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本文请午餐肉爱好者捂眼阅读!


我经常和我身边的朋友说午餐肉脂肪太多,同等卡路里预算下吃它不划算,他们都是一脸“好好好知道了”的表情,然后听完转头就忘。

哼!显然!你们对午餐肉的邪恶力量根本一无所知!!


从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看,一罐市售常见品牌的午餐肉,每100g含有21.8g脂肪。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配料表里,猪肉提供脂肪,玉米淀粉、白砂糖、葡萄糖提供碳水化合物,猪肉、谷朊粉和大豆蛋白粉提供蛋白质。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是的,虽然午餐肉里蛋白质含量其实已经只有新鲜猪后腿肉的2/3了,但就这点可怜的蛋白质,都还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来自真正的猪肉的……sigh。

考虑到配料表里只有猪肉能够提供脂肪,那么这每100g的21.8g脂肪可以一律按照精炼猪油处理。

我买的这罐午餐肉是340g,那么其中就含有340*21.8/100=74.12g猪油。

你们可能对74g猪油具体能有多少没啥概念——没事,我给你们称出来看看!

这一坨,和罐子摆在一起,是这样的: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事实上,市售午餐肉里的猪油和淀粉(which都是我们其实并不想吃下去的东西)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连肥牛这种公认的脂肪多的东西,能量密度其实都没它高!

如果称能量相等的午餐肉和肥牛,那么称出来会是这样的: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看到肥牛居然比午餐肉多辣么多的时候!!我自己都瞳孔地震惹!!

而且,算肥牛的能量的时候,因为我顺手从家里冰箱薅的这个用来拍照的原切肥牛没有营养成分表,我其实只能取了市面上常见肥牛肉卷的平均值。

但事实上,这个牌子的肥牛,我当时买的时候,是挨着把我家附近那家盒马的所有肥牛肥羊肉卷全都看了一遍,然后挑出来了相对而言最瘦的一种,可以说基本没太多肉眼可见的脂肪部分。它的能量密度,肯定比我用来参照的那款肉眼可见起码1/4都是白色的脂肪的肥牛要低点。

要是这个厂家不犯懒,能好好写个营养成分表让我看到真实的能量数据,我觉得叭,这盒子里的用来替换午餐肉的肥牛卷,铁定还能再多加个两三根儿的……


而,如果你选择用来和午餐肉比较的,是一些基本不含脂肪的食材,比如郡肝、掏干净脂肪的鸭肠啥的,那么!

为了多吃七片午餐肉,你得少吃这么一大盘其他的: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为了让你们清晰认识到这两个不同容器在分量上的巨大差异,我还放了一张CD专辑上去当参照物!

是郡肝不够脆吗??是鸭肠不够香吗??是毛肚不够Q弹吗??

你要放弃那么多它们,就为了多吃几片午餐肉??

只能说,现代食品工业的重组调味魔法是真的厉害,能把营养价值那么差的食物搞得如此让人神魂颠倒!!

这种调味魔法,甚至把我本命郁女士都蛊住了,堂堂一个女明星,居然也是个大号午餐肉爱好者!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郁可唯女士和她舍不得放下的午餐肉》,2021年

说好的女明星吃饭都特别健康呢!!本专业粉丝在线心梗!!

今天也是营养专业知识完全干不过人类味觉本能的一天呢,叹气~


如果你读这篇文章一路读到了这里,那我觉得你的耐心还值得我多写几句~

事实上,午餐肉只是现代食品工业强大重组调味魔法的能力的一个缩影。午餐肉也好,各种淀粉肉肠也好,各种油炸调味肉块也好,它们都是加工肉类(processed meat)的一种——或者,近年来,它们又开始被归入了一个新的类别,叫做“过度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1]。

这类食物,在营养上,普遍有一些共同特征:

  • 产能营养素比例夸张失调,质量低下,譬如午餐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精制淀粉;
  • 被过度精细加工,于是饱腹感变差,吃了很难像同等重量的新鲜肉类一样很快感到饱,也做不到长时间顶饱;
  • 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条件的原因,会产生一些杂环胺之类的原本并不存在于食材中的有害物质;
  • 因为加工过程往往能让食材彻底改头换面,可以掩盖食材的一些不完美之处,于是食材本身的质量可能也不需要太高;
  • ……

或者,一个更直观粗暴的识别标准是:

  • 你还看不看得出来它本来是用啥做的。

食品工业的大批量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集中分销,让这些完成度更高、但营养价值相对较差的食物,价格相比新鲜的、加工程度更低的食物更便宜,制作成餐食需要的时间也更少。

于是,很多生活比较忙或者经济比较拮据的人,都更愿意购买这些高度加工过的食物以省钱或省时间。

虽然,从目前积累的研究证据来看,短期内(一到数年内),这些食物总体来说是安全的,并不会引起急性的疾病;但是,在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尺度上,从心血管病[2]和总死亡率[3]的角度来看,它们可能不一定像绝大多数人所以为的那样毫无问题。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吃这些过度加工的食物更多的人,可能也更容易罹患肥胖[4],也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病风险[5]。

甚至有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住院试验显示,光是把吃的食物限制成“只能吃加工食物”、“只能吃未经加工的食物”,就已经能实现立竿见影的增肥/减肥效果[6]。

(这项试验的方法学我看过了,是真的一群狠人,为了实锤不惜一切代价,各种上金标准。整个方法部分都弥漫着金钱燃烧的味道……)

韩国 午餐肉 卡路里
前述论文的图形摘要

必须承认,现在的证据,尚且还完全无法作为实锤支撑“我们必须完全避免过度加工食物”。但是,这些初步的发现,已经足以作为一种早期的消费警示。

如果你有条件选择新鲜的食物,那么,从今天开始,这些过度加工的食物,尽可能还是少吃一些吧。

参考

  1. ^Monteiro, C. A., Cannon, G., Lawrence, M., Costa Louzada, M. D., & Pereira Machado, P. (2019). Ultra-processed foods, diet quality, and health using the NOVA classification system. Rome, FAO.
  2. ^Srour, B., Fezeu, L. K., Kesse-Guyot, E., Allès, B., Méjean, C., Andrianasolo, R. M., Chazelas, E., Deschasaux, M., Hercberg, S., Galan, P., Monteiro, C. A., Julia, C., & Touvier, M. (2019).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NutriNet-Santé).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65, l1451.
  3. ^Rico-Campà, A., Martínez-González, M. A., Alvarez-Alvarez, I., Mendonça, R. D., de la Fuente-Arrillaga, C., Gómez-Donoso, C., & Bes-Rastrollo, M.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SU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65, l1949.
  4. ^Askari, M., Heshmati, J., Shahinfar, H., Tripathi, N., & Daneshzad, E. (2020).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the risk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5), 44(10), 2080–2091.
  5. ^Pagliai, G., Dinu, M., Madarena, M. P., Bonaccio, M., Iacoviello, L., & Sofi, F. (2021).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health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25(3), 308–318.
  6. ^Hall, K. D., Ayuketah, A., Brychta, R., Cai, H., Cassimatis, T., Chen, K. Y., Chung, S. T., Costa, E., Courville, A., Darcey, V., Fletcher, L. A., Forde, C. G., Gharib, A. M., Guo, J., Howard, R., Joseph, P. V., McGehee, S., Ouwerkerk, R., Raisinger, K., Rozga, I., … Zhou, M. (2019). Ultra-Processed Diets Cause Excess Calorie Intake and Weight Gain: An Inpati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 Libitum Food Intake. Cell metabolism, 30(1), 67–77.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