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興茄汁鯖魚罐頭紅黃

​罐頭鬧雙包?「番茄汁鯖魚」紅、黃版差異揭密 包裝上還藏彩蛋

2017/05/29 13:00 字級:

三興茄汁鯖魚罐頭紅黃

(圖/擷取自爆廢公社)

「罐頭」可以說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論是在家,或者出去玩,簡單的罐頭都能讓人飽餐一頓,而除了大家熟悉的麵筋、菜心以外,「番茄汁鯖魚」更是人人必買的選項,不過最近有網友發現,同樣的罐頭居然有黃色和紅色兩種包裝,詢問到底差在哪裡?

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發文表示,去超市買「番茄汁鯖魚」罐頭的時候,發現除了平常吃的黃色外包裝外,竟然還有紅色的版本,但細看大小、容量、內容物都一樣,實在不知道差在哪裡,此外,他也好奇詢問大家都買哪一種的,以及都如何食用。

許多網友看了紛紛留言表示「煮麵超好吃的,我都是買黃色的」、「好懷念哦~以前爸媽都用紅色的煮麵加蛋加青菜,一種懷念的味道」、「黃色的」,還有人瞎猜說「紅色是母魚,黃色是公魚,自己亂猜的,因為前陣子有吃到蛋的」,也有人煞有其事地表示「黃的是頭尾部分,紅的是中段,所以紅罐比較貴喔。」

▼(圖/擷取自爆廢公社)​

三興茄汁鯖魚罐頭紅黃

不過根據了解,其實這個魚罐頭早期是真的有紅色和黃色兩種不同包裝,同時也代表者不同的魚,紅色是在北部販售的「鰹魚罐頭」,而黃色則是在南部販售的「鯖魚罐頭」,但是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鰹魚罐頭」停產,但北部消費者早就習慣紅色包裝,因此就一直沿用,所以就算都是「鯖魚」,也有兩種不同的顏色包裝。

至於為什麼原本有分南部、北部,現在都混在一起了呢?根據罐頭公司的網站指出,隨著交通的便利,南來北往的民眾多了,北部人到南部買不到紅色款,南部人到北部也找不到黃色款,消費者對既定的印象很難去做改變,所以才會將此二項商品同時上架,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購買。

不過話雖如此,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雖然現在兩種版本裡裝的都是「鯖魚」,但是罐頭上「魚」的圖案卻不一樣,不知道是故意留著還是疏忽沒改,總之也算是一個隱藏版的「彩蛋」。

【往下看更多】
►連震3天!成大教授示警下個強震地區 災害恐更嚴重
►關聖帝君「年初國運籤」 第四項指2地區恐有地震
►洗鴛鴦浴突地震!妹子全裸衝出去 被男友弟看光

【今日最熱門】
●八德運動中心天花板塌落 統包商:非豆腐渣工程
●要求國光10萬元買斷「疑違規影片」乘客致歉
●送別女王!梅根情緒潰堤 哭到妝都花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知名賣場「全聯福利中心」不僅商品豐富、據點多,服務也多樣化,深受婆媽喜愛。其中罐頭相當方便,不管配飯還配麵,都能讓人開胃,就有一名網友好奇,蕃茄汁鯖魚罐頭的包裝有紅有黃,「問一下各位…這兩個是差在哪裡?」問題一出,吸引不少人解答。

網友問,紅色、黃色罐頭的差別是什麼?(圖/翻攝自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

該名網友昨(24)日在臉書社團「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發文,表示他到全聯時,看到紅色及黃色兩種包裝的蕃茄汁鯖魚罐頭,「這兩個是差在哪裡?看來看去好像只是罐頭顏色不同而已!!求解答!!感恩!!」

文章曝光後,引發網友討論,紛紛留言,「就是它⋯讓我至少在全聯站了10分鐘以上⋯為了研究是不是有哪一個字不一樣」、「習慣性拿黃色,但還是會拿紅色的看看到底哪裡不一樣」,或是透露美味煮法,「可以涼拌洋蔥(要先泡冰水去辣味)加香菜」、「我奶奶很特別,用這個煮苦瓜湯!意外的好喝」、「加咖哩粉變成沾烤餅的醬,超好吃」、「沒錯內容物都一樣,我女兒最愛的魚罐頭,煮麵加高麗菜加散蛋再加罐豬肉醬,簡直是我小時侯的回憶」、「內容物都一樣,加些嫩薑絲醬油蒸熱非常好吃下飯」。

也有人認真解答,「幾年前問過客服『沒差』,是消費者自己覺得某個色比較好吃,所以才會出現兩種顏色」、「顏色不同,據說是拜拜用好看」,還有人說,魚罐頭最初內容物真的裝不同東西,北部是販售紅色「鰹魚」罐頭,南部則是黃色「鯖魚」罐頭,後來鰹魚罐頭停產,但是北部消費者早就習慣紅色包裝,所以包裝延續使用,僅內容物換成跟南部一樣的「鯖魚」。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訊/桃園本土再增16例!足跡曝光 曾到全聯、美廉社
三級警戒延至614!員工全遭資遣哭了 網嘆:老闆更崩潰
在17億公司開趴!張庭下跪林瑞陽「女員工也蹲了」網傻眼
有人不戴口罩怎辦?泛舟哥一招被推爆 網:不是被砍就被告

更多新聞報導
閨蜜狂歡趴出事 25歲女睡醒發現自己右腳「不見」
美國好市多開放打疫苗 台網友驚呆
路邊見防疫車格?網笑:比梅花座還強
買炒飯老闆送防疫禮 女拆開害羞爆
無接觸送餐到萬華 客負評:你怕我?

平常購物看到不同種類的包裝時,總會下意識認為這是兩種不同「口味」的商品,然而你可曾發現,由同榮食品所出產的「番茄汁鯖魚罐頭」有分成紅、黃兩種顏色,而且兩種類的口感幾乎一樣,分不出差別,讓不少網友質疑:「應該是相同內容物,包裝不同,跟某些雜誌一樣雙封面,應該吧!」

一名網友於臉書《爆廢公社》貼出一張有著紅、黃兩色包裝的罐頭照片,表示「今天去超市才發現有紅色的我家,一直都是買黃色的!」,並指兩種類大小、容量、內容物皆相同,詢問大家習慣買哪一種?

該貼文吸引不少網友熱烈討論,紛紛喊出「我都買紅色欸~」、「我不知道有黃色的!」、「一直都是買黃的欸」;甚至有網友質疑兩者差異為何,「請問這兩種有什麼不一樣嗎?」、「兩種都買過,不知道差別在哪裡…」、「兩種我都買來吃過,都是一樣的啊,一直想不通到底差在哪」。

對此,有網友提出個人見解,「聽說是早期鋪貨有分北部南部,現在是雙封面的概念 」、「紅色好像是辣味的,黃色是原味」、「紅色是紅蕃茄做的,黃色是黃蕃茄做的」、「紅色是魚的尾巴。黃的是魚的中段」。

究竟真相為何?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其實早期「同榮番茄汁鯖魚罐頭」在北部和南部是不同包裝,北部販售「紅色的鰹魚罐頭」、南部則販售「黃色的鯖魚罐頭」,因此區分成兩種包裝。不過後來因故未繼續生產鰹魚罐頭,廠商仍認為北部消費者已經習慣該產品的紅色包裝,因此決定保留原本外觀面貌,將內容物改為鯖魚後繼續販售。

快訊

你收到了嗎?921地震23周年 氣象局發2波警報演習 09:40

早晚添衣!東北風偏強天氣濕涼 入夜低溫恐跌破20度 09:24

udn Oops 鄉民爆報看

知名鯖魚罐頭有紅、黃2種包裝。圖/擷自爆廢公社二館知名鯖魚罐頭有紅、黃2種包裝。圖/擷自爆廢公社二館

適逢中元節慶,許多民眾紛紛採購祭祀用品,但最近有一名女網友發現熱銷的「番茄汁鯖魚罐頭」分別有紅、黃色包裝,卻實在看不出來2者有何差異?她便好奇地上網求問,然而,正確答案曝光後卻令人倍感意外。

這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PO文,她在賣場發現有2款番茄汁鯖魚罐頭,但明明都是同家廠牌、同件商品,卻唯獨包裝顏色分成紅、黃色包裝,讓她不禁好奇「這2種罐頭的口味差在哪裡?」

文章曝光後,引來網友歪樓解答,「我很認真的看了,紅色的魚有張嘴,黃色的魚沒張嘴」、「黃色公魚,紅色母魚」、「差在顏色」、「嗯...顏色不一樣」。其中,就有知情網友透露,「北(部)紅~是鰹魚,南(部)黃~是鯖魚,但聽說好像都變一致了(都改成鯖魚)」,原來2者差異在於內容物使用的魚種不同。

過去《聯合新聞網》就曾報導,此廠牌出產的罐頭曾以顏色來區分南、北地區的包裝,北部是販售紅色的「鰹魚」罐頭,南部販售黃色的「鯖魚」罐頭,但後來因故不再生產鰹魚罐頭,北部消費者卻早已習慣紅色包裝,所以即使目前市面上只剩鯖魚罐頭,廠商仍保留原本的紅色包裝進行販售。

爆廢公社 中元節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2022-02-22 10:32

笑到你心發寒!家門口出現「財神爺」 網友曝:來討財的

儘管農曆新年已經結束,但想必仍有許多人都希望財神爺能來到自家門口。不過,卻有名網友家真的迎來一尊真人版的「財神爺」,遲遲站在他家門口不肯離去...

2022-02-08 15:31

阿堂鹹粥一碗粥漲至兩百被刷負評 宅女小紅:沒愛就不會有恨

萬物齊漲!國內餐飲漲價潮讓人吃不消。台南一家觀光客必去朝聖的知名鹹粥店「阿堂鹹粥」,因一口氣將鹹粥系列商品從180元漲至200元,讓消費者猛刷負評至3.7分;宅女小紅在臉書對此事有感,認為「這件事證明了沒有愛就不會有恨吧」,沒想到大眾抵制漲價的作法不是選擇不要吃,而是去刷負評。

2021-12-08 09:22

秒殺「紅土蛋黃酥」轉賣一顆喊到300! 陳耀訓出面道歉:生產真的跟不上

網路知名甜點陳耀訓麵包埠「紅土蛋黃酥」因搶購過於熱烈,導致搶購時須用上演唱會等級「售票系統」。今年7/12第二度釋出仍迅速秒殺。許多搶不到的網友上網抱怨高價轉賣黃牛眾多,認為店家刻意飢餓行銷「很失望」,甚至在Google評論上留下一星評論,也逼得陳耀訓出面道歉,解釋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2022-07-14 09:28

母向兒借錢又要求紅包金額 網揭一點指兒子要認命

過年包紅包是為了討吉祥,展現心意,還是為了面子?近日就有網友在網路發文,表示弟弟的總存款僅有8萬,又已借出6萬元給母親買房,由於存款有限,最終給母親的紅包只包...

2022-02-04 18:56

台灣海鮮本來就貴?網友指國外吃這些海鮮很便宜

藝人楊丞琳一句「在台灣沒吃什麼海鮮」引發熱烈輿論。一名網友在PTT板上以「台灣海鮮本來就貴,不要因人廢言」為題發文,認為部分海鮮在國外吃的確比較便宜,請大家不要「因人廢言」。

2022-09-07 10:13

0 則留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