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全球簡圖圖中甲區降水量接近世界平均值但卻成為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地區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為何

全球水資源:三分之一人類「高度缺水」

2019年8月7日

圖為全球簡圖圖中甲區降水量接近世界平均值但卻成為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地區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為何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印度工人在金奈郊外幾乎乾涸的普扎爾水庫小水塘中取水(圖為走過乾涸水庫的工人)。

人口增長、日益增加的肉類消費和經濟活動正在讓世界水資源背負沉重壓力。

根據華盛頓研究機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最新數據,全球將近400個地區的民眾生活在「極度缺水」的環境下。

有人擔憂,水資源短缺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這正是引發衝突和政治不穩的原因之一。

  • 地球上的淡水是否會有用完的一天?
  • 這11個城市未來可能將遭遇飲用水枯竭

從墨西哥到智利,再到非洲、南歐和地中海的旅遊熱點地區,「水資源壓力」(從地表抽取水量與可用水量之比)達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

全球問題

世界資源研究所稱,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26億人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國家,其中17個國家中的17億人生活在「極度缺水」的地方。

儘管中東乾旱地區的十幾個國家被認為是世界上極度缺水的國家,但世界資源研究所稱,印度在水資源的使用和管理方面面臨嚴峻挑戰,這將影響從民眾健康到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巴基斯坦、厄立特里亞、土庫曼斯坦和博茨瓦納也是極度缺水的國家。

研究中的驚訝之處

這些數據來自世界資源研究所,他們計算了各地區地表水、地下水抽取的水量與可用總水量的比值。

當一個地區的相關比例超過80%,就會被視為「極度缺水」;其次是「高度缺水」,比例為40%至80%。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南非開普敦在2018年出現嚴重缺水,當局曾嚴格限制用水(圖為開普敦郊外空的公共游泳池)。

主要研究者霍夫斯特(Rutger Hofste)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研究數據的人,我嘗試對數據的結果保持相當公正的態度,但我對印度如此糟糕的情況感到驚訝。」

在全球最缺水的國家中,印度名列第十三,比巴基斯坦還嚴重。印度有36個邦和地區被列為「極度缺水」地區,南部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金奈(原名馬德拉斯)最近也遭受了洪水和乾旱。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報告稱:「印度主要城市金奈持續不斷的水危機表明,未來幾年印度大部分地區將面臨各種挑戰,而糟糕的水管理,工業和民眾生活對水的需求不斷增加,會加劇這種挑戰。」

世界資源研究所稱,如果不採取措施,墨西哥將面臨與印度同樣嚴重的情況。墨西哥32個州中有15個州被列為「極度缺水」。霍夫斯特指出,墨西哥城的供水系統尤其脆弱。

智利有10個地區被列為「極度缺水」,包括首都聖地亞哥。

中國和俄羅斯的首都北京與莫斯科都被列為「極度缺水」,但這兩個國家並非如此。

霍夫斯特說,在意大利、西班牙南歐地區也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現象。在一年中最乾旱的幾個月裏,旅遊業給這些國家的供水系統帶來了壓力。意大利20個地區中有一半以上被認為「極度缺水」,土耳其也有三分之一的省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需水量增加

1961年至2014年,全球取水量(即從地表抽取的淡水量)增長了2.5倍。

世界資源研究所說,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灌溉農作物所需的水增長了超過一倍,灌溉用水約佔每年取水量的67%。

2014年的工業用水量是1961年的三倍,現佔總取水量的21%。同時,家庭用水量佔總取水量的10%,是1961年的六倍多。

只有一小部分水直接用於牲畜。但是霍夫斯特指出,根據荷蘭特文特大學的一項研究,一部分用於灌溉作物的水最終用於牲畜,這部分水佔全球灌溉用水的12%。

因為預計對動物產品的需求會增加,霍夫斯特認為,改變飲食習慣,比如減少肉類攝入量,可以幫助減輕一些水資源壓力。

霍夫斯特對BBC表示,如果要解決全球的水危機,這可能會是其中一個簡單的妙方。

他說,「我們利用大量的農業用地來種植糧食並給予動物。因此,當你想把資源轉化為卡路里時,這並非最有效的方法」。

據荷蘭2012年的一項研究,任何動物產品的水足跡都大於具有相同營養價值的作物產品的水足跡。水足跡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各項產品或服務背後所耗用的水資源使用量。

氣候與水資源

一些聯合國機構警告,氣候變化將導致一些地區的水資源供應變得難以預測。

世界衛生組織稱,氣溫升高、降雨量多變預計會降低許多熱帶的發展中地區農作物產量,在這些地區,糧食安全已成為問題。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世界資源研究所還表示,許多極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都出現衝突,水可能是促成衝突的原因之一

根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照現在的趨勢,到2030年,一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短缺將使2400萬至7億人流離失所。

世界資源研究所還表示,許多極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都出現衝突,水可能是爆發衝突的原因之一。這些地區包括以色列、利比亞、也門、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拉克。

約旦和土耳其等很多不得不吸收大量流離失所者的地區也因水資源緊張而受到嚴重影響。

世界資源研究所數據還顯示,並非特別缺水的國家也容易受到乾旱的影響。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的10%通常被視為乾旱。

比如,摩爾多瓦和烏克蘭被定義為中低度的有水資源壓力的國家,但它們在遭受乾旱風險的國家中排名第一。水資源壓力被歸類為低水平的孟加拉國緊跟其後。

不過,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農場主相比,這些國家的小規模農民對供水變化的抵禦能力較弱。

解決辦法

但霍夫斯特說,數據還表明,在一些因社會經濟導致水資源短缺的地方,可以通過提高水資源管理來解決問題。

比如新加坡建立了一個可持續的供水系統,政府稱之為「四個水龍頭」:進口水、收集雨水、淡化海水和新生水。以色列在先進的水技術和水管理方面是另一個世界領導者。

霍夫斯特稱,印度等面臨水資源挑戰的國家,可以效仿他們的做法,應對本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