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喜歡自己的勇氣》是NHK《100分鐘讀名著》節目選書,由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權威《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完全監修。以漫畫形式透過一則則的小故事,輕易地和自己的生活情境連結,讓你重拾喜歡自己、改變自己。拒絕團體歸類,找到獨一無二的幸福。

By Editor SeptemberSeptember Leu

2020年6月15日

  • Facebook

  • Line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的特徵就是,沒有一個人是住在相同的世界,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世界裡。

儘管有相同的經驗,只要賦予的意義不同,世界看起來就會完全不同,當然也會採取不一樣的行動。

阿德勒以童年時期遭遇過不幸的人為例來說明這個觀點。例如有人會認為「因為自己遭遇過不幸,所以學會了避開這些不幸的方法,並且可以努力讓自己的孩子不要遇到相同的事情。」

也有人會覺得「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些痛苦、克服過這些不幸,自己的孩子應該也要想辦法克服這些苦難。」對這些「痛苦經驗」賦予不同意義,對今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現在過得那麼辛苦,是因為「童年時期缺乏父母的愛」,或是「遭受父母虐待」,會從「過去」探求原因。企圖以「過去的經驗來決定自己的人生」,這叫做「原因論」。

阿德勒否定原因論,認為自己想怎麼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目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阿德勒稱這種思考方式稱為「目的論」。

若是用原因論來思考問題,只要沒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根本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了。可是,目的論中的目的和目標都在未來,就算無法改變過去,還是可以改變未來。當然人生並非凡事都可順心如意,甚至不如意的事還占了大多數,儘管如此,在艱辛刻苦的人生當中,還是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度過這個人生。

書裡透過生動的圖解故事連結生活情境,讓你順利運用於自己的生活經驗中。

不須為他人改變,但可以為自己努力一次

那件事情太困難了,我做不到;都已經努力過幾次了,反正一定不會成功啦──人生中挑戰無數,每當面臨這些時刻,你看見「危機」?還是「轉機」?

其實,將過去的失敗視為「陰影」,只是為不敢面對現實的自己找尋藉口。你並非天生比人衰、「無法改變」;而是自己畫地自限、決定「不要改變」。

個體心理師始祖.阿德勒曾說:「只要三天,人就會改變──但是,你必須要『有勇氣』。」

鼓起改變的勇氣,讓人生「由負轉正」

「改變」這個念頭或許曾在你心裡出現過,但要如何才能避免這股勇氣一閃即逝,及時將它化成行動,進一步掌握住機會、為自己翻轉人生呢?

面對困難,運用「逆向思維」

在阿德勒的眼中,「無論是什麼經驗,經驗本身並不會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不要正當化不努力的心情,捨去過去的經驗!若是將過去的失敗視為巨大的陰影,並存在未來也可能因此失敗的想法,只是在為自己找藉口。轉換過去的思考模式,賦予「失敗經驗」新的定義,世界看起來就會不一樣!

熱門推薦

  •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Beauty

    2022世界盃卡達世足賽/地表身價最高的法國足球金童姆巴佩Mbape,對跑車、名牌沒興趣,他把錢全花在_____上!

    By MINA OBA

  •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Entertainment

    山田葵Aoi Yamada:存在著難以定義的特質,讓時尚界心醉神迷的前衛現代舞者

    By Sarah Spellings

  •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Lifestyle

    VOGUE一週星座運勢幸福排行榜〈12/18-12/24〉

    By CELINE蒔琳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找出讓自己痛苦的原因

儘管阿德勒認為「追求卓越」和「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來源,但因與他人比較而衍生出的「優越情結」和「自卑情結」,卻會成為令人痛苦的主因。過度在意他人評價,會落人為回應期待而活的陷阱;若自覺比他人還差,則會傾向找藉口逃避現實中該面對的課題。請務必記住一件事:「該競爭的對象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我們可以撐傘,卻無法阻止降雨

忙著回應他人期待?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你只是害怕被討厭。阿德勒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我們可以撐傘,卻無法阻止降雨」,別人的想法如同下雨一般,無論花多少心力,也很難改變。讓自己從被他人的情緒操控的禁錮中釋放,審視自己的「課題」,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人生!

認清自我價值,為自己賦予勇氣

想要提起勇氣向前邁進,必須從「喜歡原本的自己」開始,進而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練習尋找自己的優點、將自己的缺點轉換成優點、好好地思考如何運用自己被賦予的東西。如果消極的想法會讓好事消失,積極的思維則能幫你堆積幸福!只要拿出一點點勇氣──「你的人生意義,便能由你自己賦予。」

阿德勒的人格理論

 

阿爾弗萊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的醫學院,後從事精神病學,因寫過贊同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學會,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

 

但他對人格心理的看法與弗洛伊德大相徑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離,於1911年自己創立了“個人心理學”,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的積極品質和社會動機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你也是從這本書開始認識阿德勒的嗎?)

 

阿德勒從小體弱多病,身患佝僂病而身材矮小,由於疾病和車禍還差一點死於非命。兒時的創傷經歷和死亡的恐懼曾使他極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論始終圍繞著剋服自卑而進行。

 

阿德勒認為,人格是在戰勝自卑和追求優越過程中形成發展的。

人天生自卑,因為其生下來是弱小、無力的,完全依賴成人,由此產生自卑。

 

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們去努力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

反之,若被自卑所壓倒,則產生自卑情緒,導致神經症人格,抑鬱、悲觀、消沉。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人類還有追求優越與完美的傾向

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追求優越的最終目標。追求優越也是雙重性的,適度追求,促進個人發展,對社會有益。

 

過分追求,走極端,則產生優越情緒,自我中心、自負、忽視別人和社會習俗、缺乏社會興趣。

個體如何追求優越,取決於自己獨特的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此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特征和習慣,即所謂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的發展和自卑感有密切關係。

 

如果一個兒童有某種生理缺陷或主觀上的自卑感,

那他的生活風格將傾向於補償或過度補償那種缺陷或自卑感。

 

例如,身體瘦弱的兒童可能會有強烈的願望去增強體質,因而鍛練身體、跑步、舉重,這些願望和行為便成為他生活風格的一部分。

生活風格決定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形成了我們的行為模式。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概述阿德勒心理學】

強調個體的主觀選擇和創造性,注重人對目標、理想的追求,並對人持樂觀的態度。

這一點對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有重大影響。另外,他既註重探索人的主觀世界,同時又註重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

強調環境對人格形成的雙重作用,其人格心理發展的觀點有明顯的社會傾向。

 

「生活的意義是 — 對同伴發生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並對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看完覺得有價值,請別忘了幫忙按讚分享唷!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

#生命教育從認知改變人生
#助孩子體會正確人生價值觀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一起去學校,培養國中小學生正向觀念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志工也能當老師 https://goo.gl/ApoKvA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阿德勒心理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