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 碟 分割

客戶FB私訊詢問:
我的D槽有1TB,但我想分割成二槽,可以嗎? 硬碟裡的資料會消失嗎?

歐飛:
可以,可以直接在windows底下重新分割硬碟,也就是1分為2

至於「硬碟裡的資料會消失嗎?」
我舉例:1TB硬碟實際上的容量大約是931G,現在要1分為2(50%-50%),平均一個槽約465G。
假設原本1TB中已經有300G的資料,如果用window提供的「壓縮磁碟機」功能,是可以達到分割硬碟,又能保留原來的資料,但是請注意:以防萬一,在分割前一定要先備份個人重要資料到行動硬碟,然後再來做分割,以免萬一分割失敗整個檔案全毀。

請看以下操作說明:


Step01: 本機(右鍵)→管理


Step02: 點選要分割的硬碟(右鍵)→壓縮磁碟區
重點說明:
.壓縮磁碟區就是分割磁碟區的意思。
.延伸磁區碟就是合併磁碟區的意思。


Step03: 輸入要壓縮的空間大小  (這邊是指要分出去的空間)
這邊請自行拿計算機計算一下,五五分是多少容量。
(原來的D槽總容量是953867 / 2 =476934)

這邊要壓縮的空間大小是指,等一下要分出多少容量的意思,如果您希望把原來的D槽分出700000MB給E槽,那麼這邊就是輸入700000。

還有一點,為了讓D槽原來的檔案都能保留,所以建議最多就是五五分或是六四分即可,也就是D槽的容量最好比等一下要分出來的E槽大。


Step04: 點選未配置(右鍵)→新增簡單磁碟區
好,做到這裡,我們已經成功將原來的1TB,一分為二,
原來的D槽現在只剩465GB(原來D槽的資料還在),以及未配置空間465GB(目前沒有磁碟代號還不能用),所以接著要做新增簡單磁碟區以及格式化。


Step05: 新增簡單磁碟區→下一步


Step06: 格式化→下一步


Step07: 點選光碟機(右鍵)→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

好,做到這裡,新分割出來的F槽就可以使用了,裡面肯定是空的。(因為剛剛有格式化過了)

不過新分割出來的磁碟是F槽,希望改成E槽,但E槽目前是光碟機,因此需先將光碟機改成其他代號,這樣才能把E槽給剛剛新分割的磁區使用。


Step08: 先隨便指定一個代號給光碟機


Step09: 點選F槽(右鍵)→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指定為E槽)

最後您可以再把光碟機(I槽)用同樣的步驟再改成F槽即可。

注意:變更磁碟機代號不影響磁碟內的檔案,但如果您不小心眼花按到下面的格式化那就完蛋了。

結論:

在winodws底下做磁碟分割很簡單,如上步驟,如果分的不滿意,就如上圖選擇刪除磁碟區,然後用「延伸磁碟區」把分割的空間在合併回來。

但是請千萬注意,在分割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不小心會造成硬碟資料全部消失,所以建議您不要隨便分割磁碟,如果真的要分,請先備份重要資料到行動硬碟,以防萬一。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2 年 5 月 28 日

市面上的套裝電腦或是筆電,如果只有單顆 SSD 的話,通常在系統內只會有 C 槽存在,但是想要有 D 槽來儲存檔案時怎麼辦?

別擔心,可以透過 Windows 內建的「磁碟管理」來進行分割硬碟,本篇文章會教學你如何從 C 槽分割出另外一個槽,讓你可以自由調配自己想要的空間!

如果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在底下留言,或是透過聯絡我跟我溝通討論,讓我們開始吧!

問題描述

如果你所購買的套裝電腦或筆電只有搭配一顆 SSD,那通常系統內只會有 C 槽存在,並不會幫你分割其他槽,如上圖。

或是你自己在重灌電腦時,忘記分割預留其他空間,也會造成只有一個 C 槽存在。

那如果你想要有個額外的槽來儲存資料怎麼辦?除了再擴充一顆硬碟或是外接隨身硬碟之外,也可以透過 Windows 內建的「磁碟管理」來從 C 槽進行分割!

從 C 槽分割出來的,終究還是屬於同一顆 SSD,如果不幸 SSD 壞掉,同一顆分割出來的所有槽資料也都會消失!養成資料備份才是王道,分割多餘的槽只是讓自己方便分類資料!

分割教學

如果你電腦硬碟分割的情況跟我前面所說的一樣,只有一個 C 槽可以使用,就可以透過我接下來要教學的方式來額外分割出另外一個槽來使用,詳細教學步驟如下。

預估時間: 3 minutes

STEP 1

透過快捷鍵「Windows + X」並按下「K」來開啟磁碟管理介面,在 C 槽上按右鍵,選擇「壓縮磁碟區」選項,如上圖。

會跳出以下訊息,稍等一下即可。

STEP 2

這邊可以自訂想要分割出來的空間大小,計算單位是 MB,1024 MB 會等於 1GB,輸入自己想要的大小後按下方的「壓縮」按鈕。

備註:如果想要方便計算,可以把 1GB 當作 1000MB,這樣想要分割 50GB 出來,就是要輸入 50000。

STEP 3

壓縮完成後,你會看到多出一個「未配置」的空間,這個空間大小就是你剛剛所自訂輸入的數字。

STEP 4

在這個「未配置」的空間上按右鍵,並選擇「新增簡單磁碟區」,如上圖。

STEP 5

會跳出設定精靈,基本上都保持預設,直接按下一步就好,這邊是詢問你需要建立多少空間大小的磁區,這是我們剛剛分割出來的,所以自然就是全部。

STEP 6

可以指定磁碟機的代號,這個英文字代號就是我們所說的 E 槽。

STEP 7

最後一個步驟是如上圖畫面,如果想要自行命名磁碟區名稱,可以在「磁碟區標籤」內修改,沒問題就按下一步。

新增完成後,右下角會提示目前電腦有個新磁區,如下圖。

STEP 8

之後就可以在我的電腦內看到剛剛所新增的 E 槽,到這邊就完成新增了,如上圖。

Supply:

  • 磁碟管理

Tools:

  • 磁碟管理

如何重新分割?

如果分割完成後想要更改分割大小怎麼辦?

我們可以先把「已分割」出來的磁區刪除,合併延伸進去 C 槽,之後再重新分割一次即可,詳細操作步驟如下:

STEP 1

在已分割建立完成的磁區上按右鍵,並選擇「刪除磁碟區」選項。

這個動作會刪除該磁區上所有資料,所以會跳出以下確認視窗,如果已經有資料在裡面,記得先備份。

STEP 2

刪除完成後,在 C 槽上按右鍵,並選擇「延伸磁碟區」選項,如上圖。

STEP 3

保持預設按下一步,就可以把空間合併到 C 槽上了!

總結

分割硬碟的方式純粹是方便自己儲存資料或是分類資料,畢竟是同一顆 SSD 所分割出來的磁區,一有問題就會全軍覆沒!

最好的作法還是擴充另外一顆 SSD 或是外接一顆儲存裝置,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備份的好習慣,以免憾事發生!

常見問題

從 C 槽分割出來的空間有什麼不一樣?

最主要就是讓你多出一個槽可以儲存資料,但是「總空間」還是不會變,分割多少出來,C 槽就會減少多少!

為什麼要分割額外的磁區?

沒有一定要額外分割磁區,最主要還是看個人習慣,有些人會習慣在不同磁區分類儲存資料。

在 Google 新聞追蹤本站,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追蹤本站

在 Google 新聞追蹤本站,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我是 Ted,主要撰寫 3C、科技、技術、教學類相關文章,網站風格比較單調簡約,並不會有太多華麗的網頁特效,把心力與心思放在文章的撰寫上,並且保持文字閱讀舒適度,就像我的部落格名字一樣,俗又有力但是簡單好記!

  • 文章內容有誤、文章轉載、文章需要更新或有商業合作需求,都歡迎透過「聯絡我」來一起聊聊。
  • 由於文章留言功能已經關閉,有其他問題請透過「綜合疑難雜症討論區」尋求幫助,這是一個互助討論的 FB 社群,我有時間也會親自回覆。
  • 部落格內某些連結是聯盟行銷,如果你透過連結購買產品,我會得到些許回饋,但不影響購買原始價格,詳細請參閱「免責聲明」。
  • 部落格全站內容皆為免費教學版權為本站所有,如要轉載請先來信溝通,詳細資訊請看「隱私權政策」。
  • 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透過「小額贊助」管道支持本站。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