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政策變動會計估計變動

甲公司於2019年初購入機器,以成本$120,000,當時估計之耐用年限為5年,殘值20,000,採直線法提列折舊。於2021年初,因預計其經濟效益逐年遞減,且近於呈等差級數遞減,為反映公司對於該固定資產未來經濟效益消耗之預計型態發生變動,自2021年1月1日起改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殘值預計為6,000,請問2021年應提列多少費用? 另因該折舊方法改變稅務申報有影響嗎?

(一)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第12條 第14條及第18條

折舊方法改變屬於會計估計變動, 非會計政策變動, 因其係由於對折舊性資產未來經濟效益的預計型態改變所致,應採推延調整法。即該估計變動影響當期及以後數期,故應於當期及以後各期處理。

上例因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之改變屬會計估計變動,其處理方式如下: 1. 不調整以前各期之折舊,亦不計算累積影響數。 2. 當期及以後年度受影響各期按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

截至2020年底之累計折舊為40,000(成本120000-累計折舊20000)/5年*2年 2021年度之折舊為 (120,000-6,000)-40,000)*3/(3+2+1)=37,000

按原折舊方法及新折舊方法各年度之折舊費用及各年度12月31日帳面金額表列如下:

依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第18條規定,2021年度財務報表附註須說明估計變動對當期及未來淨利之影響

本公司於2021年初因管理階層改變其對機器設備未來經濟效益之預期消耗型態, 因而變更原有之折舊方法為年數合計法,以反映該機器設備未來經濟效益之預期消耗型態,此會計估計變動使本期稅淨利減少13,600及未來年度稅後淨利增加2400(所得稅率為20%)

(一)所得稅法規定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及耐用年限之變更

有關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之採用或變更,為會計變更,所得稅法第51條第1項已於98年5月27日修正刪除事前申請稽徵機關核准之規定,為配合母法修正與基於稽徵行政簡化便民之目的,爰於106年1月3日修正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2款規定,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變更事項,屬會計估計變動,無須申請稽徵機關核准。

殘值之變更

所得稅法第54條於98年5月27日修正規定,取消折舊性固定資產計算時應預估其殘值,並取消殘值計算方式,公司得依實際狀況自行估列決定是否估列殘值及其金額。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7款規定,營利事業固定資產計算折舊時,各該項資產事實上經查明應有殘值可以預計者,應依法先自其成本中減除殘值後,以其餘額為計算基礎。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8款規定,營利事業折舊性固定資產,於耐用年限屆滿仍繼續使用者,其殘值得自行預估可使用年數並重新估計殘值後,按原提列方法計提折舊。除耐用年限屆滿仍繼續使用者可重新估計殘值外,稅法並未明文禁止公司於決定殘值後再予變更殘值金額,所以應該與財務會計相同

發行人有會計變動者,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會計政策變動:

(一)若發行人為能使財務報告提供交易、其他事項或情況對發行人財務狀況、財務績效或現金流量之影響提供可靠且更攸關之資訊,而自願於新會計年度改變會計政策者,應將變動之性質、新會計政策能提供可靠且更攸關資訊之理由,及改用新會計政策追溯適用變更年度之前一年度影響項目與預計影響數,及對前一年度期初保留盈餘之實際影響數等內容,洽請簽證會計師就合理性逐項分析並出具複核意見,作成議案提報董事會決議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後公告申報。

(二)如自願於新會計年度改變會計政策有國際會計準則第八號第二十三段所定,該變動在特定期間之影響數或累積影響數之決定在實務上不可行之情形,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八號第二十四段及前目規定計算影響數,並將追溯適用在實務上不可行之原因、會計政策變動如何適用及何時開始適用等內容,洽請簽證會計師就合理性逐項分析出具複核意見,並對變更會計政策之前一年度查核意見之影響表示意見後,依前揭程序規定辦理公告申報。

(三)除前目影響數之決定在實務上不可行外,應於改用新會計政策年度開始後二個月內,計算會計政策變動追溯適用之變更年度之前一年度影響項目及實際影響數,及對前一年度期初保留盈餘之實際影響數,提報董事會通過與監察人承認後公告申報,並提報變更當年度股東會;若會計政策變動之實際影響數與原公告申報數差異達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者,且達前一年度營業收入淨額百分之一或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五以上者,應就差異分析原因並洽請簽證會計師出具合理性意見,併同公告申報。

(四)發行人股票無面額或每股面額非屬新臺幣十元者,前目有關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五之規定,以資產負債表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百分之二點五計算之。

二、會計估計事項中有關折舊性、折耗性資產耐用年限、折舊(耗)方法與無形資產攤銷期間、攤銷方法之變動,及殘值之變動,應將估計變動之性質、估計變動能提供可靠且更攸關資訊之理由,洽請簽證會計師就合理性分析並出具複核意見,作成議案提報董事會決議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後公告申報,並提報最近一次股東會。

發行人於會計年度開始日後始變動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事項者,依前項規定辦理時,應公告申報改用新會計政策追溯適用之變更期間、前一年度影響項目與實際影響數,及對前一年度期初保留盈餘之實際影響數,並應增加說明於會計年度開始日後始變動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事項之合理性及必要性,併同其他事項於公告申報前洽請會計師就合理性逐項分析並出具複核意見,作成議案提報董事會決議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後公告申報,並提報最近一次股東會。

本條所稱之公告申報,係指輸入本會指定之資訊申報網站。

已依本法規定設置獨立董事者,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提董事會決議時,應充分考量各獨立董事之意見,獨立董事如有反對或保留意見,應於董事會議事錄載明。

已依本法規定設置審計委員會者,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應經監察人承認事項,應經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並提董事會決議。

前項所稱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以實際在任者計算之。

會計變動

會計變動有兩種,分別是會計政策變動與會計估計變動。
IFRS IAS8
(ㄧ)會計政策變動:
係指由某一種會計政策改用另一種會計政策,例如:存貨計價方式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加權平均法」。
會計政策變動的會計處理:
所有的會計政策變動ㄧ律改採「追溯重編法」。
所謂的追溯重編法是指將舊會計政策與新會計政策間的實帳戶差異數挑出來,計算至改變當期的期初,利用「前期損益調整」科目作期初保留盈餘的調整。在編製比較報表時,前期的財務報表應按新會計政策予以重編。

(二)會計估計變動:
會計處理過程對於未來情況或事項之不確定性難免需要估計,如折舊性資產之耐用年限與殘值,對此估計隨時間因新事項的發生、新經驗的累積或新資訊的獲得而必修正以往之估計,以使會計表達更符合經濟實況。

會計估計變動的會計處理:
應採「推延調整法」,自變動年度或當期,開始依新估計數或新預估數處理。

關於會計估計變動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存貨的進貨合約,若合約價格確定,且合約本身不能取消,則當訂購貨品的市價低於不可取消合約的總價時,雖貨品尚未購入,亦應認列跌價損失,若以後市價回升,這裡是因新資訊的獲得而使原預估之資料發生改變,所以應按會計估計變動處理,在原認列的損失範圍內,認列市價回升的利益,與淨變現價值回升的會計處理並不相同。

教科書關於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的定義有看沒懂?沒關係,我們用實務的案例讓你了解到底什麼是會計政策,什麼是會計估計。

根據IAS8的定義,

會計政策:係指企業編製及表達財務報表所採用之特定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及實務。

會計估計:係指評估資產及負債目前狀況及相關之未來預期效益與義務後,而對資產、負債帳面金額或資產各期耗用金額所作之調整。會計估計變動係因新資訊或新發展所導致,因而並非錯誤更正。

文言的定義寫明了,可是具體是什麼或者是有沒有什麼例子?

會計政策變動:

1.投資性不動產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

2.變更確定福利計畫再衡量數表達,從其他權益改為保留盈餘

3.變更金融資產慣例交易選擇,自採用交易日會計改為交割日會計

4.存貨計價政策由月加權平均模式改採移動加權平均模式

5.存貨成本由先進先出法變更為移動平均法

(另外,財報附註的其中一項-重大會計政策之彙總說明,裡面內容很多,按照其標題,裡面提及的所有事項應該都算是會計政策變動)

會計估計變動:

1.PPE耐用年限變更

2.營運特許權資產攤銷年限之調整

3.PPE或無形資產折舊(攤銷)方法的改變

4.PPE或無形資產殘值的變動

5.應收帳款呆帳比率變動(依IAS條文推估)

6.存貨呆滯比率的變動(依IAS條文推估)

(另外,財報附註的其中一項-重大會計判斷、估計及假設不確定性之主要來源,裡面依公司狀況揭露,可按文意判斷是否為會計估計變動)

(例如:估計銷貨退回及折讓、減損評估所採用的估計、DTA的可實現性)

那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的變動有什麼影響呢?

會計政策變動一般要追溯適用(有些豁免條件),也就是這期財報中的所有數字都好像是從一開始就採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一樣,

而會計估計變動則是於變動當期或變動當期及未來期間將變動影響數認列

而以上都是財報上的影響,法遵上則要參考證準第6條,

無論是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變動,皆應「洽請簽證會計師就合理性分析並出具複核意見,作成議案提報董事會決議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後公告申報,並提報最近一次股東會

(不過依公告狀況來看,只有PPE或無形資產的折舊或攤提相關調整才有公告,我是不信大家都沒調整存貨呆滯政策或應收呆帳比率啦...)

以下案例參考:

阿瘦(8443)於106年度變更PPE耐用年限(會計估計變動),於董事會決議日期發公告

(106年的股東會是於106年6月14日開,但是5月12日就發開會通知出去了,所以5月24日董事會才決議的事情應該來不及列入報告,就列於107年股東會報告了)

快要完成了!

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 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

好的訂閱由Strikingly提供技術支持。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