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美 貿易 戰 對 人民幣 的 影響

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研究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特朗普的授权下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2018年3月22日,根据“301调查”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同时美国政府宣布对我国的部分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并对我国对该国的投资进行限制。同日,我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这标志着本轮中美贸易战的正式开始,且此后几个月以来,中美两国的在贸易领域相继皆出台了针对彼此的极为严苛的关税政策使得贸易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出现近几年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从2017年8月美国启动新一轮对中国的“301调查”开始到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6.6736连续下降到6.322,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急速升值,升值幅度达5.26%。而随着中国对贸易战反制措施的实施和中美贸易战的进展,从2018年4月开始到2019年7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从6.2975急速升到6.8752,期间在2018年10月达到最高点6.9264,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急速贬值,贬值幅度达9.17%,人民币汇率持续处于高位剧烈波动。而长期作为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水平,同时也会对中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战略方针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然后在结合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和日美贸易战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关税、中美利差、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和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等因素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并且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利差等因素对汇率产生的作用更为显著。我国可以通过稳定外汇储备规模、调节中美利差、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来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波动。

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人民幣匯率「破七」的聯想

2019年8月5日

圖像來源,Reuters

本周一(5日)上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元關口,最大跌幅千點,創逾11年新低。

2008年後,市場逐漸形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七」的心理關口,市場認為中國央行會動用政策手段「保七」。因為一旦"破七",可能導致外資加速撤離。

但分析師認為,特朗普上周五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此時中國央行允許人民幣貶值是合理的,可以促進出口。也有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如果貶值過快可能引發資本外流,因此央行可能會稍後出手平穩匯率。

同時也有分析師指出,香港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周一陷入罷工和示威風波,對美元兌人民幣交易的流動性或有一定影響。

  • 中美貿易談判重啟 兩國傳遞經濟刺激信息
  • 中國連續兩月出售美國債券,「武器化」美債的可能性
  • 「貿易戰」到「金融戰」?易綱:不以貨幣貶值應對爭端

貿易戰的壓力

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來自貿易戰。中國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民幣匯率「破七」主要「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

去年貿易戰開打以來,人民幣持續面臨貶值壓力。儘管今年新上任的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不止一次表示,不會以貨幣貶值應對貿易爭端。但人民幣匯率還是在貿易戰的硝煙中一路下行。

對於本次「破七」,很多分析師認為是中國央行故意而為。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認為,在特朗普宣佈關稅措施之後,在此時點發動此事是合理的。中國在報復關稅措施上沒有太多選項,出售美債或限制稀土出口等選項並非有力工具,匯率是威力最強大的工具。

因為,人民幣貶值有利於中國應對貿易戰帶來的壓力,提振出口,因為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中國商品變得更便宜。

也有分析師持反對意見。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駐香港的東亞市場研究主管陳仲華(Cliff Tan)認為並沒有證據說明中國在貿易戰中希望將貨幣武器化,中國不想進一步激怒特朗普。

陳仲華還提到香港因素的影響。他表示,周一的人民幣中間價略弱於市場預期,再考慮到香港因素導致流動性偏低,讓市場有了很好的理由推動人民幣破七。

周一香港爆發大規模罷工,同時抗議者在不同地鐵站發起不合作運動,多條香港鐵路線一度停運,機場管理局網站顯示,二百多進出客運航班取消。而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為什麼會「破七」?「保七」?

長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保七」的心理關口。

2008年次貸危機時,人民幣大幅升值,匯率從7.8一路下跌到6.8。中國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使人民幣匯率穩定在6.8-6.89。2016年,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一度達6.96,中國央行動用大量外匯使匯率停在7元大關之前。

此後,市場對「保七」形成心理預期,認為央行會動用政策手段使匯率穩定低於這個數字。因為一旦突破這個關口,可能導致投資者對人民幣未來貶值的預期進一步放大,使外資加速撤離,屆時穩定匯率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稱,中國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戰惡化對匯率的挑戰,人民幣匯率的某個具體數字並不一定特別重要。這句話被廣泛解讀為央行已不再把「保七」作為底線。

周一人民幣「破七」之後,央行相關負責人也出面淡化「破七」的意義。該負責人稱,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衝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不過去年底,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撰文稱,人民幣匯率「七」是重要的心理關口,「破七」對人們心理預期的衝擊非常大,匯率跌破關鍵關口會引發大面積止損性的交易,人為地「製造」匯率貶值,導致匯率超調。因為做外匯的人都在看,也在看中央銀行的決心,一看原來可以不「保七」,那就去做空,本來不做空的現在也做空了,本來做多的現在也不做多了。到7就止住了?止不住的,7.1,7.2,7.3都會來的。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

廣州一家餐館稱美國人來該餐廳用餐需加收25%服務費。

下一步會繼續跌嗎

跌過7的心理關口,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嗎?

路透社援引西太平洋銀行策略師Frances Cheung稱,人民幣破七表明沒有什麼點位不能破,但如果人民幣跌的太快,監管層很可能出手平滑一下市場走勢。

因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激發資本外流,或者給資產泡沫帶來很大壓力,中國也不希望人民幣貶值過快。

路透社援引澳洲國民銀行亞洲市場策略主管Christy Tan表示,允許本幣過多過快貶值會付出代價,那就是資本外逃。中國當局很清楚這一點。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出面發表評論。政策傾向仍是保持穩定。

「中國經濟基本面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破7後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稱,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將在7上下保持穩定,除非美國政府在今年下半年繼續加徵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如果美國方面繼續將貿易摩擦進行升級,那麼不排除中國政府通過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順應市場壓力下進行貶值,來幫助出口企業對沖加稅壓力的可能性。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1年來首度跌破7.0心理大關

中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七」不久,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認定中國正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是美國25年來首次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稱,中國央行周一發佈的聲明等於公開承認具有操縱匯率的豐富經驗,並凖備繼續進行這種操作。美國財政部還指責中國此舉違反G20峰會作出的避免競爭性貶值承諾。但中國央行行長易綱隨後發表談話指,雖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有所波動,但「我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

在判定某國操縱匯率後,美國財政部會要求進行雙邊會談,重估兩國貨幣匯率,並可能實施懲罰性措施。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指稱中國操縱匯率。他在推文中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喊話說:「中國讓他們的貨幣貶值到歷史低點。這叫『操縱匯率』。聯邦儲備委員會你們聽見嗎?這是嚴重違規,必將最終讓中國(實力)更加削弱」。

自從特朗普宣佈將對幾乎全部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徵收關稅的決定之後,美中貿易戰戰火重燃。美國方面認為,中國通過人民幣貶值,可以促進出口,抵消關稅帶來的影響。

圖像來源,Trump Twitter

圖像加註文字,

特朗普推文

「匯率操縱國」定義

「匯率操縱國」的概念來自美國財政部,其背後有3條認定標凖:

  • 該經濟體與美國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
  • 該經濟體經常賬戶順差佔GDP比重至少為3%;
  • 持續干預外匯市場,推動其貨幣價格往一個方向發展。

如果一個經濟體同時滿足3條標凖,即會被美國認為是匯率操縱國。一旦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則美國將啟動談判並可能出台報復性措施。而如果只滿足其中兩條標凖,美國會把這一經濟體納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

美國財政部曾在1988年將台灣和韓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中國最近一次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發生在1994年。

人民幣貶值:一把危險的雙刃劍

BBC中文駐美記者 馮兆音

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以人民幣匯率「破7」作為美國威脅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徵收10%關稅的回應。美股道瓊斯指數5日急挫700點,損失近3%。

自從貿易戰開打以來,人民幣一直面臨下行壓力,但中國官方一直減緩貶值速度,而此番終於允許突破7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這象徵著中國官方政策的關鍵轉變,作打持久貿易戰的凖備。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後立刻舉行記者會,也揭示其對「破7」早有預期,且已獲得領導層的批准。

不容忽視的是,人民幣貶值是把雙刃劍。經濟學人智庫分析指出,貨幣貶值能提振出口,幫助減少關稅上調對中國出口的衝擊;另一方面,貨幣貶值一旦管控不佳,後果不堪設想。它可能導致大批資本外流、傷害市場信息、增加房地產業的金融風險。

中國官媒報導則強調人民幣破7是「正常波動」。新華社引述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人民幣匯率破7並非猶如年齡增長、衝毀堤壩這樣不可逆的過程,而是可升可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人民幣破七

長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保七」的心理關口。

2008年次貸危機時,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從7.8一路下跌到6.8。中國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使人民幣匯率穩定在6.8-6.89。2016年,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一度達6.96,中國央行動用大量外匯使匯率停在7元大關之前。

此後,市場對「保七」形成心理預期,認為央行會動用政策手段使匯率穩定低於這個數字。因為一旦突破這個關口,可能導致投資者對人民幣未來貶值的預期進一步放大,使外資加速撤離,屆時穩定匯率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稱,中國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戰惡化對匯率的挑戰,人民幣匯率的某個具體數字並不一定特別重要。這句話被廣泛解讀為央行已不再把「保七」作為底線。

周一人民幣「破七」之後,央行相關負責人也出面淡化「破七」的意義。該負責人稱,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衝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不過去年底,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撰文稱,人民幣匯率「七」是重要的心理關口,「破七」對人們心理預期的衝擊非常大,匯率跌破關鍵關口會引發大面積止損性的交易,人為地「製造」匯率貶值,導致匯率超調。因為做外匯的人都在看,也在看中央銀行的決心,一看原來可以不「保七」,那就去做空,本來不做空的現在也做空了,本來做多的現在也不做多了。到7就止住了?止不住的,7.1,7.2,7.3都會來的。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