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降低 膽固醇 三 酸 甘 油脂

【早安健康/陳建甫報導】每年健檢結果出爐時,往往會有民眾發現自己三酸甘油脂過高、血脂異常而下定決心開始運動、節食,但是日本醫師提醒,其實血脂異常也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狀況,若是沒有仔細研究自己到底屬於哪種,你可能做了再多努力也是白費工夫!

三酸甘油脂過高?血脂異常的危險


日本帝京大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寺本民生教授表示,高血脂與高血壓是一般人最容易罹患的兩大沉默殺手。由於血脂指數長期異常可能會造成動脈硬化而引發狹心症、腦梗塞等易猝死疾病,所以一旦民眾在健檢時發現自己的血脂數值出了問題,就應該馬上跟醫師討論改善方針,確實就醫來降低突發性的死亡可能。日本內分泌治療名醫岡部正表示,一般健檢報告上面跟血脂質有關的項目有3種

三酸甘油脂是血脂的一種


  • 血脂分為三種類
    • 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
    • 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
    • 中性脂肪(又稱作三酸甘油脂)

但是有高達九成左右的血脂異常患者都是因為長期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加上運動不足、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LDL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脂過高的高血脂症狀。

三酸甘油脂過高: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的原因

三酸甘油脂過高類型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多與碳水化合物及酒精攝取有關,因此寺本教授也提醒,這類型的高血脂症多半會發生在愛喝酒或是愛吃甜食的人身上。除了從飲食方面下手改善外,適量運動以及積極攝取豐富的EPA、DHA等ω-3脂肪酸,都能有效幫助身體代謝掉三酸甘油脂。

此外,雖然HDL膽固醇過低的血脂異常症狀較為少見,但是多半是因為吸菸以及運動不足造成的肥胖所引起的。

三酸甘油脂過高如何改善

三種血脂異常問題的簡易判斷標準,以及解決方案列表如下:

類型(判斷標準) 解決方案
高膽固醇血症
(LDL膽固醇值超過130 mg/dL以上、總膽固醇值超過200 mg/dL以上即有危險)
  1. 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避免食用肉類、蛋黃、魚卵、內臟以及加工乳製品等。
  2. 減少攝取富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如人工奶油、餅乾、蛋糕、速食以及冷凍食品等。
  3. 多攝取膳食纖維來協助身體排出多餘膽固醇,如海藻類、豆類、菇類等。
HDL膽固醇過低
(HDL膽固醇值未滿40 mg/dL即有危險)
  1. 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只要進行輕鬆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室內有氧即可。
  2. 戒菸。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三酸甘油脂高於150 mg/dL以上即有危險)
  1. 減少酒精或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避免食用軟性飲料、酒精飲料、糖果點心等。
  2. 積極攝取富含EPA、DHA的青背魚類,如秋刀魚、沙丁魚及鯖魚等。
  3. 與HDL膽固醇過低相同,適量運動也能有效幫助身體代謝三酸甘油脂。
  4. 減少攝取反式脂肪。

高膽固醇血症這樣吃

由於兩種高血脂症都是肇因於生活習慣不良,所以只要改變生活作息就能夠不靠藥物來改善血脂指數。尤其是又稱為「高膽固醇血症」的LDL膽固醇過高類型高血脂,幾乎只與飲食習慣不良有關,如果不從飲食療法下手,就算再怎麼努力運動也無法有效降低血中LDL膽固醇的數值。而寺本教授也提醒,改善高膽固醇血症的飲食療法具體流程如下:

  1. 第一個月先完全禁止肉、蛋、乳製品等動物性脂肪攝取。
  2. 若是感受到自己的體質開始改變,或者回診時LDL膽固醇數值有明顯降低,就可以少量恢復動物性脂肪攝取。
  3. 等到LDL膽固醇數值徹底回歸到正常數值內後,就要切記遵照醫師、營養師所建議的每日攝取量來食用各類動物食品。
  4. 反之若是徹底戒除動物性脂肪後,LDL數值仍未有顯著改善,就應該考慮改採藥物治療。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降膽固醇3原則!營養師:控制頑強膽固醇這樣吃
  • 每天只要吃30克!就可以清血管降血壓還能減重

【早安健康/高鈺玫報導】拿到身體健康檢查結果時,你最關心的是哪一項指數呢?台灣18歲以上的國人約五人之中,即有一人有高血脂的困擾,當體內血脂太高時,便容易降低血液循環,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甚或導致中風。

過多的三酸甘油脂會增加壞膽固醇,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人體的脂肪其實分為兩大類,即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前者可以合成人體細胞膜或是產生所需的賀爾蒙,後者則可囤積作為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三酸甘油脂約有95%是由飲食而來。碳水化合物會在進入體內時轉化成葡萄糖、被小腸吸收,再經由血管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血糖上升;而為了避免血糖太高,身體會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最後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則會變成三酸甘油脂,囤積在肝臟與脂肪細胞中。

而膽固醇又可分成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與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當三酸甘油脂不斷的上升,會增加壞的膽固醇,減少好的膽固醇!好的膽固醇是血管的清道夫,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壞的膽固醇則會在血管壁上沉澱,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嚴重時還會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

積極攝取9種食材可以避免三酸甘油脂上升

日本栗原診所的院長栗原毅提到,要降低三酸甘油脂,必須改善容易讓血糖突然升高的飲食習慣,而推薦多攝取九種食物,不僅可以讓血液緩慢上升,還可改善濃稠的血液。

  1. 茶富含兒茶素可抗氧化
  2. 橄欖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讓血液變得較為清澈
  3. 海藻所含有的海藻酸可抑制血糖上升
  4. 魚富含DHA、EPA,可以抑制血小板在血液中形成凝塊
  5. 蔬菜富含食物纖維與具有抗氧化效果得維生素C
  6. 納豆的納豆激酶溶血栓
  7. 醋含有醋酸與檸檬酸
  8. 菇類的β-葡聚糖可以降低膽固醇
  9. 洋蔥含有大蒜素也可抑制血小板凝結而形成淤積

此外,栗原醫師還提到要避免喝冷飲,否則血液循環一旦變慢,血液溫度會下降,血脂也容易因為溫度下降而讓血液變得濃稠,降低代謝的速度。

下一頁教您做慢深蹲降三酸甘油酯!

健康檢查報告出來了,大家都會關心膽固醇指數,卻常忽略和膽固醇密切相關的三酸甘油酯指數。可別再以為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威脅健康,就算膽固醇指數正常,如果三酸甘油偏高,一樣會有慢性病風險。

文/陳詩婷

今年45歲的家祥是普通的上班族,最近剛做過健康檢查,結果報告顯示膽固醇指數正常,唯獨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TG)指數偏高,為385mgdl,健檢中心告訴他可能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他去醫院複檢。

「奇怪,我明明就吃素,怎麼還會三酸甘油酯偏高?而且一般常聽說膽固醇指數偏高,跟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原來三酸甘油酯偏高也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家祥把報告拿來仔細研究一下,上面除了總膽固醇外,還有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這下家祥可糊塗了,不知道這些數值高低的意義,又擔心偏高的三酸甘油酯對健康是個威脅,只好乖乖到醫院接受治療。

針對這類情況,沐光臨床營養機構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要遠離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光是控制膽固醇還不夠,也要注意三酸甘油酯指數,別以為吃素就不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臨床上見過很多茹素患者都是膽固醇指數正常,唯獨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但因身體也不痛不癢,沒什麼異狀,長時間下來,演變成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症候群疾病,這是因為平時飲食吃太油、太甜。建議民眾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飲食應遵循少油、少糖、高纖為原則,並養成定時定量的進食習慣,才能維持三酸甘油酯指數的平穩。

三酸甘油酯、膽固醇,傻傻分不清楚?

三酸甘油酯、膽固醇傻傻分不清楚?程涵宇說,一般檢查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利用脂質檢查的組合來判斷,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LDL-C),以及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TG)四項組合來判定。

很多人以為膽固醇指數愈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愈高,其實不然!程涵宇表示,膽固醇總指數並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因為膽固醇分為好的膽固醇及壞的膽固醇,這兩種脂蛋白對於心血管疾病剛好是兩種相反的作用,好的膽固醇對於血管維護是必需的,而壞的膽固醇會促進動脈硬化,所以檢查膽固醇時,可不要只關心總膽固醇指數,應注意是哪一種膽固醇增加或減少,壞的膽固醇過高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兇手。

為什麼還要關心三酸甘油酯指數呢?程涵宇解釋,三酸甘油酯是維持人體生命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是人體最主要的脂肪來源,體脂肪就是以此形式儲存,其中,95%的三酸甘油酯主要是由日常飲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所以當飲食中出現過多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以及糖類等時,負責分解脂肪的肝臟,會將過多的脂肪轉化成三酸甘油酯,當三酸甘油酯不斷上升時,就會造成好的膽固醇值下降,壞的膽固醇上升,於是就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這就是為什麼進行脂質檢查時,也要檢測三酸甘油酯指數的原因。

當血管中的膽固醇及三酸高油酯過高,就會在動脈血管中沉積形成硬塊,導致內膜變厚,血管慢慢失去彈性,變得更窄,當血管有的部位細、有的地方粗的時候,血流過去就會時快時慢,容易有栓塞或剝落的情況,接著就會引起因血液阻塞而造成的冠狀動脈疾病,更嚴重的會增加血管壞死、心肌梗塞、中風或猝死的風險。此外,若體內三酸甘油酯代謝異常,長久下來,也容易與脂肪肝、糖尿病、胰臟炎、膽結石、膽囊炎等疾病有密切關係。

看完以上的分析,可別以為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愈低愈好!程涵宇強調,因為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皆是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物質,是構成體內能量及維持正常的血管壁不可或缺的物質,所以指數過低或過高都會威脅身體健康,維持正常量才是最好的。

指數異常三大凶手:高油、高糖、高酒精

前面提過,95%的三酸甘油酯主要由飲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當飲食中出現太多脂肪或糖類時,就會讓肝臟來不及分解,於是將過多的脂肪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另外,如攝取過多酒精、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或本身患有肝臟疾病的患者,都會讓肝臟代謝脂肪的機制出現異常,而導致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飲食習慣,特別容易引起三酸甘油酯指數過高的情況:

1.高油飲食

95%的三酸甘油酯是來自飲食生成,其中影響最直接的就是「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會直接生成壞的膽固醇,間接引起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而且常見飽和脂肪都存在於動物性脂肪,以及加工食品,所以特別愛吃肉、飲食太油膩、常吃加工食物,以及喜歡吃炸物,都會影響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數值。

2.高糖飲食

吃太甜也是造成三酸甘油酯的主要因素,因為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脂肪的生成,進而影響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因為攝取過多糖分,比如:精緻糖製作的麵包、糕餅、零食、含糖飲料等食物,皆會導致血液好的膽固醇濃度變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程涵宇提醒,還有一項容易被民眾忽略的就是「水果」,很多人懶得煮青菜,便以為吃水果也能達到每日五蔬果的好處,事實上,常見臨床上病患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都是因為過量攝取含糖分較高的水果,像是喜歡吃香蕉、鳳梨、哈密瓜等的民眾,應多加注意!

3.攝取過多酒精

酒精跟三酸甘油酯有何關聯?這跟酒精代謝有關,因為酒精是空熱量,會直接生成脂肪儲存,影響三酸甘油酯濃度,尤其對三酸甘油酯指數超過150mgdl的人影響更大。

此外,程涵宇建議,若想了解自己飲食習慣是否正確,最快速的方式是找專業的營養師做醫學營養健康檢查,請營養師幫你計算實際吃進去的油脂及膽固醇是否超標,或是其他營養素攝取不平衡,才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程涵宇分享,曾經有位中年男性平時吃素,也很少攝取油膩的食物,但健檢時竟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高達839mgdl,究因發現,原來他每天習慣喝2500c.c.的全糖豆漿,再加上每天2碗水果;又如另一名也茹素的中年女性,飲食習慣良好,唯獨喜愛吃水果,每天攝取香蕉2根、鳳梨2碗、葡萄10顆,結果健檢結果出爐,三酸甘油酯為355mgdl。這告訴我們,別以為只有大魚大肉才會導致三酸甘油脂指數偏高,就連平常我們認為有助於身體健康的水果,若吃太多也會導致三酸甘油脂指數偏高。

回復正常指數,要這樣做

要降低三酸甘油脂指數,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回歸到「飲食療法」,以健康飲食型態,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配合定量運動,就能減少20~50%的三酸甘油脂濃度。以下,由營養師告訴我們,要降低三酸甘油脂指數,應該建立哪些飲食及生活習慣?

1、體重過胖者要先減重: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只要發現自己腰圍過大,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就要積極減重了!

2、減少精緻糖攝取量:美國心臟協會公布最新飲食指南,建議男性每天不要超過150大卡,約37.5克的糖;而女性則是不要超過100大卡,約25克的糖。特別提醒,330毫升的汽水,就相當於36.5克的糖,每天只要1杯,基本上每日飲食總糖分就超標。

3、注意水果攝取量:臨床發現,很多人的水果攝取量都超標,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很多人都以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結果造成糖分攝取過多,在體內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

4、定期養成運動:建議每週運動至少3~5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以及每次運動過後心跳應達每分鐘130下以上。

5、不吸菸、不喝酒:因為菸酒皆會增加三酸甘油酯沉積在血管壁的機會,尤其三酸甘油酯指數超過500mgdl的人,更要小心!

6、增加蔬菜攝取量:因為蔬菜的水溶性纖維可以降低油脂的吸收,建議每天攝取2碗以上。

7、少肉或無肉飲食:以黃豆取代原本的12的肉類飲食,可降低三酸甘油酯11%、總膽固醇9%、壞的膽固醇13%。建議三餐只要有一餐攝取肉類(動物性脂肪),其他兩餐則以植物性脂肪取代。

8、用好油:盡量選用不飽和脂肪食用油,其中又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為佳,如:芥花油等植物性用油。

只要養成以上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除了可降低三酸甘油酯,同時也可降低總膽固醇以及壞的膽固醇濃度,大幅減少慢性病的風險。唯獨如果三酸甘油酯指數飆升500mgdl以上者、同時患有冠狀動脈疾病、高三酸甘油酯遺傳家族史者,因為存在急性胰臟炎的風險,建議要以藥物盡快治療,但藥物治療只是擔任輔助角色,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要配合正確飲食及規律運動,讓三酸甘油酯指數回復正常,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三酸甘油酯100mgdl,最健康

究竟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指數多少才算過高呢?建議三酸甘油酯數值控制在150mgdl以下為正常;最近也有研究顯示,維持在100mgdl是最具保護效果的濃度;高於150∼199mgdl則為輕度偏高;200∼499mgdl為偏高;500mgdl以上則為極度偏高。

此外,如果沒有接受健康檢查時,如何判斷自己的三酸甘油酯指數可能偏高?只要發現呼吸不太順暢、走路容易喘、容易疲累等,就要懷疑三酸甘油酯指數可能偏高了,建議應趁早檢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1期】

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酯超標了! 3種NG飲食你犯了幾項?
三酸甘油酯異常的三大凶手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吃什麼能降三酸甘油脂?

如果平常攝取的脂肪能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橄欖油、堅果和酪梨;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則有鮭魚、鮪魚、沙丁魚等高油脂的魚類。

為什麼三酸甘油脂過高?

三酸甘油酯過高除了家族遺傳或某些疾病(代謝性、內分泌)或某些藥物引起,現代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也是影響三酸甘油酯的原因,包括:1.體重過重或肥胖。 2.攝取過高熱量,尤其是酒精和脂肪、糖分過高的食物。 3.缺乏運動。

三酸甘油脂過高有什麼症狀?

當禁食12 小時後,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俗稱血脂肪或血油)的濃度於正常 值(<150mg/dl)時,便稱為『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平常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如有症狀大都為血管硬化引起之併發症,如:易 疲勞,頭痛,暈眩,噁心,食慾不振。

三酸甘油脂超過多少要吃藥?

飲食、規律運動健康心血管根據台灣健保用藥標準,患者三酸甘油脂指數必須達五百以上,就可以直接用藥。 若三酸甘油脂指數達二百以上且好膽固醇少於40 mg/dl,健保才會給付降三酸甘油脂用藥。 而在國外,只要三酸甘油酯指數超過五百,就可以直接用藥。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