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腦部看什麼科?

檢查腦部看什麼科?

頭痛患者往往在頭痛嚴重影響生活時,才開始想要解決或終結它。但是每個人的周遭都有許多「軍師」,他們的經驗與資訊就成了患者選擇的依據。

檢查腦部看什麼科?

示意圖/TVBS

大台北偏頭痛患者,46%一年內不曾就醫

先來看看台北人如何求醫?依據對大台北地區3,377人的訪查發現,偏頭痛患者求醫順序第一名是家醫(29%),依序為一般科(17%)和耳鼻喉科(14%),接著才是看神經內科(12%),而約有46%的患者1年內都不曾看過醫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雖然可能與疾病嚴重情形有關,但主要是求醫的方便性與資訊不完整所致。

家醫與一般科的求醫方便性和患者的熟悉度,是患者之所以看這兩科醫師的主要原因;而耳鼻喉科醫師是主要求診醫師的原因,不外乎一般患者都以為大部分的頭痛與感冒、鼻竇炎或是鼻子過敏有關。

事實上,若頭痛不嚴重,家醫與一般內科醫師是很好的保健醫師,加上他們往往對患者的地域性與熟悉度高,所以由他們把第一關是很理想的。至於耳鼻喉科醫師比較能幫忙的患者則是同時患有「明顯」鼻竇炎的頭痛患者,需要耳鼻喉科醫師加以清理鼻竇內化膿的情況。

延伸閱讀:吃這些食物最容易偏頭痛!醫師開「營養處方」甩長期頭痛

什麼狀況該求診「神經內科」?

什麼樣的患者須求診「神經內科」醫師呢?當然若家醫、一般科醫師皆無能為力或是頭痛發作嚴重且頻繁的患者就最好找「神經內科」幫忙了。神經內科醫師對於頭痛的分類或神經學檢查較有經驗,比較能決定患者是是否該做進一步檢查,包括腦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大部分的患者若神經學檢查是正常的,是不需要做這些檢查的),而且這些患者是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治療與追蹤。另外,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手術、復建治療或精神科的會診,經由神經內科醫師轉介互相合作,成效也較佳。

延伸閱讀:頭痛可能會「傷腦」!研究發現:經常偏頭痛,恐增加失智風險

在門診常常發現,有很多患者治療頭痛的療程是斷斷續續的,往往一有不順,不是放棄,就是乾脆尋求一些較無科學根據的「另類療法」,所以時間和金錢都花了,頭痛卻沒有改善。在此提及的求醫流程即家醫(一般科)→神經內科→頭痛科醫師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流程,希望患者能依自己的需求得到正確有效的幫助,找對醫師。

頭痛患者正確的求醫順序:家醫(一般科)→神經內科→頭痛專科

如何在門診與醫師快速溝通?

台灣地區的看病文化很特別,醫師一個門診要看很多患者,所以問診時間非常有限,很多患者抱怨椅子還沒坐穩就換下一位患者。既然時間有限,為著自己的健康著想,患者在求診前的準備就很重要。

初診時,醫師常常需要知道患者頭痛多久了,每次頭痛的情形是如何?如痛哪一邊、緊緊的痛、悶痛,還是像脈搏一樣的跳動,或如刀割?痛的程度如何?痛的時候可以行動自如嗎?有沒有畏光、怕吵、噁心、嘔吐?是否服用過什麼藥?藥名是什麼?效果如何?有在別的地方求診過嗎?做過什麼檢查呢?

相信患者在第一次被如此詳細的詢問頭痛病史時,都會措手不及,甚至記不起來,所以建議患者在看病之前先記錄1∼2個禮拜的頭痛情形,或是仔細回想前一次頭痛的狀況然後回答醫師的問題,如此則更加準確。

延伸閱讀:小心!爆炸性頭痛忍不得 年輕人中風的主因就是它

◎ 本文摘自/《頭痛看過來:神經內科權威醫師群的精準處方〔暢銷修訂版〕》王署君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自己搞定偏頭痛!5穴位敲一敲氣血順暢、頭也舒服了!

偏頭痛會不會好?「一針」阻斷腦內胜肽蛋白,頭痛緩解70%

頭痛該按哪裡?10個穴位一次告訴你

偏頭痛真的較易中風!趕快遠離10危險因子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檢查腦部看什麼科?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醫: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2020-12-18 15:51:00

在門診幾乎每天會發生及被問的事:「醫師,你確定我的頭痛不用做檢查嗎?」...因為偏頭痛病因症狀牽涉太廣,不是這篇文章能說清楚,只好縮小到特定的頭痛和特定的檢查詳加敘述,然而真的「偏頭痛,要做腦波嗎?」

偏頭痛示意圖。圖/ingimage偏頭痛示意圖。圖/ingimage

何謂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已知的特定疾病,並不是「偏一邊頭痛」的簡稱或別名。事實上,偏頭痛的頭痛部位,可以是中間或兩邊,甚至在臉上,不一定在頭的側邊。國際頭痛醫學會把偏頭痛分類為「原發性頭痛」,原發性的概念比較不容易解釋,但從相對的「次發性頭痛」來著手就比較容易理解。「次發性頭痛」是指病人有某種疾病,例如腦瘤,而這種疾病會造成頭痛。所以,偏頭痛作為一種原發性頭痛,意思是它不是潛藏另一種疾病造成,它自己就是一種疾病。

偏頭痛的成因

偏頭痛的成因還不清楚,但很可能是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造成。這種「擴散性抑制」是正常大腦都存在的現象,只是每個人敏感性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要在很大刺激下(例如:車禍、中風)才會出現,偏頭痛患者只要很小的刺激(例如:睡眠不足、月經)就會產生,有些甚至小到病人感覺不到(例如:排卵時的荷爾蒙變化)。所以,偏頭痛的病人固然會覺得頭痛在某些因素下產生,但有時又是無緣無故、自然產生的。

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敏感性不同,以致某些人特別容易偏頭痛,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而這種基因遺傳,很可能是所謂「多基因遺傳」,所以很難確定父母會遺傳到哪一部份的基因給小孩。這種多基因、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情形,事實上很常見。舉身高為例:父母的身高和小孩的身高絕對有關係(父母高的小孩比較高),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很高的父母生出很矮的小孩,反之亦然),並受到睡眠、運動、營養等因素影響。所以,很多病人聽到偏頭痛和基因有關,常常覺得自己的父母沒有偏頭痛,所以自己不是得偏頭痛,其實是因為作用的機制和參與的因素很多,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不成立,如果以統計學來分析,可以很清楚發現偏頭痛的遺傳性是存在的。

如何診斷偏頭痛

偏頭痛的診斷,目前都是根據國際頭痛學會所發佈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he Disorder, 3rd edition, ICHD-3):

A.至少有5 次發作符合基準B-D

B.頭痛發作持續4-72 小時

C.頭痛至少具下列4 項特徵其中2項

◎單側

◎搏動性

◎疼痛程度中或重度

◎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

D.當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1項:

◎噁心及/或嘔吐

◎畏光及怕吵

E.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如何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要做甚麼檢查

如果確定是偏頭痛,理論上是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因為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異常。問題是,即便病人的頭痛特徵都符合上述診斷要件,還是不能100%地說就是偏頭痛。如果真的有必要,醫師還是可能會安排像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一般而言,腦電波對於頭痛的診斷,是沒有幫助的。腦電波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癲癎,在某些特殊疾病也會有特殊發現(例如:狂牛症、肝性腦病變),但對於頭痛,要檢查出腦瘤或中風這些腦部問題,準確性實在是太低,不值得做。

偏頭痛的治療-分為兩部分:止痛和預防

◎止痛

止痛比較容易了解,就是使用止痛藥。止痛藥可以分為一般止痛藥和偏頭痛專用止痛藥(例如:翠普登類藥物)。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建議使用鴉片類或巴比妥類藥物來止痛,因為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比較高,而過於頻繁地使用止痛藥,可能會造成頭痛的進一步惡化。

◎預防:

預防分為生活中預防和用藥預防。

生活中預防:

首先要找出有甚麼引發因子,從而預防之。比較常見的包括:月經、壓力、睡眠、生病、天氣變化等等,也有些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偏頭痛(譬如:巧克力、起司、柑橘類水果等等),但單一食物引發的比例都比較低(<10%)。每個人的引發因子不同,所以不需要一視同仁地避免,確定會引發偏頭痛再避免就可以。上述的引發因子有的可以避免,有的不太可能調整;此外,有時似乎沒有明顯引發因子,病人還是產生偏頭痛。所以,有時候還是需要用藥物來預防。

用藥預防:

預防的藥物有很多種,但基本上都要每天吃藥一陣子才會有效果,所以通常是偏頭痛比較頻繁或對止痛藥效果不佳的病人才會使用。如果真的需要預防,但不喜歡每天吃藥,也有一些注射藥劑(肉毒桿菌素和CGRP拮抗劑),可以一個月或三個月一次,但這些注射藥劑的健保給付條件很嚴格,或是根本還沒有納入健保給付。

結論

所以,偏頭痛的患者需要做腦波嗎?答案是不必,因為檢查也看不出異常。其實「聰明就醫」的原文中,美國神經醫學會的建議是:無須對單純性的頭痛,進行常規性的腦波檢查。但問題是,病人很難判斷,自己的頭痛是不是單純?所以,頭痛還是應該就醫。如果醫師判斷頭痛是單純性的,應該就不需要檢查;過多的檢查,不能促進病人健康,甚至可能有害,也會增加健保的負擔,以及病人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但如果醫師認為頭痛可能不單純呢?這時通常會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這類檢查以排除腦部病變(實際項目會依臨床的狀況而定),通常腦波是沒有幫助的。

偏頭痛 止痛藥 遺傳 父母 健保給付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經常頭痛看什麼科?

當然若家醫、一般醫師皆無能為力或是頭痛發作嚴重且頻繁的患者就最好找「神經內科」幫忙了。 神經內科醫師對於頭痛的分類或神經學檢查較有經驗,比較能決定患者是是否該做進一步檢查,包括腦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大部分的患者若神經學檢查是正常的,是不需要做這些檢查的),而且這些患者是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治療與追蹤。

腦神經掛哪科?

有些人可能發現原來這麼多常見的症狀都應該找神經科。 在各大醫院中的神經科因為編制的不同,可能有神經科神經內科不同的名稱, 而小兒科中也有小兒神經科的次專科,所以讀者在求診前應打聽清楚。 至於神經外科,主要以手術來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 一般而言,民眾最好先由神經科醫師診視,如果有手術的適應症時,再轉診神經外科。

腦神經內科與神經內科一樣嗎?

腦神經內科,光是專科的名字就有好幾種寫法-神經科(這是官方的名稱)、神經內科腦神經內科腦科。 一般民眾常常搞不清楚,以為這些都是不同的。 例如有的病人到我這裡來,是因為長庚醫院系統掛名的是「腦神經內科」,其他醫院掛的是「神經內科」,他因為頭痛所以要找有「」字的地方。

頭脹脹的看什麼科?

耳鼻喉或神經內科為首選 「臨床工作中,如果病人有暈眩或昏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林志遠簡單做了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