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宋 八大 家 文 鈔 誰 編 的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明初朱右選韓、柳等文人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實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評唐宋八大家文讀本》8卷。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

歐陽修、蘇軾、曾鞏和王安石四位,又稱古文宋四家。

名錄

姓名畫像字號生卒祖籍出身
官仕
著作備註
韓愈   退之
昌黎先生
768年生
824年卒
河北昌黎 唐貞元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國子監祭酒、刑部侍郎
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
《昌黎先生集》
《外集》、《原道》
《原毀》、《遺文》
《論佛骨表》、《師說》
《獲麟解》、《祭十二郎文》
唐朝古文運動倡導人。曾因反對唐憲宗迎奉佛骨舍利,被貶為潮州刺史。
柳宗元   子厚
柳河東
773年生
819年卒
山西解州 唐貞元九年進士出身
官至禮部員外郎
《詁訓柳先生文集》
《柳河東集》
《三戒》、《黔之驢》
《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
《非國語》、《貞符》
《斷刑論》、《天說》
《天對》、《時令論》
《永州八記》、《捕蛇者說》、《江雪》
唐朝古文運動倡導人。曾因支持王叔文改革而被牽連,貶為永州司馬,後改柳州刺史。
歐陽修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1007年生
1072年卒
江西永豐 宋天聖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少師
《歐陽文忠集》
《新五代史》
《醉翁亭記》、《鳴蟬賦》
《秋聲賦》、《與高司諫書》
《朋黨論》、《賣油翁》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領導者。
蘇洵   明允
老泉
1009年生
1066年卒
四川眉山 科舉不中
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
《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
《六國論》、《衡論》
《辨奸論》、《管仲論》
《權書》
蘇軾、蘇轍之父,合稱「三蘇」
蘇軾   子瞻和仲
東坡居士
1037年生
1101年卒
四川眉山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東坡七集》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平王論》、《留侯論》
《石鐘山記》
蘇轍的兄長,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後因烏臺詩案險些遇害,此後歷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太守。
蘇轍   子由同叔
欒城潁濱遺老
1039年生
1112年卒
四川眉山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御史中丞、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詩傳》、《春秋傳》
《論語拾遺》、《孟子解》
《龍川志略》、《古史》
《老子解》、《欒城文集》
《欒城應詔集》
「三蘇」之一。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1021年生
1086年卒
江西臨川 宋朝慶曆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學士、參知政事
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遊褒禪山記》、《傷仲永》
《答司馬諫議書》
熙寧變法的領導者
曾鞏   子固
南豐先生
1019年生
1083年卒
江西南豐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
《上歐陽舍上書》、《墨池記》
《醒心亭記》、《上蔡學士書》

外部連結

  • 唐宋八家文讀本--巻1-30 : 沈徳潛 評點, 頼山陽 増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茅坤 : 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二~卷五
  • 唐宋八大家文格纂評 : 唐順之、應德逋編、日本川西潛士龍編次、片山勒子纂評(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民國64)年3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唐順之編 : 文編·卷一~卷三
  • 唐宋八大家文體弁 : 高林五峯編, 東京:谷風社,明26.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林紓 -- 韓柳文研究法( 1914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 -- 岡三慶編 : 第1冊巻之1,東京:豊文堂,明15.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唐宋八大家古文 : 香港中學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簡介--教學建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唐宋八大家
韓愈 · 柳宗元 · 歐陽修 · 蘇洵 · 蘇軾 · 蘇轍 · 曾鞏 ·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文人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別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

歐陽修、蘇軾、曾鞏和王安石四位,又稱古文宋四家。

名錄

姓名畫像字號生卒祖籍出身
官仕
著作備註
韩愈   退之
昌黎先生
768年生
824年卒
河北昌黎 唐贞元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国子監祭酒、刑部侍郎
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
《昌黎先生集》
《外集》、《原道》
《原毀》、《遗文》
《论佛骨表》、《师说》
《获麟解》、《祭十二郎文》
唐朝古文运动倡導人。曾因反對唐憲宗迎奉佛骨舍利,被貶為潮州刺史。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773年生
819年卒
山西解州 唐贞元九年進士出身
官至礼部员外郎
《诂训柳先生文集》
《柳河东集》
《三戒》、《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非国语》、《贞符》
《断刑论》、《天说》
《天对》、《时令论》
《永州八记》、《捕蛇者說》、《江雪》
唐朝古文运动倡導人。曾因支持王叔文改革而被牽連,貶為永州司馬,后改柳州刺史。
歐陽修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1007年生
1072年卒
江西永丰 宋天圣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书、太子少师
《欧阳文忠集》
《新五代史》
《醉翁亭记》、《鸣蝉赋》
《秋声赋》、《与高司谏书》
《朋党论》、《卖油翁》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导者。
苏洵   明允
老泉
1009年生
1066年卒
四川眉山 科舉不中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
《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
《六国论》、《衡论》
《辨奸论》、《管仲论》
《权书》
苏轼、苏辙之父,合称“三苏”
苏轼   子瞻和仲
東坡居士
1037年生
1101年卒
四川眉山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东坡七集》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平王论》、《留侯论》
《石钟山记》
蘇轍的兄長,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后因烏臺詩案险些遇害,此后历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
苏辙   子由同叔
栾城颍滨遗老
1039年生
1112年卒
四川眉山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御史中丞、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诗传》、《春秋传》
《论语拾遗》、《孟子解》
《龙川志略》、《古史》
《老子解》、《栾城文集》
《栾城应诏集》
“三苏”之一。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1021年生
1086年卒
江西临川 宋朝庆历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遊褒禅山记》、《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
熙寧变法的领导者
曾巩   子固
南丰先生
1019年生
1083年卒
江西南丰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
《上欧阳舍上书》、《墨池记》
《醒心亭记》、《上蔡学士书》

外部連結

  • 唐宋八家文讀本--巻1-30 : 沈徳潛 評點, 頼山陽 増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茅坤 : 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二~卷五
  • 唐宋八大家文格纂評 : 唐順之、應德逋編、日本川西潛士龍編次、片山勒子纂評(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民國64)年3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唐順之編 : 文編·卷一~卷三
  • 唐宋八大家文体弁 : 高林五峯編, 東京:谷風社,明26.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林紓 -- 韓柳文研究法( 1914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 -- 岡三慶編 : 第1冊巻之1,東京:豊文堂,明15.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唐宋八大家古文 : 香港中學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簡介--教學建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唐宋八大家
韩愈 · 柳宗元 · 欧阳修 ·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曾巩 ·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