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五個月睡眠

你有聽過「撐到一歲之後,寶寶會睡得更好」嗎?這句話是真的嗎?

這句話有可能是真的,一歲之後孩子的睡眠模式更加穩固,淺眠比例降低,的確夜醒「應該要」改善才對。從一個研究來看,72%的一歲寶寶夜晚能連睡超過六小時以上,所以的確有些父母解脫了。

但好眠師諮詢的對象一路到四歲啊,這代表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越大睡越好。事實上,孩子一歲之後反而有一波尋求協助的高峰。部分孩子的睡眠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越睡越差,讓爸媽終於撐不下去。

這種在一歲睡眠倒退的情況,英文叫做 one year old sleep regression. 表現的方式通常是「小睡難入睡或睡得短」、「夜晚入睡拖延」、「哄睡失效」,也有部分孩子呈現「夜醒更頻繁」或「情緒焦躁」,通常會維持好幾週。

發生的時間點因人而異,最早10個月就開始,到14個月都有可能。所以大家不用太在意月齡,然後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發生。


 

聊聊睡不好的原因


1. 接近小睡轉換期
一歲之後小睡總時數會慢慢減少,入睡時間點也需要做些調整。尤其兩次轉一次的小睡轉換期,是最難適應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時期。

比方說,孩子是因為其他原因抗拒小睡入睡,被改成一次小睡之後變得很疲憊。有些孩子則是已經到轉換期,但爸媽沿用過去的作息,讓夜晚更加困難。

2轉1次小睡原本就是比較複雜的過程,大家可以想像,從次數來看小睡是硬生生砍半,這是很大的變化。你會發現孩子睡兩次太多,睡一次又太少。爸媽在安排作息上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何時該睡,睡多久才好?

2. 分離焦慮高峰期
一歲之後會來到分離焦慮高峰期,孩子可能會捨不得入睡(閉上眼就與爸媽分開),或想要和你擠同一張床。分離焦慮我們先前有提過,請回顧文章

3. 長牙(尤其是臼齒)
一歲前後是頻繁長牙的時間點,牙齒冒出牙的過程會讓孩子有幾天的不舒服。如果是長臼齒,那感受又會強烈些。這些不舒服會影響睡眠,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更焦躁,討爸媽安撫的機率更高。有些孩子是在這個時候,養成更強烈哄睡安撫的習慣。

4. 生活刺激
孩子會走路之後,他的世界更寬廣,生活多了許多刺激。這可能會讓他的大腦更刺激,甚至帶入夢境當中,夜晚尖叫大哭等...

5. 討價還價
另一種情況是,原本哄睡容易的孩子,會開始有各種「要求」。比方說吵著要睡在你的床、用各種方式拖延入睡、清晨四五點就要起來玩耍。

父母不從,孩子會哭得歇斯底里。一歲多的孩子哭起來,威力跟持久力遠比小嬰兒強大。如果發生在半夜,爸媽更容易招架不住就妥協了。

撇開睡眠來說,這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他已經不只是哇哇哭泣的小嬰兒,而開始和你「鬥智」。當孩子「進化」了,也代表爸媽在教養上需要下更多功夫,我們需要更多口語溝通,也要讓孩子知道爸媽的規則與界限。簡單來說,就是「軟硬兼施」。

關於溝通與界限,會是一歲以後越來越重要的課題,我們以後有機會來談囉!


 


關於好眠師 

好眠師姜珮(Peggy)是好眠寶寶・寶貝的睡眠顧問創辦人,由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 國際嬰幼兒睡眠顧問(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知識?好眠學苑 開課囉!

好眠學苑  官方網站   IG   臉書粉專   Podcast    訂閱電子報

一歲五個月睡眠

最近有機會整理一些門診常被問到3個問題,這一篇主要針對年齡介於1到2歲之間的孩子。

問題1:如何安排1-2歲寶寶規律的生活作息?

答:由於孩子日夜周期的發展在一歲以前都已經成熟,所以通常這個時期的寶寶生活作息就和家裡大人作息磨合地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在1歲過後,寶寶作息如果不是很規律,常常需要回頭檢視家長的作息是不是在無意間造成孩子作息的混亂。

如同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動機

家長要有調整的動機,才有辦法成功。

而孩子也不是機器,調整作息不可能一天一夜就完成,也是需要慢慢來。


調整作息

第一步:知道自己的孩子平常需要睡多久?幾點真正入睡?幾點起床?
第二步:決定白天要不要小睡?
第三步:養成良好的睡眠儀式。

說明

第一步是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實際上的睡眠需求,因為每個孩子對於總睡眠時間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樣才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而上床時間和真正入睡時間如果間隔太長(大於30分鐘),往往表示孩子還不想睡,也就代表在調作息的時候,上床睡眠時間或許可以考慮往後延。
起床時間是少數大人可以掌握的因素。

問題2: 1-2歲寶寶晚上需要多少睡眠?每天需要小睡幾次?1次多少小時才不會讓晚上睡不著覺?

一歲五個月睡眠

答: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和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這個時期的孩子一整天需要11到14小時的睡眠。 請注意是一整天睡眠,所以白天和晚上都要加在一起算哦。

一歲五個月睡眠

一歲五個月睡眠

而白天小睡的次數,大部份的孩子都是1次到2次:

  • 如果是睡2次的孩子,每次大約1-2小時,而且比較會發生在早上10點和下午2點左右。
  • 如果是只睡1次的孩子,大概會睡2-3小時,集中在中午12點左右。

也可以藉此回答問題1(調作息),可以參考大部分孩子就是這樣:

  • 剛滿1歲左右的孩子:早上8點以前起床,活動2-3小時之後,會有1次小睡,然後接近中午時醒來活動,在下午2-3點會再有一次小睡,可能睡到4-5點左右
  • 接近2歲的孩子:就只有在中午左右有1次小睡,也可能會睡到下午3-4點

如果夜晚孩子有入睡困難的話,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下午小睡睡得太晚(超過5點還在睡)?!

舉例

1歲3個月的孩子,平常因為家長晚歸,所以為了和爸爸媽媽有多一點接觸時間,每天都是11點上床,但是12點才睡著;一直睡到早上5,6點會醒來喝奶,然後又睡到9點才會起床玩。中午吃完午餐之後,會小睡1.5個小時到1點半;然後下午5點半到6點會又睡著到7點半才起來。

這個孩子的夜晚總睡眠時長大約是9小時,白天大約2-3小時。

因為上床時間和真正入睡睡時間差了一個小時,所以可以考慮先將上床時間往後延到11點半!

然後在11點半到12點之間,建立良好的睡眠儀式,等到孩子已經可以連續幾晚都在30分鐘入睡之後,開始將上床時間往前移10-15分鐘,同時可以考慮將起床時間也往前移20-30分鐘。

慢慢地將整個作息時間往前調整到家長預想的時間點。 (modified bedtime fading)


切記

1.上床睡覺時間和真正入睡時間隔可以在30分鐘之後,就可以調整時間點;如果某夜發現孩子又花超過30分鐘才入睡,就不要再往前調。
2.調整步調要慢才容易成功:千萬不要2-3天就往前調或是一次調整1個小時,欲速則不達。
3.此外,若覺得孩子晚上睡眠時數不夠者,可以暫不調整起床時間哦!
4.人類判斷日夜周期很重要的因子有二:光線和食物。所以早上叫孩子起床時,記得要有充足的光線,三餐和餵奶的時間點若能一致,都是調整作息的好幫手。


問題3: 1-2歲寶寶睡覺半夜會哭鬧醒來,如何分辨是夜驚?惡夢?還是分離焦慮?

答: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有些孩子的睡眠問題不只一種,這三個問題可能同時存在同一個孩子身上。我自己比較好分辨的方法是:

  • 哭鬧初期不能安撫者,例如抱著孩子時,孩子會拳打腳踢-->夜驚
  • 能很快安撫,例如只要家長發出聲音或拍拍孩子就好了-->分離焦慮
  • 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安撫下來-->惡夢

當然還有夜間醒來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性,有時候仍然需要和專業兒科醫師討論。

結論

一歲五個月睡眠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有一些常見的睡眠問題,所以如果在試著調整作息之後孩子晚上還是睡不好的話,建議家長可以和熟識且信賴的兒科醫師討論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