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第八屆亞洲地震工程研討會(8ACEE)圓滿成功

本中心於2022年11月9-11日順利舉辦第八屆亞洲地震工程研討會(The 8th Asia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8ACEE)。與會者來自19個國家,達216人(國內:145人;國外:71人),合計發表155篇論文。會議以實體(180人)與線上(36人)並行方式進行,在疫情嚴峻的挑戰下,國震中心全體同仁群策群力,順利舉辦此大型國際研討會,履行對於國際地震工程界的承諾,同時也充分展現國震中心在學術研究之外,另一個面向的實力。活動詳情請見8ACEE官方網站(http://8ACEE.ncree.org.tw)。 第九屆亞洲地震工程研討會(9ACEE)預計於2025年11月在尼泊爾舉行,敬請期待。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本中心與日本地震工程學會簽屬合作備忘錄

為促進國震中心與日本地震工程學會雙邊合作,由國震中心周中哲主任與日本地震工程學會理事長Junji Kiyono教授代表,於111年11月10日假國震中心舉辦簽約典禮簽訂合作備忘錄,據此強化雙方推動在地震工程相關研究、實驗、成果發表、出版品推廣及技術交流等工作。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正式上路

地震一直是台灣最主要的天災之一,為建設台灣為韌性國家,國科會大力推動防減災科技研究,並積極督促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提升耐震設計評估與補強技術,進而提升國家整體耐震能力,打造耐震永續的家園。 為確保工程品質,我國所有工程均需依據政府所頒布的規範進行設計施工,因此檢討與修訂建築物耐震規範,是全面提升結構耐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國研院國震中心從2005年起,開始主責協助內政部檢討修訂建築物耐震規範,歷經2006年及2011年兩次修訂,在間隔11年後,新版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已於今年10月正式上路,此版規範融入了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將有效提升我國建築物耐震能力。 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主要修訂的重點有四:提升鄰近斷層區域耐震安全、改善軟腳蝦建物耐震能力、精進土壤液化圖資與抗液化設計、確保隔減震元件設計品質與效能。 一、提升鄰近活動斷層耐震安全 當斷層錯動引發地震時,鄰近斷層區域常因斷層錯動而產生地表明顯位移與激烈的晃動,相較於遠離斷層區域,更易對建築物造成強大的破壞,這是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廣被學研界重視的現象與課題。 國震中心仔細分析台灣各已知活動斷層的影響範圍及其可能對鄰近區域造成的破壞,於新版耐震規範中,調整鄰近活動斷層區域之耐震設計要求,以確保建築物可以耐得住「近斷層效應」。以旗山斷層為例,在鄰近斷層區域依新版耐震規範設計之新建建築物,其耐震能力約可提升20~30%,可有效提升建物之耐震安全,而工程造價成本僅增加約5%。 二、改善軟腳蝦建物耐震能力 2016年美濃地震的維冠大樓、京城銀行以及2018年花蓮地震的統帥飯店、雲門翠堤大樓等倒塌案例,皆是底層倒塌、上半部相對完整。這種底層軟弱(俗稱軟腳蝦)建物,主要是因為其低樓層為開放空間供公眾使用,因此結構及非結構牆量較少,加上傳統騎樓式設計,使底層抗震能力更弱。 此類底層軟弱建築物應儘速進行詳細評估與整體結構補強,為避免在完整補強前因強震來襲破壞此類建築物結構,新版耐震規範中訂定「排除弱層破壞」之補強規定,即經評估判定須強制改善之建築物,在進行完整補強或拆除重建之前,可採取階段性補強,以提供短期保護措施。耐震規範中同時提供配套的耐震評估程序與補強工法,協助此類建物選擇合適的補強工法,降低在地震下因底層軟弱而崩塌的風險。 三、精進土壤液化圖資與抗液化設計 建築物基礎地盤之土壤若發生液化,而該建築物基礎設計未作適當的抗液化處理,可能造成建築物產生嚴重之沉陷或傾斜,九二一大地震即有此種建築物液化損壞案例;又如2018年美濃地震,造成花蓮港區大面積沉陷達50公分,若該處有建築物,後果不堪設想。 有鑒於此,國研院國震中心蒐集國內土壤液化案例300多筆與世界各國案例300多筆,利用這些案例分析計算出台灣不同區域土壤之抗液化強度,進而發展出本土化的土壤液化評估方法,收錄於新版耐震規範中,使各地方執行單位製作液化潛勢圖時,具有同樣標準,以精進全國液化潛勢圖資的正確性與代表性。而設計工程師可依據精進後的液化圖資,更準確識別施工區域的液化潛勢及其影響範圍,據以提出正確可靠的抗液化設計,確保建築物安全。 四、確保隔減震元件設計品質與效能 自2006年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首次納入隔震與消能元件設計篇章後,隔減震元件就大量應用至建築工程設計中。2009年在台灣已出現含隔減震設計的建築物約80棟,到2022年大幅增加到1,000多棟。然而隔減震元件的品質與效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須經適切的性能測試程序加以驗證。新版耐震規範中針對隔減震元件的性能測試與品管程序,訂定更嚴格而細緻的規定與要求,以確保隔減震元件的品質與效能,使其在實際應用上能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國研院國震中心希望能透過耐震設計規範與相關法規的更新與修訂,讓新建建築物能符合「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之耐震要求。國震中心未來會持續強化精進建築物耐震規範修訂工作,協助內政部打造出能有效守護台灣居住安全的耐震設計規範。

《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本書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等的研究人員與教授所共同合著,回顧臺灣地震災害、科學工程研究、重建復原、防災體系的歷程及發展,特別是九二一地震之後的研究發展。 九二一震災是臺灣災害科學發展與政策改革的里程碑,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災損較嚴重?為什麼有些受災社區能夠成功復興?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震災風險研究導論,介紹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解構震前風險,介紹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等概念與其對九二一震災的分析結果,提出「樞紐城鎮」(nexus township)的概念,認為介於都會區與麓山帶之間的中小型交通樞紐城鎮,是社會脆弱之所在。第三部分介紹韌性的概念、探討九二一震災後的房屋重建、社區重建、校園重建以及心理重建;第四部分「面對下一場巨震」探討臺灣防救災制度變遷,並提供未來改革建議。巨災不僅留下傷痛,也帶來公民參與改革的機會之窗,這是臺灣民主對抗災害風險的「制度韌性」優勢。 本中心參與編著的人員,包括劉季宇、簡文郁、鍾立來、葉錦勳、邱聰智等研究員,以及之前任職本中心的林沛暘博士(現任衛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等。所負責章節為「第三章 美麗島的宿命:地震危害度的起源與後果」以及「第四章 地震不會殺人,房屋才會:建築的震災風險與韌性」,另外,亦參與「編者序」、「結論」部份內容之執筆。 《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主編:林宗弘、劉季宇、陳亮全 著者:龔怡文、劉季宇、簡文郁、鍾立來、葉錦勳、張宜君、陳慈忻、陳淑惠、陳亮全、周偉賢、曾裕淇、林冠慧、林宗弘、林沛暘、邱聰智、李俊穎、李宗義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大出版中心連結: https://press.ntu.edu.tw/tw/news/show.php?refer=news2022.09.14-1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2022年臺灣關山地震及池上地震勘災報告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2022年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競賽

為鼓勵青年學生藉由參與科學競賽而激發創造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乃舉辦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競賽。競賽邀請台灣的各路英雄好漢共襄盛舉,以增進青年學子間之科學交流。本屆活動將視國內CoVID-19疫情狀況,進行滾動式調整,請密切注意最新消息,詳細資訊請參閱活動專屬網站: https://www.ncree.org/ideers/2022/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簡稱國家地震中心國震中心NCREE,是中華民國的一所地震研究機構,成立於1998年,目前隸屬於國家實驗研究院,成立目的在於設置地震模擬試驗室,提昇與落實地震工程之研究,並解決國內工程界之耐震問題,發展地震工程新技術,以減輕地震災害[1],目前設有台北實驗室與台南實驗室。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地震預警系統)

目录

  • 1 大事紀
  • 2 組織
  • 3 歷任主任
  • 4 參考文獻
  • 5 外部連結

大事紀[编辑]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北實驗室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南實驗室

  • 1990年,開始總部籌建工作,建築經費由國立臺灣大學支應,設備及爾後每年之運作經費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列[1]。
  • 1998年6月,正式完成總部籌建工作。
  • 2002年5月,立法院通過《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設置條例》。
  • 2003年6月,由國科會所屬單位轉型為財團法人組織[1]。
  • 2013年12月,獲行政院核定「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實驗設施建置計畫」,興建工程經費新台幣5億元,分由公共建設經費支應3億元、國立成功大學出資1億元及國研院自籌1億元,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等大型實驗設施建置8億元(由科技預算支應),由國研院與成大簽定「國立成功大學經管國有土地租賃契約」,提供成大歸仁校區土地。
  • 2017年8月9日,位於成大歸仁校區的台南實驗室啟用,總部即台北實驗室。

組織[编辑]

  • 主任
  • 副主任

部門[2]

  • 行政管理組
  • 企劃推廣組
  • 資訊技術組
  • 實驗技術組
  • 強地動組
  • 建物組
  • 南部實驗組
  • 橋樑組
  • 大地組
  • 結構控制組
  • 震災模擬組

歷任主任[编辑]

  1. 蔡克銓:2003年-2010年2月[3]
  2. 張國鎮:2010年2月1日-2017年2月1日
  3. 黃世建:2017年2月2日-2021年5月16日
  4. 周中哲:2021年5月17日-現任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1.2 沿革.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2013-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2) (中文(臺灣)).
  2. ^ 組織架構.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2013-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2) (中文(臺灣)).
  3. ^ 本中心團隊榮獲 2017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震中心,2018-01-02

外部連結[编辑]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實驗研究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灣地震

主要地震

19世紀以前

  • 1694年 臺北
  • 1736年 臺南
  • 1792年 嘉義
  • 1815年 淡水
  • 1839年 嘉義
  • 1845年 臺中
  • 1848年 彰化
  • 1862年 臺南
  • 1867年 基隆嶼

20世紀

  • 1904年 雲林斗六
  • 1906年 嘉義梅山
  • 1910年 東北部海域
  • 1916-17年 南投
  • 1920年 花蓮外海
  • 1935年 新竹-臺中
  • 1941年 嘉義中埔
  • 1946年 臺南新化
  • 1951年 花東縱谷
  • 1959年 恆春外海
  • 1963年 宜蘭外海
  • 1964年 臺南白河
  • 1966年 花蓮外海
  • 1972年 花蓮瑞穗
  • 1986年 花蓮外海
  • 1994年 臺灣海峽
  • 1995年 宜蘭牛鬥
  • 1996年 蘭嶼
  • 1998年 嘉義瑞里
  • 1999年 南投集集(921地震)
  • 1999年 嘉義

21世紀

  • 2002年 花蓮外海(331地震)
  • 2003年 臺東外海
  • 2006年 恆春外海
  • 2008年新竹人工地震
  • 2009年 南投
  • 2009年 花蓮外海
  • 2010年 高雄茂林
  • 2012年 屏東霧台
  • 2013年3月 南投仁愛
  • 2013年6月 南投魚池
  • 2013年 花蓮萬榮
  • 2014年 花蓮鳳林
  • 2015年 臺東外海
  • 2015年 花蓮外海
  • 2016年 高雄美濃
  • 2016年 基隆外海
  • 2016年 臺東外海
  • 2017年 高雄近海(臺南地震)
  • 2018年 花蓮外海
  • 2019年 花蓮秀林
  • 2019年 宜蘭外海
  • 2020年 宜蘭大同
  • 2020年 宜兰外海
  • 2021年 花蓮壽豐
  • 2022年 花蓮外海
  • 2022年 臺東

相關機構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地震測報中心
  •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相關條目

  • 強震即時警報(地震預警)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
  •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
  • P-Alert觀測網
  • 臺灣斷層
  • 地牛
  • 下雨地震說
  • 511地震預言

參見: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臺灣地震分類 ·
國家 地震 工程 研究 中心
921大地震模板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oldid=73858465”

分类:​

  • 臺灣戰後時期地震
  • 國家實驗研究院
  • 台灣研究機構
  • 臺灣科學組織
  • 1998年台灣建立
  • 台北市組織
  • 大安區 (臺北市)
  • 地震機構
  • 歸仁區
  • 台南市組織

隐藏分类:​

  • 含有英語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