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情绪 勒索

心理學專家林仁廷諮商心理師指出,情緒勒索泛指任何的人際關係當中,勒索者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使用直接或迂迴的手法,讓被勒索者連結負面的情緒,進而迫使做出非自願的決定。直接的手法例如要求、威脅、施壓等,迂迴的手法則如沉默、冷戰、暗示等。

例如小朋友之間「吼,不跟你好了拉。」、情侶之間「難道你不愛我了嗎~」、家人之間「大家都一家人幹嘛這麼小氣。」、朋友之間「吼,是不是朋友拉。」等。而沒有交情的關係,也可能出現情緒勒索,例如網路上的行動呼籲「追蹤我們 or 殘忍拒絕。」,又或者少部分銷售手法「買一下拉,剛開店第一個就沒賣出去,我今天運勢會不好。」等,沒有追蹤意願並不代表殘忍,賣家的運勢也不應列入購物的考量範圍中。情緒勒索方法時常處於模糊地帶,亦可能是開玩笑、調侃,或半開玩笑、若有似無的勒索,民眾可多留意。

被 情绪 勒索

4種人留意情緒勒索,同理心強也容易中招!

林仁廷心理師指出,情緒勒索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情緒認知,因此容易有情緒變化的族群,往往較容易在無意間中招,例如同理心較強、心思細膩、情緒波動較大、又或者一件事情往往會難過很久的族群。提醒這類型的民眾可以多特別留意,看看自己當下所做的抉擇是否真的出自於本意。

被 情绪 勒索

如何面對情緒勒索?專家3步驟有助解套!

林仁廷心理師表示,情緒勒索不僅影響行為,日久也可能影響內心,使得自主性逐漸消失。面對情緒勒索,林仁廷心理師建議被勒索者應提醒自己「把生活焦點放回自己身上,要照顧好自己。」。實際做法,建議當下可先辨別情緒,想想當下的情緒是否為一般該有的反應。若當下的情緒並不該出現,可先迅速的分辨事件,看對方是否正運用與自己的關係迫使自己做出決定。其後將關係、情緒與真正需處理的事情分開解決。

例如朋友之間「吼,是不是朋友拉。」,被勒索者並不願執行此事,可是卻感到愧疚開始猶豫,對被勒索者而言即可達到情緒勒索的標準。做或不做與是否為朋友是兩回事。因此建議可告知對方不這麼做的原因,或者從中找出其他的執行方式,並且堅持自己的立場,不為難自己,也顧及到情面,婉轉的解套。

當然,若該事件本來就不屬於自己該背負的責任,自然也不必予以回復,可以斷然的拒絕,堅定自己的立場。例如前述店家說道「剛開店第一個就沒賣出去,我今天運勢會不好。」,買東西並不必考量賣家的運勢,而是看價格、商品的優劣等,可果斷拒絕購買。

被 情绪 勒索

各關係皆有應有界限,留意情緒勒索有助身心!

提醒民眾,每個關係都會有應有界限及互相尊重,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保有自我意識,不受他人掌控情緒。太多人的感受放在自己身上,容易使得心力憔悴,呼籲民眾可多加留意,並適度的做出相對的回應,更有助於身心發展。

我們這一代被勒索的後遺症。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負向情緒,因此當看到孩子展現他的負向情緒時,我們對這種情緒是處在陌生又漠然的疏離狀態。這種陌生,讓我們慌張無助,那種我們過去不被允許的經驗,現在在孩子身上展現時,彷彿要吞噬了我們。

和大家說個故事,這是有一次我在上班的途中觀察到的,帶給我非常多的感觸,所以時至今日我還記得。

那天我在走路的時候,我看到我前面有一對母女,女孩大概六七歲左右的年紀,非常活潑,非常可愛,在走的時候對於沿途每一花、每一草都充滿著非常多的好奇跟興趣,所以她三不五時可能就停下來看看花,然後聞聞草。

那位媽媽可能是在趕時間,所以我看見她其實沿途不斷地在催促著孩子動作快一點。

“你動作快一點,我再跟你講一遍,你動作給我快一點”

孩子當然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上,但是一不小心可能注意力又會被周邊的環境所吸引。

媽媽之後就是有點不耐煩,然後她直接就惡狠狠地跟她說:“我跟你說,你如果再給我這個樣子的話,你小心明天就把你送到別的地方去,我讓你體會一下,沒有家的感覺是怎麼樣,你現在給我好好走”。

說到這邊我看到孩子的臉色突然就變了一下。變了一下之後,大概不知道她腦袋裡面想到了些什麼,然後她就開始比較緊張地跟著媽媽上去了,然後也沒有說話,沿途就這樣子默默地就跟在媽媽後面走。

我就在後面看著這一切發生了,我看見孩子的背影,其實我在那個時候有一種還蠻心疼的感覺。

因為我在想我已經開始有一點深入到孩子的心裡,我那時候在想孩子心中的感受,應該有一種心理,其實她並不是很情願和害怕的,她想要看路邊的花花草草但她仍然不敢這麼做,她並不想要像媽媽那樣走那麼快,但她不敢違抗。

我就在想那種感覺,就是:我為了要回應你的要求而做了我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如果我不這麼做,不順從你的要求的話,我會處在一種很焦慮的感覺,我會處在一種很害怕的這種感覺。

情緒勒索

這是我們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主題,她是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叫蘇珊福沃爾,提出來的一個名詞叫做情緒勒索,叫emotional blackmail,國內的周慕姿心理師也針對我們的文化輿情,寫過一本同名著作,相當值得一讀。

情緒勒索其實它指的就是如同我們剛剛的例子裡面,它說的是有時候我們為了維持跟某一些重要的他人的關係,在過程當中對方有一些言行讓我們會有一種被貶低,被威脅或者是被勒索的感覺,為了降低心中這種焦慮的感覺,我們會去刻意地去做出一些我們不想做,但是配合或符合對方期待的事情,這個叫做情緒勒索。

所以對很多家長來說,情緒勒索很可能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過程當中曾經被對待過的方式。而勒索我們的人可能來自我們的家人,可能來自我們的配偶或伴侶,也可能來自配偶或伴侶的親人等等,或者是來自同事、學校或求學時期的任何人都有可能。

當你感覺到那種你為了要回應對方的期待,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將會處在非常巨大的焦慮跟恐怖的時候,很有可能它就是一種勒索的情況。

而這種勒索,他常常會用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第一種是在對話中出現。

比如說可能爸爸或媽媽會跟孩子說:

「我養你這麼大,你看看你現在做的這些事情,你是怎麼回報我的?我真的是實在是很後悔,你這樣做,我寧可當初沒有生下你」。

或者是:「你要是敢再給我頂嘴,你再給我多說一句話,你就給我出去,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孩子」。

再或者是說:「嘿,你再給大吼大叫試試看,你再給我在那邊再這種態度試試看,我等一下馬上叫員警來把你抓走,你再試試看,你再給我試試看」。

第二種是沉默的冷暴力

像是當孩子不順從時,大人在家裡就不理孩子,把他當一整晚的空氣,把門甩的乒乒乓乓的響,吃飯也不叫孩子,用這些行為去威脅孩子答應他回應。

類似像這樣子,你會發現,勒索的人,通常都會是我們生命當中對我們有重要意義的人,而你會發現他們往往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夠很大的去左右我們的情緒。勒索的人往往會用好幾種方式來達成他的目的,包含貶低你這個人的價值,要讓你覺得你是很糟糕的,你這個人很不值得,否則就是增加你的罪惡感。好像我們剛剛前面那個例子的媽媽,增加她的罪惡感。或者是透過對安全感的威脅,比如說一開始我們說的小故事的媽媽說把你送到別人家,這種安全感的威脅,來達到讓對方不吵鬧的目的。

為什麼我們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情緒勒索?

我們通常在面對孩子不順從、不受教或是不規範的行為時,我們都會生氣,生氣孩子不聽話,違抗我們,有時候我們沒有太多的耐心去思考孩子的狀態,但是孩子的行為的確就在當下造成我們的困擾,這種困擾可能是對孩子行為的不順眼、對孩子不長眼的厭煩、對孩子不順從的憤怒等等,這些失控讓我們不舒服,所以最快奪回控制權的方式,就是用匱乏的方式讓孩子就範。什麼是匱乏呢,就是讓你面臨一個缺乏的處境,然後引發你的擔心或害怕,逼你就範,所以送去別人家、不要你了、不給你吃東西、或是情感上的冷淡不理睬,都是讓孩子處在匱乏的狀態,讓它就範。

繼續閱讀報導

這個方法因為對人類來說是莫大的焦慮或恐懼,因此效果很好,事實上我們自己可能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因此用出來也不覺得有什麼怪。

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不經意展現勒索呢?

(1)我們這一代被勒索的後遺症。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負向情緒,因此當看到孩子展現他的負向情緒時,我們對這種情緒是處在陌生又漠然的疏離狀態。這種陌生,讓我們慌張無助,那種我們過去不被允許的經驗,現在在孩子身上展現時,彷彿要吞噬了我們。

(2)我們這一代成長中的被勒索,讓我們對負向情緒是存在一種認知上的偏誤;認為負向情緒是不好的,是有破壞性的、是危險的,所以孩子展現出負向情緒是不對的、是危險的,這種「危險」或「不好」讓我們本能地想要「淨化」它,而忘記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3)依據我們自己的經驗,情緒勒索相當快速有效,幫我們迅速處理眼前失控的狀態,減少焦慮,因此它不僅能控制眼前的狀態,也能減緩我們內心的慌張,那些是我們自己過去不被允許體驗的情緒。

情緒勒索可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產生了,作為家長的我們有可能及時覺察,及時叫停嗎?

或許有一個思考的方向,是我們可以在親子關係當中試著去覺察的。就是覺察對方(孩子)如果拒絕我們,他是不是需要承擔我們施加在他身上的威脅,如果對方的順從是因為要降低威脅帶來的擔心,那我們可能已經踩在勒索的黃線上。

情緒勒索(英語:Emotional blackmail,亦可稱「FOG」),是一個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绪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1][2];它同時也是一個理論,主張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罪惡感(Guilt)〈取其英語首字母縮寫為「FOG」,同時有「如迷霧(fog)般」之雙關語意),是介於控制者與被控制者互動戲碼(play)中,主要的「人際溝通動態」(transactional dynamics)[3]。理解這些動態(dynamics),對於嘗試要從他人的掌控行為(controlling behavior)跳脫出來的人是有用的,同時也有助於克制他們自己為他人做一些令自己不舒服、非己所願、麻煩沉重的、甚至自我犧牲的事物的強迫感[1]。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尔·荣格則用心理陰影(shadow)的概念指出了這種情緒不舒服的根源其實來自當事人內在的陰影[1]。

情绪勒索(英语:Emotional blackmail,亦可称“FOG”),是一个由心理治疗学家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发扬的词汇,意指一种在关系中不愿意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并企图以威胁利诱控制他人的行为模式[1][2];它同时也是一个理论,主张恐惧(Fear)、义务(Obligation)、罪恶感(Guilt)〈取其英语首字母缩写为“FOG”,同时有“如迷雾(fog)般”之双关语意),是介于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互动戏码(play)中,主要的“人际沟通动态”(transactional dynamics)[3]。理解这些动态(dynamics),对于尝试要从他人的掌控行为(controlling behavior)跳脱出来的人是有用的,同时也有助于克制他们自己为他人做一些令自己不舒服、非己所愿、麻烦沉重的、甚至自我牺牲的事物的强迫感[1]。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则用心理阴影(shadow)的概念指出了这种情绪不舒服的根源其实来自当事人内在的阴影[1]。

潜在被勒索者[编辑]

  • 过度在乎别人感受者
  • 习惯自我怀疑者
  • 无法拒绝不合理要求者
  • 渴求他人肯定者
  • 有自杀的倾向
  • 贬低自己者

道德绑架[编辑]

道德是一种无明确规范的行为准则,道德绑架指的是在无明确规范的行为准则下,利用道德,令其他人行为上或想法上受到影响,做出违反自主意识的作为。例如年老乘客以“敬老”为由,要求年青的乘客让座。或者,年长家人向年青家人预告会作出一些激烈行为,使年青家人关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