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 傳 大學 資訊 傳播 工程 學 系

資訊傳播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學系特色

本系的宗旨是要培育理論與實務兼俱、能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擁有全球視野之智慧網路傳播與互動媒體科技的專業人才,因此在課程設計上,除了要修習2年的程式設計課程外,3D設計、遊戲引擎與虛擬實境技術等課程,都是強化學生在設計方面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發展多元化的學習。本系多年來獲得教育部軟體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教學設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是許多國立大學無法相比的,這些設備配合課程的設計,營造學生從做中學的實務經驗。


學科意涵

資訊傳播是應用資訊科技與數位媒體,結合創意設計所形成的新興領域。本系專注於多媒體整合技術與通訊網路兩個專業層次,再輔以數位製作實務。專業領域涉及資訊網路、人工智慧技術、數位影像處理、互動多媒體、虛擬實境技術,3D設計以及虛擬攝影棚的應用。


學習方法

銘 傳 大學 資訊 傳播 工程 學 系

自我整理與評估:記述並整理課程重點,自行評估對課程內容之理解。

銘 傳 大學 資訊 傳播 工程 學 系

目標設定與策略計畫:根據自我整理與評估的結果,擬定明確目標以及執行策略和計畫,提升或維持學習成效。

銘 傳 大學 資訊 傳播 工程 學 系

策略應用及監控:擬定目標設定與策略計畫後,確實執行計畫,並監控或記錄自己的執行狀況。

銘 傳 大學 資訊 傳播 工程 學 系

策略結果監控:監控自己讀書計畫執行的結果,藉此進行反思,進而重新評估對課程內容之理解。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 與他校資傳系的異同:皆有修習2D與3D設計課程,程式設計與數學課程是必修,而且程式設計能力的檢定是畢業門檻。
  2. 與他校資工系的異同:皆有修習程式設計與數學課程,2D與3D設計課程是必修,而且多媒體整合能力的檢定是畢業門檻。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資訊傳播"內含"傳播"二字,高中生最易誤解本系畢業生大多是主播或新聞從業者。其實,本系是屬於“資訊”學群,課程還是以工程領域的課程為主。畢業生出路可橫跨多媒體整合技術與通訊網路兩個專業層次,例如: 軟體設計工程師、多媒體動畫設計師、網路程式設計師、視訊分析設計師、網頁設計師等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最易誤解本系是傳統"大眾傳播"學門分支之一,但資訊傳播是應用資訊科技與數位媒體,結合創意設計所形成的新興領域,無法以傳統的傳播、資訊、設計等單一學門來論斷。本系專注於多媒體整合與通訊網路技術兩個專業層次,因此所學的內容除了媒體設計外,還要修習許多工程科系的課程如微積分 ,程式設計等。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藉由教育部「資通訊軟體創新人才推升推廣計畫」,規劃AR/VR與3D多媒體課程,以互動媒體技術為核心,培育學生具備互動媒體程式開發的能力,同時整合資訊網路技術,開發數位互動應用,使其成為數位設計與相關科技產業的專業人才。相關既有課程和新設之專業課程包含多媒體導論,程式設計,電腦圖學,虛擬實境技術,3D設計與實務以及虛擬攝影棚的應用。


多元能力

空間理解:能以視覺察覺特定的空間方位,想像物體在不同方位下的旋轉樣貌。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活動性:動作迅速敏捷,積極主動,容易付出行動,喜歡動態活動。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適合從事工作

軟體設計工程師

寫程式,針對各種的需求設計軟體。例如:通訊類(Line)、遊戲類(寶可夢)、應用類(餐廳點餐系統)。寫完程式碼,需要透過不斷的測試才知道是否順暢與沒有問題。測試後或運行中,若軟體發生問題要進行除錯。

網頁工程師

設計、創建、修改網站。分析使用者需求,完成網站的內容、圖示、性能和能力。整合網站和其他的電腦應用。使用專門用於方便建立網站及多媒體內容的軟體,將文字、圖形、視頻和音訊等部件轉換成網站格式。

電玩程式設計師

創造,修改和測試代碼,形式,和腳本,使電腦運行的應用程式。從軟體發展人員或其他個人制定的規範工作。通過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和軟體設計解決方案,可協助軟體發展商。可開發和編寫電腦程式,存儲,查找和檢索特定的檔,資料和資訊。

多媒體動畫設計師

透過手繪、電腦繪製、靜態2D或3D物件設計繪製,設計動畫的畫面。工作還可以根據設計師的專長進行細分,例如:動畫製作、場景設計、音樂演奏、剪輯合成......等。

銘傳大學 | 資訊傳播工程學系 收藏

110年學費  39,801元/學期

110年雜費  13,582元/學期

入學管道   個人申請/運動績優學生獨立招生/考試分發/繁星推薦

入學管道錄取標準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錄取標準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互動媒體科技組)(桃園校區)
入學方式 第一階段:學測(術科)檢定篩選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備註:通過第一階段學科(術科)檢定標準,才能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招生人數

一般生

33

原住民

1

第一階段
預計甄試人數 99
學測成績檢定標準

國文

底標

學測篩選倍率

項目1

國文

7

項目2

英文

5

項目3

國英

3

第二階段
學測成績加權方式

國文

1

英文

2

指定項目甄試

項目1

學測

30%

項目2

審查資料

30%

項目3

面試

40%

審查資料項目

修課紀錄

A

課程學習成果

B

C

多元表現

F

M

N

學習歷程自述

P

Q

同分參酌順序

比序1

面試

比序2

學測英文級分

比序3

學測國文級分

比序4

審查資料

超額篩選

方式1

學測國文、英文之級分總和

方式2

學測英文級分

重要時程及審查資料代碼
審查資料項目代碼對照表 A.修課紀錄 B.書面報告 C.實作作品 D.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E.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F.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G.社團活動經驗 H.擔任幹部經驗 I.服務學習經驗 J.競賽表現 K.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L.檢定證照 M.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P.就讀動機 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R.(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S.(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T.(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備審資料收件截止日 2022年5月10日
甄試日期 2022年5月27日~5月29日
甄試費用 900元
甄選結果公告日 2022年6月3日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的檢定標準若同時有數學A和數學B,則只要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系註冊率以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為主。 *以上內容請依官方公布之最新資料為準。若有錯誤,歡迎惠賜更正與指教。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錄取標準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人工智慧應用組)(桃園校區)
入學方式 第一階段:學測(術科)檢定篩選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備註:通過第一階段學科(術科)檢定標準,才能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招生人數

一般生

43

第一階段
預計甄試人數 129
學測成績檢定標準

國文

底標

英文

底標

學測篩選倍率

項目1

國文

5

項目2

英文

7

項目3

國英

3

第二階段
學測成績加權方式

國文

2

英文

1

指定項目甄試

項目1

學測

30%

項目2

審查資料

30%

項目3

面試

40%

審查資料項目

修課紀錄

A

課程學習成果

B

C

多元表現

F

M

N

學習歷程自述

P

Q

同分參酌順序

比序1

面試

比序2

學測國文級分

比序3

學測英文級分

比序4

審查資料

超額篩選

方式1

學測國文、英文之級分總和

方式2

學測國文級分

重要時程及審查資料代碼
審查資料項目代碼對照表 A.修課紀錄 B.書面報告 C.實作作品 D.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E.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F.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G.社團活動經驗 H.擔任幹部經驗 I.服務學習經驗 J.競賽表現 K.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L.檢定證照 M.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P.就讀動機 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R.(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S.(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T.(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備審資料收件截止日 2022年5月10日
甄試日期 2022年5月27日~5月29日
甄試費用 900元
甄選結果公告日 2022年6月3日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的檢定標準若同時有數學A和數學B,則只要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系註冊率以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為主。 *以上內容請依官方公布之最新資料為準。若有錯誤,歡迎惠賜更正與指教。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錄取標準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APCS組)(桃園校區)
入學方式 第一階段:學測(術科)檢定篩選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備註:通過第一階段學科(術科)檢定標準,才能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招生人數

一般生

2

第一階段
預計甄試人數 6
學測成績檢定標準

國文

底標

數學B

底標

學測篩選倍率

項目1

國數B

3

APCS檢定標準

程式設計觀念題

2級

程式設計實作題

2級

APCS篩選倍率

程式設計觀念題

5

程式設計實作題

5

第二階段
學測成績加權方式

國文

2

數學B

2

指定項目甄試

項目1

學測

30%

項目2

審查資料

30%

項目3

面試

40%

審查資料項目

修課紀錄

A

課程學習成果

B

C

多元表現

F

M

N

學習歷程自述

P

Q

同分參酌順序

比序1

面試

比序2

審查資料

比序3

學測國數B級分總合

比序4

學測數學B級分

超額篩選

方式1

學測國文、數學B之級分總和

重要時程及審查資料代碼
審查資料項目代碼對照表 A.修課紀錄 B.書面報告 C.實作作品 D.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E.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F.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G.社團活動經驗 H.擔任幹部經驗 I.服務學習經驗 J.競賽表現 K.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L.檢定證照 M.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P.就讀動機 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R.(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S.(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T.(校系自行輸入限10字)
備審資料收件截止日 2022年5月10日
甄試日期 2022年5月27日~5月29日
甄試費用 900元
甄選結果公告日 2022年6月3日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的檢定標準若同時有數學A和數學B,則只要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系註冊率以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為主。 *以上內容請依官方公布之最新資料為準。若有錯誤,歡迎惠賜更正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