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不見 黃河 之 水 天 上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解释: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赏析: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

原文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黑发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

鉴赏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184篇诗文 ► 5528条名句

將進酒[1]
又作《惜罇空》
作者:李白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詩/卷162

  • 姊妹计划: 百科·吴典·粤典·数据项

本作品收錄於:《唐詩三百首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2]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莫停。[3]
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4]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醒。
古來聖賢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須沽取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1. 另有题做《惜罇空》——①見於由1913年羅振玉根據敦煌殘卷照片整理所錄而成的《鸣沙石室佚書》“唐人選唐詩”「伯希和氏2567號」;②見於日本嘉靖堂文庫所藏蜀本《李太白文集》。
  2. 敦煌「伯2567」唐詩選殘卷作「天生吾徒有俊材」。
  3. 敦煌「伯2567」唐詩選殘卷「丹丘生」後無「將進酒,杯莫停」兩句。
  4. 敦煌「伯2567」唐詩選殘卷此句作「請君為我傾」。

(详细信息)

此录音根据2017年6月2日的版本、以闽南语录制,不会随条目修订而自动改变。(收听帮助)

更多有声文献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