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根據NC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 研究,將近約50%的癌症病人會有惡病質的症狀,使得營養狀況非常不良。惡病質是癌症病患體內荷爾蒙、新陳代謝異常,或因食物攝取量減少所產生的結果。這個情況的發生和嚴重程度與腫瘤之類型、部位、大小、範圍及分期不完全相關。癌症病人的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的症狀多元,通常當病人開始出現體重減輕、肌肉顯得萎縮、活動力下降、倦怠無力、厭食、易飽感、嗜睡、蒼白、貧血、消瘦憔悴、電解質不平衡、蛋白質與脂質合成下降、血糖不穩等情形。而當病人體重在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 以上並合併上述情況出現,即所謂的「惡病質」,嚴重時俗稱皮包骨。

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罹患癌症的患者會出現很多症狀,例如易疲倦、嗜睡、憂鬱、食慾不振,而這些症狀往往會讓病患變得體力衰退,甚至抵抗力變差。一旦出現進食障礙,就可能產生營養不良、體重減輕,體能不堪負荷,而出現「癌症惡病質」現象,成為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必須及早診斷與處理的重要問題。

癌症惡病質究竟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癌症惡病質呢?癌症惡病質指的是人體因腫瘤(癌細胞)導致身體釋放大量發炎物質,造成代謝機能紊亂、異常,再加上食物攝取量減少,使體內「代謝分解」速率高於「代謝合成」,進而引起的一連串不適現象。

而出現癌症惡病質的患者體重會在6個月內下降超過5%或BMI低於20,較瘦弱的病人體重下降超過2%,嚴重時看起來就是俗稱的「皮包骨」。出現癌症惡病質後,病患容易發生感染、栓塞、心衰竭和死亡的危險,也會影響睡眠與社交等生活品質的問題。

臨床研究顯示,特別是頭頸癌病人在治療前後,約有60-70%的患者可能發生癌症惡病質現象,比例相當高。根據台灣癌症治網的衛教資訊顯示,癌症病人有30~87%會有惡病質的症狀,有22%病人是死於惡病質而非腫瘤本身。

引發癌症惡病質的原因

而引起惡病質的原因主要有下面5個:

因癌症導致的新陳代謝改變:

在癌細胞當中代謝的模式,葡萄糖代謝最主要是轉變成乳酸,來供給癌細胞的生長或者是分裂。而癌症病人因體內細胞激素、脂肪移動因子及蛋白質移動因子使得代謝速率改變,導致基本代謝紊亂,病人會有基本代謝速率增加、肝醣分解增加,並會使用到蛋白質產生負氮平衡、葡萄糖不耐症、胰島素拮抗、脂肪及肌肉組織分解增加,而導致營養耗損問題。

腸胃道腫瘤或腸胃道病變:

若有腸胃道腫瘤或病變,會直接影響到病患對於食物的攝取、消化與吸收等功能,使得病患變得快速消瘦、體力衰退。

因癌症引起的症狀:

當癌症病患出現例如疼痛、味覺改變、口腔炎、口乾等症狀,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對食物的攝取就會產生影響,也會導致食慾不振,讓體重下降、營養不良。

醫療處置作為:

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外科手術等都會有不同度與反應的症狀,例如化學治療會導致噁心、嘔吐、味覺改變及倦怠,這些都會影響患者進食的意願,進而造成營養不足而導到體力衰退與抵抗力變弱。

 心理因素:

癌症與其併發症狀會影響病患的情緒,出現沮喪、憂慮、焦慮等反應,也會導致食慾不振或倦怠,進而出現體重下降的狀況。

癌症惡病質會出現3個階段

癌症病患出現病惡質的症狀,可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3個階段:

1前期會出現厭食、體重下降(小於5%)、代謝異常等症狀,但由於這些症狀和化放療引起的食慾不振、疲倦等副作用症狀相當類似,很容易被忽略。

2本期大多會出現食量下降、體重大幅減輕(大於標準體重5%),以及BMI值低於20(正常值是18.5到24)與體內發炎物質增加等現象。

3頑固性三期在此階段的病患肌肉組織往往已被大量分解、代謝,所以不僅會有體能低落、皮包骨的現象,甚至可能連面對抗癌治療的體力也沒有。

通常進入頑固性惡病質頑固性三期的病人,在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就非常高。

癌症惡病質的醫療改善方式有3種

面對癌症惡病質的狀況,一般的醫療理改善方式有3種,分別是:

一、正確的補充營養:

包括每天或每餐提供不同而喜愛的食物,以增加進食意願。此外,當病人感到飢餓時就提供食物,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至於食物的內容,最好是不需太過咀嚼的食物,並給予高熱量、優質高蛋白質的飲食替代品,同時鼓勵病患多攝取水分。

由於癌症病人罹癌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也會增加,因此,建議出現惡病質的患者選擇低醣飲食,並降低及避免精緻糖類攝取。

藥物治療:

現在最主要是提供黃體素或類固醇這2類藥品供患者服用。其中黃體素可以增加食慾及體重,但可能會出現水腫、陽萎、血栓、陰道出血等副作用,只要是符合癌症引起的惡病質,即可獲得健保給付藥物 。而類固醇類藥品則可增加食慾及改善病人的精神,其副作用則有失眠、高血糖、抑制免疫系統、肌力無力等、水腫等。

行為治療:

多給予病人鼓勵,而且不斷評估病人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溝通及有計劃的會談,有助於病患心理建設,保持樂觀與正面思考。

延伸閱讀:

癌症患者為什麼很容易發燒?告訴你腫瘤熱的原因

癌症雖然可怕,但更恐怖的卻是死亡率超過4成的感染!

癌症患者究竟該怎麼吃?戰勝癌症教授的獨家抗癌餐盤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

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圖片源自nature news,不作為任何商業用途)

什麼是癌症惡病質?

癌症惡病質(Cachexia)又稱為癌症厭食症惡病質(Cancer Anorexia Cachexia),這是造成許多癌症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臨床上已經被證實的疾病,為癌症病患營養與代謝異常產生的結果,這個看似複雜的名詞,具體描述為患者體重減輕,骨骼肌質量持續喪失(並且判斷是否有脂肪損失),且不能透過常規的營養補充而在體重上有所逆轉,甚至有些會導致性功能障礙,患者胃口變差食物攝入減少,進而影響整個能量平衡。

而跟惡病質很類似的症狀是所謂的厭食症,但在單純的厭食症主要是因為食物攝入減少或是長期飢餓造成,然而,癌症惡病質是一種綜合徵,目前尚未有專門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通過認證,在藥物治療上,主要是利用一些生長激素、類固醇、胰島素等跟食慾與身體質量相關的藥理作為治療。

癌症惡病質病理機制

在惡病質中觀察到的變化特徵可能有骨骼肌的快速喪失,通常伴有食慾不振和味覺的改變,而骨骼肌肉消耗是引起肢體功能障礙、疲憊與呼吸道等併發症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作用機制尚未明確,但可以大概推測與細胞因子有所關聯,在癌症惡病質 (腫瘤)誘導的細胞因子會增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是一種有效抑制食慾的激素,此外也會促進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的釋放,可抑制產生促進食慾的神經肽Y。蛋白水解酶透過激活蛋白酶體系與轉錄因子在骨骼肌肉中被刺激,而細胞因子也會延遲胃部食物的排空,降低血清蛋白質濃度,增強脂質的分解作用,而腫瘤細胞會產生過多的乳酸,通過誘導肝臟與肝外組織的乳酸循環來加劇能量的消耗。

癌症惡病質流行病學

惡病質會影響大多數晚期疾病的患者,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癌症惡病質的發病率跟癌症的類型有很大關係根據過去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胰臟癌發生惡病質的機率為83%到87%、胃癌發生惡病質的機率高達83%、頭頸癌有73%、腸癌有54%到60%、肺癌也有61%,並且有50%至85%的患者在惡病質診斷和治療前就已經有體重減輕,在美國,估計約有130萬人患有癌症惡病質,並且直接導致所有癌症死亡原因的20%,每年約造成全球740多萬人死亡。(部分數據資料取自蘋果日報)

癌症惡病質發病進程

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癌症惡病質是一個連續的病程推進,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前惡病質、惡病質、難治性惡病質),但並不是所有病人都會經歷每個階段,在早期臨床特徵為厭食或是代謝異常症狀,可能發生非自主性的體重下降但少於5%,隨著疾病進展風險也有所不同,主要取決於不同種的癌症與病理階段,可能會有全身性炎症的發生,食物攝取量下降,六個月內體重平均減少5%以上,體重指數(BMI)小於20 kg /m2,骨骼肌肉減少,但還未進入難治性惡病質階段,當疾病發展到最後階段,肌肉消瘦變得明顯,並且可能對正常的治療如膳食補充和營養支持有抵抗性,體重減少幅度不在受到控制,預期存活時間可能小於3個月。

結論
據統計來看大約50%的癌症病人可能會出現惡質症(Cachexia)的狀況,像是厭食症和骨骼肌質或脂肪組織漸漸流失,惡質症的特徵有全身性炎症、體重和活力下降及體重變輕,這也導致患者日常活動的困難,是一個隱性的綜合症,不僅對癌友的生活品質有巨大影響,同時也與化療的反應不佳有關,使得治癒率降低,因此,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說癌症惡病質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嚴重問題。

*本篇文章僅為醫療文章探討,不可作為醫療指導。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Reference:
[1] Morley, John E., David R. Thomas, and Margaret-Mary G. Wilson. "Cachexia: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3.4 (2006): 735-743.
[2] Kenneth Fearon, Florian Strasser, Stefan D. Anker, Ingvar Bosaeus, Eduardo Bruera, Robin L. Fainsinger, Aminah Jatoi, Charles Loprinzi, Neil MacDonald, Giovanni Mantovani, Mellar Davis, Maurizio Muscaritoli, Faith Ottery, Lukas Radbruch, Paula Ravasco, Declan Walsh, Andrew Wilcock, Stein Kaasa, and Vickie E. Baracos,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ancer Cachexia: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The Lancet Oncology, 12 (2011), 489-95.
Picture by
[1] https://goo.gl/xLe8MP
[2] The Lancet Oncology, 12 (2011), 489-95.


贊助廠商

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癌症 惡病質 的 臨床 徵兆


文章瀏覽量 : 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