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 花語

基本介紹

鈴蘭株形小巧,花香怡人,花為小型鍾狀花。在法國,鈴蘭是純潔,幸福的象征。每年5月1日,法國人有互贈鈴蘭互相祝願一年幸福的意思,獲贈人通常將花掛在房間裏儲存全年,象征幸福永駐。

如鈴蘭誕生的憂傷傳說一樣,鈴蘭的幸福會來得格外艱難,並且伴隨著隱約的宿命的憂傷。鈴蘭的守候是風中星星若有若無的嘆息,茫然而幽靜,隻有有心才能感應;鈴蘭的氣質如同風中女子堅貞溫婉的愛的信仰一般純粹剔透,隻有凝神才能淺嘗。

如果你不能從夜風中捕捉輕如星星嘆息的鈴蘭幽香,又如何能循香而至來到鈴蘭綻放的山谷?如果你不是傾心守護,怎能剛好在鈴蘭時光走到它身邊?鈴蘭的守候隻為最有心的人,鈴蘭隨風輕扣的樂聲隻有最愛

它的人才能聽見。為了獲得真愛,鈴蘭在寂寞山谷等待自己春天的到來……鈴蘭花隻伴著五月的春風開放,她的花語是幸福歸來

鈴蘭 花語
鈴蘭花語

形態特征

鈴蘭有多分枝匍匐于地的根狀莖。春天從根莖先端的頂芽長出2~3枚窄卵形或廣披針形具弧狀脈的葉片,基部有數枚鞘狀膜質鱗片葉互抱,花莖從鞘狀葉內抽出。入秋結圓球形深寶石紅色漿果,有毒,內有種子4~6粒。是一種優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于花壇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花期一般都在初夏4~5月,果期于6月。   鈴蘭植株矮小,高20釐米左右,地下有多分枝而平展的根狀莖。春天從根莖先端的頂芽長出2~3枚卵形或窄卵形具弧狀脈的葉片,基部抱有數枚鞘狀葉;具有多分枝的根莖。葉2—3枚,基生,卵圓形,具光澤。花鍾狀,下垂,總狀花序,著花6—10朵,乳白色。   植株矮小,花莖從鞘狀葉內抽出,著小花6~10朵,香氣濃鬱,是一種優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于花壇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漿果暗紅色,有毒。   多年生草本,高達30釐米。根狀莖細長,匍匐。葉2枚,橢圓形,長13~15釐米,寬7~7.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狹窄;葉柄長約16釐米,呈鞘狀互相抱著,基部有數枚鞘狀的膜質鱗片。花葶由鱗片腋伸出;總狀花序偏向一側;苞片披針形,膜質;花乳白色,闊鍾形,下垂,長約7毫米,寬約1釐米;花被先端6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雄蕊6;花柱比花被短。漿果球形,熱後紅色。種子橢圓形,扁平,4~6顆。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浙江和湖南。   于山地陰濕地帶之林下或林緣灌叢。   國外分布:朝鮮、日本至歐洲、北美洲也很常見。   海 拔:800~2500米

葯用價值

鈴蘭全草入葯。夏季果實成熟後,採收全草,除去泥土,曬幹。   鈴蘭不僅能凈化空氣,而且能抑製結核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   【性味歸經】苦,溫。有毒。   【出處】《東北葯植志》   【拼音名】 Línɡ Lán   【別名】草玉鈴(《中國植物圖鑒》),香水花、蘆藜花、鹿鈴草(《東北葯植志》),糜子菜、掃帚糜子、草玉蘭(《遼寧經濟植物志》),鈴鐺花、小蘆藜(《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草寸香(《陝西中草葯》)。    【中葯化學成分】全草含鈴蘭毒甙、鈴蘭毒醇甙、鈴蘭毒原甙、去葡萄糖牆花毒甙、3β,5β,11α,14β-四羥基-卡烯-20(22)內酯-3α-L-鼠李糖甙、蘿藦甙元--3-o-α-L-鼠李糖甙、鈴蘭黃酮甙、3′,4′,5,7-四羥基黃酮醇-3-β-D-半乳糖甙、3′、4′,5,7-四羥基黃烷醇以及萬年青皂甙元與異萬年青皂甙元。   花含鈴蘭毒甙0.02%、鈴蘭毒醇甙、鈴蘭皂甙A、鈴蘭皂甙B、葡萄糖鈴蘭皂甙A、葡萄糖鈴蘭皂甙B、鈴蘭皂甙C、鈴蘭皂甙D、去葡萄糖牆花毒甙、白屈菜酸。葉含鈴蘭毒甙0.037%   【功能主治】強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纖顫,由高血壓病及腎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全草每次0.3克,每日量為1.0克,水沖服。   【附方】   ①治丹毒:鈴蘭一兩。煎水洗。   ②治紫癜:鈴蘭適量,燒灰研粉,菜油調塗。   ③治跌打損傷:鈴蘭三錢,紅三七二錢,紅白二丸五分,四塊瓦五錢。水煎服,黃酒為引。   ④治崩漏白帶:鈴蘭、益母草各三錢。紅白雞冠花、紅毛七各二錢,紅花一錢五分,石澤蘭一錢。水煎服,黃酒為引。(選方出《陝西中草葯》)

栽培相關

以分割根狀莖及根莖末端的小鱗莖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掘起根狀莖,將每個頂芽帶一段根莖剪下下來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後翌年春可開花,小的需隔1年後開花。秋季從紅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天發芽。   鈴蘭喜半蔭、濕潤、涼爽環境,耐寒冷,忌炎熱。隻要有適當的陰涼條件,就會以散布根莖的方式迅速繁殖。遮蔭以及潮濕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重要條件,以含腐殖質及砂質土壤為理想,這類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廠溫室商品生產,都採用無污染栽培,以提高花卉質量和產量,避免偏施氮肥過多,並少用銨態氮肥,值得註意和重視。   常在春、秋兩季切分根狀莖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種植地以深耕肥沃為好。3~4年後換地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植株行距25~30釐米,每叢2~3個芽,覆土深5~6釐米。生長期應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開花前有適當陽光,花後較耐蔭蔽,秋末落葉後,供促成栽培時,割取根冠,置2~3℃室內,經2~3周低溫處理,取出上盆置背風向蔭處,于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溫室中,適當澆水並置暗處,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底溫22℃,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促成栽培如不給低溫和黑暗,常不萌發或雖萌發而花葶與葉生長不整齊,有礙觀賞。   栽植覆土5釐米以上,栽後澆透水。春季萌發後,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時註意澆水,花莖抽出後停止施肥;花凋謝後及時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後,覆蓋腐葉、牛糞,保護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選擇肥裝而碩大的根莖芽,每盆栽4~5個芽,需每年換盆一次。促成栽培:將低溫處理過的根莖栽植,整個栽培期間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註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約一個月可以開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2至3年進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後,掘起根狀莖端的幼芽進行分株種植。大型幼芽分株後,翌春開花,小型者隔年後開花。鈴蘭地下根莖的頂端有花芽和葉芽,花芽鈍圓錐形、肥短,第二年即可開花;葉芽長圓錐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開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隻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葉芽,種在深耕、肥沃地上為好。也可在秋後至來春3月上旬期間,將根狀莖分割成幾段,每段各帶4至6隻芽,傷口塗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內蓋土約5釐米。如育種或從遠地引種時,可用種子繁殖,秋天下種,翌春發芽。   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後,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後各施液肥一次。開花後宜及早剪掉莖枝,仰使養分集中供給根莖。露地在越冬時,可在地面蓋草或細土以防寒凍。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莖放在3℃~5℃下貯藏14~21天,然後取出栽在盆缽內,但不使它見光,溫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後才使它見光,此時溫度控製在20~22℃之間。然後適當澆水和追肥。培育恰當的話,以後便可開花。如不事先給予低溫和黑暗處理,常使葉片生長參差不齊、花草不得萌發。   鈴蘭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後經常施用腐熟的餅肥,則開花茂盛,花葶抽出後停止施肥,花謝後恢復施肥1~2次能促其根狀莖萌發新櫱。一般用分割根狀莖進行繁殖。于秋季將母株帶芽的根狀莖切段栽種,精心養護即成活。亦可將根基部生出的萌櫱割下來進行分栽,但繁殖率較低

傳說

在古老的蘇塞克斯的傳說中,勇士聖雷納德(St. Leonard)決心為民除害,在森林中與邪惡的巨龍拼殺,最後精疲力竭與毒龍同歸于盡。而他死後的土地上,長出了開白色小花猶如玉鈴的散播芬芳的鈴蘭。那塊冰冷土地上獨自綻放的鈴蘭就是聖雷歐納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根據這個傳說,把鈴蘭花贈給親朋好友,幸福之神就會降臨到收花人。 烏克蘭有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姑娘,痴心等待遠征的愛人,思念的淚水滴落在林間草地,變成那芳馨四溢的鈴蘭。也有人說那是白雪公主斷了的珍珠項鏈灑落的珠子,還有人說那是7個小矮人的小小燈籠。還有一個傳說是一個叫“琅得什”(俄文中鈴蘭的音)的少年,為了他的愛人“維絲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離他而去而傷心欲絕,少年的淚水變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鮮血變成了鈴蘭艷紅的漿果。鈴蘭是古時候北歐神話傳說中日出女神之花,是用來獻給日出女神的鮮花。鈴蘭也是北美印地安人的聖花。浪漫的法國人還有一個專門的“鈴蘭節”,在五月的“鈴蘭節”那天法國人互贈鈴蘭小花,象征吉祥和好運。

相關詞條

其它詞條

  • cheap
  • Four
  • 二二八紀念公園
  • 功夫派
  • 寶寶斗場
  • 快樂的大腳2
  • 收費員
  • 枯草芽孢桿菌
  • 櫻花莊的寵物女孩
  • 死寂
  • 泰國自由行
  • 電池
  • 薩沙·武賈西奇
  • 貼紙
  • 錢不夠用2
  • 阿亮香雞排
  • 陶瓷
  • 飛馳人生
  • 高地平


白色的鈴蘭別名為「君影草」,是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花,鈴蘭的花語是「再回來的幸福」。

北海道人在每年五月一日彼此贈送對方鈴蘭花,互相道賀平安度過嚴寒的酷冬。

德國鈴蘭(Lily Of The Valley)
花語:純白(Snow White)

德國鈴蘭具有吊鐘形的純白花朵是它最大的特徵。另外,它的繁殖力旺盛,也是眾所皆知的特點。

英國的園藝家認為,德國鈴蘭是用來填補庭園中空白部分的最好花種。

因此它的花語就是-純白。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就好像一張完全沒有任何描繪和汙點的素描紙,

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汙穢。今後,你希望在這張白紙上描繪什麼美麗遠景呢?

鈴蘭極具特色的外型,常被畫入畫作中,相信許多人即使未見過鈴蘭植株,光看圖片也能叫出她的名字。

這種原生於溫帶地區的高雅花卉,並不適合生長於台灣,但隨著業者的引進,讓我們有機會於合適的季節,

將其當成季節花卉栽種並欣賞。

鈴蘭又名君影草,為百合科多生草本植物,學名Convallaria majalis英名Lily of the Valley,原產於溫帶地區,

歐洲、亞洲、北美皆有分佈。株高約30公分,葉長卵形或橢圓形,自基部長出,長約15公分,寬約7公分,

多為綠色,但也有斑葉的變種。總狀花序,花梗頂端會偏向一邊,鐘型小花垂吊於花梗上,花徑約1公分,

顏色有白及粉紅,花朵有甜甜的清香味,可以提煉香精。

進口的鈴蘭的根莖,大約於每年的11月上市,可多留意花市販賣球莖的攤位,挑選時宜選芽體飽滿無損傷者。

鈴蘭對於介質不挑,可以一般盆栽的介質栽種(栽培土混合蛭石、真珠石)。先將介質填入盆中約1/3的高度,

再將鈴蘭的根均勻舖於介質上,並覆土蓋過芽體,完成後充分澆水,放置於陰涼處。鈴蘭喜歡半日照的環境或

有明亮散射光處,種植後約3-4週即會開花,花期約2週。因氣候的關係,於台灣栽種無法於隔年再開花,所以

開完花後就可丟棄,栽種時也不需施肥。

象徵:
在法國,鈴蘭是純潔,幸福的象徵。每年5月1日,法國人有互贈鈴蘭互相祝願一年幸福的意思,獲贈人通常將花掛在房間里保存全年,

象徵幸福永駐。

這種有香味的小花,在法國的婚禮上常常可以看到。送這種花給新娘,祝福新人「幸福的到來」。

傳說
在森林守護神聖雷歐納德死亡的土地上,開出了白色又具有香味的鈴蘭。鈴蘭綻放在那塊冰涼的土地上,就是聖雷歐納德的化身。
鈴蘭是聖母瑪利亞哀悼基督的眼淚變成的,把鈴蘭稱為「Our Lady's Tears」即聖母之淚,很多人也譯為女人的眼淚。
烏克蘭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姑娘,痴心等待遠征的愛人,思念的淚水滴落在林間草地,變成芳馨四溢的鈴蘭。
鈴蘭是白雪公主斷了的珍珠項鏈灑落的珠子,還有人說那是7個小矮人的小小燈籠。
一個叫「琅得什」(俄文中鈴蘭的音)的少年,為了他的愛人「維絲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離他而去而傷心欲絕,

少年的淚水變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鮮血變成了鈴蘭豔紅的漿果。

雖然鈴蘭的花不大,但只要種過一次就會愛上她的典雅外型及清甜的花香,期待每年都能種上幾盆。相信這花語為幸福的可愛鈴鐺花,

一定能為栽培者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