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是 殘忍 的 愛 與 和平

作者序

撰寫本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描述戰爭的殘酷,
所寫下的是讓彼此都活命
關於愛與和平的戰爭

《戰爭是殘忍的。愛與和平》描述了越戰期間我參與的作戰,回憶起這段期間所經歷的事以及跟天之間的故事後,我將這些一一寫下。

越南原是王室國家,十九世紀淪為法國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被日本侵占。後來越南內部興起民族主義運動,於一九四一年五月成立越盟(越南獨立同盟)。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越南民主共和國隨即於九月建立,宣布獨立。

但法國不承認越南的獨立,越南為尋求民族的獨立與統一,從一九四六年起開始與法國交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國大陸赤化後,這場戰爭演變成不同理念陣營對決的局勢;其中,中國與蘇聯支援越盟,而美國支援法國。

一九五四年,越盟取得勝利,雙方休戰,越南宣告南北分裂──北越由越盟統治,南越則在美國的支援下、於一九五五年建立了越南共和國(越南)。

然而,越南共產勢力反對分裂,於一九六〇年十二月在南越境內成立了民族解放陣線(越共),在北越的援助下,與南越政府軍正式對立,並開始擴張勢力。美國為保護南越不受北越軍及越共攻擊,並阻止共產主義擴大,決定派軍駐越,越南戰爭於焉開始。

一九六四年九月至一九七三年三月,這八年半的時間當中,韓軍六度派越,以世界和平支援軍的身分,為守護自由而出征,超過三十萬人次參與越戰。在這場戰爭中,韓軍估計有五千人身亡,數千人變成殘廢,戰爭結束後尚有數萬人因枯葉劑的荼毒留下後遺症,承受莫大的痛苦,有些人甚至因此死去。

不過,參戰並非只帶來痛苦。藉由越戰,大韓民國對世界展現了強大軍威,燃起韓國人的進取心,並促使韓國企業進軍國際,對於韓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此外,參戰也成為在越南植入韓國人道主義的重要契機。

越戰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這場戰爭使用的炸彈數量比二次世界大戰還多上數倍。美國在越南全境投下超過一千五百萬噸的炸藥和砲彈,共派遣兩百六十萬人次的兵力,其中五萬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負傷,對美國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至於越南平民和軍人,也有超過三百萬人死傷。這場戰爭為普通百姓帶來無盡的煩惱與痛苦,還讓許多年輕女子變成寡婦、孩童變成孤兒,造成任何人都無法彌補的龐大損失。

戰爭是如此慘烈。一九六九年,我於二度派越任務結束後回國,美軍亦逐漸撤離越南,越南共和國(越南)在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宣告戰敗,越戰就此畫下句點。在無數人血流成河後,北越軍最終獲得勝利,南北越宣告統一。

越戰結束已經過了四十年。我回憶當時,如果想再次強調些什麼,那就是:「戰爭是吞吃和平的海星,要去愛人、拯救人,和平才會來臨。」

許多人在閱讀戰爭書籍時,只覺得與敵人對戰的場景刺激有趣,還專門找那種內容來看。這樣的人並不懂得看書。閱讀戰爭書籍時,不該只看戰爭過後戰場化為血海的段落。雖然我也經歷過許多殘忍的戰役、聽過許多故事,但我寫書的目的並不在此,因此執筆時把這類內容幾乎全數刪除了。那些殘忍到無法寫在書上的情景,我偶爾會說給弟子們聽,有些人聽了嚇得目瞪口呆、甚至無法呼吸而昏厥,更別說得到什麼人生體會。究竟是什麼樣的殘忍事實會讓人有這樣的反應?

我以士兵身分、在超過兩年的時間中經歷了許多殘忍的事情。我並不是沒有材料才不寫的,我若把所見所聞全都寫出來,或許讀者閱讀的當下會覺得刺激,但卻無法讓人有所收穫,反而只會體會到人的殘忍。

正因如此,比起戰爭的殘忍,我更深入探討人生的虛空、生命的價值以及神與人之間的互動交往,期盼能使人們體會人生的正道。這樣的體會能帶來正面影響,於是我朝著這方向寫作,將我所經歷與遭遇的事情寫了下來。我因為愛惜敵人,讓敵人存活下來,連帶著我軍也能存活下來,我要寫的是這種愛與和平的戰爭。

當我救了本來該殺的敵人、當我和我軍從死裡逃生,我感受到的是比起射殺敵人、讓他們倒下更大的痛快與刺激。因為在戰場上不殺害敵人,我和同袍也倖免於死,以愛與和平終止了戰爭,並且彼此和睦共處,這帶給我極大的興奮與喜悅。

如果雙方因為戰爭而死、人生就這樣虛空地結束,那就是不幸的戰爭。敵我雙方都是為了活命、為了和平而戰的,如果雙方都死了,那就是彼此都失敗的戰爭、以悲劇收場的戰爭;而讓彼此活命、互相和睦的戰爭,才是雙贏的戰爭。我帶著這樣的信念去打仗,所以 神與我同行,最終讓這場戰爭以愛與和平畫下句點。但願大家在閱讀本書前都能明白這點。

作者序

拯救我的全能者
賜我智慧與靈感來寫下這本書

不曾親自參與過戰爭,不曾在血腥味當中越過同袍屍身或是藏在敵人的屍體下拚命戰鬥過的人,無法瞭解戰爭的實況,也無法瞭解在當下那瞬間做出那些舉動的人持有什麼理由,並帶著何種心情。如果由不曾在那種地方當過主角的人來評論戰爭,對當時的情勢做出評斷,勢必會說出令戰爭主角們反感的言論。

本書為一九六〇年代,我為了那時代韓民族的立場,並為了減輕鄰國民族的痛苦,以大韓民國軍人的身分兩度參加越南戰爭,在守護和平、自由及宣揚國威的過程中,將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所有一切,全都記錄下來所做的真實描述。

我不曾寫過任何關於戰爭的書,也不是軍事方面的專家,因此無法適切放入刺激性的文句,而讓這本書的文字有些生硬。但當時作為一名最下層的戰鬥兵,以親身經歷戰爭的當事人身分來撰寫,讀者閱讀起來應該會覺得更真實,也較能理解參加越戰的士兵以及參與六二五韓戰或其他戰鬥的人如何打仗,瞭解他們的立場與現實所遭遇的各種情況。

然而,在閱讀戰爭書籍時,不該只看戰爭過後戰場化為血海的段落。雖然我也經歷過許多殘忍的戰役、聽過許多故事,但我寫書的目的並不在此,因此執筆時把這類內容幾乎全數刪除了。那些殘忍到無法寫在書上的情景,我偶爾會說給弟子們聽,有些人聽了嚇得目瞪口呆、甚至無法呼吸而昏厥。

我以士兵身分、在超過兩年的時間中經歷了許多殘忍的事情。我並不是沒有材料才不寫的,我若把所見所聞全都寫出來,或許讀者閱讀的當下會覺得刺激,但卻無法讓人有所收穫,反而只會體會到人的殘忍。

本書撰寫的目的並不是要呈現戰爭殘忍的場景,也不是要讓愛看書的人像閱讀小說般讀得津津有味,而是要談論戰爭與人生。尤其我將重點放在:我從不可避免的死亡中存活回來的神蹟,以及 神在隱密當中施行的事。

若是有人請託我寫這本書,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動筆。我在戰爭中遭遇了數十次必死的關卡,但 神卻一再拯救我,讓我可以活到今日,因為太感謝天的恩惠,我才在 神的感動下提筆完成這本書。此外,我的良心也催促我,使我無法逃避。而我在面對群眾時也講過這些故事,許多人聽了之後感觸良多,紛紛勸我一定要出書,我才執筆寫下這本書。

不過,參加戰爭已事隔四十五年之久,許多細節早就記不清楚。翻遍當時所寫下的日記,卻還是不容易回想,這種狀況有點棘手,但又不能四處尋找當時一起參戰的戰友們,請他們一起寫。

幸好,戰友們仍提供許多資料,助我一臂之力,我才能較為具體地把往事一一撰寫下來。尤其當時身為我中隊長的鄭然友將軍及閔燦基將軍,現在雖然都已成為故人,但他們在生前將許多身為指揮官一直沒有忘懷的故事告訴我,帶給我很大的幫助。此外,現任預備役上校、我當時的小隊長崔熙南及張板龍上校,每每在我寫書遇到瓶頸時都會給予幫助,真的幸好有他們,才能讓我再次聽到當時的狀況。還有其他一起參與戰鬥、同生共死的戰友現在都還健在,他們在我寫書遇到瓶頸時都不吝分享當時的狀況、鼎力相助,我由衷地感謝他們。

最感謝的莫過於拯救我的全能者,祂賜給我智慧與靈感,讓初次撰寫跟戰爭相關書籍的我,能如願完成這本書。或許大家都是這樣,在寫書的過程中總是不知不覺地烏絲變成白髮,還寫得骨頭痠疼、渾身僵硬。我從一九九九年著手寫這本書之後,期間有數度丟棄已經寫好的文稿,但我又不能不顧拯救我的那一位,於是在八年間持續含淚寫作,寫完之後又花了十年反覆校稿。說話很容易,但寫作於我何其困難,再加上我為天跑腿,在世界各地推動和平與救援的事工,只能趁著空檔寫作,因此耗費了更長的時間。

因為我一個人, 神保守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為了讓人體會 神這樣的旨意,我寫了這本書。這本書與眾不同,能讓人體會 神保守人的生命,也能讓人體會 神對人的旨意。

  正因如此,比起戰爭的殘忍,我更深入探討人生的虛空、生命的價值以及 神與人之間的互動交往,期盼能使人們體會人生的正道。這樣的體會能帶來正面影響,於是我朝著這方向寫作,將我所經歷與遭遇的事情寫了下來。所以閱讀這本書,比起感受戰爭的可怕,更能讓人體會到關於人生的許多事情。

如果雙方因為戰爭而死、人生就這樣虛空地結束,那就是不幸的戰爭。敵我雙方都是為了活命、為了和平而戰的,如果雙方都死了,那就是彼此都失敗的戰爭、以悲劇收場的戰爭;而讓彼此活命、互相和睦的戰爭,才是雙贏的戰爭。我帶著這樣的信念去打仗,所以 神與我同行,最終讓這場戰爭以愛與和平畫下句點。

就算不拿著槍上戰場,只要彼此憎恨爭吵,這就是戰爭。但願本書能成為人們內心的武器,阻止戰爭再次發生。

衷心感謝將我的文章集結成冊、在我身邊跟我一起不分晝夜辛勤工作到幾乎眼盲的人,還有直到出版都不斷辛勞著的弟子們。

二〇一八年六月 作者鄭明析

About this ebook

「勝利並非來自於殺敵」,

「去愛,對方能活,自己也能活」,

超前的戰爭哲學,戰場上的生命救援

1966年,作者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服役期間得知所屬的白馬部隊即將派越,便以最低階戰鬥兵身分,兩次前往陌生的熱帶國家越南,參與越南戰爭。在充滿血腥味的戰場上,經歷三百多次的大小戰役,從三十多次的死亡關卡中死裡逃生,最終於1969年平安返國。

事隔五十年,作者已是世界性的宗教領袖,歷時約二十年寫下自己當年在戰場上親身經歷的種種事蹟,以及在戰場上的體會,特別是關於生命的無價與寶貴。

他的作品裡沒有血腥殘忍的場面,而是留下人性光輝與美好的故事。他從信仰而來的深刻思想,遠遠超前時代。在所有人在戰場上為了保住生命,無條件殺敵時,他五十年前就說出:「戰爭成敗非人手所能掌握,而是左右於神」、「用天下也無法交換的就是生命」。他主張,即使殺敵無數,終極的勝利與真正的和平也不會來臨。唯有愛才是解開一切問題與矛盾的鑰匙。

他在戰場上,貫徹了「愛生命」的思想,始終帶著「去愛,對方能活,自己也能活」的理念。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不僅愛惜同袍的性命,就連敵軍的生命也愛惜。比起殺死他們、更是想盡辦法拯救敵人的生命。

帶著不被環境和處境動搖的信仰精神,儘管只有自己一人,他也始終按照全能 神的期盼,行出愛與和平的事蹟,並相信唯有這樣 神才會得到感動,改變戰爭的命運。要撒下愛與和平的種子,那種子才會萌芽而結出果實。光要實踐一次也不容易,但作者實踐了數十次。他的行動成為越南戰場上的傳奇。

也許戰爭已經走遠,但惡鬥、競爭、衝突、仇恨仍然每天在我們生活戰場、國家社會各個領域不斷上演。誠如作者所言:就算不拿槍上戰場,只要彼此憎恨爭吵就是戰爭。如今我們已經走上終戰時代,但那片戰場是否不曾真正離開我們的生活?值得我們省思。但願這套書成為所有人內心阻止戰爭的武器。

Ratings and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本書作者1945年出生於韓國忠南錦山郡的月明洞。從十幾歲起,二十一年間在山上度過禱告生活,憑著以信仰為中心的堅定信念兩度參加越戰。

五十多年間持續研究聖經,將他從聖子那裡學習的話語傳揚到世界二十五個國家,並撰寫多本著作。此外,透過1995年《文藝思潮》月刊,以詩人的身分步入文壇,之後發表了暢銷詩集《靈感的詩》1-5集。在美術領域也相當活躍,舉辦過十三次個展,於「2011阿根廷藝術展」被選為代表畫家……等,其作品在韓國國內外都備受肯定。

現任「基督教福音宣教會」及「國際文化藝術和平協會」總裁,為世界和平推動各項文化交流與社會服務工作。

Rate this 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

More by 鄭明析

Similar 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