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不定期更新

  今年4月底,傳媒報導台灣一位26歲的女作家林奕含,在她的處女作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兩個多月後,就上吊自殺身亡。

 

  小說寫的是一個13歲少女房思琪,被補習老師李國華性侵、性虐待。房思琪在初次被性侵五年後,與她情同雙胞胎的閨蜜劉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帶回神智不清,被判定瘋了的思琪。透過思琪的日記,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見所思。

 

  一個13歲資優生,對於愛情懵懂無知,補習老師李國華用強暴姿態先姦了思琪,又以愛情慢慢的對她洗腦,每有需求就以看美術館展覽為理由,帶年輕的思琪到各大旅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作者細膩的心思和筆觸慢慢導出一個少女的年輕歲月喪失在一個「為人師表」的狼師身上。作者以優雅的文筆和精巧的隱喻呈現她對性、權力、升學主義的看法,並註明「改編自真人真事」。儘管小說在今年二月出版時,作者林奕含強調她不是房思琪。但她自殺後,她的父母卻表示,多年前被性侵,及與施暴者、有婦之夫的中年男子的糾纏,是她一直甩不開的夢魘,也是導致她的精神疾病和無法治癒的原因。

 

  小說與林奕含的真實人生當然有差異。據報導,林奕含遭性侵時是17歲,她曾想告這個補習老師,但當事人說「你告不成」,林奕含也擔心父親的名譽,因而導致精神病,18歲第一次自殺,19歲第二次自殺,20歲第三次自殺。

 

  儘管《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所寫的不等於林奕含的個人經歷,但「改編自真人真事」已說明故事是基於個人的體驗而產生的,無論立意,還是人物和心理,都是真實到讓人驚嘆的地步。性侵的故事很多,但一個因性侵而導致深度精神病患者,小說傳達的心靈碎裂的聲音,是沒有這種經歷的人無法虛構出來的。

 

  性侵不是一樁單獨的事件,性侵潛在的本質是一場人格的殺戮,受侵害者的靈魂會因此像無家可歸地呼喊,有人會因此仇視自己身體,有的再也無法辨識出自己。故事中的思琪因愛文學而仰慕和戀上李老師,但當被李老師強迫她發生性行為時,她感覺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了。如果這是愛情,為甚麼覺得暴力?為甚麼覺得被折斷?為甚麼老師要一個女學生又換過另一個女學生?如果這不是愛情,那滿口學問的李老師怎麼能做了以後,還這麼自信、無疑、無愧於心?

 

  林奕含生前說,寫下這部小說,並非為了淨化心靈,書寫過程也極為痛苦,她說:「即使我寫了,那些確實瘋了的房思琪,或是不能再去上學、被父母關在家裏不見天日的房思琪,也不會再出門,不會神智清醒,連李國華也不會有改變。所以我覺得自己很沒用。但是我現在已經接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了。」


新書推薦: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国际关系史名著译丛) 》
售價:HK$ 325.0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文化场域:从万科到阿里(中国500强企业实战经验,10个组织文化问题,20个组织文化生成和落地要点总结) 》
售價:HK$ 77.5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摆渡人三部曲(500万册纪念版!一套给所有人的勇气之书,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学会自渡!) 》
售價:HK$ 180.8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逆龄:女性必备抗衰老指南 》
售價:HK$ 70.0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客户体验101:从战略到执行 》
售價:HK$ 124.8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停止你的精神内耗:先完成,再完美 》
售價:HK$ 61.3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麦读译从:11波斯纳 (法律经济学创始人传记,当代法律界传奇) 》
售價:HK$ 98.8
房 思 琪 的初戀樂園 香港

《 发现东极——日本三部曲 》
售價:HK$ 135.0

編輯推薦:★ 多位著名学者、作家、社会名人郑重推荐
李银河、戴锦华、骆以军、张悦然、蒋方舟、詹宏志、冯唐、史航、李尚龙、杨庆祥、燕公子、新世相张伟、林依晨等感动推荐。
★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一部优美、准确而深刻的文学作品。一部值得我们抛开一切杂音予以肯定的作品。
★打动万千读者的震撼之书 多家主流媒体持续报道
引发读者热烈讨论的文学创作。繁体版豆瓣读书数万网友标记讨论,澎拜新闻、凤凰文化,新京报书评周刊等媒体多次评论报道。
★ 轰动华语文学界读者的年度小说 荣获多个奖项
台湾2017Openbook年度好书奖 台湾诚品书店2017年度畅销华文作家TOP1 豆瓣读书2017高分图书特别提名。內容簡介: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
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
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费。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没有纸笔。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
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
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费。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没有纸笔。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故事必须重新讲过,与房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房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

嫁入钱家的许伊纹,是两位少女的忘年交,二十余岁的她,是两位少女的文学启蒙者同时也是丈夫家暴的沉默受害者
升入大学后的郭晓奇仍旧爱着高中时的补习教师李国华,而这位文质彬彬的补习教师并不只有平时人们眼中受人尊敬的老师形象的一面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關於作者:林奕含(19912017)
台湾作家。出生于台南,曾居台北。梦想是一面写小说,一面像大江健三郎所说的:从书呆子变成读书人,再从读书人变成知识分子。目錄:【推荐语】李银河、戴锦华、骆以军、张悦然、冯唐、詹宏志、蒋方舟等
第1章乐园
第2章失乐园
第3章复乐园
【书评】张亦绚《洛丽塔,不洛丽塔:21世纪的少女遇险记》
【书评】蔡宜文《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后记

游击文化出版社于2017年2月12日在“2017台北国际书展”中举行新书发表会,林奕含引用海明威的《渡河入林》的前言为引,以“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来谈为何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前面要强调其小说中含有真实的成分,她说:

““改编自真人真事”这七个字的意思是说……我要给读者的是一个预期心理……当你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舒服或者是痛苦的段落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知道这个痛苦它是真实的……我希望你不要放下它,我希望你不要阖上书,然后觉得说“啊,幸好这是一本小说,幸好它只是一个故事!”……希望你可以像作者我一样同情共感,希望你可以与思琪同情共感,我希望你可以站在她的鞋子里[a]。……

我觉得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他们觉得红学就等于曹学……我觉得这种阅读是很不成熟的……很抱歉但我真的不是房思琪……我是不是房思琪跟这本书的价值没有很大的关系。……

我甚至可以很任性地说:如果你读完了,然后你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2]

在女人迷3月16日刊出的采访中,她回顾写作动机和过程:

“我希望任何人看了,能感受和思琪一样的痛苦,我不希望任何人觉得被救赎。我要做的不是救赎谁,更不是救赎我自己,写作中我没有抱着“我写完就可以好起来,越写越升华”的动机。写时我感到很多痛苦,第一次书写完成、来回校稿的后来是抱着不怀好意与恶意在写。……

让我害怕的是,很“聪明、进步、政治正确”的人,这些人是有理想抱负的,他们在谈结构时,一个一个的房思琪,是不是就从大网子漏下去了?所以为什么我要写思琪的事,甚至细到有点恶心、情色变态。……大家都看到统计数字,所以我不想谈结构,大家都忘了,那是一个一个人。[3]

而在“博客来OKAPI”网站3月23日刊出的采访中,又如此总结:

“虽然听起来有点浮夸,但写出这个故事跟精神病,都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我因为精神病常常会发作,不一定能去上学,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自卑。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写文章,写作也不一定能带给我成就感。……但是我内心,包括这件事情的本质,包括我很多年针对它的思考——一个人不再长大,一个人被自己的人生留在原地,一个人是自己的赝品,种种,都是我深信不疑的。我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养出来的美学观,都显示在这本书里了。[4]”

“Readmoo 阅读最前线”网站5月5日刊出“我想对读者说的事情”、5月15日刊出“当你阅读时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实的;当你阅读时感受到了美,那也都是真实的”。这是林奕含4月19日接受的采访,也是她死前最后的受访。[5]

书中所附的评论[编辑]

  • 骆以军的推荐语:“这是个恐怖,耽美,像转动音乐盒那样各部位小齿键,又像无数玫瑰从裂缝伸出,绽放的故事。很像纳博可夫和安洁拉·卡特的混生女儿。……这真是一本懂得‘缓慢的,充满翳影的光焰,骇丽的疯狂’的小说。”[6]
  • 汤舒雯的推荐语:“这本小说乍看谈论权力不对等之性与暴力,实际上更直指文学及语言如何成为诱奸与哄骗之物……显然不只是一本最佳新人等级的作品。”[7]
  • 张亦绚的书评:“虽偶有造句过多、工笔太力之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具足了掷地有声的雏凤挺拔之姿。”[8]
  • 蔡宜文的书评:“我觉得仍然是带有希望的,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我这边的希望指的并非房思琪或任何角色的‘希望’ ,而是女性知识传送的‘希望’……伊纹得以离开一维与怡婷对思琪的姊妹情谊,甚至包括了伊纹最后能够传达的东西,都还看出在这个暴力当中,渺茫的希望。”[9]

其他台湾文坛人物的评论[编辑]

  • 王聪威:“小说最大的问题首先是其描写十三岁主角时,除了美丽之外,也实在太过成熟慧诘,其思考方式,对人生的体悟都超过一般人的想像。……无法使用一个相对平凡而较合理的角色,来经验人生中令人极端痛苦复杂之处,使得小说成了戏剧性角色的竞逐场所。……过于刻版角色的运用,会使这本小说仅停留在鲜明的主题上,而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本小说的主题为何,读到结尾也一样,只是将一开始就显现的灾难一直放大到令人麻木而已。”[10]
  • 张娟芬:“长篇不容易,但林奕含是有能力驾驭小说的,她跟邱妙津不一样。邱妙津将生命经验川烫上桌,无力经营。林奕含却是大厨一般,仔细处理了她的食材,也掌握了火候与节奏。……诱奸犯持以相诱的,不是别的,正是历史、文学、艺术;真、善、美。房思琪像一个虔诚的教徒遇上了神棍,她对更高价值的信仰,被代理人给中饱私囊了。……在我听来,她对李国华或胡兰成说的是:你们这些欺师灭祖的家伙。她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清理师门,把文学的正典重新在自己手上建立起来。”[11]
  • 詹宏志授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Openbook年度好书奖”的推荐辞:“林奕含或许在角色塑造与文字运用上还有生疏青涩之处,但她细腻敏感的心理掌握,以及独具风格的优美文字,已经为我们展露了一位新作者的巨大可能。虽然说这本书的写作有作者个人刻骨铭心的生命经验做为基底,但作者在处理上洞悉一切世故人情,文字上也冷静疏远,并无过度耽溺的毛病。”[12]

林奕含自杀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全台湾引起抢购潮,市面一度断货,甚至在拍卖网站上出现大量盗版书。[13]在2017年底公布的博客来网络书店年度十大畅销书中,《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排名第一,[14]在诚品书店年度十大畅销书中则排名第三。[15]在两份十大名单中,《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都是唯一进榜的中文小说。

2018年2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中国大陆出版简体中文版,于该年底亚马逊中国公布的年度电子书畅销榜中排名第8名、年度电子新书畅销榜中排名第2名。[16]

各地版本[编辑]

出版风波[编辑]

书稿在2016年已大致完成,曾投稿宝瓶文化出版社,该社最初接受,但社长和林奕含会面后,判断林的精神状况不稳,可能无法承受出书后的影响,取消了出版计划。[21]后遂改由游击文化出版社出版。

《报导者》在林奕含死后于2017年6月21日刊登采访林奕含生前好友的报导,指出当初林的书本来有一间知名出版社看上,总编以市场为由,坚持要提到以前在校优异表现、学测成绩、外在条件等林奕含不喜欢的过往新闻,因为很多都不是事实。总编并要求直接跟她的主治医生通话,确认林目前状况能否面对,并以“成人”姿态告诉林奕含“现实世界”的规则,当奕含严正告诉她,承受得住,对方仍然不相信。双方在一个月后取消合作,对林奕含是一大打击。

宝瓶文化朱姓社长因此遭受肉搜、舆论挞伐,于是公开给林奕含的退稿信全文和批评《报导者》不采用自己提供的资料、侵害个资、不求平衡报导、不容许指涉的当事人以对等的方式在媒体上澄清、放任旗下记者以私人名义发文攻击公审并企图自杀。[22][23][24]

随后,《报导者》在脸书贴出致歉声明,表示没有要诋毁议论宝瓶出版社的意思,却在网友舆论中对出版社造成伤害,他们也没有善尽平衡报导的职责,因此郑重的向朱姓社长道歉,并已将报导中与宝瓶出版社相关的段落删除。《报导者》进一步请各界不要再对相关当事人攻击、猜想,并再度强调,他们无意炒作林奕含轻生事件,也“绝未策动任何针对特定出版社的批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