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一 日 晴 空間 設計 the november

  • 首頁

  • 設計公司

  • 設計圖庫

  • 設計文章

  • 專題精選

  • 設計影音

  • 裝修報價

  • 手機版
  • 廠商中心
  • 服務熱線:(02)5579-7777

公司地區:台北市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三段243巷4弄10號2樓

統一編號:24955069 經濟部商業司查詢

接案條件

設計接案: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

接案預算: 150萬起

設計收費: 6,000元/坪起

老屋翻新: 12萬/坪起 新成屋: 8萬/坪起

丈量收費: 1.8w元/次起

施工監管:  工程款 10%

保固年限: 一年內保固

官網: //www.thenovdesign.com/

服務亮點

完整圖面繪製

簽訂合約保障

建材討論

專人監工

完工保固

初步報價

每日的使用_廚房(一)


煮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廚房的使用也是一場持續不斷的修行。

讓我這個,從當新手媽媽時才開始笨拙的摸索練習,雖已到了10來年老手媽媽的年資,但廚藝只能還算及格,把食物煮熟,偶爾還是要看著食譜煮飯的廚房苦手來寫廚房,在很多廚技高超的大家眼中看來,應該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了😂!但接觸到的一部分年輕的屋主們,跟十年前的我一樣,結婚、當了媽媽後才開始學著使用廚房,這些廚房規劃的keynote可能可以成為他們思考廚房時的基礎參考!

根據這些年與屋主們的討論,覺得~廚房的使用很個人

依照各屋主們的使用習慣、頻率......,設計應隨之調整。(你是大廚、美食家、摸索者、初學者.....,理應擁有不同的廚房!)

大廚,我們會去了解、尊重他或她(有時是男主人在掌廚!)的過往經驗與使用習慣,甚而學習專家的心法。

基本使用者,我們可以提供過往的好用經驗,避開因為不理解廚房而誤踩的雷區。

我的第一個廚房

設計自己第一個家時,雖然已是工作了約四年的~算是稍有經驗的設計師🤔,但還是比較靠著美感直覺在做設計!當時,對於家的理解、生活經驗這些~都相對薄弱!

小時候在家,媽媽都是叫我去唸書不要進廚房的那種;有小孩後發現,她應該是怕我幫倒忙,自己弄一弄比較快吧😏!後來算是有累積到一點煮食經驗,是去美國念書那幾年,因為對美式食物比較不感興趣,外食又貴,當時流傳著一本留學生食譜,我們就照著食譜開始學煮飯,那是本神奇的食譜,跟著煮好像真的還不錯吃!😆

第一個家Home Studio,大刀闊斧地調動好格局、寬敞舒適的浴室(甚至設置了小時候跟哥哥吵馬桶座要掀還是要蓋,當時就立志我家以後要有的小便斗)、高低層次階梯與架高地板,擺置落地床墊的臥室、老公唯一指定的咖啡吧台(還配BLANCO黑色花崗岩石水槽當廚房的第二水槽)、還有(當時的)夢想清單裡的中島(但這後來隨著時間推移、也移除更換成更能舒適久坐的餐桌)⋯⋯很多年輕時對家的夢想,都在第一個家滿足了;但當時的我卻把廚房的重要性放在最後,配置了一個機能陽春、只有外觀可看的廚房。

當時的我還傻傻不知道,未來我會花這麼多時間在這啊!

寫給未來 十一日晴的夥伴們 2.0

這些年我們除了致力於好作品的產出,更著力於十一日晴內部人才的養成。

有了從白紙慢慢培養出的十一日晴成熟設計師的成功經驗,終於可以更有自信的說,十一日晴可以帶領你、陪伴你,踏上一段充實、且可以不斷成長的職業生涯之旅。

我們可以承諾的設計環境:

十一日晴-嘉紋

若用動如脫兔形容汶霖,那嘉紋就是靜如處子了!

她們倆同時期進公司,是十一日晴的中生代。用不同的軌跡前進,但在成長上,一樣都有令人驚喜的表現,十一日晴是因為有堅實的團隊,才得以為屋主們成就充滿生活感的療癒作品。

嘉紋很沈穩,處理事情讓人有種安心感,細心又有條理、邏輯清楚,設計的呈現跟她給人的感覺一樣,有氣質,閑靜而安定。

十一日晴-汶霖

想到汶霖,嘴角就會漾起微笑,她直率可愛的個性,很討人喜歡的女孩。

聊天時說話很生動,每回聽她興高采烈的形容一件事,我都彷彿可以想像出那些畫面!

汶霖的設計跟她的人一樣充滿生命力,美感搭配能力也很好;我們在設計溝通上很契合,在腦海裡勾勒出的空間,幾乎只要簡單提點,汶霖完成出來的畫面就會exactly是我想像的樣子!跟她一起做設計,我總是很放心且輕鬆;這是長久培養起來所達到的默契,這過程中汶霖自己也很努力的,不斷追求進步。

為了這次的書寫,我細想了一路以來相處的點滴,工作上的,與日常裡的小事。

在實現夢想居家的過程,  設計是感性的, 是夢想的渴望; 但卻又無可避免需要再實際不過的“預算”來做支撐。我們在圖面上畫出的每一線條, 都需要工程上的預算來做實踐。

很多朋友來信說, 喜歡我們作品中簡單舒服的空間感覺。這也是我們設計上的追求, 家本來就是讓人感覺舒服放鬆的場域, 然後加上一點自己的樣子。但這樣的簡單跟看似只是把家具擺進去的沒有設計痕跡的畫面, 其實反而是經過層層“精準的設計”!

我們的案子幾乎都是改動過格局後的成果, (改天來寫前後格局的對照關係, 對空間的影響....)考量過動線,通風, 光線進來的位置....; 加上居住者的生活習慣, 最後是配置進去的傢俱尺寸, 比例, 型式...., 才有這種家具擺進來都“剛好”的空間, 這份“剛好”當然不是偶然。

記得多年前剛回國時, 也有著努力讓設計融入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想望, 像日本, 像歐美, 像北歐, 設計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存在, 內化...., 讓設計不昂貴....; 但這幾年來, 接觸台灣的實務工作, 才發現, 台灣原始屋況要不變動格局就可以很舒服的不多, 新成屋也多受限於制式格局, 沒有自己的個性..., 從頭改造起, 拆除, 泥作, 水電, 空調, 木作, 系統櫃, 油漆....等~到家具, 家電, 窗簾 軟件....; 完成一個家真是不便宜啊! 這段路我們自己也走過, 感同身受, 不做多餘的設計, 但仍需達到我們對設計美感上的基本要求。以下是我們總結的一些小心得, 可以讓不知如何抓裝修預算的朋友們做參考: 

中古屋:每坪 12~18 萬 起

新屋:每坪 8~12 萬 起

(不含傢俱、廚具、窗簾等軟件。坪數越小,單坪造價越高)

(*預算建議 因應物料、人工等因素調整,於2022.02月更新)

是我們網站上對業主們的預算建議,這是從事設計多年後,對預算作岀ㄧ個概括的通則。設計上的豐富度與精緻度越高, 單坪造價就需要更往上加乘。

爲何以坪數計: 

(這邊的坪數是以實際的室內設計坪數估算)

天, 地 , 壁所需的施作面積 以坪數大小作正比例的調升, 水電, 燈光數量, 空調噸數 乃至收納需求, 都相對提升。依我們的經驗值發現, 依坪數來概抓, 幾乎八九不離十; 如果您的預算接近我們建議的新屋 8萬/坪或中古屋 12萬/坪, 在設計上則盡量精簡,  越高則可在設計上有更多材料的選擇,精緻的做法與設計上的可能~

舊屋翻新

老屋新裝工程相對繁複, 抓預算時, 可依屋齡新舊, 屋況老舊程度去衡量; 老屋拆除打開後, 會有更多預期不到的困難等著我們, 漏水, 壁癌....等, 若牽涉到鄰戶間的問題就更難處理, 所以屋主們需要更多的預備, 如果屋況很不好, 格局需作大幅度變動, 預算就必須再多抓一些了....。 

新成屋

新成屋相對單純, 但因國內建案格局大多制式, 或並無把家具配置在隔間之初就做好考量, 導致開門位置, 動線很多狀況下都很難擺置家具; 所以我們也會就最基礎的動線, 採光通風等做檢討, 看有無透過微幅的格局調整, 達到空間最大利用化的可能。當然最佳狀況是房子本身條件就很好, 就較無需大幅變動。

但新屋仍有很多一般業主沒預期的成本

水電調整: 經過設計的房子, 網路,電話, 插座 都會依照我們的平面規劃 與 屋主使用習慣, 移動到最適切的位置, 那是一種隨手可得的幸福, 再也不用大老遠拉延長線。 燈光配置也會隨配置調整, 開關燈的位置也會調整到順手的位置。

空調安裝:空調是一項專業的工程, 配合設計師的裝修空調廠商, 與對一般消費者基本安裝的空調業者有著專業度上的差距, 噸數的配置要怎樣才足夠, 節能之外也吹得舒適; 安裝上, 配合裝修天花設計的完成面,可以如何走管埋線...., 在工地現場遇到許多溝通難易度不同的廠商的我們, 最能體會其中的專業差異程度。

油漆:消費者普遍低估了油漆的預算, 其實建商完工的新成屋壁面, 有時平整度還需加強, 一般是用百合白處理(看來比較黃...), 通常我們還是會整體再作噴漆處理, 調整成ICI的白色, 看起來比較純淨, 若建商的壁面漆面平整度還ok, 就作局部跟打鑿處批土即可(可減少一些預算); 局部跳色也是我們常用的設計手法, 顏色搭配協調, 是視覺效果很好的做法, 但也相對的增加了油漆師傅們分層包覆的施工費用。

小坪數(20坪以下) 

近年來, 房價高漲, 很多年輕人多從小坪數先入手, 看似不大的空間, 機能其實是相對compact,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小坪數的設計密度相對較高, 造價跟2.30坪一般房型比較起來, 單坪造價要比建議值多抓個2~5萬。

要不要找設計師?

建議要有以上的預算準備再委託設計師作設計。

畢竟專業設計師的設計費也佔了預算一定的比例, 雖然我自己覺得, 設計費是設計案中業主花的最值得的一筆費用, 設計費買了設計師多年的美學素養, 空間的使用坪效, 工程上的專業經驗值.....而未來生活在裡頭的美好, 無價。

找設計師會比較貴 因為......

  1. 工班的專業度與篩選, 工程的細膩度取決於工班的專業度, 好的工班, 不需三申五令, 他們會主動發現問題也從不推托去解決問題。多年下來, 我們篩選出擅長與設計師配合的工班, 他們知道設計細節的要求, 讓工程進行更順利; 然而好的工班, 當然也不會是便宜行事的工班。
  2. 對材料的選擇, 低甲醛, 綠建材; 中上品質的材料要求; 設計上我習慣使用KD的塗裝板, 在設計之初就看得到既成的表面質感, 又可降低屋內的油漆面積與甲醛量; 另外, ICI乳膠漆, 富美家美耐板, 一些質感好的日本建材...等大廠的產品, 相對的有品質保證。有孩子的我們, 希望完成的作品, 也相對的環保; 不只是好看而已, 也可以在裡頭生活的健康。
  3. 設計讓預算提高, 這是一定的, 我們在設計圖上的每個線條, 每個材質都會讓預算堆疊上去, 而我們的設計因為簡單, 更需要細部的質感呈現; 鋼刷木紋的實木質感, 平光壓克力漆的低調霧面, 色彩的協調;  傢俱與造型燈具的氣氛營造....再再都會轉化成實際的預算成本。
  4. 多了專業團隊的工地管理與維修保固,我們很多業主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 也很忙碌, 在未交屋前, 工地是我們的責任管轄, 協調調度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會時常整理工地進度與照片上傳, 讓業主可以online看得到工地現況。

我們喜歡在一開始就說明案子的可行性, 免得業主有一種頭洗下去了, 設計卻無法在預算這關實現的遺憾。為什麼不設最低接案預算? 我們左思右想, 還是無法用預算當做我們接不接案的評量標準, 怕錯失有趣的案子,  或是跟我們有緣份的業主...。一些特殊使用的商業空間, 似乎也很難用每坪多少預算來作衡量.....。 但經過一次一次耐心的跟詢問的業主解釋預算的概念, (難為我們的專案管理王先生了<—我老公)所以乾脆寫篇部落格 ^^, 希望喜歡我們的業主們可以更理解我們對預算的解讀, 也對設計預算有更清晰的認識。

我相信各家專業的設計公司所抓的利潤成本相去不遠, 只是選一個可以信任的團隊去幫忙完成這個家的夢想。 找設計師之所以困難, 是因為我們不是販賣一種對價關係的商品, 而是提供一種專業的服務, 對於作品, 我們有不下於業主本身對它的重視, 當業主挑選我們的同時, 我們也同樣在尋找我們的伯樂。 設計的價值無法用價格來衡量, 建議大家一定要找到合tone的設計師,  真心喜歡他們的作品, 然後你一定可以enjoy這段構築”家“的過程。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