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覺 失調 症 之 症狀 及 照護 重點

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污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臺灣在2014年已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真正成因至今仍未能確定,但主因為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失調,源自於遺傳或體質,社會環境因素和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較少。思覺失調症患者多在壓力下發病,故生活壓力、心理創傷和個人適應力較弱等壓力可能是疾病的誘因。

思覺失調症有許多症狀,罹患相同疾病的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症狀,有些症狀可能會多次發生,有些症狀則是會持續存在,嚴重度也因病程有所不同。

症狀通常有下列幾種表現:

  1. 正性症狀:會出現妄想、幻覺、語無倫次、異常行為、自閉思想。
  2. 負性症狀:則是指缺少感情、表情淡漠、話少或無法說話、不想活動、對有趣的活動沒有愉悅感、社交退縮、動作緩慢、日常生活功能減退或無法自理。
  3. 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判斷能力降低、難以作決定、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難表達感受。
  4. 情緒障礙:憂鬱、焦慮、絕望、失眠、激動、甚至有自殺念頭。
  5. 社交及工作困難:孤獨、社交疏離感、人際關係敏感、畏縮、與他人溝通有困難。

就像高血壓沒有辦法選擇得病與否,生病並沒有錯,更要積極治病而讓自己康復。讓疾病穩定,症狀改善,下列這幾點是重要的治療方向:

  1. 按時服藥:了解藥物作用與副作用。
  2. 定期就醫:與醫護人員建立緊密關係。
  3. 持續追蹤症狀。
  4. 需要時作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
  5. 安排規律生活:定期運動、攝取均衡飲食。
  6. 復健計畫:對日常生活功能退化者,提供職業輔導、錢財管理。

家人對於病人的照顧及陪伴重點有下列幾項:

  1. 思覺失調症會慢性化,通常需要長期或終生治療。
  2. 家屬對病人溝通要簡單、明確、需要耐性。
  3. 不要與病人爭辯妄想內容。
  4. 適度地尊重病人其退縮人際需求,適度尊重獨處安靜時間。
  5. 生病不是病人的錯,勿因不良行為而對病人有不好的情緒。
  6. 藥物治療若同時有家人朋友陪伴支持,會是病人回復健康的重要條件。
  7. 家屬要注意病人是否有配合治療,如:是否有按時服藥或使用長效針劑。
  8. 家屬如果能早期發現病人的問題,及早介入處理,會讓病人有較大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9. 病人若對藥物有明顯副作用,如身體不適或有突發狀況或症狀不穩、暴力、干擾行為出現,應立即就醫甚至到急診求治。
  10. 對藥物或疾病有任何疑問,應隨時向您的醫師詢問。

參考資料:

  1. 蕭淑貞、王純娟、劉玉雲、廖肇安、湯麗玉、劉嘉逸等(2006)‧精神科護理概念-基本改概念及臨床應用‧臺北:華杏。
  2. Margaret A., Niznikiewicz., Marek.K., Christoph.M., Ruth.C.(2013). Schizophrenia as a disorder of communication.Schizophrenia Research and Treatment,//dx.doi.org/10.1153/2013/952034
  3. Dawn, V.,Larry, A. (2014). Negat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An Update o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Psychiatric Times, 31(11), 1-6.

新冠肺炎 大腸直腸癌(大腸癌) 痔瘡 C型肝炎(C肝) 高血壓 過敏 氣喘 胃潰瘍 陰道分泌物(白帶)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作者登入 E-mail

思覺失調症

  • 審稿:台安醫院心身醫學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
  • 更新時間:2022-06-17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

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污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在2014年已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患者很清楚聽到有人在和他對話,但旁邊根本沒有其他人,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也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精神分裂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無緣無故的傻笑、大哭。

早期精神分裂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間變得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愈來愈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之精神障礙症狀表現,這些初期的蛛絲馬跡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治而避免疾病的惡化。

  • 疾病名稱: 思覺失調症
  • 英文名稱:Schizophrenia
  • 別名:精神分裂症

《思覺失調症》有哪些症狀?

  • 幻覺
  • 幻聽
  • 妄想
  • 胡言亂語
  • 言語片段
  • 疏離人群
  • 退縮
  • 情感冷漠
  • 攻擊
  • 破壞
  • 自殘
  • 思考障礙
  • 注意力無法集中
  • 睡眠障礙

《思覺失調症》該如何預防?

  • 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
  • 做好情緒管理,正當表達和宣洩情緒,釋放壓力。
  • 工作、學習和生活都要勞逸均衡,避免長期讓身心處於透支的狀態。
  • 學會正向支持的溝通模式,適時關心身旁親近的人。
  • 睡眠充足,規律運動。
  • 依個人性向與興趣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增進人際互動。
  • 避免濫用藥物,並遠離毒品,預防危害大腦正常的感官調控機制。
  • 如發現疑似精神分裂症發病的徵兆,及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

《思覺失調症》有哪些併發症?

  • 心血管疾病
  • 肝病
  • 糖尿病
  • 發胖

哪些人容易得到《思覺失調症》?

  • 好發於18-25歲之間,家族中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人。
  • 體質異常者,體內多巴胺濃度高過正常值許多,導致腦內化學作用產生變異。
  • 藥物及毒品濫用的人。
  • 精神和情緒壓力過大的人。
  • 在家庭成長背景中曾經歷嚴重問題的人,例如父母離異、過度情緒化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間的失和等。

《思覺失調症》的成因是什麼?

    精神分裂症發病的主因目前醫學上未有絕對定論,但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吸食毒品如安非他命等,也會導致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產生變化,引發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部構造也較異於一般正常人,腦內空間明顯過大、而腦細胞所占體積卻很小,負責思考的額葉功能也是活躍度不夠甚至失能,導致思維的速度、形式及內容都有問題。

    一旦有上述體質性的因素作為前提,當受到家庭、人際關係、心理挫折等生活事件的種種打擊,便促成精神分裂的誘因,包括:課業壓力過大、教育方式過嚴、婚姻失敗、感情受挫等。在治療上,精神分裂往往需要靠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

《思覺失調症》要看哪一科?

  • 身心精神科

《思覺失調症》主要的發生部位?

  • 腦部

違規偵測!! 您的 URL 存取請求已被拒絕... Violation Detected!! Your requested URL was rejected...

我們發現您存取網頁的方式為惡意請求,並違反了網頁安全原則,請您檢視請求是否合乎規範。

您的事件號碼為: 8349485978182050987

返回上一頁

Your request is suspicious and blocked by our web security policy. If you believe it is legitimate, please contact us and provide the following support ID.

Your event ID: 8349485978182050987

Go Back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