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research scientist

我相信不少人出國讀博士還是想走學術研究這條路,大部分的人在博士畢業之後會選擇博士後(post-doctoral)以拓寬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快速累積研究能量(包含論文發表、人際網路、及研究計畫書的撰寫),然而博士後再接下去的路,就會有很大的差別了,部分的人會進入學校專任的教職(Tenured-track position),部分的人在美國大學、聯邦機構、跟私人企業的研究職位( non-tenured research position);很多朋友對於博後職位跟研究職位有點混淆,所以專門寫這一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兩個的不同。

首先最大的不同是職位的等級,通常博後職位比較像是還在訓練過程中的職位(training-process position),用以銜接及訓練博士畢業跟正式工作間不足的技巧,如果說博士的過程在訓練一個學生研究能力,那博後可以說精進你這些技巧,有點介於學生跟研究即戰力之間的角色;而正式研究職最不一樣的事籌措研究經費的能力,很多研究中心的研究職,都是依存在計畫經費上(soft money),你的薪水、差旅、甚至福利(包含保險,帶薪休假等)都是從中心研究經費/計畫經費提撥,薪水經費的來源方式跟博後差別不大,但是你必須要自己是計畫主持人(Project Inter, PI),所以這就造成博士後跟一般研究職薪水的差異,在美國博後的薪水目前約$50,000 — $75,000,但是不屬於學校或中心體制內人員,大部分享有每年調薪的福利,但是在綠卡申請上不算永久職;而一般研究人員薪水約在$60,000 — $150,000+,可以算是學校或中心體制內人員,在綠卡申請上可以算是永久職位。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分類。

第二個部分是可以做的事情,基本上來說兩個職位做的事情沒有很明顯的區別,主要任務就是計畫書的準備、報告撰寫、以及期刊的撰寫;有些實驗室老闆也會讓博後嘗試領導小組別(包含研究生、大學生)研究,大部分這種研究上的協助相當有限,博後也不可能成為研究生的單獨指導人員,但是一個專職研究員,只要中心有收研究生或大學專題生,基本上都要幫忙學生研究的協助,而且研究員大多可以單獨指導研究生。有些學校限制博後不能單獨申請研究計畫,必須要有專任教授掛名PI,大部分的研究員可以單獨申請計畫。

最後當然講講我自己的例子了啊,我博後起始薪水$46,000當然沒辦法跟現在比較,但三年之後老闆幫我轉成Research Scinetist起始薪水大概$52,000,隔了一年換了一間學校第一年職稱是Reseaerch Specialist,第二年改成Scientist薪水大概是$55,000–60,000,後來又轉到州政府去做研究職位,薪水大概在$65,000–72,000,兩年後轉到私人公司職稱還是Scientist起始薪水約$95,000。如果我還在當博後我猜薪水最多最多$65,000(生科有超多萬年博後的,不過我不是生科),最後再強調一個重點博後只能算是訓練過程的工作你在博後要盡快累積實力跟能量,及早跳出博後這個位階,你看我前三年博後薪水每年的增幅大約兩千美金,早點進入正職的研究職位,首先你會進入到一個比較正常的升遷系統,比較好的福利,但是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拉經費、獨自完成研究、發表文章,總而言之就是博士到博後這5–7年的時間過得充實一點,不要蹉跎時光,我現在還是覺得那個時候有一陣過得太安逸了,浪費了不少研究動能。

research scientist ��������ʲô������

����������˶Զ����������Ӣ�ļ��������ļ�����һ��������ɡ������ļ�������������������������ڡ�������һ·���������ڡ�����Ӣ�ļ����ȴһֱ��research scientist. �����˽�����һЩ���µ�ѧ�о�С�����Ϣ��̸̸���˽�������
    Ҳ��������У���ڵ�ѧ����͵¹���࣬ÿ���о�����ֻ��һ�����ڣ��е�ֻ��һ�������ڡ���������ѧ��CEMI�о�С�飬����һ�����ڣ����๤����Աȫ��research scientist�����С����ǰ��һ�������ڣ�Ҳ��ţ���ܵ�����ϵ���ı��о����������������ڡ� ����һ����ѧ���о�С���������࣬��ֻ����һ�������ڡ����ݴ�ѧʥ���Ǹ��У��һ���о���������һλ�����ں͸����ڣ������ȫ��research scientist��
    �ɴ˿�����������research scientist����ڹ��ڵ������о�Ա��������֪��research scientist�������е��γ̣������Ը����ڴ��Σ�����ڹ�����ָ���о����� �Ҳ����research scientist�Ĺ�����˭���� ������ڵ�����Ȩ�ܴ󣬲���ѧУ���ԣ�����ֱ����research scientist���п����ǽ��ڵ��о����Ѷ࣬�����research scientist�����ʡ�
    ��Ȼ���ⲻ��ζ��research scientistˮƽ���С� ������һλ����������������ͳ��ڵ�research scientist������ÿ������ֻ��һ�����ڣ��ܶ�research scientist��ˮƽ�ȹ��ڵĽ���ǿ���ˣ���Ҳ�в���research scientistˮƽ�͸ճ�վ�IJ�ʿ���ࡣ
   

ת�ر�������ϵԭ���߻�ȡ��Ȩ��ͬʱ��ע���������Գ������ѧ�����͡�
���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464716.html

��һƪ���編��̽ǰ��
��һƪ��������������֮����

���û���:

10¥: Originally posted by ũ���� at 2011-11-03 13:55:43: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ת����assistant prof�� �����Դ�������̸��

һ��˵���Ƚ��ѣ� ��Ҳ�к�Щ������ǰ��Research scientistϵ�У� Ҫ����Щresearch scientist��������ʲô�ġ����󲿷ֵ����ϵ�е����ǿ��ϰ壬 Ҳ���ǽ���֧�ֵģ� һ��û��funding֧�֣� ���ְλ�ͱ���ס�ˡ������֪��һ��������Ůresearch scientist�� ��Ϊ�ϰ徭�ý��ţ� ��fire
�ˣ� ����50�����ˣ� Ҳ����˵����ʧҵ�ˡ�
ת�ɽ���ϵ�еĿ���������
1���ϰ��ţ�� ǿ��֧�֣� ���Ҹ�research scientist������������phD.
2: ��research scientist ��ǿ�� �Լ�дproposal�� ���뵽funding, ���Լ����Լ��� ��ʱ�����ȥ��һ��������������ѧУ���ѧУ�� ����Ŀ���ţ� ���һ��assistant professor��λ��

���Լ�Ŀǰ�����ϵ�еģ� ��Ȼ�����Dz�ʿ���2�����ϣ� ���Լ���������ף� ���λ���������Ĵ�ѧ�����Dz������ġ�
Ҳ�е�research scientist������� ������һЩ����ʵ����ƽ̨����Щ�ˣ� ��Ϊuser�ܶ࣬ Ҫȥ����Щ�豸��������Щ�˵��ڴ������ ��ͦ�ȶ��ģ����� �Լ���Ϥ��Щ������ ���԰���һ�㶫���������鷢���¾͹��������� ż������������Ǯ�� ���������ǵ�funding�ˣ� ���������Լ����õ����ò���funding�� ������Ȼ�У� �����
����������˽⵽��ʵ�������
����һ�㣬 ��Ȼresearch scientistҲ����Facutyϵ�еģ� ��ϵ�↑�ᣬ ��������ȥ�μӣ� ��Ϊ����Լ�Ҳ֪���� ��ʵ�ͽ���ϵ�еIJ�һ����
��

美国research scientist

前段时间,高晓松发消息称自己去了哈佛当了研究员,不久引来了方舟子的打假,指出所谓研究员只不过是一个自费的、谁都可以去的访问学者。一时间,引起了大家对美国的研究员头衔的好奇。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中美的各种研究员和博士晋升路线。

先说说美国的。

Research Assistant,即研究助理,指获得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可能是硕士研究生),在实验室为其导师做实验。拿到学位之后,这个工作关系就结束了。

Postdoctoral Associate/Postdoctoral Fellow /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Research Associate,博士后研究员,指获得博士后职位的博士。与Research Assistant是学生不同,博士后是学校或者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一个博士后的工作期限一般是2-5年。

在博后这个层面上,各种看起来唬人的Title都有,如果翻译成中文也是各种高大上。但本质上还是它还是个博后,属于学校科研体系中的“临时工”。合同到期后得看老板续不续约。不续约就得走,续约就接着干。很多人完成博后工作之后,没有找到更高级的位置,只能继续找博后,学术圈戏称“千年博后”。

博士后要想晋升,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路线是成为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再往上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再到Professor(正教授,又称full professor),这条晋升路线称之为tenure track。在美国学校科研体系中,Assistant Professor属于预备终身教职序列,聘期一般5-6年。期满之后,学校会选择解聘还是聘为Associate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才是终身教职序列。Assistant Professor阶段是科研人员压力最大的时候,本来这个职位就稀少,拿到之后还不一定能顺利晋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

但相比于Postdoctoral Associate等一应职位来说,Assistant Professor除了可以有独立的实验室、带团队之外,可以申请项目,有晋升到终身教职的可能,是老板。

所谓终身教职,是指除非犯了重大错误,学校不得开除,这是给科研人员一个稳定的不受行政左右的资格,自由从事科研工作。相比于博后职位,一个学校里的终身教职的职位是非常少的。

而另一条路线是走Research Engineer。前面Professor晋升之路称为tenure track,而Research Engineer晋升之路称为Research-track。

起步职位是Research Engineer/ Research Scientist,即研究工程师/研究科学家,前者常见于工科,后者多见于理科。接着是Senior Research Engineer,即高级研究工程师,接着是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首席研究工程师。

相比于tenure track路线,Research-track是非终身教职路线,也就是说Research Engineer不是终身教职。相比于前者,Research Engineer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承担教学任务。当然,Research Engineer情况没有Professor那么清晰,有的Research Engineer职位相当于国内公共平台的工程师或者组里专事测试的工程师,也有的是做实验,可以转身跑到别的学校走tenure track路线。所以它的含金量就没有Professor那样好区分了。

对于一个研究组来说,有可能是这样一个配置:一个正教授,一个副教授,若干个研究工程师,若干个博后,若干个博士生组成。

那么,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说,他的晋升之路应该是这样的:先做若干年的博后(至少2-3年),接着找到Assistant Professor(至少5年),顺利晋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至少3年),最终成为full professor。

说回国内的。

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一般是三种晋升路线,分别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又有副高、正高)。上述称谓都是明确的职称,晋升的条件国家有相应的规定。

一个刚毕业的博士,一般先拿到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职位,过两年评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再过数年评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当然,也有可能拿到职位并不顺利,得先去读个博后(或者N个博士后)。

但刚毕业的博士也有可能直接拿到特聘研究员。曾经闹过一段风波,国外刚毕业的博士生,一回国就当上了XX名校的研究员。后来一细究,学校赶紧出来说是特聘研究员。除了特聘,有的高校或研究单位叫特任。研究员有特聘,副研究员也有特聘。(一般没有特聘助理研究员,毕竟助理研究员是个起步职称)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吸引人才的新形势。要想吸引青年人才加盟学校(尤其是海外青年人才),空口白牙可不行,工资待遇、科研资金、配套条件和政策都必须准备好。部分高校对于引进人才给的工资一般会类比于研究员(往往是高于的,尤其是特聘研究员还有青千等之类的帽子的时候),可以带博士生,可以独立申请项目等等。这些人才直接给研究员职称,似乎太草率,好歹是要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就此给了特聘研究员的头衔。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国内原创,是在原有的职称评定之外借鉴国外的tenure-track制度。也就是说,理论上特聘研究员需要在合同期内做出成绩,成功晋升到高级职称,否则有可能会被学校不再续约。国内学术圈用一个极其通俗又恰当的词来形容——“非升即走”。可惜的是,这项政策在国内实施还不成熟,而政策变动性也比较大。甚至有的学校可能是一年一变。

而职称评定还是从助理研究员往上升到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这条路线没有变。所以特任、特聘研究员,相比于研究员,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国家正式职称,有编制的。拿到特任研究员,还是得去评副研究员、正研究员,拿到编制才算上了岸。

话说回来,上了岸,没有经费,发不出员工工资,交不起学校的水电费、办公室租用费,也是可以分分钟体验到残酷的现实的。

科研圈同样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

本文由材料人专栏科技顾问小水滴供稿。材料人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