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在 底層 的 生活

内容简介  · · · · · ·

一部读来辛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

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越贫穷越工作”的口号 VS “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

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是否已经沦为一句谎言?

这不仅是美国底层民众的故事 也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

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榜长达12年 全球已有英、法、日等14个语言版本

[ 内容简介 ]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

(展开全部)

一部读来辛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

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越贫穷越工作”的口号 VS “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

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是否已经沦为一句谎言?

这不仅是美国底层民众的故事 也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

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榜长达12年 全球已有英、法、日等14个语言版本

[ 内容简介 ]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 推荐 ]

难能可贵的是,艾伦瑞克既揭示出“社会事实”,又写得好看,或许,在研究者看来是学术著作,而在普通读者看来是有趣的故事。无论如何,她让我们明白,社会成员之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郭于华,清华大学教授

芭芭拉·艾伦瑞克以亲身的经历与第一手的丰富素材,揭露了美国严重的阶级分化,底层老百姓为了生计和一瓦栖身,游走于商业资本和地产资本之间,为生存和尊严,每一天都进行着充满苦与乐的抗争。

——潘毅 ,《中国女工》作者

通过艾伦瑞克的作品,让我们愈加理解了“贫困”的含义。所谓“贫困”,不仅仅指物质,更重要的在于精神,创造出大量“精神贫困”的社会,是一个衰弱的社会。不管军力有多么强大,不管GDP有多么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将无法“再生产”有人性、有尊严的人,也将不会“可持续发展”。

——廉思,“蚁族”研究第一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美国畅销书作家。1941年生,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女性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曾任《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作品常出现在《哈泼》《国家》《新共和》等重要刊物中。她出身底层,父亲是矿工,前夫是卡车司机,因此特别关注美国底层社会的生活。至今已出版21本著作,代表作有《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品《M型社会白领的新试炼》(Bait and Switch: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2005)、《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the Relentless Promo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Has Undermined America,2008)等。

林家瑄,1973年生于台湾新竹,台...

(展开全部)

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美国畅销书作家。1941年生,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女性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曾任《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作品常出现在《哈泼》《国家》《新共和》等重要刊物中。她出身底层,父亲是矿工,前夫是卡车司机,因此特别关注美国底层社会的生活。至今已出版21本著作,代表作有《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品《M型社会白领的新试炼》(Bait and Switch: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2005)、《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the Relentless Promo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Has Undermined America,2008)等。

林家瑄,1973年生于台湾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硕士,曾任艺术行政、期刊编辑,并从事翻译。译作包括《两位严肃的女人》《少年罗比的秘境之旅》等。

目录  · · · · · ·

前 言
致 谢
序 章 准备开工
第一章 在佛罗里达州当服务员
第二章 在缅因州擦擦抹抹
第三章 在明尼苏达州卖东西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太长时间时间的专注工作,太需要不计一切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使我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视界狭窄的人 我们不只要你身上的肌肉、控制肌肉的大脑机能,还要你最深处的自我。 工作是如此的廉价(若以薪资来算的话)以致于劳工必须尽可能地找越多的工作越好。 放慢脚步,还有最重要的是,拉开距离。若待在受苦的人四周让我受不了,那我就是不该涉入低薪工作的世界,无论是以记者或者其他身份都一样。 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假设饥饿的人都整天没事,能四处开车到那些所谓的社区行动中心和慈善厂商那里去? 我不能拿现金,相比他们认为我会把钱全拿去买醉,我也不能享有任何能够引起人食欲的真正食物。 总结下来,我共花了70min打电话家开车,再扣掉2.80美元的电话费,才终于获得价值7.02美元的食物,换算一下等于时薪3.63美元。 别停下来,别思考。一刻都不能暂停。因为万一你这么做了,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双腿正被疲劳征服,然后疲劳就会获胜。 万一我是那种死亡天使型的照顾人员怎么办?说不定我会偷偷害死病患,然后利用病患本身意识模糊的半条命状态来脱罪。我更关切的一点是,如果像这样持续做两份工作,没有一天休息地连作好几个月,会把人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你一年有360天以上都卑躬屈膝、弯腰驼背地做这些一再重复的枯燥底薪工作,会不会你的精神也跟肌肉一样,出现因过度重复使用而造成的伤害? 你的眼里只剩下工作,你的同事要不是变成自己人,就是生死大地,小事可以被放的很大。一场斥责则可能还到夜里还回响不已。……但无论如何,我竟然会把宝贵的睡眠时间花在想象某人暗地里放我冷箭。 但这些人之所以黏着女佣公司不走,有一些实际的理由:若换工作,就以为着可能超过一周没有薪水进账。 为什么泰德的认可如此重要,我想到的答案是,因为我这些同事们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略。工作原本应该拯救免于变成一个被放逐的人,但我们所做的确实被放逐者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1)

  • 这一切关于薪水和工时的问题,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开口问?特别是当萝贝塔打电话通知我药物测验通过的时候,我为什么没跟她讨价还价,跟她说如果员工福利包括一栋位于湖岸,附热水按摩浴池的公寓大楼,那我就可以接受一小时7美元的待遇?好几周后我才想通,部分答案在于雇主处理雇用过程的灵巧手段一开始你是一名应征者,接着你就突然变成必须认识环境的人。雇主先是交给你·份应征表格,几天之后,他们又交给你一套制服,并警告告你不能穿鼻环和偷窃。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转换期,你没有机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人跟未来的雇主交锋或感觉到自己有正当权利和对方交涉。而在应征和雇用的阶段之间嵌入药物检测,又使整个情势更倒向对雇主有利的方向,变成你(而不是雇主)才是必须证明什么的一方。我想,大概没有哪个市场比明尼阿波利斯还需要劳工了,我走进任何一栋商业建筑,应该都会接到欢迎应征的邀请。但即便是如此需要劳工的市场,明明有珍贵劳力要卖的人却可能会被弄得感觉自己很低下,非常低下,就像一个摊开双手乞讨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在底层的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9.99元

19.50元

14.99元

18.70元

29.60元

喜欢读"我在底层的生活"的人也喜欢  · · · · · ·

  • 4 有用 后浪 2014-09-02 11:12:53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一部读来辛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 8 有用 柯柯柯尼 2016-01-29 18:57:19

    芭芭拉在最后用自己这几段艰难的底层生活经历告诉读者,美国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因为那些看上去光鲜的福利政策而减缓,反倒将穷人推离了掌权者的视线范围。这个世界对穷人的不公是如此直白而残忍,在民主国家的职场专制主义以资本和分配的名义来剥削,叫人无法反抗。作者勇气可嘉,但她始终不是那些穷人,她始终都想要回到自己的阶层,所以文章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 16 有用 Iris-L 2015-05-21 13:55:21

    抛开真的学术思考和真的社会量化研究不谈,经济学我也不是很懂所以说不好科学性有多少,单就书来说非常非常好,翻译异常靠谱,每个戏谑的文字和双关都很到位的翻译出来了,甚至一些药物的名称都合乎场景的翻译出了一点小意味,好棒。作者是一个写作上训练有素的有观察有爱心的人,对“真实社会”充满同情和思考,但是定量研究到定性结集还是有很多说不通的逻辑bug在,但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本为穷人发声的优秀作品。行文和观点... 抛开真的学术思考和真的社会量化研究不谈,经济学我也不是很懂所以说不好科学性有多少,单就书来说非常非常好,翻译异常靠谱,每个戏谑的文字和双关都很到位的翻译出来了,甚至一些药物的名称都合乎场景的翻译出了一点小意味,好棒。作者是一个写作上训练有素的有观察有爱心的人,对“真实社会”充满同情和思考,但是定量研究到定性结集还是有很多说不通的逻辑bug在,但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本为穷人发声的优秀作品。行文和观点集中、流畅,写作的口吻非常通俗、幽默,属于拿起来放不下的那种书籍,已经很好了,毕竟社会经济学的东西想要写的好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喜欢训练有素的decent的记者或专栏作家写的纪实观察文学,笔触干净有力,诘问直中要害,当得起畅销十二载这个名头,不是虚招子。生物PhD,well done (展开)

  • 0 有用 阿珂 2022-10-09 09:49:13 福建

    想法不错,但写得不好,太过流水账。英国与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欧洲体系的福利国家,英政府有“住房补助法案”,光这一法案就让很多英国穷人和低收入者避免沦为美国式的境遇凄惨的乞丐。

  • 0 有用 44次日出 2022-10-05 15:15:59 湖南

    如果说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是思辨,这本就是我带你去看看,底层生活究竟如何:“一个身体健康(而且额外拥有车子)的单身人士,竟然几乎无法靠眉间流下的汗水养活自己”。入职与就职的显性压抑,找不到占收入40%左右的旅店,一天干几份工作,靠幻想与疲惫支撑。穷忙的日子不知何时到头…

  • 0 有用 岸芥 2022-10-04 21:38:11 北京

    道德被麻痹,奴性的感染。“许多勇敢的人在战俘营里被淘空了勇气,也许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整体环境有如战俘营的美国低薪工作场所。” 情感需求长期被忽略。“工作原本应该拯救你免于变成一个被放逐的人,但职业女佣做的却是被放逐者的工作,不只被人忽视,甚至遭人厌恶。”没有屋主会夸赞你的劳动成果。 看不下去了,让人无力的在美国底层的生活。

> 更多短评 1796 条

我要写书评

我在底层的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7 条 )

秋叶 2014-09-08 11:54:27

穷人为什么很难靠努力改变人生?

先得说一句,这本书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原因,言语不够流畅,而作者的原文,絮絮叨叨的废话也太多,但是这本书我依然推荐大家一读。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  (展开)

张躲躲 2014-07-21 09:20:07

你卖掉的不是劳动力,而是自己的生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热播情景喜剧《破产姐妹》的两位美女主演集美貌、毒舌两个讨喜元素于一身,把服务生这个角色演得活色生香,让多少宅男宅女在追剧过程中欢乐无限。早一些 的《老友记》里,逃婚的Rachel第一次独自谋生,做的工作也是咖啡馆服务生,并且持续到第二季第十集。这些银幕上的美女服务...  (展开)

萧秋水 2014-09-20 21:34:16

深深的悲悯,沉重的思考

记得以前有次晚上打的,和司机聊天,司机挺年轻,开车不少年了,他看上去很疲累,说自己白天睡觉,晚上交班,作息和一般人相反,我问他晚上可以拉到活吗,他说可以,尤其是深夜酒吧旁边总有不少人。他说做司机很辛苦,自己也不想做了,但是没有办法,太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  (展开)

荣荣🍒 2021-08-29 09:06:36

博士进入美国底层求真相:翻身很难,懒惰不是贫穷的关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早些年,美国是许多人心中梦想的天堂。 但却是4000多万无家可归的底层人的地狱。 美国PBS电视台《新闻时间》做过一期节目,标题是“为什么许多美国中产阶级都没有积蓄?” 节目中提到了美联储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调查中有个问题是:如果您的家庭遇到突发状况急需400美元,您有...  (展开)

仙芋奶茶 2014-12-23 21:20:21

.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展开)

桃花石上书生 2022-07-01 16:39:20

为什么她研究浪费人的才能、艰辛、劳累、无趣、低薪的工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之前给豆瓣读书会拆解过这本书,写了一个讲稿,比一般书评简单和口语化,最近偶然又看到,觉得对自己来说是有价值的读书记录,所以贴出来。 ----- 今天和大家共读的是《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这本书的书名,直译过来是“镍币与银币:卧底在低工资的美国”...  (展开)

垮松 2014-07-05 01:21:01

钱才能生钱,搬砖不能

以前说过的那个调查,富人们会说很多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知道几个人亲自去试。。还记得说第一天清洁大楼因为速度太慢,垃圾没赶上垃圾车,熟练了一阵子以后勉强能按时下班。。 下班后躺在破烂的临时住所里,累成狗了突然体会到穷人们光是维持生活都精疲力竭了,体力...  (展开)

睡午觉的猫儿 2016-05-30 22:06:08

努力就能改变贫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贫穷是什么样子? 】 在你眼里,贫穷是什么样子? 你想到了什么?大脑一片空白?恩,这很正常,因为或许大部分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人,都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贫困和艰难。 贫穷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状况。 一个小多热狗面包就是一顿午餐。下班前饿的快要晕倒。所谓的家就是一辆...  (展开)

Jacqie 2014-07-03 15:47:18

“生活大爆炸”中的Penny当服务员真的可以过得好吗?

前阵知乎上曾讨论过“生活大爆炸”中Penny的收入能否真的让她过得比较滋润,当时有人引据各种美国的生活数据,证明她是可以过得还不错的。不久之后又看到这本亲历女服务员生活的书,才发现了阳光下的另一面。 《我在底层的生活》,也就是芭芭拉的《Nickel and Dimed》。在《社...  (展开)

狗狗 2010-12-14 12:04:43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版

為人民服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叫做我在底層的生活。 當初被吸引的原因是因為書腰帶寫了一句話,女作家化身為服務生。這對於一個嚮往寫作又恰巧是服務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有趣的身分轉換,女作家可以化身為服務生,不知道服務生是否有變成女作家的一天。 所謂底層的生活,就是到我們...  (展开)

> 更多书评 167篇

  • 按有用程度
  • 按页码先后
  • 最新笔记
  • 林间的猴子 (早)

    在沃尔玛也有一名同事对我提出忠告:虽然你有很多事情要学,但不要"懂太多"也很重要,永远别让管理阶层了解你到底多有能力,因为"他们越认为你做得到,就会越利用和剥削你。这些对我提出忠告的前辈并不是懒散,她们只是很清楚,英雄式的表现几乎不会有任何回报。诀窍在于如何好好分配你的精力,以便还能剩下一些给明天用。 --------------------------------- 事实上,一旦"英雄"累了,无法再向从前那样工作,而只能到达普通人的...   (5回应)

    2014-09-13 08:47:56   30人喜欢

  • Robin @ T&S (和100个人聊聊曾经住过的房子)

    太长时间时间的专注工作,太需要不计一切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使我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视界狭窄的人 我们不只要你身上的肌肉、控制肌肉的大脑机能,还要你最深处的自我。 工作是如此的廉价(若以薪资来算的话)以致于劳工必须尽可能地找越多的工作越好。 放慢脚步,还有最重要的是,拉开距离。若待在受苦的人四周让我受不了,那我就是不该涉入低薪工作的世界,无论是以记者或者其他身份都一样。 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假设饥饿的人...

    2014-11-24 12:54:50   16人喜欢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这一切关于薪水和工时的问题,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开口问?特别是当萝贝塔打电话通知我药物测验通过的时候,我为什么没跟她讨价还价,跟她说如果员工福利包括一栋位于湖岸,附热水按摩浴池的公寓大楼,那我就可以接受一小时7美元的待遇?好几周后我才想通,部分答案在于雇主处理雇用过程的灵巧手段一开始你是一名应征者,接着你就突然变成必须认识环境的人。雇主先是交给你·份应征表格,几天之后,他们又交给你一套制服,并警告告...

    2015-01-14 17:26:58   6人喜欢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正如路易斯·尤奇特尔(Louis Uchitelle)在《纽约时报》上所指出的,许多雇主几乎愿意提供任何东西(免费餐点、交通车、员工购物折扣)但就是不愿加薪。引用一名雇主的话来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市场的改变使这些福利变得不那么必要的时候,这些额外福利会比加薪“更容易取消”。在同样的逻辑下,汽车制造商宁愿提供顾客现金折扣也不愿降价,因为折扣的好处是:它看起来像一份多得的赠礼,而且能够不需要解释就停止实...

    2015-01-14 23:16:51   2人喜欢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