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王珮玲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主要目的在評量二至三十個月嬰兒智力與動作能力的發展。陳淑美、盧欽銘、蘇建文及鍾志從等人修訂自貝萊(Nancy Bayley, 1969)所發展完成的〔貝萊嬰兒發展量表〕。於民國七十八年八月一日至七十九年七月三十一日修訂,於八十年二月出版。 全量表分為心理量表(mental scale)、動作量表(motor scale)及嬰兒行為紀錄表(the infant behavior record)三部分。 1.心理量表:共有一百六十三項題目,分別測量嬰兒知覺的敏銳度、辨別力、反應力、物體恆常性、記憶、語文、解決問題及社會性反應等能力。 2.動作量表:共有八十一項題目,主要在評量嬰兒控制各部位肌肉的能力,如大肌肉的控制與協調,手與手指操作等能力。 3.嬰兒行為紀錄表:是紀錄與評定嬰兒在測驗情境中所表現的態度、情緒、活動量,以及對於測驗器材所表現接近或退縮的反應。 量表測量範圍,包括二至三十個月的嬰兒,共分為二、三、四、五、六、八、十、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及三十月組,共計十四個年齡組。 此量表之信度、效度與常模: 1.信度:就庫李信度而言,心理量表介於○.七五至○.九五之間;動作量表介於○.六一至○.九二之間;折半信度,心理量表介於○.七八至○.九七之間,動作量表介於○.六九至○.九五之間;再測信度(相距一至兩週),心理量表介於○.八○至○.九二之間,動作量表介於○.八一至○.九五之間,測量標準誤,心理量表介於二.四五至七.五○之間,動作量表介於三.八○至一○.四○之間;主試觀察者的一致性,心理量表介於百分之九○.二五至百分之九九.四一之間,動作量表介於百分之八九.五七至百分之九九.一○之間。 2.效度:建立效標關聯效度,與中國嬰幼兒發展測驗之心理量表之相關係數為○.六七,與動作量表之相關為○.五四,與全量表相關為○.九八。 3.常模:建立年齡常模及百分位數常模。 目前在國內此量表是測量嬰兒智力與動作發展以及臨床評估嬰兒發展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主要用途有下列三點:(1)了解我國嬰兒智力與動作發展的一般趨勢;(2)提供臨床工作者以評估個別嬰兒發展情形;(3)提供今後研究嬰兒的工具。惟此量表只能評估二歲半以前嬰幼兒的智力及動作的發展。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英文詞彙中文詞彙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中文詞彙英文詞彙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衣 衣,就像是一本書,如果不扶著他,他的前胸就會貼著雙腳,像一本書一樣合起來。」每一個看到「衣衣」的人,都這樣謂嘆著形容他。兩歲半的衣衣,行為能力還 不到一歲,他還沒有開口叫過爸爸、媽媽,每次只能站幾秒鐘;而衣衣的消化以及排泄系統也有問題,便秘的很嚴重,十幾天才解一次大便,家長試過很多方法才慢 慢減低便秘痛苦,更有一次媽媽打開衣衣的嘴巴,大吃一驚,發現蛀牙已使得牙床腫得很厲害,但衣衣不會表達。【摘錄中國時報】

衣衣的情況只是發展遲緩兒童的其中一種,根據國外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約佔六歲以下人口的12~16%,但在台灣六歲以下的發展遲緩兒童卻只佔該年齡層人口0.49%(王天苗、廖鳳瑞、蔡春美及盧明,民88年)。這其中的原因是由於父母或一般民眾對『發展遲緩』的警覺性不足或不了解,更大的原因和國內早期鑑定或早期療育系統尚未建立有關,因此建立發展遲緩兒童鑑定系統是克不容緩的事情。

行政院衛生署自民國86年4月1日陸續成立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目前國內有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台中榮總、成大附設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省立新竹醫院、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共十個鑑定中心),期望以一完整的發展遲緩兒童鑑定以針對孩子的症狀、目前身心發展狀況、功能、身心特質,提出具體的敘述及記載,並做一個適當的專業診斷及擬定未來的治療訓練計劃,以便於後續的轉介、醫療、訓練及提供社會福利資源的參考。除此之外,仍需針對特殊兒童採取追蹤發展衡鑑,以調整各種治療或療育計劃,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全國使用中發展衡鑑工具缺乏本土化常模,是最受批評之處,因為在臨床工作上需先用一般的且有該地區常模的發展衡鑑工具,來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進而推定診斷有無發展遲緩。

而我國發展遲緩早期鑑定仍剛起步,迫切需要針對發展遲緩兒童的本土化常模,且一般量表只有輕度或中度遲緩以上的常模對照表,對重度與極重度遲緩無常模對照表,而用外插法法或公式(MA/CA*100)去估計,其適用性也缺乏文獻探討之,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針對Nancy Bayley所發展完成的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Second Edition,1993)進行發展遲緩兒童的特殊常模建立前的信效度研究。

第二節 現象界定與說明
「發展遲緩」為一現象的總稱,是對於未滿六歲的孩子,在生長與成熟的過程中,有發展速率緩慢,或是順序失常的現象。而發展的定義,是以在神經系統與肌肉骨骼系統為主,其"功能"隨孩子年齡的成長而增長的現象。而由於功能的發展屬於較無法量化的現象,尤其需要有本土化的常模數據,才能做較有利的判斷(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發展遲緩兒童家長手冊」編輯小組,民86年;郭煌宗,民85年)。

更進一步說明,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運動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方面有異常或可預期會有發展異常的情形,而經醫療及教育上的衡鑑所做出的診斷,且享有福利法規上早期療育服務之未滿六歲之特殊兒童(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發展遲緩兒童家長手冊」編輯小組,民86年;內政部,民83年;郭煌宗,民85年)。

什麼原因造成兒童發展遲緩呢?已知的原因為某種疾病的一個表徵(如唐氏症兒童表現出運動、智能、語言溝通異常),或環境因素造成(如文化刺激不夠導致兒童出現智能或語言發展遲緩),總而言之,以遺傳和環境有關最多,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基因突變、先天或後天疾病(郭煌宗,民87年;黃朝慶,民85年)。另外有一些高危險群的孩子較易有發展遲緩的可能,包括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或癲癇或高黃疸、先天性感染症、嬰幼兒細菌性腦膜炎或顱內出血、肌肉萎縮症、染色體異常、有先天性畸形、有智障家族史、受虐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三分之二的發展遲緩兒童,目前原因仍不明。(Antonio & Robert,1997)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 本研究之取樣設計
選擇受試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首先先由鑑定中心及小兒科醫師轉介0~6歲初診兒童,進而由心理師或中心專業人員施測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並進行結果判讀。當篩檢出初診兒童發展異常,且其生理年齡或發展年齡低於3歲6個月,則收為個案。

二、 研究工具
1.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II,簡稱Bayley-II,1993)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常用於評估發高危險群孩子的發展狀況看是否有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或發展障礙(developmental disability)。而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為Nancy Bayley於1963年編制,Sattler在1988年再次標準化進行修訂,於1993年正式出版。其第二版最大的不同包括將常模樣本更新、擴大受試年齡範圍、改善題目內容、將刺激物更新,並且保留原有的優點,另增加臨床上的實用性。其測量範圍,包括1-42個月嬰幼兒,共分為1、2、3、4、5、6、8、10、12、15、18、21、24、27、30、36、及42月組,共計17個年齡組,目前它是測量嬰幼兒心智與動作發展以及臨床評估嬰幼兒發展最重要的工具,使用極為普遍。

全量表分為心理量表、動作量表以及嬰兒行為觀察紀錄三部份,現分別說明如下:
心理量表:
心理量表共178題,測驗的內容主要在於評量嬰兒的感覺與知覺的敏銳度、物體恆常性、記憶、學習、早期語言溝通、問題解決、早期抽象思考能力、早期數目概念以及人際/社會發展等,受試嬰兒每通過一題便得到一分,所得的原始分數可以轉為平均數100,標準差15的標準分數,稱之為智力發展指數(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

動作量表:
動作量表計有111題,測驗內容主為評估嬰兒動作品質、感覺統合以及知覺動作統合等。受試嬰兒每通過一題便得到一分,所得的原始分數亦同樣轉為平均數100,標準差15的標準分數,稱之為動作發展指數(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

嬰兒行為紀錄表:
嬰兒行為紀錄表為五點量表,是在受試做完心理與動作量表之後,先詢問主要照顧者小孩的測驗表現是否和平常一樣及測驗是否足夠測出小孩的能力;之後心理師再針對孩子在測驗情境中的種種表現加以評定,包括主要狀況、主要狀況的變化性、正向情緒、負向情緒、可被安撫度、對測驗物或刺激的過度敏感、精力、測驗工具改變的適應性、對測驗工具及刺激的興趣度、主動性、探索性、注意廣度、持緒性、投入度、害怕、挫折忍受度、對施測者的適應度、社交性、合作度、粗動作技巧、細動作技巧、動作的控制性、低肌張性、高肌張性、顫抖、徐緩的動作反應、粗暴的動作反應、過動、步調等等。嬰兒行為記錄表可針對心理與動作量表的分數提供補充性的訊息。

2. 零歲至六歲發展遲緩篩檢量表第二版(黃惠玲、徐秀宜,民87年)
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遲緩篩檢量表第二版主要是根據發展階段的概念來編製,共分為五大類,包括:語言與溝通發展、社會人格發展、動作技能-粗動作、動作技能-精細動作、知覺與認知發展,每一大類題目均按照發展能力順序排列,0至72個月共分為20個年齡組。本研究是在建立特殊常模時以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遲緩篩檢量表第二版為效標,來從事效標關聯效度研究。

三、 施測程序
1. 主試者的訓練
上述之心理量表、動作量表、嬰兒行為紀錄表以及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等測驗工具,均為個別方式進行之。而主試者為受過專業訓練的鑑定中心心理師進行。

2. 測驗的實施
個案均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發長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測驗室進行施測,原則上每位受試均接受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心理、動作以及嬰兒行為紀錄表三部份之評估工作,原則上先做心理量表再做動作量表,最後由主試填寫嬰兒行為紀錄表。由於心理量表與動作量表題目排列順序與比西智力量表相同,都是以通過的年齡為排列的先後順序,因此主試在施測時,必須找出受試表現的基礎水準(basal level)與頂峰水準(ceiling level)。依測驗手冊之說明,受試之基礎水準,再加上其在基礎水準與頂峰水準之間所通過的題數,即受試的心智或動作能力的原始分數。

嬰兒行為紀錄表則是在受試做完心理與動作量表之後,由主試按照其在測驗情境的行為表現,予以逐項計分。

四、 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所得資料將分為下列部分進行統計分析:
1. 探討心理計量學
a.信度分析方面:信度指的是測驗分數的一致性及穩定的程度。本研究將針對各年齡組進行信度係數及測量標準誤兩方面。
b.效度分析方面:
與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的效關聯效度:
本研究特別選取黃惠玲等人所編制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為效標,該量
表共分為語言與溝通發展、社會人格發展、知覺與認知發展、動作技能-粗動作及動作技能-精細動作等五方面,其中前三項為心理量表的效標,後兩項為動作量表的效標。原則上,參與效度考驗的受試者先施測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大約2-3週後再接受施測貝萊嬰兒發展量表。

第三章 研究結果
一、 受試樣本概況分析
1. 個案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本研究受試為621名發展遲緩的兒童,共分為5~7、8~10、11~13、14~16、17~19、20~22、23~25、26~28、29~31、32~34、35~37、38~40、41~46、47個月等14個年齡組,受試個案全來自高雄醫學大學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
各個年齡組受試樣本之詳細分佈情形,詳見表3-1及3-2。
表3-1 個案年齡分佈情形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表3-2 個案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二、 信度之分析
目前本研究以內部一致性係數、測量標準誤來考驗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特殊常模的信度,現分別說明如下:
1. 庫李信度
表3-3為應用內部一致性係數所估計之信度結果,心理量表為0.97~0.99之
間,動作量表為0.96~0.99之間。
表3-3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特殊常模之α係數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2.測量標準誤
測量標準誤亦是表現信度的另一種方法,是由原始分數計算而得,結果如
表3-4。由表中得知,心理量表之測量標準誤在2.12~4.23之間,動作量表則是在2.34~3.03

表3-4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特殊常模原始分數之測量標準誤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三、 效度的分析
由表3-5結果得知特殊常模組兒童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中心理量表原
始分數與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中語言與溝通發展、社會人格發展、知覺與認知發展所求知相關多有顯著,整體而言,各項均達0.05之顯著水準,但就個別年齡組來看38~40月組均不顯著,而就5~7月組、17~19月組、23~25月組及41~46月組而言,除語言溝通發展外,其餘各項均達0.05顯著水準。

表3-5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心理量表效標關聯效度

雙尾檢定 *p<0.05 **p<0.01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由表3-6結果得知特殊常模組兒童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中動作量表原
始分數與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中動作技能(粗動作)及動作技能(精細動作)所求知相關多有顯著,整體而言,各項均達0.05之顯著水準,但就個別年齡組來看5~7月組、14~16月組、26~28組均不顯著,而就8~10月組、29~31月組、35~37月組及38~40月組而言,則有一項無達顯著,其餘各項均達0.05顯著水準。

表3-6 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第二版動作量表效標關聯效度

貝 萊 嬰兒 發展 量 表 第 三 版

雙尾檢定 *p<0.05 **p<0.01

參 考 文 獻
內政部(民82)兒童福利法. 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民82)兒童福利法施行細則. 台北市:內政部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發展遲緩兒童家長手冊」編輯小組(民86)寶寶你
一切都好嗎?-發展遲緩兒童家長手冊. 台北市: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王天苗、廖鳳瑞、蔡春美、盧明 (民88)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幼兒人口調查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17期. 37-57頁.
守寍寍、陳榮裕(民88年)衣衣,就像一本書-發展遲緩兒在台灣.中國時報.
8月15日.21版.
郭煌宗(民85)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 中兒醫誌. 39a. 19-27頁
郭煌宗(民87)麻煩小天使-發展遲緩兒童與早期療育.遠流出版公司.
黃惠玲、徐秀宜(民87)零歲至六歲發展篩檢量表第二版使用手冊. 出版中
黃朝慶(民85)兒童發展遲緩-知與行、易與難.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
會會訊. 第19期. 17-20頁.
教育部(民86)特殊教育法. 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條文. 台北市:教育部
鐘育志、黃惠玲、王慧儀(民87)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計畫-執行成果報
告書. 高雄市: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
鐘育志、黃惠玲、王慧儀(民88)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計畫-執行成果報
告書. 高雄市: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中心
Antonio. H, Robert. S. (1997).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isorder.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8(5). p.369-
382.
Bayley. N. (1993).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Second edition.
San Antonio,TX, The Pstchological Coorporation.
Gauthier. S. M, Bauer. C. M, Messinger.D. S, Closius. J. M. (1999) The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II: where to start.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20(2). p.75-79.
Johnson. J. M, Goldman. J. (1993)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psychology. 15. p.243-274.
Matula. K. (1997) Bayley Scale-II.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18(2). p.112-113
Matula. K. (1998). The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II and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 clinical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19(5). p.346-349.
Nellis. L, Gridley. B.E. (1994) Review of the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Second editio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2(2). p.201-209.
Rosenblith. J. F. (1992) A singular carrier: Nancy Bayle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5). p.747-758.
Ross. G. (1997) Using the Bayley-II: Unresolved issues in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ly bore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18(2). p.109-111.
Thompson. B, Wasserman. J, Matula. K. (1996)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behavior
rating scale of the Bayley Scales of Inafnt Development-II.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6(3). p.46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