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 钠 碳酸 氢 钠

2021-01-17 23:42:23 来源: 好奇世界的舒宜昂  举报

最近我朋友开始向美食界进军,决定要在美食领域做出点成绩。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惊讶。“你不是只喜欢吃,懒得做吗?怎么外卖都无法满足你了?”他说该做的还是要做,自己想吃自己做,又健康又卫生。看着他的表情,我想他应该遇到了什么事情。“怎么遇到什么事啦?”他笑笑不说,问了问我苏打和小苏打有什么区别。(文章最后有我个人对文章重点的总结,赶时间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面看总结。)

苏打和小苏打确实是很多人弄不清楚的两种东西。接下来,就让我来好好介绍一下。

苏打,化学名称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别名非常多,除了苏打以外,还有纯碱、碱、碱面、碱灰、石碱、口碱、苏打结晶、含水苏打、洗涤苏打、洗涤碱钠、碱晶、晶碱。通常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无臭,吸水性强,容易结成硬块。高温下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虽然苏打又称为纯碱或者碱,但它属于盐类,并不属于碱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名称,是因为当苏打溶于水的时候,水溶液呈碱性。早在人工合成苏打之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了这种物质的存在,并用于日常生活中了。所以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碳酸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化工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陶瓷工业、橡胶工业、机械工业和印染工业等等,是我们不可获取的一种化学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厨房见到碳酸钠的身影,一般用来洗涤油污,还有在制作包子、馒头的时候添加。

小苏打,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它的别名就不像苏打那么多了,除了小苏打以外,就只有重碳酸钠和酸式碳酸钠。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加热易分解,当加热至270℃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为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的用途同样十分广泛,基本上和碳酸钠所用的工业重合,但没有碳酸钠那么多。在食品加工中,它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面包等,是汽水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可与明矾复合为碱性发酵粉,也可与纯碱复合为民用石碱;还可用作黄油保存剂。

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到底区别在哪里呢?首先他们的化学式就可以看出,碳酸钠比较重,同样重量下,碳酸氢钠的分量比碳酸钠多。从它们的外观来看,碳酸钠是白色粉末为主,白而亮,碳酸氢钠是白色结晶为主,白而暗。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在空气中就会分解,但是碳酸氢钠只是吸水结块。同等重量的水溶液,碳酸钠的碱性更强,碳酸氢钠只是弱碱性。这个还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碳酸氢钠水解生成了碳酸钠。

其实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还是感觉上还是差不多的,但在使用上还是要区别开来的。特别是在工业上的使用,差别还是很大的。家庭里的问题其实还不算很大,本来就是比较少用的。并且现在的人都是买食用碱,食用碱则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个人觉得是重点的总结:

1.苏打,化学名称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通常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无臭,吸水性强,容易结成硬块。高温下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2.小苏打,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加热易分解,当加热至270℃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为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首先他们的化学式就可以看出,碳酸钠比较重,同样重量下,碳酸氢钠的分量比碳酸钠多。从它们的外观来看,碳酸钠是白色粉末为主,白而亮,碳酸氢钠是白色结晶为主,白而暗。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在空气中就会分解,但是碳酸氢钠只是吸水结块。同等重量的水溶液,碳酸钠的碱性更强,碳酸氢钠只是弱碱性。

声明:本文一切资料来源于网络和书籍(若侵则删),而本人非专业人士,所写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也可能会有错漏。本意为和大家分享交流,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不喜勿喷,谢谢!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欢,欢迎关注留言讨论,谢谢观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碳酸氢钠(英语:sodium bicarbonate、IUPAC名: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baking sod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HCO3,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焙用碱等,为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呈弱碱性。

碳酸氢钠 识别 性质 危险性 相关物质

IUPAC名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英文名 Sodium bicarbonate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别名 小苏打、苏打粉、梳打粉、重碳酸钠、酸式碳酸钠、焙烧苏打、重曹、强皂(闽南语)、soda、重碱
CAS号 144-55-8  
PubChem 516892
ChemSpider 8609
SMILES

  • [Na+].OC([O-])=O

InChI

  • 1/CH2O3.Na/c2-1(3)4;/h(H2,2,3,4);/q;+1/p-1

InChIKey UIIMBOGNXHQVGW-REWHXWOFAQ
Beilstein 4153970
EINECS 205-633-8
ChEBI 32139
RTECS VZ0950000
DrugBank DB01390
KEGG C12603
MeSH Sodium+bicarbonate
IUPHAR配体 4507
化学式 NaHCO3
摩尔质量 84.007 g·mol⁻¹
外观 白色晶体
密度 2.159 g/cm3 (固)
熔点 270℃ ( 脱水50℃[1]:89 )
溶解性(水) 69 g/L (0 °C)

96 g/L (20 °C)
165 g/L (60 °C)
236 g/L (100 °C)

折光度n
D
nα = 1.377 nβ = 1.501 nγ = 1.583
MSDS External MSDS。
主要危害 对呼吸系统具刺激性
NFPA 704

0

1

1

闪点 不可燃
其他阴离子 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其他阳离子 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氢钙
相关化学品 硫酸氢钠、磷酸一氢钠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化学性质编辑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经中和作用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弱碱性。

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

2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碳酸氢钠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钠盐:

NaHCO3 + CH3COOH → CH3COONa + H2O + CO2↑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和镁反应:[2]

4 Mg + 8NaHCO3 + 4 H2O → 3MgCO3·Mg(OH)2·3H2O + 4 Na2CO3 + 4 H2↑ + CO2↑

制法编辑

碳酸氢钠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结晶得到: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还有一种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同时,往其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2 NaCl + 2 H2O + 2 CO2 -通电→ 2 NaHCO3 + Cl2↑ + H2↑

在此反应中,电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氯气、氢气。

碳酸氢钠的工业制法为侯氏制碱法: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向吸满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解度较低,不久后便会沉淀下来

应用编辑

  • 碳酸氢钠与油脂直接混合时会产生皂化,肥皂味太强烈会影响西点的香味和品质。
  • 碳酸氢钠经常被用作中和剂,例如平衡巧克力的酸性。同时也可使巧克力的颜色加深,使它看起来更黑亮。
  • 如在西点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钠,除了会破坏品质、导致碱味过重,也会令食用者出现心悸、嘴唇发麻、短暂失去味觉等征状。
  • 小苏打可分为药用、食用、工业用,随著种类不同在购买地点上也不同。其中,工业用的小苏打粉的纯度较低,杂质较多,相对的食用的小苏打粉纯度较高。
  • 小苏打粉应用于家庭清洁,可以去污、除臭。因油腻、污渍或难闻气味,大多属于酸性物质(H+,如脂肪酸),当弱碱性的氢氧根OH- 与酸性物质相遇,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涂抹脏污静待数分钟,之后再轻轻擦拭即可。(不可与醋混和使用)

参见编辑

  • 碳酸钠
  • 碳酸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Greenwood, Norman Neill; Earnshaw, Al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016. ISBN 978-0-7506-3365-9. OCLC 1040112384 (英语).
  2. ^ 姜伟; 何月华. 镁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再探究.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 (11): 56–57. ISSN 1002-2201. CNKI ZHHJ201511019. CQVIP 664903701.

来源编辑

  • 篇名:奇妙的苏打世界-探讨碳酸氢钠 作者:洪明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员林农工
  • 碳酸氢钠(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GR for analysis ISO). 同义名词:Sodium bicarbonate
  • 醋与小苏打 - 台中教育大学科学应用与推广系
  •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静宜大学
  • 小苏打粉与家庭清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编辑

  • Bishop, David; Edge, Johann; Davis, Cindy; Goodman, Carmel. Induced metabolic alkalosis affects muscle metabolism and repeated-sprint abilit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4-05, 36 (5): 807–813 [2021-01-07]. ISSN 0195-9131. PMID 15126714. doi:10.1249/01.mss.0000126392.2002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David R. Lide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4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3 [2016-11-17]. ISBN 0-8493-048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外部链接编辑

  •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 104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fferences between Baking Soda and Baking Powder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