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喘要看什么科?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会喘要看什么科?

​上圖:胸悶、易喘除胸腔內科外,心臟內科也應一併檢查

上年紀老人家走路會喘很正常,但若是走不到10步路就要停下來休喘(台語),連要從家裡客廳要走到廁所都有困難,當心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任黃啟宏指出,臨床上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常見會出現喘、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很多病人會先求診胸腔科,但若肺功能檢查沒問題,則建議應同時看心臟科確診,以免忽略主動脈瓣膜狹窄恐有猝死風險。

88歲林老太太,從80歲就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不僅常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活動更因此受限,常常走不到10步路就氣喘吁吁需要停下來休喘,因家住山區從出門到停車場得走20多個階梯,光是走出家門沿路是走走停停,走3分鐘要停下來休喘5分鐘,生活備受影響。因病人狹窄狀況越來越嚴重需手術治療,考量病人高齡且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病,恐不適合傳統的開心手術,建議以經皮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術後病人恢復狀況良好,目前已能走20-30階樓梯,讓家屬備感欣慰。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黃啟宏醫師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老人,嚴重恐造成猝死。一般而言,主動脈瓣膜是三瓣,但亞洲人僅有二瓣比例比西方人高出甚多,而僅二瓣的民眾會提早於60-70歲發生主動脈瓣膜狹窄。另外需特別注意「血壓越來越正常,但喘的症狀卻越來越明顯」的特殊現象,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因開口小,血液無法從心臟輸出,反而出現血壓越來越低,很多病人誤以為自己高血壓越來越正常代表變健康,其實不然,特別提醒注意。

黃啟宏醫師表示,針對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病人,目前經皮主動脈瓣膜植入術,藉由心導管方式將新的主動脈瓣膜經由周邊動脈沿血管擺至定位植入心臟,過程中心臟不用跳停,也不用鋸開胸骨,傷口小至1公分內,病人復原快,住院時間縮短,大幅降低手術及麻醉風險。對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年紀大,且手術風險高的銀髮族來說是一大福音。

黃啟宏補充說明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80歲以上銀髮族,因而呼籲上年紀民眾如常出現喘、呼吸困難、心悸、活動後胸悶胸痛,甚至心衰竭,應盡快就醫確診以免猝死風險,此外有些民眾常誤以為喘可能是氣喘所致,但若一直治療未見成效,則建議盡快到大醫院確診否是心臟問題引起。

会喘要看什么科?

会喘要看什么科?

示意圖/TVBS

喘不停,除了看胸腔科,也要看心臟科!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的致命性疾病,要特別留意「喘、咳、血、腫、暈」等5大症狀,若沒及早治療,恐走向心臟衰竭,致死率相當高。

郭阿姨平常都有運動健走的習慣,9年前開始出現「黑白喘」的現象:爬樓梯喘,買菜就跑馬拉松,出外遊玩,走沒幾步就得休息,讓她不敢出門。

為了「喘」,她跑了多家醫院也找不出原因,直到至心臟科,做了右心導管才確診是罕見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透過醫囑吃藥治療後,目前能維持日常的行動力,生活不再受困於家中!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的致命性疾病,病因與心肺的血管病變有關,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造成右側心臟需耗費更多能量,才能將血液送到肺臟進行氣體交換;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最後會造成心臟衰竭,致死率相當高。

「喘」是肺動脈高壓最常見的症狀,患者只要稍作運動甚至行走幾步路就會「喘」不停!但「喘」是很多疾病共同的症狀,因而導致患者常於各診間奔波求診而氣喘吁吁。

台大胸腔外科醫主治醫師徐紹勛說,一般人常會以為「喘」是肺部相關疾病,因此會到胸腔科就診,肺動脈高壓患者是肺動脈發生血管的病變,胸腔科醫師可先檢查,排除常見肺部疾病後,此時需再與心臟科醫師合作才能確診是否為罹患肺動脈高壓。

高雄榮總心臟科醫師黃偉春提及,肺動脈高壓患者主因肺部動脈血管阻力增加,右側心臟需加倍出力將缺氧的血液打進肺部,長期下來導致右側心臟肥大或是心臟衰竭,若不治療最終將心臟衰竭而死亡,相當危險!

若懷疑罹患肺動脈高壓需由心臟科醫師做「右心導管」檢查才能排除其他常見的心臟疾病而確診。因此本身沒有常見心、肺疾病病史的民眾,若發生不明原因的喘,應該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找出真正的病因。

此外,自體免疫疾病中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等都續發肺動脈高壓的危險群。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王主科醫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即便手術成功,仍約有5-10%患者未來會產生續發性肺動脈高壓,不可輕忽。

醫師們提醒,若出現「喘、咳、血、腫、暈」,包括莫名喘、咳嗽、咳血、腳腫、腹部腫或常常莫名頭暈等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可透過藥物控制,若沒有及早治療,平均存活率僅2.8年。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別輕忽氣喘合併鼻炎 他「吸不到氣」半年急診3次
警訊!血壓正常走路卻喘不停,忽略恐致命
一次讀懂!氣喘和COPD哪裡不一樣?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会喘要看什么科?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胸悶、易喘除胸腔內科外,心臟內科也應一併檢查

上年紀老人家走路會喘很正常,但若是走不到10步路就要停下來休喘(台語),連要從家裡客廳要走到廁所都有困難,當心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任黃啟宏指出,臨床上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常見會出現喘、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很多病人會先求診胸腔科,但若肺功能檢查沒問題,則建議應同時看心臟科確診,以免忽略主動脈瓣膜狹窄恐有猝死風險。

88歲林老太太,從80歲就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不僅常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活動更因此受限,常常走不到10步路就氣喘吁吁需要停下來休喘,因家住山區從出門到停車場得走20多個階梯,光是走出家門沿路是走走停停,走3分鐘要停下來休喘5分鐘,生活備受影響。因病人狹窄狀況越來越嚴重需手術治療,考量病人高齡且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病,恐不適合傳統的開心手術,建議以經皮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術後病人恢復狀況良好,目前已能走20-30階樓梯,讓家屬備感欣慰。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黃啟宏醫師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老人,嚴重恐造成猝死。一般而言,主動脈瓣膜是三瓣,但亞洲人僅有二瓣比例比西方人高出甚多,而僅二瓣的民眾會提早於60-70歲發生主動脈瓣膜狹窄。另外需特別注意「血壓越來越正常,但喘的症狀卻越來越明顯」的特殊現象,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因開口小,血液無法從心臟輸出,反而出現血壓越來越低,很多病人誤以為自己高血壓越來越正常代表變健康,其實不然,特別提醒注意。

黃啟宏醫師表示,針對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病人,目前經皮主動脈瓣膜植入術,藉由心導管方式將新的主動脈瓣膜經由周邊動脈沿血管擺至定位植入心臟,過程中心臟不用跳停,也不用鋸開胸骨,傷口小至1公分內,病人復原快,住院時間縮短,大幅降低手術及麻醉風險。對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年紀大,且手術風險高的銀髮族來說是一大福音。

黃啟宏補充說明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80歲以上銀髮族,因而呼籲上年紀民眾如常出現喘、呼吸困難、心悸、活動後胸悶胸痛,甚至心衰竭,應盡快就醫確診以免猝死風險,此外有些民眾常誤以為喘可能是氣喘所致,但若一直治療未見成效,則建議盡快到大醫院確診否是心臟問題引起。

  • 感冒咳嗽「燒聲」 竟造成聲帶沾黏

  • 拒絕惡視力 塑型片從小戴起

呼吸困難的定義與症狀

呼吸困難或呼吸不順是指在正常狀況下,感覺吸不到空氣、覺得喘,是一種需要比平常更用力才能呼吸的症狀,十分不適。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持續呼吸困難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例如潛在的心臟、肺部或肥胖疾病。

呼吸困難有多常見?

呼吸困難十分常見,任何年紀及性別的人都有可能經歷,對有些人來說,呼吸困難甚至就是他們的日常。呼吸困難是常見的急診病因,若能避免誘發的因素,就能有效降低發作風險。(同場加映:肺部纖維化~新冠肺炎對各器官的影響)

呼吸困難的其他症狀

除了呼吸不順暢外,其他相關的症狀包含:心率變高、喘氣、氣喘(Asthma)、肋骨收縮、鼻翼擴大、手腳變色。

呼吸困難該看哪科?

如有胸悶、呼吸困難或不順暢等狀況,可以前往胸腔內科或家醫科就診諮詢。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發生一項或多項下述狀況,請盡快就醫:

  • 上氣不接下氣
  • 腳及腳踝水腫
  • 平躺時也呼吸困難
  • 高燒、發冷和咳嗽
  • 呼吸困難的情形不斷惡化
  • 突然呼吸困難,並嚴重影響活動能力
  • 呼吸困難伴隨胸痛、昏厥或噁心,這可能是心臟病發或肺栓塞的前兆

呼吸困難的原因

造成呼吸困難的原因包括:

  • 感冒或急性鼻竇炎(Acute sinusitis),會持續一到二週,並讓人難以用鼻子呼吸,當鼻竇不再發炎充血,呼吸才會慢慢恢復正常。
  • 肺部問題,如哮吼(Croup,特別是嬰兒)、肺癌(Lung cancer)、胸膜炎(Pleurisy)、肺水腫(Pulmonary edema)、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結節病(Sarcoidosis)、肺結核(Tuberculosis)。
  • 心臟問題,如心肌病變、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包炎、心臟周圍組織發炎。
  • 其他問題包括貧血(Anemia)、肋骨斷掉、窒息、會厭炎(Epiglottitis)、吸入異物、焦慮症(Anxeity)、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重症肌無力。

持續數週的呼吸困難稱為慢性呼吸困難,可能是由下列因素造成:

  • 氣喘
  • 肥胖
  • 間質性肺病
  • 呼吸功能失調
  • 心臟功能異常
  •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 COPD)

(同場加映:呼吸困難快檢查!COPD嚴重程度不一樣)

造成急性呼吸困難的原因包含:

  • 低血壓
  • 心臟病發
  • 心臟衰竭
  • 突然失血
  • 上呼吸道阻塞
  • 一氧化碳中毒
  • 氣胸(Pneumothorax)
  • 氣喘,或支氣管痙攣(Bronchospasm)
  • 肺炎(Pneumonia),或其他肺部感染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意指肺動脈裡有血栓
  • 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意指包圍心臟的雙層膜囊累積了大量的液體

上述是常見的呼吸困難原因,若需要更精確的診斷請諮詢醫師。

呼吸困難的風險因素

造成呼吸困難的危險因素:抽菸、肺病史、肌肉無力、低血紅蛋白、缺乏運動、病態性過重、嚴重肥胖、持續暴露於誘發氣喘因素的環境中。

呼吸困難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方法可能有助於改善或避免呼吸困難:

  • 避開氣喘因子
  • 盡量不要憋氣
  • 使用噘嘴吐氣法
  • 找到自己的步調
  • 體重過重可嘗試減重(BMI 計算器)
  • 避免室內外空氣汙染物
  • 詢問醫師是否該進行肺部復健
  • 直接坐在電扇前,讓風往臉上吹
  • 戒菸,即使是老菸槍,戒菸也可以降低肺病與心臟病的風險
  • 除非經過適應訓練,避免在海拔 1,500 公尺以上的地方活動
  • 進行常規體檢,因為呼吸困難可能是某些嚴重健康問題的前兆
  • 若需要氧氣輔助治療,請確保設備能正常運作及氧氣存量足夠
  • 與醫療人員提出你對呼吸困難的擔憂,並遵循醫療人員提供的治療計畫。若有開立藥物,請按時服藥

若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