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膝盖走路不痛,下楼梯痛是怎么回事?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上下楼梯时,膝关节要克服身体重力和冲击力,再加上关节活动角度大,反复的弯曲、伸直,髌骨负重明显增加,并且磨损也加重。膝盖关节面有光滑的软骨保护着,还有一些起润滑作用的关节液,但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变得毛糙,且关节液减少。这时如果关节负重大,摩擦频繁,就会刺激到软骨下的神经末梢,即会感觉到膝盖疼痛了。

当下楼梯时膝关节疼,这是黄色预警;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上楼梯也疼,这是橙色预警;最后当走平路和晚上睡觉也感觉腿疼,这说明膝关节问题严重了,发出了红色警报。所以当感觉下楼梯膝盖疼时,这时要高度怀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出现,需要评估关节软骨损伤情况,以及膝关节内部半月板,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像这种情况引起疼痛,是因为关节软骨退变,造成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骨性碰撞,以及交叉韧带损伤以后,局部的水肿、肿胀而刺激膝关节本体神经感觉而导致的疼痛。临床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减缓关节的磨损程度。

膝关节疼痛挂什么科室?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膝关节疼痛的患者,一般建议先去骨科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判断引起疼痛的原因。如骨折导致膝关节疼痛,可进行固定治疗。如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疼痛,可进行磁共振或CT的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如炎症性因素导致膝关节疼痛,一般需进行血液系统的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再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有利于膝盖尽快的恢复。

区分骨科和复健科很简单,就是看是否需要动刀治疗。当骨科医师诊断病患的筋骨酸痛等症状不必开刀治疗,多会把病患转介到复健科,请复健科安排复健疗程;而复健科收治的患者,在复健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改善,评估必须开刀治疗,也会把病患转介给骨科。

比如同样都是膝盖痛的问题,骨科和复健科医师处置的思路也不同。骨科医师会尽速解决病患的疼痛,一般多会利用药物或加上部份复健动作来减缓关节发炎的退化;而复健科医师则尽量不用药,多加强卫教,例如冷敷、热敷、电疗、按摩,让疼痛舒缓。所以如果跑者的伤病没有出血或剧烈疼痛,建议挂号时优先考虑复健科。

下楼梯膝盖疼该怎么缓解?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避免爬楼、爬山、深蹲等风险动作,使用坐便器,坐高板凳,减少膝关节活动角度,杜绝大范围摩擦,能走平路不爬坡,能骑车不走路,能坐电梯不爬楼。一句话:减少膝关节的使用。

其次,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特别是大腿前方股四头肌的锻炼,以增强肌力,减少髌股关节面所承受的负担。最简单的方法是直腿抬高训练,锻炼时取卧位,绷紧大腿前部肌肉,使足跟离开床面约30cm,坚持15~20秒钟,每天3组,每组进行15~30次。每天坚持热水泡脚,促进下肢血运,局部理疗。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我才三十岁,上下楼梯和下蹲时有时会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今日话题

在骨科门诊,中青年人(20-50岁)膝盖疼痛的问题是非常常见的。按理说年轻人风华正茂,不应该出现像老年人一样的膝盖疼的情况,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不少二三十岁、四十出头的人却在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不敢使劲,或者突然腿发软。还有的出现蹲起困难,膝盖怕冷,阴天下雨膝盖不舒服,更严重的还会有膝盖的反复肿胀积液,长期不能除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尤其是女性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膝关节疾病,学名叫髌骨软化症。第一次听到自己得这个病的不少人会吓得脚软,骨头软化?!不可能吧?!这以后可怎么办?!会不会残废?!先别怕,这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膝关节软骨的一种正常的早期退变,先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再听我下面慢慢道来。

问题1:髌骨软化是什么病?怎么会得?

想要知道这是个什么病,就要先了解下什么是髌骨。

在我们的膝盖前方,有一个圆形的骨头。我们每个人都能摸到的,你摸摸看。如果你把腿伸直,放松,这块骨头你可以左右活动它,这块骨头就是髌骨。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首创了围魏救赵、围城打援等经典战术),就是被他的对手庞涓挖去了双腿的髌骨,终生残疾,改名孙膑。

髌骨是“镶嵌”在股四头肌肌腱上的一个骨头,它充当着股四头肌发力“支点”的作用,对于膝关节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约四分之一的膝关节痛是因为髌骨病变引起。

那么好端端的髌骨怎么会软化呢?

其实名字是叫髌骨软化症,实际上全称是髌骨软骨软骨症。都吃过猪骨头,猪骨头有“脆骨”(我们徐州是这么叫的,其他地方不知道),这种脆骨就是软骨,它们非常光滑,是我们关节的摩擦面。而长期的摩擦会导致软骨的退变或损伤,这种退变也是分程度的,最早便是软骨变软,也叫软骨软化,接下去如果退变继续,就是软骨变薄,再接下去就是软骨脱落了。所以,软骨软化是软骨退变的早期阶段,还有救!

文字有点多,看看图醒醒脑。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这是我们膝关节骨骼的侧面图,前方的那一块独立的骨头就是髌骨,髌骨下面黄色圆圈圈起来的就是髌骨的软骨,可以看到这些软骨是不同骨骼之间的接触面,起到减少摩擦力的作用。而右边这个图就是软骨发生了退变、软化,引发了疼痛。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换个角度看一看,接触面的软骨发生了退变。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再来个仿真图看一看,髌骨下表面的软骨就像我们刷了好多年的墙漆一样,出现了脱落(这是髌骨软化继续发展的结果)。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再来看看在关节镜直视下,正常的软骨,雪白光滑,完美。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而出现磨损、软化的软骨,表面毛躁、损坏,看着都疼。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看完这组图,大家对髌骨软化症的情况和进程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知道了是这里出了问题,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才导致了我们的膝盖疼,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2:我又没摔伤,髌骨怎么会软化呢?

有几类人特别容易得这个病

①:运动员。

②:部队军人。

③:缺乏锻炼的女性,办公室女性为主。

④:胖子和瘦子。

⑤:经常爬山爬楼的人。

⑥:需要反复蹲起的工作者。

⑦:全身韧带松弛者。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要么是大量运动,要么是平时不怎么动,要么是体重大膝盖负担重,要么是反复高强度用到膝关节,要么是平时不锻炼,短期内为了减肥或者心血来潮,猛练几天,要么是肌肉很差,太过苗条。总而言之,让髌骨受到了过度的或者相对自己体质而言过量的摩擦,让软骨难以适应,出现了加速退变。

说到这我还想讲一下我们软骨新陈代谢的一个基本知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活动,软骨每天也都不停的被磨损掉一部分,同时也一刻不停的进行着自我修复。这就像我们中学化学学过的动态平衡一样,我们看起来它好像没什么变化,实际上每一分每一秒它都是变化的,只是处在凋亡和新生的一个平衡之中。在我们还是翩翩少年时,软骨修复能力极强,每天磨损3份,可以修复10份,多出来的7份就是修复潜能,就是说你磨3份,我就修3份,你磨8份我也能修8份。所以小孩子再怎么剧烈活动,基本很少出现这些软骨磨损的问题。中学时候使劲折腾,天天打篮球、跑步、爬高上低,也没见几个膝盖疼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修复能力减弱了,而体重增加了,磨损增多了。就好比每天需要磨5份,身体也刚好能修5份,也能维持动态平衡,但是潜能没有了。一旦出现了过量的损耗,就会供不应求。于是,你去了趟张家界,爬了两天山,回来膝盖疼好几天,为什么呢,因为你爬两天山一下子磨掉了100份,你每天只能修5份,就算你回来一动不动还得20天才能修好。何况你每天还在上班下班做家务?不止是爬山,你跑步了也一样,你加班劳累了也一样,你部队训练了也一样,你想起减肥就不管自己身体状况去猛跑了几圈也一样,总之,你短时间内磨损的多了,修复跟不上,身体就给你发出警告,让你疼,让你休息,让你少磨损,好能每天节省出一点修复值来弥补之前的过多损耗。

好,你又老了十岁,二十岁。你现在每天只能修复二三份了,而你每天损耗四五份,那么你的膝盖就每况愈下,软骨再也回不到年轻时候的样子,而且还不断的退变,从软化到变薄再到脱落,露出软骨下面的真骨头,软骨是基本没有神经分布的,所以再怎么磨也不太疼,但是软骨下的骨头可不一样,神经丰富,磨它们一下你试试?压它们一下你试试?而且这些骨头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碎屑,也会释放很多化学物质,这些东西就会导致膝关节炎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节炎了。人老了,修复越来越少,赶不上每天的磨损,膝盖就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了解了软骨修复的过程,再回头想想你近期都做了什么,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膝盖疼了吧。有些时候并一定要活动多,可能天气不好、休息不好、情绪不好、压力大、身体状态不好,虽然没有增加磨损,但是却减少了修复,磨损还是每天5份,修复却从5份变成了3份,也一样会出现症状。

你若问我“医生,我多久才能好”,那我要反问你,“那要看你超量磨损了多少,还有你自己软骨此时此刻的修复能力怎么样,每天修复的减去每天新磨损的就是你每天能弥补的修复能力,总共需要多少天能够把之前的弥补上,自己算算呗”

你若还问我,“医生,你让我休息,可是我不能不上班啊”我也只能回你“反正你活动量越多,每天磨的就越多,修复减去磨损所省的就越少,弥补之前损伤的时间就越久”

这个数学模型方便我们理解软骨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其实体内的过程比这要复杂的多。什么饮食、天气、情绪、内分泌、免疫、基础肌肉状况什么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问题3:那髌骨软化症该怎么治疗呢?

如果你是从本文一开始一字一字读到这的,相信你自己也知道怎么治了。

A:休息。减少软骨新的磨损,尤其是上下楼梯、下蹲、爬山、跳跃、过量行走等。

B: 减肥。体重是持续的、时刻的增加着软骨的负担。一个180斤的人就相当于一个120斤的每天背着60斤的麻袋在生活,你还告诉我你没什么重活?!你就是重活!(我也是重活...)

C:注意保暖。我之前有文章专门讲过天气变化为什么会导致膝盖不舒服,有意者请自行查阅。

D:吃点软骨营养素。比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这些可以给软骨修复提供原材料,加速软骨修复的能力和时间。当然这也得你的软骨能利用上才行,如果车间设备都坏了工人都罢工了,你原材料采购的再多也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重度关节炎的人吃氨基葡萄糖没用的原因。(额外说一句,氨基葡萄糖每天的葡萄糖服用量极少,和你有没有糖尿病没关系

E:润滑关节。你不是摩擦会损耗软骨吗?我就给你往膝盖里打点润滑剂,减少摩擦,也是一种办法。这就是玻璃酸钠。(注意,玻璃酸钠不是封闭,封闭特指用局麻药物和激素进行注射。之前有我的文章专讲封闭该不该打,可自行查阅。髌骨软化症引起的疼痛多是短期的或者间断发作的,除非有很严重的滑膜炎积水,否则不建议打封闭。

F:疼的厉害的时候,可以吃点消炎止痛药物。此处的消炎是消除由于软骨碎屑等引起的无菌性的炎症不需要打青霉素!!不需要打头孢!!不需要打抗生素!!看着很多病人和部分基层医生对医学知识的匮乏,滥用抗生素,想想就心塞。

G:如果慢性的膝盖疼引起了滑膜炎,膝盖积水。不要盲目抽水!请到正规医院治疗,年轻人的滑膜炎首先排除风湿系统疾病,如果明确为髌骨软化引起,一般不会太多水,只需进行消炎止痛、休息即可。如果确实积水很多,影响活动,胀痛的厉害,可以抽水后加压包扎几天,辅以卧床休息。也可以抽水的同时打一针封闭,消退滑膜炎。

有的病人按照上面的回家治疗了,没两天就问我怎么还不好怎么还疼?没两星期就又问我怎么还是有点疼?!我就想问你怎么就这么着急呢?你急着上班急着照顾家急着出差,你也不能逼医生和你一起急啊,关键是逼医生也没用啊,还没到时间啊!然后又要问我“医生还要多久能好啊?”于是得到回答“请参照上文问题2”。

问题4:如何预防髌骨软化的发生和复发?

前面ABCDEFG都是亡羊补牢,当然你足够年轻的话,你这次补了牢,剩下的羊这回就算保住了。但是要想长治久安,还需要进行一番锻炼。国内的病人喜欢吃药,不要急着骂我,虽然大家每天抱怨着医生给乱开药,但是实际上很多病人你不给他开药他还真觉得你没给他好好治!

运动系统的损伤,往往需要运动康复的手段才能够预防和根治。药物最多只是辅助,缓解一下症状,想要长期预防,吃药是不行的。

要想让髌骨磨损减慢,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之前我们已经讲了,髌骨是“镶嵌”在股四头肌肌腱里的一块骨头。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强壮的股四头肌可以起到稳定髌骨的作用,让膝盖在屈伸活动的过程中,髌骨在特定的软骨轨道上运行,受力均匀。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而股四头肌肌力不足的话,在日常活动或者体育运动时,髌骨会偏离正常轨道,出现异常的活动轨迹,受力不均匀,出现软骨加速磨损。所以女性容易得髌骨软化,就是因为女人股四头肌有几个强壮,宁愿腿疼,不能腿粗啊!

瘦弱的人和韧带松弛的人就更不必说了,髌骨活动的轨迹比正常人复杂的多,很不稳定,磨损很快。

除了稳定髌骨外,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还能够稳定膝关节其他结构,延缓关节炎的进展,是对膝盖确切有益的康复锻炼。而其他我们平时所知的锻炼,如爬山、跑步、跳绳、马步、太极,均是牺牲膝关节换取其他肌肉和器官的健康,所以膝盖有病的人不适合。游泳对膝盖损耗较少,是膝盖不好的人群的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游泳受季节、时间、地点和费用等限制,不方便。骑车也可以,但是骑车又增加了交通风险,并且在我国锻炼骑车你将无私的充当起人肉空气净化器的角色,还是算了吧。

股四头肌的锻炼在家中即可完成。

直腿抬高锻炼——适合老年人或者是膝关节近期疼痛严重或者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靠墙静蹲适合除了上述比较“虚弱”的病人之外的其他人群,但是要注意姿势,仔细看我的配图说明。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直腿抬高动作要点:好腿屈膝,伤腿抬高,离床约30~45°,坚持住,到大腿肌肉发抖发酸,坚持不住再缓慢放下。这样算1次,每天坚持练习30次。

下图是错误动作: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如果你把人家直腿抬高的动作做成了这样,你就成功的把练腿变成了练腰了!最高抬到45°!再高就反而偷懒省劲了!不信你自己试试,最费劲的就是45°,等到了脚底朝天,不是吹牛,有奖金的话我能坚持一天。。。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靠墙静蹲动作要点:膝关节角度大于90°,不要太靠近墙面,两腿与肩同宽,两膝盖不要向内夹,也不要向外张开。做的时候感觉膝盖压力不大,大腿在受力,就对了。后背和脖子靠在墙上,注意不要在太滑的地方练习防止摔倒。图上我穿着拖鞋,在光滑的地上摩擦其实是错误的,险些滑倒。

每次坚持到大腿酸,发抖,算1个,每天5-10个。

或者每次坚持1分钟,每天20次。

下图是典型的错误动作: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脚后跟太靠近墙面,身体重心前移,体重压在膝盖上,不仅起不到康复锻炼的效果,还会加重膝盖损伤,越练越重。

做靠墙静蹲的时候,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膝盖疼不疼,如果疼,改为直腿抬高,降低难度。

②我的后背和后脑勺靠在墙上了吗,没靠上说明动作有问题

③我有可能会滑倒吗?

除了上述2个锻炼外,如果是身体状况较好的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器械加强训练。

上楼梯膝盖痛下楼梯不痛
问题5:髌骨软化需要吃什么药吗?或者针灸、火疗、艾灸等等。

不需要。

请在膝盖上放一条热毛巾即可。

髌骨软化是困扰很多年轻人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的一个警示:你的膝盖开始退变了!如果你还不加注意就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甚至慢慢发展称为关节炎。想了解更多膝关节的知识,可以添加我的公众号,留言回复以下关键词,查阅相关内容

阴天下雨:告诉你为什么阴天下雨时候膝盖常常不舒服。

骨刺:分析骨刺的成因和是否需要治疗。

氨基葡萄糖:了解氨糖治疗关节炎到底靠不靠谱

半月板:了解关于半月板损伤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