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 評價

《美麗人生》不但是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導演兼男主角的羅貝托貝里尼更在最佳男主角的項目擊敗了呼聲極高的《搶救雷恩大兵》的湯姆漢克。此外,本片在Imdb的分數高達8.5,Rotten Tomatoes亦有80%的新鮮度,其中Audience score項目更飆到96% ,其精彩與感動可以說是眾所公認。當年在台上映時,除了爆笑情節讓首次看義大利片的我笑得合不攏嘴之外,結局的發展與其說是讓我的眼淚直流,倒不說是「用倒的」,出了電影院之後,仍久久深陷本片餘韻之中。這次重新上映又忍不住跑去真善美戲院再看一次。僅管已非常熟悉劇情走向,但大銀幕效應和全場觀眾情緒共鳴的氣氛摧化下,依然隨著劇情又哭又笑!

《美麗人生》敘述男主角Guido 到都市工作,遇上美麗的女教師Dora,遂一見傾心,中間工作和求愛的過程鬧了不少笑話,但終究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更生下了愛的結晶Giosue'。可惜,好景不常,有猶太血統的男主角一家人被德軍送進了集中營,為免因戰爭殘酷而造成兒子心理陰影,Guido 便編了一個美麗的謊言,告訴Giosue'現在所有的現實只不過是一場遊戲,週遭都是要抓他的壞人,只要好好躲著便能累積分數,獎品是一台真實的坦克車。於是,Giosue'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熬過那段水火的歲月。

《美麗人生》在前半部完全是喜劇風格,調性輕鬆,情節幽默、對白詼諧,甚至到了後半段的集中營部分,仍有很多情節充滿了不是令人會心一笑,就是捧腹大笑的妙梗。這些妙梗又是來自於是陰錯陽差的情節設計和Guido隨機應變的反應所產生的笑料,例如在餐廳裡和德國醫生猜謎,又得同時應付突然上門客人點餐的那段,當中既有急中生智的創意,亦有趣味橫生的巧思;此外,有些情節更是歡笑中充滿了溫馨,像是自告奮勇為德國軍官翻譯的那幕,對照著其他猶太人聽得一頭霧水的令人發噱畫面,其中卻有滿滿父愛的用心良苦。

值得一提的是,《美麗人生》男女主角從相遇到結婚的遇程,處處充滿了浪漫驚喜,除了有一見鐘情式的「摰愛認定」,為愛「瘋狂」的舉動(如假份督學和假裝為未婚夫將其搶先接走的那兩段)亦有「非她莫屬」的的純情率真,「雨中紅毯」和「策馬救美」的畫面更有童話式的奇心異想,處處充滿了驚奇。重要的是,由於雙方社經地位懸疏,故兩人的結合更有「愛情衝破一切藩蘺」美麗憧憬的實現之意。印象深刻的是,當夫妻兩人在集中營被分隔之時,男主角趁德兵不注意,叫兒子Giosue'向媽媽廣播報平安的那段,真是個令人窩心到了極點的畫面。這表示他對於妻子時時掛心,因為掛心,所以關心;因為關心,所以用心;因為用心,所以窩心。這些意義的感受令這個橋段成為本片第一個令我有眼眶紅的衝動,雖然出發點和片尾結局大不相同XD!

由於《美麗人生》編導成功地誤導了觀眾對於結局的想象,一直到男主角被德軍押走,還故意向兒子躲藏的方向做出搞笑動作時,當年的我都沒意識到「那個滑譏的畫面竟是父親對兒子的最後一次慈愛」,記得當時電影院還有人驚呼「不會吧!」。由於沒有任何預警,突然來這段,對觀眾的情緒衝擊之大,可想而知。之後,啜泣聲此起後落,到了隔天Giosue'出來後,尚未意識到父親已慘遭德軍殺害,仍沈浸在遊戲氣氛裡,在空無一人的廣場裡走著,他那既「安全又孤單」的身影,雖然只有1~2秒的鏡頭,但卻是個極為虐心畫面。到美軍攻進,Giosue'誤將開進的坦克當作爸爸承諾的禮物,此時我的淚腺再也守不住而全面潰堤。因為當他坐上美軍坦克的那一幕,表情極為幸福,危險惡劣的集中營在他的眼中只是一場贏得獎品的遊戲而已,所以他的童年和充滿了快樂回憶,但這一切卻是他的父親用生命換來的。

《美麗人生》就是這麼一個既溫柔又感傷的故事,爆笑中有歷史悲劇的殘忍,缺憾中又充滿了愛與希望。本片給我最大的感動,除了父愛無私的犧牲之外,便是Guido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既然太陽也有黑點,人生當然有不盡人意之時,更何況他與生俱來的「身份原罪」,但Guido凡事正面看待、積極應對,他在電影中大概沒有一刻是沒有笑容的。曾聽人說過「成熟不是你遇到壓力困難時不哭,而是哭在心理,笑在臉上」,我相信Guido不可能對外在難題毫無所感,但他懷著積極愉快的心情處理困擾的事,心境不同,問題自然沒有想象中難解,也因此才能 "make imperfect life beautiful"!更因此,他的謊言才會那麼具有說服力;試想,如果Guido自已都有一絲絲憂慮掛在臉上,他又如何能騙得過Giosue'? 因為Guido樂觀的笑容就是陽光,抹去Giosue'對於不友善環境的不安。所以,我認為這部除了可做為親情無價的溫馨片之外,更是一部反映生活態度的經典

總而言之,《美麗人生》將小人物的樂觀積極化悲劇為希望的溫暖,刻劃得極為出色,在動盪的時代裡,努力創造出屬於自已「美麗人生」,並將其化為最寶貴的禮物留給自已的妻兒。因此,《美麗人生》也等於揭示我們人性中共有的美好一面;愛情的浪漫、親情的溫暖與生活的智慧,這些超越國家與民族的普世價值,在片中時時刻刻擊我的心中最柔軟的那部分。即使再次觀看,仍能讓我看得潸然淚下,所以我也相信,也只有這樣的電影,才能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之作。

延伸閱讀:無主之作、名畫的控訴、不存在的房間

这是我看过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听名字其实没什么吸引力,可能中国有演过同名电视剧,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感。那天很无聊想看一部喜剧消遣时间,便找了这部看了名字就能想到结局的电影。前半部分和名字一样美好温馨浪漫,但到了后半段截然不同,但深深的被男主个人魅力吸引,电影可能就是电影,在我眼中简直就是完美,不是说长相➕内在,男主的颜其实一般但是看完后半段你会觉得,找另一半更care人品责任智慧,有了这些即使他丑你也会慢慢的被他吸引到最后崇拜,也说明女主会识人是个聪明的女人。男主虽然没什么文化,没什么金钱地位,但是他在追求女主时很别出心裁,也说明非常用心,又很浪漫很风趣,让人哭笑不得,对于家境尚优且长得不错的女主,身边自然接触的都是各种吹嘘,高傲,各种套路的富家子弟,自然被男主突如其来猛烈的追求,尤其好奇感动。她不顾家人 反对,毅然和男主结婚生子。之后精彩的精华部分便上演了。一家人被赶往纳粹集中营,那种黑暗的日子对一个小孩的成长无疑将是沉痛的经历甚至生命的终止,男主为了保护儿子不被这种可怕的氛围吓坏,也为了使他快乐的成长,也算是使出了毕生吃奶的智商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孩子浑然不知自己身处的环境有多恶劣,甚至觉得很快乐,让他觉得大人小孩都是在玩游戏。god!!!面对这样无时无刻都威胁到生命的环境居然还能如此乐观,这样的男人世界上有几个,男主是个伟大的人,到死都让孩子觉得那只是一场游戏,伟大致敬

今天突然想到这部电影,简单答一下,回头慢慢补充。这部电影是我的最爱。只要想起最后儿子看到坦克的场景都会热泪盈眶。尤其是当自己有了孩子,对电影里父亲的角色就愈发敬佩。

虽然是虚构的喜剧故事,但罗伯特.贝尼尼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在几乎是彻底的黑暗中,你能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人生?


自然而然的,成年人身处纳粹的暴行中,正常的反应一定是,恐惧、愤怒、仇恨以及绝望。但是孩子呢?这些是他们应得的吗?他们随时都可能结束的短暂人生就只能在恐怖中度过吗?
父亲的角色就是贝尼尼所有的回答。贝尼尼没有塑造一位暴力反抗的父亲,而是用接近童话的剧情设计,用父亲的勇敢、智慧和爱去点燃观众心中希望的蜡烛,因为正是这聚焦在无尽黑暗中的微光,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明,才是反抗未来黑暗的力量。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