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分數

Junyi Academy is derived originally from Khan Academy, and derived from Chengzhi Foundatio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hengzhi Foundation, you can find under: http://kistschool.org/.

More information about Khan Academy, you can find under: https://www.khanacademy.org/.

  • 五年级

分数

这个单元比较复杂的部分是混合运算和“的”的概念。所谓“的”的概念,其实就是“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在这里“整体”不一定是一个整数。只有真正明白这一点,才能比较容易面对KSSR高思维的题目。
另外,在分数的运算里,同学们需要善用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转换,但在给予最终答案时必须是最简分数,不然会丢失分数哦!
家长们可以下载一下的习题,让孩子巩固知识点,加强孩子对分数这个单元的掌握能力。

*五年级的出题标准于2021更换至新的KSSR Semakan,以下的练习已属于旧版。

五年级数学题单元7 : 第一套练习题+答案

SJKC Math Standard 5 Chapter 7 Exercise 1

五年级数学题单元7 : 第二套练习题+答案

SJKC Math Standard 5 Chapter 7 Exercise 2

p.s. 五年级所有单元的数学习题,请点击以下链接

华小五年级 – 数学习题

假如要的是考卷,而不是根据单元的数学习题,家长们可以来这里下载:

小学五年级 考卷题库

单元7 – 分数

7.1 分数的加法

  • 进行至三个数目的加法运算,涉及整数、分母至10的真分数和带分数。

7.2 分数的减法

  • 进行二个数目的减法运算,涉及整数、分母至10的真分数和带分数。

7.3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进行三个数目的加减混合运算,涉及整数、分母至10的真分数和带分数。

7.4 分数中“的”的概念

  • 确定某数量中的真分数和带分数的值。

Leave a Replay

马来西亚独中目录

Recent Posts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计算练习题,暑假衔接!

2022-08-05 06:03 来源: 教育的游戏

暑假衔接

小学五年级数学口算1000题,每天30道!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思维题60题(暑假作业)

【每日一练】小学五年级暑假数学作业题

【电子版】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每日一练

王老师整理了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计算练习题,暑假衔接!

1、 ⑴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如:3和4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4=12。

两个不同的质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质数的积。如:5和7是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5。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如:32是8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32。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 最简分数。

3、(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 约分。约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约分可以 一次性约分(用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分母)

也可以 逐步约分(用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分母)

4、(1) 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2) 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同分子比较;通分分比较;化成小数比较

5、(1)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通分。通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通常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合适。

6、 小数化成分数:看小数的位数,小数表示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化简。

7、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化成整十整百…的分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8、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

9、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10、 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才能够相加、减。

1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计算练习题

五年級數學分數

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