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慾勿施於人意思

中文名 己所不欲 拼    音 jǐ suǒ bù yù 词    义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出    处 论语颜渊篇

目录

  1. 1 拼音写法
  2. 2 英文写法
  3. 3 出处论语颜渊篇
  1. 4 定义
  2. 5 辨析
  3. 6 用法示例
  1. 7 哲学反思
  2. 8 社会伦理

jǐ suǒ bú yù,wù shī yú rén

(1):Ethic of Reciprocity,Treat the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2):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have them do to you.

(3):What you do not wish upon yourself, extend not to others.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译文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示例:孔子告诉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违背,就会与人不和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

.

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

对于一个命题,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可以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然成立。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自己不想要的,未必是别人不需要的;勿施于人的正是拥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时的个人看法;你觉得早餐剩的包子自己不想要,但这正是旁边乞丐难得的美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说的不是早餐剩的包子很凉了(也许会对胃不好),还有点脏,不应该施舍给别人当食物,而是不应该把你所认为的个人看法(早餐剩的包子很凉了,也许会对胃不好,还有点脏,不应该施舍给别人当食物)强加给别人欲包含个人看法,有着主观方面的内容和含义,勿施于人的正是拥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时的个人看法。

孔子生前交给了我们两把钥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宏观控制论。恕心(仁爱之心)是一种微观控制论!我们把孔子交给我们的宏观控制钥匙给丢了,把本该用于家庭的微观控制论用在了国家。

一个健全的社会包括三个方面:以宪法为核心的健全的法规体系;比较高的国民素质;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国际间的市场竞争。其中国民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体能,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

社会越发达,对信用的要求越高。信用度高,成本会低。所以,伦理道德不仅是社会规范,更是社会资源。

假烟、假酒、假商标、假学历、假数字……前段时间报道的有毒大米、有毒饼干,假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人们痛心疾首,深感信用资源被严重糟蹋。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底线伦理”是最保守意义上的道德规范。你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起码要做到不伤害别人,所谓“利己不损人”。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很难。但应努力去做。

参考资料
  •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个人图书馆.2016-6-19[引用日期2018-07-14]

'Quem tem telhados de vidro não atira pedras ao do vizinho'

漢語编辑

正體/繁體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簡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詞源编辑

來自《論語・衞靈公第十五之二三》:

發音编辑

  • 官話(拼音):jǐsuǒbùyù, wùshīyúrén(注音):ㄐㄧ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ㄩˋ, ㄨˋ ㄕ ㄩˊ ㄖㄣˊ
  • 粵語 (粵拼):gei2 so2 bat1 juk6, mat6 si1 jyu1 jan4

  • 北方話
    • (官話)+
      • 拼音:jǐsuǒbùyù, wùshīyúrén [實際讀音:suǒyù,wùshīyúrén]
      • 注音:ㄐㄧ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ㄩˋ, ㄨˋ ㄕ ㄩˊ ㄖㄣˊ
      • 國語羅馬字:jiisuoobuyuh, wuhshyyuren
      • 通用拼音:jǐsuǒbùyù, wùshihyúrén
      • 國際音標 (幫助):/t͡ɕi²¹⁴⁻³⁵ swɔ²¹⁴⁻²¹¹ pu⁵¹⁻³⁵ y⁵¹⁻⁵³ u⁵¹ ʂʐ̩⁵⁵ y³⁵ ʐən³⁵/
  • 粵語
    • (廣州話)+
      • 粵拼:gei2 so2 bat1 juk6, mat6 si1 jyu1 jan4
      • 耶魯粵拼:géi só bāt yuhk, maht sī yū yàhn
      • 廣州話拼音:gei2 so2 bat7 juk9, mat9 si1 jy1 jan4
      • 廣東拼音:géi2 so2 bed1 yug6, med6 xi1 yu1 yen4
      • 國際音標 (幫助):/kei̯³⁵ sɔː³⁵ pɐt̚⁵ jʊk̚² mɐt̚² siː⁵⁵ jyː⁵⁵ jɐn²¹/

俗語编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 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翻譯编辑

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 阿拉伯語:عَامِلِ النَّاسَ كَمَا تُحِبُّ أَنْ يُعَامِلُوكَ(ʿāmili n-nāsa kamā tuḥibbu ʾan yuʿāmilūka)
  • 丹麥語:如果可以的話,請加上這個翻譯
  • 英語: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en)
  • 芬蘭語:tee toisille sitä, mitä toivoisit heidän tekevän itsellesi
  • 法語:traite les autres comme tu voudrais être traité
  • 德語:behandle andere so, wie du von ihnen behandelt werden willst
  • 希伯來語:מָה שֶׁשָּׂנוּא עָלֶיךָ אַל תַּעֲשֶׂה לַחֲבֵרְךָ (he) (ma shesanú 'alécha al ta'asé leḥaverchá)
  • 意大利語:fa agli altri quel che vorresti fosse fatto a te
  • 朝鮮語:역지사지(易地思之) (ko) (yeokjisaji), 역지즉개연(易地則皆然) (yeokjijeukgaeyeon), 기소불욕 물시어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gisoburyok mulsieoin)
  • 葡萄牙語:如果可以的話,請加上這個翻譯
  • 俄語:поступа́й с други́ми так, как хо́чешь, что́бы они́ поступа́ли с тобо́й (postupáj s drugími tak, kak xóčešʹ, štóby oní postupáli s tobój)
  • 西班牙語:如果可以的話,請加上這個翻譯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