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才子 書

六才子书是由明末金圣叹所评定。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博学能文,生性狂傲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抗粮哭庙案”以倡乱罪处斩。 

金圣叹在其《〈三国志演义〉序》中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第一才子书:战国·庄周《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离骚》

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第四才子书:唐·杜甫《杜工部集》

第五才子书:明·施耐庵《水浒传》

《水浒传》流传于世的是一百回本,原名叫《忠义水浒传》,金批本去掉了后三十回召安后的故事,删定为七十回,把名字改成了《水浒传》。传说李自成的将领军队更是喜欢金批水浒,金圣叹在水浒刊印发行时就说水浒将使“未为盗者而为盗,已为盗者而自豪”。

第六才子书:元·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六才子書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六才子書是由明末清初金聖歎(1608年—1661年)所評定。

  • 第一才子書:莊子所著《莊子》子書
  • 第二才子書:屈原所著《離騷》辭賦(楚辭)
  • 第三才子書:司馬遷所著《史記》
  • 第四才子書:杜甫的詩作《杜詩》
  •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所著《水滸傳》,原書一百二十回,刪定為七十回。小說
  • 第六才子書:王實甫所編《西廂記》 戲曲

六 才子 書
六 才子 書
六 才子 書
六 才子 書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维基 -> 第六才子书

《第六才子书》[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 六 才子 書
    该资料是通过对对应底本影印本进行字符识别而自动建立的资料。字符识别过程难免引入错字,请参考字符识别相关使用说明了解如何纠正错误。请点击文本中的
    六 才子 書
    图标显示图文对照,以确认文本内容的正确与否。

作者金圣叹
成书年代
版本《第六才子书》
检索:

1.第六才子书
筹婚携佩嫡愚无热则
买官
胃巾卷序笠
2.第六才子书
情彦
异样手眼芳去读出别部
扣尸
篱斋苍苔上几归尘土隼
3.第六才子书
恋慰难显决神后饰变此
4.第六才子书
子胸中日有数百
尤尤范老子可欺
姬近前颊拜了哥哥养
六日庚邑小坟昏六宗
5.第六才子书
绣关腊腊雌奈又听琴
6.第六才子书
7.第六才子书
8.第六才子书
9.第六才子书
10.第六才子书

[显示各种版本 (2)]

URN: ctp:wb58847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 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2。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

长知识 | 金圣叹所评的“六才子书”都是哪些书

2018-08-05 10:00 来源: 大道知行

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群书,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

六 才子 書

第一才子书——《庄子》。《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第二才子书——《离骚》。《离骚》是《楚辞》的篇名,为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为《离骚赋》,或简称《骚》。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来指代《诗经》和《楚辞》。《离骚》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贪婪和残暴。同时,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第三才子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四才子书——《杜诗》。《杜诗》主要是杜甫的律诗。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的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是近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律诗,代表了近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歌颂了农民起义,塑造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生动形象。

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而终成眷属的故事。《西厢记》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天下夺魁”。

◎本文摘自《国学常识》,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什么是金圣叹的六才子书?

六才子书是由明末金圣叹(1608—1661)所评定,其《〈三国志演义〉序》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第一才子书:战国•庄周《庄子》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离骚》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史记》

第四才子书:唐•杜甫《杜工部集》

第五才子书:明•施耐庵《水浒传》

水浒传流传于世的是一百回本,原名叫《忠义水浒传》,金批本去掉了后三十回召安后的故事,删定为七十回,把名字改成了《水浒传》。传说李自成的将领军队更是喜欢金批水浒,金圣叹在水浒刊印发行时就说水浒将使“未为盗者而为盗,已为盗者而自豪”。

第六才子书:元•王实甫《西厢记》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博学能文,生性狂傲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抗粮哭庙案”以倡乱罪处斩。

附:金圣叹的六才子书与天下第一才子书

《羊城晚报》于6月16日与20日刊载了林超先生的《说不清的金圣叹》及《金圣叹与才子书》两文,论说金圣叹的迹事,颇为透彻中肯。不过金圣叹除极富创意地提出了奠定其出色文评家地位的“庄、骚、史、律、水浒、西厢”的“六才子书”见解外 ,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以要以《三国演义》为冠压“六才子书”的“天下第一才子书”的主张。林先生两文对此未有提及,我试补充一二。

我藏有一本民国二十年重印的古本《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为清朝另一著名文评家毛宗岗(毛子)评批本。此书虽是毛评本,但却是由金圣叹作序(原序)。另外,针对每一章回,金圣叹均作了“圣叹外书”作总括性评点。而且,他更是对全书包括正僭研判、人才评断、立意审析、结构分理、写法论介、以及 “天下第一才子书”名号胜出因由等各方面洋洋洒洒地撰写了近万字的提纲挈领式的“读三国志法”。可见金圣叹对此书的厚爱。

在“原序”及“读三国志法”中,金圣叹首先检讨修正了他以往对“天下六才子书”的评价,同时高度赞誉《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推崇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称道其写实性“堪与史册相表里”,肯定其所述三国之争内容为“古今争天下之一大奇局”,叹谓其所揭示的“天运之变化有所莫测”、“早有成局于冥冥之中”的道理,颂扬其作者是“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赞赏其“乃文章之最妙者”,感慨其“古今人才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更称《三国》有三绝:分别为“古今来贤相(/名将/奸雄)中第一奇人”的孔明(/关云长/曹操)。称赞其开篇结局出乎意料又合乎天然,称赞其诸多人事变化无方绝不雷同,称赞其有“追本穷源”、“巧收幻结”、“以宾衬主”、“同树异枝”、“雨覆云翻”、“横桥锁溪”、“将雨闻雷”、“ 雨后霢霂”、“ 凉风扫尘”、“琴瑟间钟”、“先时复着”、“移针匀绣”、“远山浓抹近树轻描”、“锦屏对峙”、“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等等之妙。所有观点金圣叹均详加引证细细推敲。最后,他更是将《史记》、《列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一一与《三国演义》作横向比较,而终得出举《三国》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的结论。

既然金圣叹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那末他为何不亲自点评呢?对此,他在“原序”中作了自解:一是他看到《三国》时,远较其提出“天下六才子书”说为晚;二是他正想或正再评点《三国》的时候,却偶然见到毛宗岗已先于他对《三国》作出了很详细的评稿,而“毛评”亦很令他认同,惺惺相识,因此他便放弃了另作点评的计划。正如他所自言的“观其(毛子)笔墨之快心思之灵先得我心之同然,因称快者,再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书之目又果在三国也,故余序此数言付毛子授剞之日弁于简端,使后之阅者知余与毛子有同心云”。

由此事此心,证见金圣叹谦逊自知而又豁达大度,毫无文人相轻陋习,及其在“六才子书”说已确立其出色文评家地位的情况下仍能勇于检讨自省实事求是推陈出新而毫不固步自封的治学态度确令人敬佩。

集“天下六才子书”与“天下第一才子书”说于一身,金圣叹留给后人的不光是文学评论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