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鐵路 博物館

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規劃與展望

本文取材自 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車輛史     

 台鐵即將接手阿里山森林鐵路 許下願景 

   規劃阿里山鐵道博物館與行駛觀光區間車  以增加營收

   成立762mm軌距車輛維修與教育訓練中心  以傳承技術

    博物館是人類歷史與榮耀的傳承,尤其是交通的博物館,更負有科技教育與國力宣示的使命。世界各國主要工業國家,都有鐵道博物館,即使是地方鐵道公司,也有鐵道資料館。惟獨台灣,到2012年為止,卻完全沒有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只有零星的車輛展示場所。台鐵只有苗栗鐵道公園,阿里山鐵路有北門車庫園區,收藏一些車輛;台灣正式的鐵道博物館,還沒有出現。

    為何苗栗鐵道公園與北門車庫園區,不算是「鐵道博物館」?因為博物館的功能有三個,收藏、展示、教育。如果只有簡單的車輛收藏,並沒有系統的保存展示計畫,也沒有教育的配套措施,實在不算是博物館。

  換言之,博物館不能只有硬體,沒有軟體;單純車輛擺放在那裡之外,至少要有一間建築物,作為室內展覽館,讓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被典藏,而且還要負責建檔;還要有一群專業工作人員負責保存,提供更多詳細的資料展示,並且訓練志工進行教育解說,還有鐵道模型去還原歷史(參閱阿里山鐵道模型 忠於記憶與傳承)。不只有硬體收藏,還要有軟體運作,這樣才算是真正的鐵道博物館。

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規劃

    我想,嘉義北門車庫園區若是善加整理,是成立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本館的最佳場所,阿里山蒸汽機車與四節木造客車,是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並且應該找一間建築物,作為博物館辦公室與室內展覽館。因為博物館位於市區,而且搭火車可以抵達,在動線規劃上比較有利,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觀。而沼平車廂旅館的舊址,或是現在阿里山車站的後面,可以成立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阿里山分館。

  這個分館除了保存若干車輛以外,還可以複製若干展示內容,讓參觀森林遊樂區的旅客,了解阿里山鐵路的歷史與偉大。如果還有足夠的經費,奮起湖車庫與周邊股道,可以成立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奮起湖分館。

    阿里山森林鐵道已經邁向百年,資料內容必然豐富,它的博物館本館,最需要哪些東西?首先,鐵道的歷史展示室,詳細列出歷史年表與照片,這是鐵路發展的歷史命脈,日本大井川的千頭鐵道資料館,就十分地詳細。其次是鐵道模型,重現歷史的原貌,典藏科學的技術,而且寓教於樂在其中。例如2011年高雄鐵道歷史模型展,敝人實際參與規劃,將整個高雄市區鐵道,濃縮在一個展演主題模型裡面,它的動態模型火車,讓大人小孩為之瘋狂,是鐵道博物館最能寓教於樂的主題區。

1986年,阿里山與日本大井川締結姐妹鐵道的紀念牌。

    除此之外,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本館,還需要一個歷史文物典藏廳,是博物館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1986年,阿里山與日本大井川締結姐妹鐵道的紀念物,最適合放在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裡面展覽。當年幫忙締結姐妹鐵道的高井貢老先生(已經辭世),他所製作的阿里山火車模型,也非常適合放在這裡。

  尤其未來阿里山鐵路,會有更多國際交流,不論我們要贈送外國的鐵道文物 ,適合哪些東西;或是外國贈送我們的鐵道文物,要保存在哪裡,都需要精心規劃。(參閱 睽違三十九年的等待 飄洋過海來看妳)

     

  最後,博物館的展示內容,需要不停地推陳出新,不然開展時人很多,後來參觀人次會逐漸地下降,因此能夠有一間特展室,不停地要有新的內容,以輪展的方式來呈現。例如2011527,農業精品區開幕,裡面敝人所設計的獨立山螺旋線模型,與敝人的世界百大登山鐵道圖片特展,就是屬於這種展覽類型。

阿里山鐵路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浩劫  別再發生

    民國七十一年,沼平的車廂旅館成立,當時保存許多重要的阿里山客車。從這些改造成車廂旅館的客車,可以看見民國六年代以前,阿里山鐵路客車的歷史縮影。除了蒸汽火車18Shay(SL17)28Shay (SL24)之外,還有日據時代改造而來的木造客車,民國五年代的木造守車,平客車、材客車,日治時期的汽油客車GC,以及台灣光復初期鋼體客車PA等等。(參閱阿里山森林鐵道 車輛篇(1912-1999) )

  但是不幸的是,民國九十八年,宏都公司計畫沼平興建飯店,因為整地的需要,只有SL17號SL24號兩部蒸汽機車被留下,剩下的十餘部木造客車,就直接用怪手就地支解,以廢鐵賣掉,這是阿里山鐵路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浩劫,阿里山鐵路在日治時期與光復初期的車輛,幾乎毀於一旦。然而,就在支解之後不到三個月,阿里山地區就發生最嚴重的莫拉克風災,山林重創,宏都即將到手的環評也瞬間消逝。也許天地之間,冥冥之中自有感應吧。

    與其社會各界一昧責怪宏都公司缺乏文化素養,不如在制度上防範於未然,為了不要讓遺憾再次發生。我想,如果林務局與台鐵願意合作,未來有意成立阿里山鐵路博物館,今日這些阿里山鐵路的車輛的保存,就顯得格外重要。

  2008年,阿里山鐵路移交給其他部門運作,當時是宏都公司,2013年,阿里山鐵路再次移交給其他部門運作,如今是台鐵。目前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要確定這些火車,不會被破壞消失,至少每一個種類,都能保存一部。有些重要的火車散落在外地,實在應該要拿回來,有些歷史的缺口應該修復,這些內容,都應該被列入阿里山鐵路博物館的保存與運作計畫。

應成立阿里山鐵路博物館籌備委員會

   其實,這也就是我寫這本書的本意,透過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車輛史,這本書的統計與研究資料,將所有的鐵道文化資產透過紀錄造冊。我們政府是否現在就應該開始,成立阿里山鐵路博物館籌備委員會,開始將重要的車輛造冊列管,以圖阿里山鐵路,可以千秋永續。

  目前我們的行政部門,阿里山鐵路已經成立登錄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我想,阿里山鐵路博物館籌備委員會,也應該一併成立運作。一個拼外在,一個固根本,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台灣要拼世界遺產與外交,同時也要拼教育與觀光。

  此外,許多國外的鐵路博物館,都有Museumsbahn 動態保存運作路線,可以為博物館的收入加分。當台鐵願意接手阿里山鐵路,對於台鐵來說,相當於是重新接手762mm軌距的運輸體系,投入的資金與人力必然可觀。基於規模經濟與共同成本的道理,敝人建議,除了阿里山鐵路現有25號,26號與31號三部Shay蒸汽機車復駛,還可以加入18噸Shay的蒸汽機車,17號或18號蒸汽機車讓它復活,讓台灣阿里山成為 Shay 蒸汽火車的亞洲保存鐵道天堂,更加地名符其實。(參閱阿里山的蒸汽機車 Shay永恆的魅力 )

762mm軌距鐵路車輛維修與教育訓練中心

  目前台鐵確定接手阿里山鐵路,可以比照過去台鐵北投員訓中心模式,在嘉義北門車庫成立「762mm軌距鐵路車輛維修與教育訓練中心」。目前放在花蓮後站,缺乏觀光舞台的東線LDK59與四部黃皮仔客車,敝人誠心地建議,可以先借調到嘉義北門的車庫園區,這裡有台灣最完善的762mm軌距維修體系工廠,讓LDK59獲得妥善的保養與維護。

  每逢週六例假日,LDK59與四部黃皮仔客車,與Shay蒸汽機車牽引檜木客車,可以交錯輪班,行駛嘉義到竹崎的觀光區間車,上下午各一往返,不但可以增加觀光營收,更可以培養台鐵操作蒸汽機車的駕駛與維修人才,也讓維修蒸汽機車的技術,可以傳承下來。不止是東線火車移過來保養運作,甚至可以將羅東林鐵的蒸汽機車,調過來這邊修復使其復駛,牽引車庫園區裡的羅東林鐵木造客車,加入觀光行列。  

  大家不要忘了,早在1910年,台灣總督府建造阿里山鐵路與台東線鐵路,台灣的東邊與西邊是同時進行,連火車都是相互借調羅東林鐵5號與6號14號蒸汽機車,原本即是跑阿里山鐵路平地段,台東線LCK22蒸汽機車,日治時期就是跑阿里山鐵路平地段,任務告一段落才歸建原單位(參閱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車輛史P.20-23 )。

  我想這麼做除了是技術傳承,也是還原部分的歷史。等到花東與羅東那邊,有了確定的觀光運行路線,台鐵再將技術與人力,連同車輛一併辦理移交,使其運作更加成熟。無疑地,讓嘉義到竹崎這段軌道,成為台灣762mm鐵路復興的試車新舞台,我們衷心拭目以待!

阿里山鐵路現有25號,26號與31號三部Shay蒸汽機車動態保存,期待未來繼續推動Museumsbahn 的動態保存,對於台灣阿里山鐵路要登錄世界文化遺產,有莫大的幫助。(敝人的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的阿里山火車模型,許下未來的願景)

     期待台鐵接手阿里山森林鐵路

  不止是現有路線的經營而已

  還有博物館的規劃與車輛動態保存

  踏出良性互動共創雙贏的第一步

  保存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文化資產

  成就台灣輕便鐵道的文化復興運動 

【阿里山鐵路一百週年活動】請參閱

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100年慶祝活動 

為保存阿里山鐵路與邁向世界遺產略盡綿薄之力

2012台灣阿里山鐵路100週年+瑞士少女峰鐵路100週年

用鐵道為台灣外交開路

阿里山森林鐵路一百週年紀念文獻

【阿里山鐵路的博物館模型】請參閱

阿里山鐵道的運材列車 讓記憶重現

阿里山鐵路的木造客車 穿越木棧橋

阿里山鐵道的柴油機車 漫步在雲端

阿里山鐵道模型忠於記憶與傳承

阿里山鐵路與登山火車模型展示

【阿里山鐵路文章資料夾】 請參閱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