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 工作 紙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解】

选自《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初名龟龄,字子同,号玄真子。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诗人。肃宗时待诏翰林,因事被贬为南浦尉。遇赦后不再出仕,当了和尚,过隐居生活。天下游览,常游于太湖及浙西苕溪等地。日与山水渔樵为友,长期泛舟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人称“浪迹先生”。据传,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隐而有名”。通音乐,能书画,善歌词,常自作渔歌,绘成画幅。作品多表现隐居时的闲适生活。其词仅存《渔歌子》五首。《渔歌子》为描写水乡风光之作,在早期文人词中颇负盛名,这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全唐诗》录其诗词九首。有《玄真子》集。

《渔歌子》,即渔歌,或渔家曲。歌子:犹曲子。《渔歌子》,写于大历七年(772)秋八月。

【解读】

全词四句,词意发展分两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前,成群的白色鹭鸶在飞翔;两岸桃花盛开,江水初涨,清澈的江流中活跃着肥美的鳜鱼。〕

第一层,写春山、春水、鹭飞、鱼肥的“江南春汛图”。

“西塞山前白鹭飞”,词的第一笔写了“山”、“鹭”两种形象。“山前”,表明处所,在“山前”的上空,有成群的白色鹭鸶在飞翔,使江南鱼米之乡生意盎然。这句是写远处高处所见,写淡远之景,画面的空间是阔大的,为下文渔夫垂钓展开了广阔的背景,也是全词的衬景。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边,现名“白龙山”。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优美。张志和垂钓处,即在西塞山下西苕溪水域。白鹭,是一种羽毛雪白,嘴直而尖,脚脖细长,以鱼虾为食的水鸟。

“桃花流水鳜鱼肥”,绘出了“流水”、“桃花”、“鳜鱼”三种形象。“流水”亦在“山前”,傍依“西塞山”而流,碧水青山相依。“流水”’前冠以“桃花”,表明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之意,既含蓄地表现了“流水”两岸多桃林的美景,也点明了时值江南二月,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气候和暖,雨水频繁,江湖碧波荡漾,游鱼争食嬉戏的美好季节。“鳜鱼肥”是写水中,既能看清鳜鱼之肥,可见“流水”的清澈。这一“肥”字,突出了鳜鱼的特点,肥墩墩,对观者、钓者产生了极大的引诱力。鳜鱼,又名桂鱼、花鱼,黄褐色,黑斑纹,鳞小晶亮,样子十分惹人喜爱,肉质细嫩鲜美,是我国名贵的食用鱼类之一。有俚语云:“尝尽天下肥,不及鳜鱼美。”这句诗写近景,亦是诗的主景。是谁看到的青山、白鹭、红桃、碧水、肥鱼这一切呢?当然是钓者,即词作者的化身。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风斜雨细好垂钓,哪还想到归去?〕

第二层,写斜风细雨恬然垂钓,乐在其中。

词的第三句写“钓者”,用了借代修辞手法,不正面写人,只粗粗地勾画了钓者著饰,“青箬笠,绿蓑衣”,是以渔夫的穿戴写词人自己的垂钓形象。“钓者”头戴“箬笠”(用竹篾编成,内夹箬竹叶子的斗笠),是“青”色的,身披蓑衣(用蒲草茎叶编织成的雨衣),是“绿”色的。一“青”,一“绿”,使从容自乐的渔夫形象更鲜明,更传神,也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富有生气的色彩,词人悠然自得的情态可见。戴笠穿蓑,是古今诗人笔下常见的渔夫形象,而着青披绿,却是张志和画笔之下设色之妙。

同时,“箬笠”、“蓑衣”的描写,也极为自然地引出了词的下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垂钓时的天气。“风”是斜的,是柔和的春风;“雨”是细的,是甘霖春雨。春风吹拂着如丝如毛的春雨,扬扬洒洒。风的斜度,是通过细雨斜飘看出,用雨写风,十分巧妙。有“箬笠”、“蓑衣”的遮护,何愁风雨,不必归;有迷人春景的吸引,忘情于山水,不愿归;又有肥美的鳜鱼可钓,陶醉于垂钓,不能归;同时,这句诗也有所寄托,作者退隐垂钓于江湖,怡然自乐,官场上的“风雨”又有何干呢!所以说,“青箬笠,绿蓑衣”只是对渔夫外形的描绘,而“不须归”却是对渔夫内心世界的刻画,写出了渔夫赏春的欢乐,爱春的迷恋,争春的心切。“不须归”三字,使情寓于景中,景与情相融,完美统一,确为这幅“江南烟雨垂钓图”的点睛妙笔。

【综述】

这首词描绘出了一幅烟雨迷蒙、桃花流水、鹭飞鱼肥、渔夫垂钓的江南水乡图景,赞美了渔夫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隐居江湖,厌弃仕宦生活的感情。

这首词仅二十七字,但构思精巧,画面容量很大,描绘景物众多,多而不杂,围绕中心,妙作安排,远景近景相衬,动景静景相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汛图”:绘出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九种景物。西塞山、白鹭是远景,但不朦胧,给人的印象是清晰的。桃花、流水、鳜鱼是近景,但近景距远景并不甚远,山水是相依的相衬的。斜风、细雨,既有近景,也有远景。至于青箬笠、绿蓑衣,当然属近景。从另一角度看,词的第一句中的两景,西塞山是静的,白鹭是动的,在飞翔;第二句中的三景,桃花是静景,水是动景,在流,鳜鱼是动的,在游;第三句中的两景,青箬笠、绿蓑衣,有时是静景,有时是动景;第四句中的两景,斜风、细雨,看似静景,实为动景。画中诸景,远近适当,动静相间,相互衬托,十分谐和,创造了令人神往的优美境界。

正是这优美如画的自然景物,烘托出了词人隐居江湖,悠然自得的心境。“烟波钓徒”张志和,在这烟雨中春江上垂约,志不在鱼,在于垂钓之乐,在于忘情山水,在于厌弃仕宦生活,这多种情感,是通过淡远宁静的诗的境界,通过清新活泼的格调,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得以充分表达。

这首词一直被后世所传诵,所推崇。苏东坡对《渔歌子》甚为欣赏,度意入曲,引录全文。可见此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原詞

漁歌子 工作 紙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題解

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張志和既為山川隱逸,著作玄妙,故後世傳為神仙中人。

格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漁歌子 工作 紙
張志和

張志和(約730~約810),字子同,初名龜齡,後由唐肅宗賜名“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
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後棄官遷居黟縣赤山鎮(今祁門祁山鎮)之石山塢。十六歲游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並賜名“志和”。後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本籍,親喪不復仕。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因以為號。
張志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

注釋

西塞山:今浙江省吳興縣西南。
白鷺:一種水鳥,捕食小魚,羽毛純白色,也叫鷺鷥。
桃花流水:指桃花盛開春潮漲起時的漁汛季節。
箬笠:一種細竹葉子編的斗笠。
蓑衣:用草、棕或竹葉製成的雨披。

譯文

西塞山前有白鷺在飛,桃花盛開,水流湍急,鱖魚更是肥美。
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在江面中垂釣。
而他久久不願離去,是因為這裡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漁歌。
詞中前兩句點明了地點和時令,地點是長江中段的西塞山前,時令是春天桃花盛開的節候,而且描繪了一幅春江美景:青翠的西塞山矗立在江水之中,山前飛鏇著白鷺,桃樹盛開著鮮艷的粉紅花朵,江里游著又大又肥的鱖魚。西塞山、白鷺、桃花、江水和鱖魚,這些特有的景物顯示了這幅美景的特色,而且青、白、紅、綠等色澤鮮明,互相映襯諧和,從而突現了春天和美而充滿勃勃生機的景象。
後兩句由景及人,描寫了一個戴著“青箬笠”、穿著“綠簔衣”的漁人,正趁著“鱖魚肥”的好季節在打魚。此時刮來了斜風,天上又下了細雨,但他既愛上了這周圍的美景,習慣了這打魚的生活,又有笠子、簔衣防身,何怕風吹雨淋?自然是不肯回去的。
作者用“青箬笠”和“綠簔衣”這青、綠相襯的裝束,勾勒出漁人的外表,又用“斜風細雨不須歸”刻畫漁人的精神世界,從外到內突現了漁人的形象。景物之美和漁人的形象,構成了漁家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的讚歌。言外之意是這種美的環境和生活,為官作宦者不能有,只有隱於江湖者才能享受到,辭官歸隱不失是一種正確的抉擇,從而反映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棄,對歸隱生活的自安自樂。這才是作者寫作此詞的主旨。
張志和的詞留傳至今只有《漁歌子》五首,這是其中一首,表現了隱居江湖之樂。

藝術特色

作者寫作此詞運用了烘托和映襯手法。先描繪春江美景,為描寫漁家生活作鋪墊;後由景及人,描寫漁人及其生活,用美景烘托漁人生活,漁人生活又映襯了美景,環境的美和生活的美互相烘托映襯,構成了全幅漁家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的圖景。在寫景中,又選用各種鮮明色澤相互映襯;在寫人中,也用青、綠裝束相互映襯,並用“斜風細雨”襯托漁人的形象,從而突現了景物的美和漁人的美,以表現主題思想。
《藝概》卷四: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詞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

相關搜尋

  • 《秋思》
  • 《天淨沙·秋思》
  • 《釵頭鳳》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過秦論》

熱門詞條

  • Blizzard Entertainment
  • CPB
  • however
  • royce
  • 《黑鷹計劃》
  • 十兄弟
  • 天堂來的孩子
  • 子宮後傾
  • 孫敬媛
  • 星際之死神傳奇
  • 晶璽商旅
  • 松露
  • 柬埔寨簽證
  • 竇娥冤
  • 膝蓋積水
  • 自然排序
  • 致勝
  •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 贅婿
  • 量子
  • 金色
  • 隱睪症
  • 風水畫
  • 魚池
  • grace gift
  • Moncler
  • Nathan
  • NeoCell
  • 《鬥陣俱樂部》
  • 侯怡君
  • 屠龍傳說
  • 崇光百貨
  • 拜託了老師
  • 普法欄目劇
  • 林柏宏
  • 江淮K5
  • 潛意識
  • 申東靖
  • 瘋狂猜歌
  • 相片
  • 納豆菌
  • 英國留學
  • 避暑
  • 靠枕
  • Abbie
  • 下雪
  • 巴塞爾
  • 日本赤軍派
  • 楊敏盛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辣手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