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弦 理論

超弦理论(英語:Superstring Theory),属于弦理论的一种,有五個不同的超弦理論,也指狭义的弦理论。是一種引進了超對稱的弦論,其中指物質的基石為至少九維時空中的弦。

理論基礎[编辑]

  • 十一維時空(十維空間加一維时間)

为了将玻色子和费米子统一,科学家预言了这种粒子,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找到这种能够证明弦理论的粒子。超弦理论作为最为艰深的理论之一,吸引着很多理论研究者对它进行研究,是萬有理論的候選者之一(指小至可來解釋我們所知的一切作用力,大至於解釋宇宙所有物理奧秘的全面性理論)。

  • 超弦理論將次原子粒子都被視為受激而振動的多維迴圈(開頭所提的10維空間)。
  • 超弦理論與傳統的量子力學一樣,將不確定性視為真正的隨機。
  • 以膜理論解釋弦與三維空間和多維度空間的關係。

弦理论中的超对称[编辑]

弦理论是我们知道的唯一能融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方式,但只有超对称的弦理论才能避免快子问题,才能包括费米子振动模式从而才能说明组成我们世界的物质粒子。为了实现引力的量子力学,也为了一切力和物质的大统一,超对称性与弦理论手拉手地走来了。假如弦理论是对的,物理学家希望超对称性也是对的。

主要類型有:

  • I型弦
  • IIA型弦
  • IIB型弦
  • O型雜弦(SO(32))
  • E型雜弦(E8×E8)。

若納入對偶性以及超重力,則可統一出M理論的框架,常見的對偶有T對偶、S對偶、U對偶。

懷疑論[编辑]

  • 1979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谢尔登·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是超弦理论的怀疑者,因为其不能提供实验可检验的预言。他曾经试图阻止超弦理论家进入哈佛大學物理系,但是哈佛大學还是接受了超弦理论,于是他选择了离开。[1] 在約十分钟《弦论这件事》(《优雅的宇宙》第二部分)的采访中,他认为超弦是一门与物理没有关系的学科,并且说:“...你可以把它称为肿瘤...”[2]。

註釋[编辑]

  1. ^ Jim Holt, "Unstrung", The New Yorker, October 2, 2006.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6).
  2. ^ "there ain't no experiment that could be done nor is there any observation that could be made that would say, `You guys are wrong.' The theory is safe, permanently safe." He also said, "Is this a theory of Physics or Philosophy? I ask you" NOVA int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文獻[编辑]

  • Kaku, Michio. Introduction to Superstring and M-Theory 2nd edition. New York, USA: Springer-Verlag. 1999.
  • Shen, Sinyan. Introduction to Superfluidity 2nd edition.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1982.
  • Greene, Brian. The Elegant Universe: Superstrings, Hidden Dimensions, and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Theory. Random House Inc. 2000.
  • Greene, Brian. The Elegant Universe(台灣中文譯本《優雅的宇宙》或大陸中文譯本《宇宙的琴弦》). W.W. Norton and Co. New York,NY. c1999. ISBN 978-0-375-70811-4

參閲[编辑]

  • 對偶性 (弦論)
  • 第一型弦理論
  • 第二型弦理論
  • 混合弦理論
  • 超對稱
  • 萬有理論
  • M理論
  • F理論

外部链接[编辑]

  • 超弦发展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訪費因曼談超弦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弦理论

基本对象背景理論微扰弦理论非微扰结果现象学数学方法几何规范场论超对称理论家

  • D膜
  • S膜
  • NS5膜
  • M2膜
  • M5膜
  • 黑膜

  • 南部-后藤作用
  • 泊里雅科夫作用量
  • 陈–西蒙斯理论
  • 共形场论
  • 量子引力
  • 卡鲁扎-克莱因理论
  • 全像原理
  • 万有理论
  • 杨-米尔斯理论

  • 玻色弦理論
  • 超弦理论
  • 第一型弦理論
  • 第二型弦理論(第二A型 · 第二B型)
  • 混合弦理論(SO(32)雜弦 · E8xE8雜弦)
  • 拓樸弦理論
  • 扭量弦理論

  • 弦場論
  • 弦論對偶性
  • S對偶
  • T對偶
  • U對偶
  • 镜像对称性
  • M理论
  • AdS/CFT对偶

  • 弦唯象学
  • 弦宇宙學
  • 弦論地景
  • 膜宇宙學

  • 陈–怕吞因素
  • 微擾理論
  • 巴塔林-維爾可維斯基代數
  • 格爾斯滕哈伯代數
  • 顶点算子代数
  • 維拉宿代數
  • 卡茨-穆迪代數
  • 1/N展开

  • RNS体系
  • GS体系
  • GSO映射
  • 卡拉比-丘流形
  • K3曲面
  • G2流形
  • 緊致化
  • 軌形
  • 定向形
  • 錐形(弦论)
  • 塞伯格-維騰理論
  • 塞伯格-維騰不變量
  • 塞伯格-維騰映射
  • 快子凝聚
  • 反常
  • O(N)模型
  • 非线性σ模型

  • 陈-西蒙斯形式
  • 楊-米爾斯理論
  • Wess-Zumino-Witten模型
  • 纽结理论
  • 瞬子
  • BRST量子化
  • BPS態
  • 磁单极子

  • 超引力
  • 超空間
  • 李超群
  • N=4超级杨-米尔斯理论

  • 阿尔卡尼-哈米德
  • 迈克尔·阿蒂亚
  • 湯姆·班克斯
  • 陈省身
  • 戴克赫拉夫
  • 朵夫
  • 費斯勒
  • 丹尼爾·弗里丹
  • 蓋茲
  • Gliozzi
  • 迈克尔·格林 (物理学家)
  • 布莱恩·葛林
  • 戴维·格娄斯
  • 葛布澤
  • 哈維
  • 霍扎瓦
  • 加来道雄
  • Klebanov
  • 南部阳一郎
  • 孔采维奇
  • 胡安·马尔达西那
  • 曼德尔施塔姆
  • Martinec
  • 格雷·穆爾
  • Motl
  • Nekrasov
  • Neveu
  • 奧利佛
  • 波尔钦斯基
  • 泊里雅科夫
  • 加來道雄
  • 麗莎·藍道爾
  • 皮埃尔·拉蒙
  • Rohm
  • Scherk
  • 约翰·施瓦茨
  • 内森·塞伯格
  • Sen
  • Sơn
  • 安德鲁·施特罗明格
  • 桑壯
  • 萨斯坎德
  • 特·胡夫特
  • Townsend
  • 瓦法
  • 韦内齐亚诺
  • E·弗尔林德
  • H·弗尔林德
  • 爱德华·威滕
  • 杨振宁
  • 丘成桐
  • Zaslow
  • 弗朗克·韦尔切克
  • 文小刚
  • 徐一鴻

  • 历史
  • 词汇

量子重力

核心概念模型黑洞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理論方法應用領域

  • AdS/CFT对偶
  • 因果鋪片
  • 重力規範反常
  • 引力子
  • 貝肯斯坦上限
  • 全像原理
  • 紅外/紫外混合
  • 普朗克尺度
  • 量子泡沫
  • 跨普朗克問題
  • 溫伯格-維騰理論

  • 陳-西蒙斯理論
  • 2+1維拓樸重力
  • CGHS模型
  • Jackiw-Teitelboim重力
  • 劉維爾重力
  • RST模型
  • 拓撲量子場論

  • 黑洞互補原理
  • 黑洞資訊悖論
  • 黑洞热力学
  • 布索全像邊界
  • 引力奇点

  • 邦奇-戴維斯真空
  • 霍金輻射
  • 半经典引力
  • 安魯效應

弦理論

正則量子重力

歐幾里德量子重力

其它理論

  • 玻色子弦理論
  • M理论
  • 超引力
  • 超弦理論

  • 迴圈量子重力
  • 惠勒-德威特方程式

  • 哈妥-霍金態

  • 因果動力學三角剖分
  • 因果集
  • 非交換幾何
  • 自旋泡沫
  • 超流體真空理論
  • 扭量理论

量子宇宙學

  • 永恆暴脹
  • 平行宇宙
  • FRW/CFT對偶

相關文章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