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才 是 人生 最 值得 的 事

寧可做了後悔,不要後悔沒做

小時候寫作文時常寫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但是心中對光陰其實沒有感覺,尤其那時連「梭」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寫上這句話,作文至少會有「乙」。匆匆過了一甲子,現在知道它的意思了,但是卻感覺這句話還不夠真實,因為箭和梭是看得見的實體,而光陰從指縫中流失卻是無聲無息,完全沒有痕跡便不見了。

我父親曾提醒我們要愛惜光陰,他說人即使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才一千二百個月而己,叫我們想想自己已經過掉多少個月,還剩多少個月可以用?當他把光陰變成可以看得見的日曆時,我們就悚然而驚了。因為我們都有撕日曆的經驗,厚厚一本日曆掛在牆上,轉眼就剩背後的紙板了。

曾有人問我講話快、走路快,是天生的嗎?現在想想,應該是後天的,因為感到自己去日無多,想把握時間多做一點事,才會盡量想快。我也不喜歡不守時的人,因為等待的時間本來可以拿來做有益的事。因此,當編輯把這本書定名為《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時,我直覺地感到題目很好。

的確,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呢?這個答案依時代背景、人生觀、生活環境而有所不同。在台灣貧窮的年代,很多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便是把孩子拉拔長大。孩子就是希望,長大就可以分擔農事、家事、國事、天下事,所以多子多孫多福。

後來台灣富裕一點了,父母就希望孩子學業好,上大學,光耀門楣,而且功課好,才能考上好學校,才能進好公司,才能住進好的養老院。在我念大學的五十年代,很多父母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把孩子送到美國去留學,在那邊賺美金。我們也不負父母所望,在美國成家立業,寄美金回來孝養父母。但是慢慢時代變了,台灣錢淹腳目,大家不再稀罕美金了,這時人生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活得有品味、有意義、有尊嚴,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

遺憾的是,經濟繁榮、社會富足後,人類的劣根性也逐漸浮現,社會變得笑貧不笑娼,很多人的眼裡只看得見權勢、貪腐帶來的享受,而看不見公平、正義的社會理想,更不要說隨處可見的是非不分、指鹿為馬了。

回想一九九二年,我剛回台灣,坐自強號去嘉義中正大學報到時,看到稻田裡不時冒出大大的看板,上面畫著身著越南傳統服裝的女生,旁邊還寫著新娘名字和手機號碼,讓我大為驚訝。等到我住進民雄鄉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門大生意,後來為了做老人的記憶實驗,走訪農村時,看到更多對外配不公平的對待。才發現,在台灣表面的繁榮底下,仍然藏著很多黑暗面。

我看到外配的孩子在學校受歧視,過得很辛苦,但是城裡的孩子過得也不輕鬆,因為要補習。當我所教的大學生(他們應該算是人生勝利組了)只想著畢業後賺大錢,卻對知識的追求沒興趣,對人生也不抱希望——我知道這個社會病了。

當我到台北的陽明大學教書後,一直有人來找我為他們的右腦開發班、腦力開發班背書。我深感知識不夠,就不能做批判性的思考;不能判斷是非,自然就無法去改正它;不能改正,也就不會有創新。也就是說,知識、批判性思考和創新其實是有連帶關係的,而台灣要跟得上國際潮流,創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當《天下》雜誌的殷發行人來邀我寫專欄時,我一方面忐忑不安,擔心自己非中文系畢業,文字不夠好,一方面又很高興有機會把所知所學用出去。

當時,我父親還在,他說,寧可做了後悔,不要後悔沒做。我就大膽接了專欄的工作,從一九九九年一路寫到二○一九年,這二十年來,每個月寫十篇專欄,寫專欄比寫作文難,因為沒有題目,無法「借題發揮」。我常在家中走來走去,不知寫什麼題目好,但是秉承父訓,我一定做到準時交稿,再怎麼生病都會爬起來寫,二十年來沒有落過一篇。父親若還在,應該會覺得欣慰,因為父親辦《刑事法雜誌》時,常碰到邀稿不能準時進來,自己要跳下去寫稿的事。每次他都會告誡我們,答應的事哪怕不睡覺也一定要做到。

這本書是專欄集結的第三十二本,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親,感謝他們當年不顧祖母強烈的反對,讓我上了學,念了書。

二○一九年十二月於台北

什麼 才 是 人生 最 值得 的 事

作者: 洪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01/21

什麼 才 是 人生 最 值得 的 事

秩序:寧可做了後悔,也不要後悔沒做

小時候寫到光陰如梭,到現在作者已經70幾歲了,真的很快就過了一甲子。即使一百歲也不過1200個月而已,想想自己還剩多少個月吧。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呢?這個答案根據時代背景,人生觀不同,有些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孩子長大,然後可以分擔家事,後來台灣富裕了,父母就希望孩子學業好,然後考上好學校,進入好公司,最後進入好的養老院。那作者在美國成功就業,成功寄美金回來,後來台灣也富裕了,大家也不一定需要去美國工作,這時候的台灣重點就是如何活得有品味有意義,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

英國諺語說到遊蕩的人未必是迷路的人,作者遺憾大學唸的是法律系因為他的興趣是心理系。

後來才發現其實都還是可以使用到相關的一些知識,所以人生是沒有白走。不然克林說:經驗是是一所很貴的學校,可惜愚笨的人只能從這邊學到東西,人類是所有動物中唯一可以享受祖先智慧的一個動物,聰明人靠閱讀來學習經驗,所以如果能好好利用祖先的智慧。所以作者,主張學校刪除古文是不智的

不景氣如何做到不降價又買更好?

答案:

1 獨特性不是靠價格來吸引別人。

2 獨特的品質與服務,因為這是別人無法殺價的地方也是你自己才可以操縱的地方。

先苦後甘還是先甘?   作者建議:先苦後甘

因為先甘後苦的壓力很大即使只有10年你知道未來會很苦,你可能前面的甘也沒這麼甘了。

先苦後甘,代表未來是有希望的,其實就算只有10年的快樂,但是因為你知道這是你可以掌握的所以你會覺得辛苦的時候是有一個目標。這不是要跟由儉入奢易男由儉入奢易還是由奢入儉難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作者主張年輕時辛苦點,以後可以確保自己好。

餐桌是一個最適合跟孩子溝通的地方,因為食物會帶給人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所以很多人跟客戶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喜歡約在吃飯的地方,或者是吃飯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那只要父母在美洲回家吃飯的時候跟父母聊天就能增加孩子的詞彙,因為大人在餐桌上說的自私孩子不會結束不然平常吃飯飯去睡睡這種其實比較不會增加孩子的詞彙。所以說故事的訓練也是還蠻重要的,小學生們組織一個故事代表他整個的邏輯傳遞出去的事情都能做到。

其實小孩需要的是安全感,就是常常能看到父母親,台灣曾經有一陣子叫爸爸回家吃晚餐的運動

探索工作的意義。有一個資優生離開學校,才發現學生是天之驕子,學生要佔據立法院都可以,這就是學生特權。但工作後出了社會才發現,為了領到薪水工作累死做好,是員工本分,做不好還會被罵。

好習慣可以幫你省10,000個小時

史丹佛教授研究人的一生花了多少時間在找東西,結果發現總共花了15個月再找東西,所以如果有好的習慣你就可以省15個月的人生

物以類聚不要小看朋友的影響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從一個人的配偶去來判斷一個人

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回事

如果是被動接受資訊或是訓練,這個效率和主動去學習,效率差10倍以上。

現代人,一直讓小孩去安親班,補習班,然後補習班進度比學校快。

然後,因為好像在補習班已經學過,所以學校教的就顯得沒興趣,沒興趣,就有可能更被動。

所以,只有小孩想要主動學習的那一天,才是起跑點! 有了主動學習之後,就會學的很快,學的很有熱誠,就真的起跑了。

一個主動唸書的小孩和被動唸書的小孩,主動唸書的小孩有效率,就可以省很多時間,然後,就可以更多時間從事課外活動!

同樣的,主動工作和被動工作,一樣8小時,主動工作的人,就會完成比較多的事情!!

剪報帶來的樂趣和智慧

作者在健保局,後來20年後回來看20年前的新聞就覺得很有趣。那如果現在比較科技一點你可以用iPhone平板電腦做簡報,然後把資料放到雲端,這樣子可以隨時拿出來分享

食物可以改變基因的表現

吃的健康可以幫助腦部發育

,原因是因為很多事我們身體不能自己製造要靠食物去獲取,像是蛋白質的反應速度以及神經元的突出的活化速度都會根據食物說過去的營養改變,所以一般富裕的社區小朋友平均的反應是比較快的也是和你的作文是見證已經擁有不小了

有時候說的越多代表越無知

防失智為何要他們學新東西,

學習新東西,瞳孔會放大,代表正腎上腺素在分泌,正腎上線分泌的話會增加神經元的密度,降低認知退化。所以研究表示從大腦中檢測正腎上線數的能力就可以預測這個老人在六年內認知退化的程度。所以讓70歲到90歲的老人家上六個月的電腦課,發現不再上課之後,他們也能保持大腦的活化,這是因為他們之後就開始可以用電腦去查詢有沒有興趣的東西了。

2020.3.29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