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問題 開啟 學生 理解 之 門

2014 年春天,我們和一群小學教師開始這本書的讀書會,一邊閱讀、口譯,一邊對比、討論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讀著談著,深感這本書為我們開啟了更新理解「課程與教學」之門,讓我們受益良多,於是向心理出版社「毛遂自薦」翻譯這本書,沒想到竟然成真。

更新理解之一,是 Essential Questions(EQ)的意義。基本上,《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是一本頗為厚重、概念密集的書,為了幫助讀者吸收和練習其中的 backward design、big ideas和 EQ,作者們陸續撰寫實用手冊和更詳細的說明,本書即是他們最新出版的作品,聚焦在 EQ,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在讀書會過程中,由於沒有找到對等原文意義的中文,我們一直未翻譯這個名詞,之前譯者譯為「主要問題」,但新書增加了不少訊息,例如:它是開放性問題,是學科領域裡很重要、可遷移應用的想法,能刺激思考和挑戰心智,需要高層次思考,要求支持證據和正當理由,會引燃更進一步的探究,並且隨著學習發展的時間重複出現⋯⋯這些特質讓我們覺得「主要問題」的意思好像缺了點什麼。

我們查閱 essential、essence 以及這兩個英文單字相似詞的中文翻譯,諮詢各領域專家:哲學家用「本質問題」;科學家用「必要問題」;大陸譯者用「基本問題」;資深教師建議用「核心(概念)問題」。我們套用各種譯法到譯文當中,尋找最合適的語彙,在「本質問題」和「核心問題」之間猶豫著。最後,我們從原書序言的「marrow」(骨髓/精髓)獲得靈感:骨髓是血液的工廠,血液從骨骼核心深處生成,流動循環全身,是生命的泉源。從學科精髓發展出來的「核心問題」,帶動學習者不斷循環探索研究各個領域,成為學習的泉源。尋思這個語詞的意義,讓我們以全書的脈絡更深入去理解《核心問題》這本書。

更新理解之二,是臺灣和美國對「課程」之理解差異,以及核心問題對於課程設計的重要性。特別是第三章說明如何拆解美國課綱標準陳述句的動詞和名詞,轉化為教學應用的核心問題,我們發現從臺灣課程的書寫架構,較不容易找出核心問題。原來臺灣的領域綱要主要目的在告訴老師「教什麼內容」,所列項目是領域內容的分類,因此老師提出的問題是要引導學生回答內容。例如:文體是領域內容的分類,所以語文領綱列出老師要教的文體,老師使用 5W1H(六何法)的問題,引出文章摘要來教課文內容和寫作。

相對之下,美國的語文課程標準告訴老師:語文的目的在幫助人類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了解別人的想法,所以老師提出的核心問題可能是:怎樣把話說得更清楚/誇張/幽默?明喻和隱喻的作用哪裡不同?作者為什麼不用隱喻?這個例子說明美國的領域課程架構,告訴老師該學科的研究者在尋求什麼重要知識?用哪些方法來探討那些知識?所以老師可以直接從課綱標準了解到學科的精髓,讓學生和老師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共同追蹤、探索核心問題。

這樣的理解告訴我們:臺灣的老師要發展、設計出核心問題,需要更多的嘗試、努力和反思。但奇怪的是,聽說有些增能課程,講師認為教師只要參加半天的研習,就能夠直接執行 UbD,而原作者是窮畢生之力在持續研究發展核心問題。落差何以那麼大?其中一個解釋是前述的領域課程架構理念之不同,教師把 UbD 使用在單一節課或一個教學活動,並未考慮長期的課程鋪陳。

另一個解釋是:我們被答案框住了。本書第五章暴露了臺灣教育的盲點——我們仍然被正確答案、統一內容、統一命題、績效表現、分數和評比領導教學的文化籠罩著。學生誤以為他曉得問題的答案之後,接著只要把答案記下來,就可以停止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了。其實國際評比和標準化測驗(如 PISA、TASA)是國家替教育把脈的工具,不是引導學生思考核心問題的考題。核心問題出自領域的本質,答案永遠有發展的空間,思考核心問題的方向依資訊的累積和文化的轉移持續演變,所以每一個探究的循環會帶出新的思考層次和問題來了解核心問題。既然層次的問題不斷的循環,課程必然是螺旋性的,學習亦必須以探究為基礎。

更新理解之三,是探究教學的真實樣貌。有幾位讀書會成員覺得自己經常採用探究模式的教學,但本書澄清了不少探究教學的毛病,在討論了第六章後,我們有驚人的領悟:很可能,我們沒有人真正在進行探究教學!

也許我們的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很會提問、很會探索,但踏進小學的門,老師彷彿對他們說:「請你暫停探索和提問,先熟記教科書所提供的答案。」而這一停,就是十二年,好比要求活蹦亂跳的七歲孩子說:「你暫時不要走路,先坐十二年的輪椅。」高中畢業時,學生無法走路,亦即失去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了。

在這樣的制度中,老師也會失去改變的能力。不少老師有如困在籠中的鳥,日久失去了主動覓食的能力,就算有機會到外面世界試飛,享受自由,卻因缺乏安全感,又自動飛回籠子裡生活。假如教育制度把教師綁在籠子裡,雖然偶爾想放他們出來,用學位、比賽、獎金鼓勵他們做行動研究、上進修課程,讓他們看到學生的進步及成長,產生繼續進行探究教學的動機,可是,回到學校,又成為標準答案和考試績效的籠中之鳥,不容易張開翅膀發揮本能。

McTighe 和 Wiggins 告訴我們改變教學時有許許多多的陷阱,也提供了拯救我們的妙方。他們用輕鬆且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核心問題,讀起來很有道理,可是使用上卻是一大挑戰。希望本書的中文翻譯能夠引起臺灣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和討論,讓核心問題成為帶動下一代課程與教學革新之泉源。

書名: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
作者:Jay McTighe & Grant Wiggins著 侯秋玲、吳敏而譯

內容摘要:

 一個好的核心問題是可以刺激思考和挑戰心智的;發展和深化理解是教育的一個長期目標,不是只要習得內容知識就可以了。透過探索問題,學習者可以投入思考,自己建構意義。

    當核心問題被師生視為老師,探究文化才真正的形成。

    不太好閱讀的一本書,簡言之,是一本為了開起學生理解之門,而用核心問題打造的一把鑰匙之使用說明書。

撞擊心靈的一句話:
學生最終能夠變成提問者,並且在不需要老師的指導下,持續探究這樣的問題。

行動力:如何應用在教育上?

 1.多問一些為什麼?如果會怎麼樣?

觀測太陽的核心問題:

A.是甚麼讓地球依照他們移動的方式移動的?

B.地球自轉和白天黑夜有何關係?

C.科學理論為什麼會改變?何時改變?

D.測量我們無法直接看見事物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E.對於一項科學聲明,我們決定該相信什麼?

 2.追問句型【還有別的方式嗎?有沒有其他可能的答案?

A.你說______是什麼意思?

B.為什麼?

C.你說的是________,我的了解正確嗎?

D.你為什麼那樣想?

E.你的證據是什麼?

F.你的推論是什麼?

G.你可以在這篇文章或資料中找到支持的證據嗎?

H.這份資料如何支持你的結論?

       3.鷹架句型:【我以前認為,現在我認為


文/臺北市中山女高 洪碧遠老師

寒假重新閱讀Essential Questions: Opening Doors to Student Understanding 《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Jay McTighe 和 Grant Wiggins 把核心問題的What、Why、How說得很透澈,對於想在教室裡建立探究文化的教師,會遭遇的困境描寫得更是活靈活現。我一邊點頭如搗蒜,一邊動手加了很多True!、I’m doing the right thing!、Worth trying! 等眉批激勵自己。

然後滿腔熱血地又改版了末代教科書的教學講義⋯

還在使用三民99版的課本來設計講義其實很孤單,有一股與世隔絕的仙氣⋯⋯。高三開學後第一個重點課是Helen Keller的Three Days to See,是經典的課文,多年前做的精美講義也早躺在資料夾裡,這次用完之後就會改用108課綱的教科書,講義為什麼還想要改版?

我想是在讀完《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而有所感,特別是看見作者一個核心問題的舉例 “Who sees and who is blind? ” 在英語教學上透過閱讀材料探討什麼是看見?什麼是盲?以這個核心問題貫穿課程、教學、評量,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建構意義達成理解,並培養在新情境中遷移應用所學的能力。就是這個剛剛好的舉例推了我一把,動手改變原本的提問與任務編排,想看看帶領學生探究文本時是否更聚焦。

與舊版講義相比,這次做了兩個關鍵調整:

打破逐段處理課文的慣性

設定好核心問題作為講義設計的主軸,在時間內帶領學生自學、思考、探究、表達,偏離主軸的細節勇敢斷開,課程才不會發散,教師統整時也更容易歸納。

讓核心問題成為最後申論評量的一部分

表現任務的目的是獲得學生遷移與應用的證據,在新單元一開始就讓學生知道評量與講義的提問一脈相承,課堂討論帶來的深度理解,應該反映在評量的表現上,所以討論課不是開心聊聊就好。

新版講義共三個Task,先決定好文本中哪些部分重要,能形成重要的理解,但學生可能不容易讀懂,再將這些內容轉換成提問或學習任務(講義在連結中,也在照片裡):

  • Task 1 About Helen Keller(導入)
  • Task 2 Who sees and who is blind?(核心問題的探究)
  • Task 3 Making connections(遷移應用)

以學思達教學的角度來看這份講義,有幾個考量:

自學的素材

課文本身不足以讓學生獲得對核心問題的深度理解,所以補充了三個素材(Helen Keller的簡介、眼盲小男孩的溫馨動畫、「視而不見」的心理學說明)。

自學的發生

新知識的輸入應源自於學生,非教師單向講述所以盡量將教學指引、提問、任務的進行方式清楚的寫在講義上,尤其英文是外語,講義寫清楚才能鞏固自學的發生。

思考與討論

提問涵蓋理解、分析、應用、評鑑不同的階層,形式有個人、兩人、四人小組。藉由變化學習樣貌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致,並培養合作、聆聽、互相關照的習慣。

表達與統整

因為有核心問題的貫穿,表達與統整可以更聚焦,這學期我還要練習在學生表達時在黑板上以關鍵字記下重點,除了達到核對與促進理解的目的,也有助於教師統整階段的說明。

預計第一、二節課完成Previewing(預習課文) the Lesson、Task 1、Task 2,第三、四節課討論單字、搭配字詞、句型與文法(同時讓學生能思考即將進行的Task 3),第五節課至電腦教室進行Task 3的影片口語討論,以及由核心問題發展而來的寫作評量,驗收這一課的語言知識、技能與對主題的理解。從海倫凱勒的文章出發,探討see與blind的意義,最終與自己連結,回顧生活中 “looking without seeing” 的片段,那些「視而不見」如何轉化,學生會有自己的體悟。

一個文本怎麼切入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目標清楚、適合學生的都好。藉由這次的講義改版,看見自己信念與態度的進化,很有趣,舊版是一個盡責的老師想要教完(cover)課文所有的重點,一把抓,有點趕;新版則是站得遠一點,握緊一根繩子就好,緩緩往前走,讓啟發(uncover)的歷程跟著發生。

我想以後即便不上這本課本,講義也要想辦法用在其他課程,這樣想編講義的燒腦似乎有了更高的價值。

• 新版 Three Days to See 課文探究講義(以核心問題建構意義)連結請點我

• 舊版Three Days to See課文探究講義(根據課文逐段提問)連結請點我

感謝洪碧遠老師分享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歡迎追蹤碧遠老師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