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子隔音不好怎么办

谢邀。 这个我更倾向于督公的看法 @马前卒

这里转帖一下督公大目标的部分内容:

"有一个相应的指标叫“人均钢铁蓄积量”,这个指标,中国也就是3吨上下,欧美国家平均是10吨,是我们的3倍以上。当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还不到1吨。
这个数据直接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现在女孩子找对象,丈母娘挑女婿都要有房有车的,很多小伙子正为此苦恼。
车是钢做的,一辆车差不多1吨,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的,一平方米房子平均要用60公斤钢筋,小两口考虑到很快会有宝宝,买一个90平方米房子,算上平均每人分摊的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小区附属设施,还有商场、学校、医院、公交这些公共设施,用掉的钢筋正好和中国的人均钢铁蓄积量差不多。
极品的好女婿会有个大房子,比如200平方米,作为城市高级白领,将来小两口肯定一人一辆车,一个白领的人均钢铁蓄积量是8~10吨,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丈母娘都喜欢这样的女婿,比起嫁到国外,离娘家还近一点。
穷女婿就没那么多“铁”。混得不好的哥们儿要跟人合租一套房,一人十几平方米,外加一辆自行车,钢铁蓄积量1吨,这数据和印度的人均钢铁蓄积量一样,把女儿嫁过去等于嫁到了印度,丈母娘肯定一千个不答应。说到底钢铁是硬指标,对国家如此,对成家也如此。
眼下中国人均住房30平方米,每年盖房用的钢筋占了钢产量的一半,加上各种基础设施,我们的钢铁蓄积量刚够盖房的。当然,盖房也好,造机器也好,还需要铜来造电线,铝来造轻体结构,锌来做防锈镀层,镍和铬做不锈钢,稀土来造节能灯,各种材料都有相应的蓄积量和蓄积公式,道理是一样的,钢铁只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项。
房子要用钢筋,机器设备也要用钢铁,而且用得更多,我们钢铁蓄积量少同时也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机器,人均拥有的生产设施少,所以我们工作效率就没有发达国家高,自然赚钱少,很多人连找工作都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没房子可买,只是上班挣的钱买不起。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均钢铁蓄积量有8~10吨,大部分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在40~45平方米。而且他们的房子比我们省钢铁,美国人和西北欧人大多住独门独户的小楼,这种房子是木头造的,拆散了看都是6英寸宽、2英寸厚的标准龙骨条和12厘层压板,没有钢筋,只有钉子。
西欧的老城市和南欧的大部分住房是砖结构,和我们以前盖的五六层砖混楼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的房子盖得早,外观更像古迹,里面也没有多少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和地板龙骨大多也是用木材。住宅用的钢铁少,相应地他们就有更多的钢铁蓄积在工厂、办公室、公路、铁路、轮船上,是用来赚钱的,所以他们赚的钱买房就轻轻松松,买了房还有大笔闲钱用来买中国出口的消费品。
在发达国家之中,美国拥有金融霸权,美国人在银行里敲几个数字,我们就得乖乖把东西送上门去,美国当然就省去很多工业,相应地美国人可以把更多的钢铁蓄积到房子上。所以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在发达国家之中鹤立鸡群,达到70多平方米,当然即便是70平方米的木头房子,算上地基,算上车道花园,连一家一个锅炉,一人一辆小汽车,一人一支枪都算上,蓄积的钢铁也不如我们的混凝土楼房里的钢筋多。美国蓄积在机器中的钢铁还是比我们多。所以即便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我们的工业人均产值也不到美国工人的1/10。"

其实督公少说了一个部分,美国也是有过钢筋混凝土住宅的日子。 如果有机会去匹兹堡老城区的公寓看看就会发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美国的发展是很类似于中国的 -- 钢筋混凝土造各种楼。 然后人口集中居住。 但是这个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伴生科技无法支撑的情况下,明显生活质量无法保证。 例如大规模空调和电梯普及前,以及食物的保鲜运输体系。 而且单位成本太高。 说实话,中国的高层公寓真的是类似日本一样被人多地少逼出来的。 钢筋这种东西去造住房某种意义上极大拉高了单位面积成本。 如果能省出来,就可以换成很多其他的东西 -- 每人的车大一号?多造点路和立交桥?

因此美国后来进行了卫星城市化,反正不缺地,那么自然可以用木头,压合板代替了钢筋混凝土。 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居住面积。 -- 这里还有自然灾害考量。 美国比起中国来更是自然灾害超频发国家--中北东北有巨型雪灾(48小时下2米2深的雪中国有几次?),中南东南有飓风(刚刮了2次),中部有龙卷风(一年3000多次),西部有地震。 西北灾害少,架不住一年300天下雨,土壤过于松软(例子比较极端,Mt. Rainer :-P)。还有火山。。。 采用低成本材料建房,重建就不是问题了。 很多中部的房最坚固的就是地下室,因为规避龙卷风用。

龙卷风过境:

地面上只有地下室幸存。 地上建筑完全被卷走。

因此有钱人进行二次加固和改造:

没钱的就是刮跑了再重建,便宜就好了。。。

考虑到材料的规模效应,新的公寓楼也就采取了同样的材料(追求低成本么)

直接后果就是大一些的房子,由于距离远,外加上隔着院子草坪车库什么的,有凶杀案都听不到。即使是室内,绝对距离远(例如我家总面积297平米,错了5个半层--5 lv split) 声音衰减效果大,在二楼喊地下室就得和生活大爆炸里霍华德他妈一样。。。正在考虑装楼上楼下的电话系统。。。)

但是用同样材料造公寓就悲剧了。 这也是为啥公寓隔音差的根本原因。。。

---------------------混凝土讨论分割线-----------------

感谢网友指出下雨对混凝土干构不成影响, 那句话写二了。

美国西北地区下雨非常多(暖湿气流撞山)导致相对土质比较松软, 对混凝土地基的威胁很大(沉降变形等)上层材料轻也会适当减少这种影响。

事实上,在美国越老的房子一般越隔音。这里面有一个建筑技艺发展的原因。100年前的建筑必须要通过更厚的墙,更小的窗户,更坚固的骨架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这些保证稳定性的措施在客观上都增加了建筑的隔音性。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不再需要大厚重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新的技术不断出现,隔音性就不再是一个天然的选项。

那么,为什么现在新盖的房子不隔音呢?

第一个当然就是很多人都提到的成本因素。今天的房子如果想要增加隔音,就需要更好的填充材料,更厚的门,双层甚至三层的玻璃等等,这些材料会极大的增加建房成本。在加州,一个1000平尺,大概90平米的公寓,如果使用上述隔音材料,物料成本就需要3万美金,加上人工和其他成本可能就要5万美金。湾区这么高的房价,5万美金可能是毛毛雨,但是放到加州中部或者洛杉矶,一个房子可能才卖20,30万,5万美金的成本增加是很可观的。

第二点有很多人没有提到,我们对于建筑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隔音性只是其中之一。100%的隔音是不可能,除非是特殊的房间,那么我们就要在隔音性和其他要求之间寻求平衡。我们要求房间要有嵌入式的灯,我们要有自然采光的天窗,我们要有足够的插头,我们需要暖气,空调,换气扇,这些都是让房间变得不隔音的设施。我想没人愿意住在一个隔音很好,但是昏暗封闭,窗户小小,一面白墙连插头都没有,取暖纳凉基本靠老天爷的房子里吧?

第三点,最好的天然隔音材料是距离。以湾区一般住宅为例,50年代的房子占地基本都在800平米左右,7,80年代的房子400平米左右。一个房子两层使用面积200平米,占地连车库最多也就150平米。一个lot,一半以上面积都是空间,隔音的很。当然这种情况最近正在改变,上礼拜我去看一个号称的独立屋,占地80平米,三层,所以使用面积也有200多,和邻居家的距离只有半米。这种伪独立屋越来越流行,使用面积不小但是没有院子,隐秘性非常差,长此以往,估计也会开始使用新型的填充材料增加隔音。

美国买房流程篇|都说美国房子隔音效果太差,教你这几招!

2018-10-27 21:59 来源: 华人地产网

在美国长住过的人大都有这样一个不愉快的居住体验,那就是隔音效果太差了。也常常听到“我不得不跟邻居保持同步的作息”“房子全是木结构的,想隔音也难啊”的抱怨,这可让不少正准备在美国买房的小伙伴们伤透了脑筋。

那么,本文主要就美国木质结构的房屋不隔音来给大家支几个小妙招,毕竟睡个安稳觉还是很重要的嘛。

美国房子的隔音效果如何?

其实,美国的一些老房子的隔音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因为,以前的建筑技术不够发达,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在建造时必须堆砌更厚的墙,设计更小的窗户,使用更坚固的骨架。而这些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隐形地增加了建筑的隔音效果。然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做大做厚做重建筑来维持稳定了,那么,隔音效果也随之降低了。尤其是美国的很多房子采用木质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要继续增加隔音性,那么无疑成本会大很多

你需要选择更好的填充材料,更厚的门,甚至要用上双层三层厚的玻璃。

粗略计算,如果是在加州,一套90平方米的公寓,如果要是用上述的隔音材料,光是物料成本就需要3万美金,加上人工和其他费用大概最后完成会需要5万美金,这对一些房价本身就不那么高的地方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了。

除此之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我们要求有充足的采光,要有嵌入式的灯,我们开始习惯于空调暖气甚至是换气扇这些提升生活品质的物件,而这些物件的安装,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房屋的隔音效果。

美国的房子见到最多的就是公寓、联排别墅和独栋别墅了,但不论是哪一种,基本都是木房子,因为相较于砖房子,木板房子性价比更高。而综合来说,独栋别墅的隔音效果最好,联排公寓次之,而公寓最差。

如何增强房子的隔音效果?

隔音就是通过给天花板、墙壁和地板铺上特殊材料,或安装特别设计的窗户使得外面的声音进不来,房间里面的声音出不去。

房门的隔音

门的隔音效果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同门之间的隔音效果差异也很大。门的隔音效果除了跟门关上后的密封性有关,还和门板的质量有很大的联系。门板的隔音效果主要取决于门内芯的填充物。

一般来说,模压隔音门内芯填充的是蜂窝状结构的纸基,它形成的密闭空气层能起到的隔音作用很强。而如果是用了劣质的门板,它们只是在空芯中用纸板简单地打几个隔断,隔音效果就会很弱。除此之外,内芯使用刨花板的门的隔音效果会更好。就实木门和实木复合门来说,木材本身密度越高、重量越沉、门板厚的门隔音效果更好。

木质家具的隔音

家具是房间里潜在的吸收体,尤其是木制家具的效果更好,那是因为它有纤维多孔性的特征使得它能够吸收噪声。不同的木质吸音程度不同,相对来说松软一点的木质吸音会更好,比如说松木。另外,摆放的时候不要放对声波反射太强的玻璃柜、易引起震动的金属画等,在放置书本等物件时最好也能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增加反射面以达到扩散的效果。如果邻居家总是能传来嘈杂的声音,那么或许你可以考虑把书柜等大物件摆放在与邻居家相隔的墙壁前面,以适当阻隔邻居家传来的声响。

墙壁的处理

墙壁需要粗糙一些,如果太过光滑,容易产生回声,增加噪音的音量。因此,可以考虑选择吸音效果好的装饰材料,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装修材料,把墙壁表面弄得粗糙一些,能够让声波有机会产生更多次的折射,可以达到减弱噪声的作用。除此之外,墙壁、吊顶可以选用隔音材料,如矿棉隔音板、隔音棉等等。如果是大户型的住宅还可以加装一层石膏板来降低噪声。

如何给房间隔音?

打断声音的空气传播途径

当噪音源的空气和其他地方的空气不流通时可以起到隔音的作用。因此,当我们使用玻璃丝状的保温棉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隔音效果,因为它是针状的材料无法阻隔空气,而使用发泡材料隔音效果会更明显。

打断声音的固体传播途径

在装修时,能够尽量地去选择重量重的材料,比如铁板会比木板的隔音更好。如果是双层结构的木质房屋,在一楼的木地板上铺地毯可以起到阻隔一层的噪音的效果。

家,作为身心放松的场所,绝不应该被外界的噪音所打扰,拥有一个宁静的生活是每个人所希望也是应该得到的。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