遺落在你起身的椅旁

我是你的失物嗎
我是你的失誤嗎
我看著你離去的身影
沒有出聲
──〈失物〉

較之於前文的「扭蛋」,這裡置換為「擋雨的傘」,前者是有意識追尋愛情的象徵,後者則擺盪於有意或無意的「(被)遺落的傘」,「傘」一如「扭蛋」,也曾被你勞握手中,傘是我,也是曾被呵護的愛情意象,此刻若是無意識的遺落,「我」便成為「失物」──那逐漸不被愛情眷顧的人,倘若為有意識的拋下,「我」則成為了你生命中(愛情中)的「失誤」,忘卻是做好的做法;總之失物是不願意領回的,失誤是不打算補救的,無論你是有心還是無意,錯過旋即背身,你與愛情一起遠走,獨留我徘徊原地遙望遠去的身影,靜默駐守於永恆的【無人之境】(輯五主題)──沒有你的愛情世界。

句構形式的微小轉變

最後,除了上述關於《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形式與內容上的幾點耀眼之處外,劉定騫也嘗試了此前較少見的,利用空格、間距的詩句架構來進一步加強詩歌修辭意象與情感表述(於其他詩人來說,此則為經常展演的詩藝)。如〈自棄〉(節錄)中:

刷法混亂
下 下上 上下上下
一如世界的節奏
而你始終沒能跟好
以「空格」具象化了彈奏吉他和弦時的刷音指法畫面與音樂節奏,但最終映襯的是「你」的自亂陣腳,而詩題名為「自棄」所以也暗示了「你」即為「我」,極大可能性這仍是一首自我對話的詩歌。再如〈興雲〉(節錄):
墜入心中的湖
泛起漣漪 一波一波遠去
遠去 遠 去 遠 去
直至平靜

這是詩歌的末段,藉由落日雲興的聚散離合之景、之感,我的心底泛起陣陣漣漪,而投石心湖的,是對你的思念與回憶,這念想的波長幅員遼闊,詩人以字句間隔營造出視野的悠遠,當最後一句「直至平靜」收攏了湖面漣漪,但讀者溶入詩歌文本中的情緒,還在上一句的「遠去」中盪漾蔓延,遲遲無法將視線收回、讓心回歸平靜。微小的起心動念,卻足以擾動整片湖海,可見我對你的想念是多麼巨大而深遠。此詩和〈餘震〉一樣,波瀾撼動的,都是因你而起的本心啊。

未盡的尾聲

每個時代都需要一位細膩的詩人,來書寫人們不願、不敢面對的內心世界,當這樣的詩歌出現時,不僅造就了個人情感的出口,同時也將是如同前述所言,更是人們所需要的,一種被理解的治癒,快樂需要分享,療傷需要過程,前者需要對象,後者需要時間,詩人的寫作與讀者的閱讀,一種兩相遙望的真誠對話過程,恰恰是最完美的形式,而劉定騫的這本詩集,更是最好的明證。

關於劉定騫,關於這本《願你明瞭我所有虛張聲勢的謊》,絕對值得喜歡詩歌的讀者朋友們追蹤和收藏;書前三位作家的推薦序,導讀的非常精采到位,而本書評餘下未能看到的美景,詩集諸多待開掘和討論之處,就留給喜愛作者和作品的讀者們,細細去走訪吧。

NOTE

  1. 劉定騫最近的一次訪談,可參考‎:《一則茶室: #53 誤打誤撞成為作家身份,沒出過書就不能稱為作家嗎?》,2020年9月23日。↩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那些寫詩的人:

  1. 當世界向你顰眉蹙額,也斯說,我們在黑夜裡吹口哨
  2. 「詩像每個時代集體感性的SLOGAN」──專訪許悔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