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血管手术后遗症

案例:
林妈妈今年55岁,一直有轻微高血压,最近因为胸口闷痛和有点头晕,经医生检验后证实心血管两处堵塞90%,医生建议林妈妈进行 “搭桥手术”。

可是,林家上下都很担心,不希望妈妈进行高风险的大型手术,可是林妈妈的病情不是单纯靠药物或饮食就能痊愈。

林妈妈在亲友的建议下向其他专科医生寻求第二意见,有的医生则认为,林妈妈的情况可以选择风险较低的 “通波仔” 手术或置入血管支架。

林家听后感到很开心,可是又担心 “通波仔” 手术的疗效欠佳,日后有血管再阻塞的问题,他们因此感到非常懊恼。

拿督叶贻源医生(Yap Yee Guan)
介入性心脏内科顾问


血管脂肪斑爆裂一命呜呼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CA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或冠心病,主要是血管阻塞所致,可造成心肌缺氧并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的话可引起心律不整,而最常见的情况是血管内脂肪斑爆裂引发突发性心脏病,导致患者暴毙。

就算突发性心脏病成功获救,幸存病人也会有各种后遗症,包括心脏衰竭,心律不整,容易疲倦,寿命缩短等。

CAD的病因包括抽烟,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基因,生活压力等,最重要的病因还是抽烟和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搭桥手术)是的治疗CAD,至于该选择哪一项治疗则需胥视病人的病情而定。

PCI俗称 “通波仔”,意指通过血管介入技术,沿着心动脉方向输送气球导管或置入血管支架到病变部位,以达到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

早期支架品质不佳
早期的血管支架品质欠佳,这些支架是用裸金属打造,品质粗糙且没有药物涂层,加上抗凝血药物还不发达,提高治疗后支架血栓(支架血栓形成)形成的风险。

支架血栓风险必须谨慎以待,因为血栓造成血液凝块,堵塞血管,可造成致命的后果。不过,随着血管支架技术不断更新,加上抗凝血药物的进步,支架血栓或后遗症的发生已越来越少。

90年代末开始盛行以合金(合金)作为原料的血管支架。如今,最普遍使用的是钴铬合金支架和铂铬合金支架,比起早期的不锈钢支架,强度更高,厚度更薄,径向力(径向力)更好。

2000年,药物涂层支架(DES)面市后,也弥补了传统金属支架易导致血管再狭窄(再狭窄)的不足,PCI用于治疗使有更好的疗效CAD,而越来越多以往不敢治疗的复杂CAD PCI也可以用来治疗了。自从药物涂层支架面市后2000年开始至今的CABG治疗需求已降低30%。

左冠状动脉阻塞搭桥效果不大显著
血管支架置入后能够发挥长远或与治疗相近疗效CABG,PCI一直都是发展的目标,近5年来,PCI的进步已能够用于治疗3条冠状动脉血管疾病(三支血管病变,下称三大动脉阻塞)和左冠状动脉病变两种过往只能以治疗的复杂CABG CAD。

三大动脉阻塞和左冠状动脉病变各占CAD病发率约30%和10%时,这些病人在早期技术还未发达以前PCI,CABG绝大多数都要接受治疗保命,如今情况不同了,PCI治疗这些CAD复杂病人也能够达到与相近的疗效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可选择风险较低的PCI治疗。

在CABG PCI治疗复杂对比CAD的三大研究报告BEST,战斗前和SYNTAX显示,三大动脉阻塞或左冠状动脉病变并接受治疗的病人CABG,术后5年疗效比PCI治疗的病人更佳,包括没有突发性心脏病的发生,无需频密支架置入治疗和生存率高达74%。

CABG治疗的好处在多支血管CAD患者中是显著的,但在左冠状动脉CAD患者中则不然。因此,根据SYNTAX评分作出估计并选择治疗较恰当。

SYNTAX评分(SYNTAX得分)是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复杂度的评估方法,即在血管造影的帮助下,计算血管阻塞数量,多少个病变部位,血管是否钙化,血管位置和曲折度等评估CAD的复杂程度,如果评分超过22意即病情较复杂,病人需要接受治疗CABG。低于22者则是病情没那么复杂病患,因此可考虑PCI治疗。

置1支架打通两分支
以往三大动脉阻塞的病人在没有选择之下,必须接受CABG治疗,可是,有些病人的病情其实并不如想像的复杂或需要不可CABG,例如只是小段或斑点病变式阻塞的病人,SYNTAX评分如今在的评估下,病人可以选择PCI治疗了。

每当提到三大动脉阻塞,大家就想到病情严重,需要CABG不可,其实病人血管阻塞程度可以不一样,不一定人人都需要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

经SYNTAX评分分析,同样是三大动脉阻塞的病人,可能有的病人选择PCI,CABG有的则需要。

心脏左冠状动脉有回旋支(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左前降)两条分支血管,而​​单纯的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虽然阻塞影响了两条分支血管血流,可带来致命性的风险,但一些病人仍有条件可选择PCI治疗。

从技术角度来看,只要在左冠状动脉病变处置入一个支架,就能一并解决回旋支和前降支动脉血流问题,而且左冠状动脉靠近主动脉(主动脉),比起其他曲折血管置入支架所需的技术来得简单。

抽烟糖尿病心衰搭桥较保险
通常,病人确诊患上CAD后,需要根据血管阻塞程度,考虑个人理由和经济能力来选择治疗,而确诊1至2条血管阻塞的病人,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的背景,都可以选择PCI治疗。

如果3条血管阻塞,那么,医生就会根据病人的背景,例如病人有抽烟的习惯或患有糖尿病,心脏衰竭则建议接受手术较适合CABG。

有些病人因为个人因素,例如治疗后需赶快复原投入工作,经济能力等,可能无法选择术后复原较慢的CABG治疗。不过,病人也要考虑到,如果进行一些复杂CAD PCI治疗,费用可能比CABG来得更高,这是因为置入多个支架,提高治疗费用所致。

亚洲人无论是大马,泰国,日本人都有抗拒手术的观念,主要是文化背景的影响。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会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

通波仔VS搭桥手术
适合PCI治疗的病人:

  1. 突发性心脏病或不稳定心绞痛病患
  2. 1或两条血管阻塞者
  3. 3条血管阻塞但无糖尿病,心脏衰竭,抽烟的病例者。
  4. SYNTAX得分低于22者
  5. 5.简单单纯左冠状动脉病变者

适合CABG治疗的病人:

  1. 3条血管阻塞且有糖尿病,心脏衰竭,抽烟的病例者。
  2. SYNTAX得分超过22者
  3. 复杂单纯左冠状动脉病变者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提起治療冠心病,十居其九的人都即時聯想起「通波仔」或「搭橋」手術。通波仔和搭橋是一個俗稱,前者的學名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後者的學名為「血管繞道手術」。不少人誤以為做完通波仔手術後心臟問題便可以無後顧之憂,甚至一了百了,事實卻非如此。心臟專科醫生陸毅康醫生表示,對冠心病病人來說,手術後才是病人護心、追求健康這趟漫長旅程的開始!

心臟科專科醫生陸毅康醫生表示,病人完成通波仔手術後,還需持續服用抗血小板藥,並要改善飲食及建立運動習慣,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在芸芸心臟病中,冠心病是頭號殺手1。冠心病最常見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可導致脂肪斑塊在冠狀動脈內壁積聚,令管腔收窄,心肌血液供應減少,運動時出現心絞痛,情况危急時或可導致心臟病發,甚至猝死。

通波仔技術發展成熟    導入位置及支架愈見進步

陸醫生表示,通波仔是一個通過導管形式進行的微創手術,醫生會用鋼絲穿過收窄位置,用球囊擴闊收窄的血管,最後放入金屬支架,目的是撐開已收窄的心臟血管,以減少心絞痛。

「以前會在大腿開一個切口,經股動脈引入導管和球囊,但隨着現今技術的發展,已改為從較幼小的手腕血管介入,好處是對病人的創傷性較少,康復的時間也較短。」

支架方面,無論在物料、厚度、設計及功能上也愈見進步。「從前只採用普通支架,後來引入浸藥支架。塗在支架的藥物,是治療癌症的化療藥,可抑制血管內壁肌肉細胞的增生,減少血管內壁繼續收窄的機會。」陸醫生指出,採用新型支架後,復發率一般約5至10%,但實際情况還要視乎病人對血管的保養。

通波仔低風險、創傷性少    新技術可達搭橋效果         

陸醫生強調,對於心臟科醫生來說,通波仔屬較為簡單、風險較低的手術,如病人冠心血管收窄,但不屬於急性心臟病發,大部分可於術後翌日出院。不過,如其血管鈣化程度嚴重,甚至全面閉塞,情况會變得複雜,或需其他手術儀器輔助,住院時間也較長。

「隨着通波仔技術的發展,近年已較少進行搭橋手術。搭橋是一門外科開胸手術,概念是移植另一條自身的血管,連接收窄位置用作繞道,血流便可供應下游的冠心血管。至於選擇通波仔或是搭橋,則要視乎病人的血管情况而定。」

術後需服抗血小板藥   並好好保養血管

雖然通波仔技術進步,但並不代表病人在完成手術後便可以一了百了或痊癒。陸醫生舉例說:「曾有病人在完成手術後,依照醫生指示服食了一年特效藥後,卻再沒有持續服藥。到覆診時,我們發現支架和血管均出現問題,最後要再進行通波仔手術,需置入更多的支架。」

陸醫生強調,置入支架後,病人需持續服用抗血小板藥。原因是放入外來物(即支架)在血管內,會刺激血小板產生反應,積累成血塊,或會有堵塞血管的危機,導致急性心臟病發,危及性命。

「一般術後需要服食兩類抗血小板藥一年,然後再轉服阿士匹靈或其中一類抗血小板藥。至近年因支架的進步,也有臨牀研究建議,病人情况穩定者只需術後服藥約半年。」當然陸醫生指,實際情况因人而異,需諮詢醫生了解。

需嚴格控制三高   健康飲食、運動持之以恆

除了服藥,大部分冠心病人都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問題,因此相關指數需較一般人控制得更嚴謹,如壞膽固醇需低於1.4mmol/L水平,以減低復發機會。

針對「三高」的治療,藥物方面可以是服用降血壓藥、口服膽固醇藥等,若服藥後膽固醇水平仍未降至理想水平,則可考慮注射針劑的降膽固醇藥,每兩星期注射一次,有助於短期內改善膽固醇水平。

此外,病人還要改善飲食和建立健康生活的習慣,如控制飲食、一星期最少5天運動,每次持續半小時,能做到持之以恆,長遠對健康有莫大裨益。

陸醫生寄語病人,只要按醫生指示服藥和定期檢查,病情控制得宜,不需過分擔憂復發等問題。「偶爾放肆吃一餐豐富的,是可接受的,但卻不能欠缺危機感。「緊記從完成通波仔手術那刻開始,其實是病人護心、追求健康漫長旅程的開始!」

TIPS:通波仔後可以做運動嗎?

陸醫生表示,進行通波仔手術後的病人可根據身體情况逐步恢復運動。如狀况平穩者,術後數天已可恢復適量運動。如因急性心臟病發入院者,則要循序漸進,宜聽從醫生指示。此外,如無信心做到持之以恆,建議病人可參加坊間由醫生、專業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等策劃、指導及跟進的心臟復康計劃,以達至更佳的效果。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SAHK.CLO.20.02.0049 (2/2020)

資料來源: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心臟病 (2019年11月5日):本地情况 Available at
//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57.html(Accessed on 23 January 2020)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