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玻璃娃娃”陈静琪和中国台湾省残障人士许世皇经过1年的交往终于步入了结婚的殿堂。两人虽然都是重度身障,但他们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昨日,两人一早到国民登记局补办结婚登记。虽然登记手续看似简单,但对两人而言却是意义重大。

在记者的询问下才发现,11月25日正是两人脸书互加好友一周年的纪念日。去年的这一天,许世皇向陈静琪发送了脸书好友邀请,才促成了两人的相识,后来因互相欣赏和喜欢,交往后决定步入婚姻。

对于婚后生活,陈静琪说:“我希望陪着他去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国家,看这个世界。以前他在家关了20年,我希望可以在我们有生之年去更多地方,不一样的国家,体验不一样的文化。”

41岁的陈静琪来自沙巴山打根。她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只要受到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骨折。在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的时候,她也曾患忧郁症,但所幸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不断地透过演讲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励他人。她还是2010年马来西亚十大青年的得主。

她说:“每每看到自杀的新闻就会很痛心。没有人会放弃你,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放弃自己。我们辛苦活着,找办法活下来。你们有什么压力比我们大,没有。我希望四肢健康的人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没有事情是熬不过去的。”

而42岁的许世皇正是被这股正能量感染。此前,许世皇出意外,四肢都被截肢。一开始他无法接受这个打击,也曾一度有轻生的念头。

他说:“一开始看到自己四肢都没了,蛮痛苦的,因为我小时候是爱玩爱跑、不爱读书的小朋友。(发生意外)躺在医院,听着机器的声音,每个晚上都会哭。出院以后要重新适应自己没手没脚的生活。我想过要怎么离开,但我什么都做不了,连起身都不行。我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所以选择接受现实。我开始学习自理生活,不麻烦家人。”

俗话说,当上帝关上一道门,一定会留一扇窗给你。天无绝人之处,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勇敢面对,珍惜生命,好好爱护自己。

獨/盼成母親心中的驕傲 玻璃娃娃淚崩:不想當廢人

訂閱影音:

  • 中時新聞網

現年42歲、來自馬來西亞的陳靜琪,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2019年10月嫁給台灣口足畫家許世皇,成為台灣媳婦。母親節前夕,身在異鄉的她接受《中時新新網》專訪,淚曝曾一句話傷害母親的心。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陳靜琪與母親感情好,也感念她的養育之恩。(照片/陳靜琪 提供)

無懼的愛/不畏身體缺陷勇敢說愛 玻璃娃娃戀上截肢男

樂觀、開朗總給人滿滿正能量的靜琪,過去的她其實並不喜歡自己,甚至怨老天「為什麼不能像姊姊上學,和弟弟一樣跑來跑去,其他人都正常,卻只有她是這樣?」小時候的靜琪容易骨折,皆由她的母親全天候照料,只要骨折不能動時,媽媽早晨都會端水到床邊,幫她刷牙洗臉、餵早餐。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生命鬥士」陳靜琪不畏身體殘缺,積極、樂觀的她想當一個正常人。(照片/游定剛 拍攝)

為人父母的辛勞,養兒育女大不易,何況要照顧身障的孩子,所花費身心壓力是更加倍,靜琪的媽媽保有傳統思維,從前擔心她四處奔波、身體吃不消;爸爸態度則大不相同,反希望她多去挑戰、接觸外面的世界。幾年前,靜琪的爸爸離世後,媽媽態度卻大轉變了,變得和她爸爸以前一樣,許多事都願意放手讓她做。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受疫情影響已兩年未回馬來西亞,靜琪透露非常思念母親。(照片/游定剛 拍攝)

不過,靜琪憶起剛做生命演講時常四處奔波,她的母親曾問她「我們家又不缺(錢),妳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靜琪則回母親「媽,我想要做一個正常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要吃飯、睡覺、上廁所等死」。未料,母親聽完隨即轉身離去,靜琪坦言,當下這句話深深傷害媽媽的心,至今仍相當後悔。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

陳靜琪擔任生命講師,分享自己心路歷程的故事。(照片/游定剛 拍攝)

不畏身體殘缺,反而勇敢面對自己,談及兒時記憶,靜琪感念父母,她和我們透露,十三、四歲某天夜晚,突然呼吸困難,父母緊急將她送往醫院,因病情很反覆,一下發冷發熱,靠著氧氣維持。住院期間的某天晚上,靜琪身體非常不舒服,她就突然爆哭,這時媽媽用力抱著她,陪她一起哭。靜琪說她印象非常深刻,母親在她的耳邊大聲問老天「祢為什麼要我的女兒受這麼多的苦?」這句話深深地打在她的腦海裡,那個被母親用力抱的感覺,像是一個媽媽,很害怕失去她的孩子一樣,母女倆就一起抱頭痛哭。

母親節將至,人在異鄉的靜琪,不忘向遠在馬來西亞的媽媽告白,「媽,對不起,平時講話很直白,是想讓媽媽更了解,我不想當廢人,而是想當有用的人。」更感謝母親放手一搏,讓她能夠四處去挑戰與冒險的機會,希望可以做到母親心中的驕傲。

「在賺到的20幾年中,我賺到一個老公,還有台灣的家人!」來自馬來西亞、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的陳靜琪,和口足畫家許世皇,23日在教會婚禮中相互交換誓詞。總是樂觀面對苦難的陳靜琪,難得淚眼婆娑地說:「其實我原本想辦告別式

夫妻在人海中相遇相戀

「一路走來,沒想過自己會有結婚的一天。」罹患成骨不全症的陳靜琪,身材嬌小,行走不便,她未曾想過,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在茫茫人海中和先生許世皇相遇,進而相愛。

 陳靜琪為馬來西亞華僑,因身體因素經常骨折,需家人照料,但父母不以此為麻煩,反而視女兒為珍寶,經常鼓勵她走向人群,接觸外面世界。 

因此,陳靜琪常以「微笑」面對他人的異樣眼光,態度正向積極;2010年獲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個人成就獎」,經常受邀至世界各地演講。她見證,充滿愛的環境,能翻轉眼目,使看似黑白的單調人生,化為彩色的美麗篇章。

2011年來台演講時,陳靜琪發現,台灣有許多無障礙坡道,接著又聽聞,台灣有位同樣罹患成骨不全症的病友隻身環島,因而備受激勵。經謹慎籌備後,2015年,她獨自環島50天,並在過程中,深深愛上這塊土地,常找各種機會搭機來台。在這之前,她完全沒想到,後來會在台灣認識許世皇,並結為連理。

  • 陳靜琪為許世皇戴上有婚戒的項鍊,並細心將其塞入領下。(圖/美福教會 提供)
  • 陳靜琪的母親人在馬來西亞,透過網路參與兩人婚禮,彼此期待疫情後相聚。(圖/美福教會 提供)

遇見妻子,打開封閉心門

14歲時,許世皇為了曬衣服,拿著鐵棍的他誤觸高壓電,醒來後,發現人已躺在病床上,雙手、雙腳都因被高壓電燒到而燒焦壞死,手術切除。 

正值活潑好動的國中生,因一場意外奪走四肢,重擊生命。特別要面對他人指指點點的眼光,導致長達約20年足不出戶。但生命總是在不經意的下個轉角,遇見不同風景。許世皇認識了神所賜的配偶,兩人願相互扶持,共度人生每個高山低谷。 

一次偶然機會下,許世皇在身障社團臉書中認識到陳靜琪,彼此深入認識、聊天後,互相吸引、越走越近,於2019年公證結婚。 

婚禮上,許世皇感性表示,自意外發生,日常生活一直仰賴家人幫助,感謝父母當時不放棄、無微不至的照料,也感嘆父母離世得早,無法參與自己婚禮,看到兒子幸福的樣子。 

同時,特別感謝弟弟和弟媳。弟弟發現自己被高壓電電到時,勇敢將他拉開;他受傷後,弟弟不離不棄在旁陪伴,甚至父母過世後,不視他為累贅,願接自己至台中居住。 

許世皇也感謝岳母,將自己視為親兒子般疼愛;岳母雖身體不好,但一有機會,就會推著他到公園走走,每日為他們精心準備三餐,且每次旅遊,都會優先考慮旅遊地的無障礙環境,並在自己認識妻子時,鼓勵他勇敢接受愛 

與妻子相處的三年多來,是許世皇人生中突破、成長最快的時候。陳靜琪教自己自立生活、獨自搭公車,因此他向天父禱告,求神幫助自己成為負責任、使妻子驕傲的老公,並懇求天父,讓妻子身體健康,多陪自己久一點。 

事實上,許世皇會如此禱告,其來有自。陳靜琪被診斷出成骨不全症時,被醫生判斷只能活到21歲——今年43歲的她,非常珍惜「多活」的每一天。 

近期回診時,醫生表示,陳靜琪病情不樂觀,出現心臟衰竭情況,因而她擔心,「若自己突然離世,丈夫怎麼辦?」於是開始張羅「告別式」。

  • 陳靜琪感謝教會家人的支持,協助籌備婚禮。(圖/美福教會 提供)
  • 婚禮結束後,家人們合照。(圖/美福教會 提供)

從慌亂到平靜安穩

醫生的話如巨石,投擲在陳靜琪平靜的心湖,瞬間水花四濺。她擔心許世皇會難過,以及丈夫獨自生活會遇到困難,唯一想到能先為對方做的,就是先辦後事,因此隨即聯繫舉辦葬禮儀式的相關單位。 

最後在和教會聯繫時,陳靜琪想到,自己尚未舉辦婚禮,先舉辦喪禮似乎有點奇怪,加上教會牧者同工,用神的話語予以鼓勵、勸勉,陳靜琪的心逐漸恢復平靜,決定改為舉辦「婚禮」。在教會家人幫助下,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所有預備事項。 

婚禮上,陳靜琪感謝教會家人的支持,並分享心境:「若真的要回到天國也沒關係,因為經過約一個月,重新安息在主裡,覺得要相信天父安排,祂將為世皇安排更好的路,不用、也不應該擔心,要全然交託、相信(神)。 

陳靜琪不看自己沒有的,反而數算已擁有的恩典。

自從活超過21歲,她開始覺得,每天都是「賺到」的。20多年中,賺到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個人成就獎,賺到一個老公、台灣的家人,認為能來到台灣,都是上帝的安排。「能成為天父的孩子,是我們的榮幸。」她深深感恩。

耶穌為世人捨命,使相信祂的成為新造之人,並經歷生命能如此精彩、豐盛。婚禮背後的故事,或許有些許不捨,但藉著夫妻傳遞的生命韌性與見證,將持續影響更多人——儘管眼前景況黑暗無望,但當有上帝在生命作主掌權,就能寫出彩色的人生篇章!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其實我原本要辦告別式..」玻璃娃娃多活22年,婚禮數算神恩典

玻璃娃娃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