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堂 帶 來 幸福 的 思辨 課

推薦序

未來最重要的能力──學習如何思辨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TED 亞洲大使)

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千千萬萬的思緒所左右,人生更是無數個選擇所交織而成的路線圖。在不斷前進,汲汲營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忘了思考的重要呢?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我們是否隨波逐流;被生活推著前進,我們是否有時間喘口氣,停下來想想我們是否忠於初衷,對人生的熱情是否依舊?台灣的教育制度如同堆鬆餅,一層一層堆上去,孩子們鮮少有喘息呼吸的空間,每個階段都好像被安排好,從一個格子跳到另外一個格子。父母親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競爭讓我們變成了考試機器,會填標準答案,卻不會思考;教育像製造業一樣,生產出的產品(學生)卻要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我們被強迫記誦公式,卻沒有被訓練思考和問問題。

思考讓你的世界更廣大

我很幸運,在大學畢業當兵前的空檔,利用打工存錢到中南美洲自助旅行半年,這趟人生的「壯遊」走了八個國家,路程長達八百公里;過程中我徹底放空,放下既有的思維模式,用心觀察,用雙腳走,搭公路便車、火車、坐船,學習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思考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我的生命有了一段空白,我也真正有機會慢下來思考,這個自我追尋的旅程也是一種對生命意義哲學式的探索,我反覆不斷地思考著以下的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任務是什麼?
這個世界如何因為我的存在而不一樣?

這段年少時期的壯遊,從瓜地馬拉開始,結束於祕魯,長達一百八十天。這些問題的答案至今依然無解,但是卻為我人生的思考奠定了基石。思考在於自我能否建立一套價值系統,把問題抽絲剝繭到最基本的點,並從中去驗證而不是類推,從驗證過程中找到基礎的真理。

重新定義問題

另外一個重要的思考元素是「重新定義問題」。我們經常迷失在找答案中,殊不知如果沒有問對問題,正確的答案也無從找起。我們的教育訓練我們找到標準答案,卻沒有教我們如何問問題。

其實,思辨(critical thinking)就是從思考進而辯證。思考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定義問題(define problem):問題的核心是什麼?哪些因素造成了問題?它們之間的相關性是什麼?在問題結構中的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是什麼?這些其實都可以透過思辨來解構,而駕馭我們思考的就是「習慣」了。

我們的思考模式無意識地被習慣所左右,習慣又是架構在層層的生活經驗上,這些生活經驗如同檔案一樣儲存在潛意識的硬碟裡,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這些檔案排列組合成某種結構,浮現在我們尋找答案的路上。這樣的習慣讓我們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生活問題,卻也讓我們困在思考的迴路裡。許多問題並非單一知識(domain knowledge)可以解決,還是要打破框架,重新定義問題才能真正找到想要的答案。

永遠回到原點思考

我們常常為了事情不如意而感到難過或憤慨,雖然很多事的結果的確經常不盡如人意,但是更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如果你曾經注意過蘋果(Apple)電腦的logo設計,你會發現那顆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竟是由好幾個不同大小的圓重疊組合而成,呈現的結果是一個比例完美的logo。思考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辯證,回到原點,想像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體驗,時時回到初衷,探索每個環節,結果或許就會因此而不同。

愛因斯坦說:「我們不能用昨日的思維來解決今日的問題。」(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在這資訊紊亂爆炸、注意力短暫、價值觀拉扯的年代,這本書的出版有其重要性,因為思考是一輩子的課題,更不能抄捷徑,當我們的社會開始重視思辨能力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思辨新紀元的開始,值得你我共同參與。

推薦序

追求批判思考,改變失調人生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這本書是一台心靈的X光機,它可以透視我們心中潛伏的陰暗、缺陷與毛病;它也是一把鋒利無形的手術刀,割除我們心靈中容易滋生蔓延的癌瘤;它更是一餐一餐溫和有效的營養食療,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促進思想成長,終而培養出利人利己的智慧。

本書從診斷人人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本性開始,指出因為人們自我中心的本性,容易導致不理性的「失調」想法,甚至「失調」的人格(猶如身體機能的運作失調,甚至長期處於疾病狀態)。如果要拒絕這樣的人生,只有透過學習批判思考、培養思辨能力,進一步養成「理智美德」(intellectual virtues),我們才能活出真正幸福美好的人生。

「理智美德」是很重要的概念,值得在此多說幾句。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過於片面地重視「知識」與「資訊」,以為只要有大量足夠的資訊和知識,社會就能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滿足我們的一切欲望。

從物質欲望滿足的角度而言,這一點也許沒錯,但是過度物質欲望帶來情緒的焦燥、憂慮、抱怨、操煩、情緒起伏──也就是一個失調的人生,進而產生大量被欺騙、被支配、被犧牲的社會底層者,以及極少數誇富、炫耀、支配他人的統治階級(但這些人當然不能免於種種負面情緒的人生)──也就是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失調社會。

本書提醒我們這些嚴重的後遺症,教導我們透過批判思考來養成理智美德,以便診斷、甚至救治失調人生和失調社會,成為一個先進、開明且造詣高深的思考者。

追求理智美德,就是追求更好的自己

「理智美德」包括「理智正直、理智謙遜、信任理性、理智堅持、公正不偏、理智勇氣、理智移情、理智自主」,這些美德不僅僅是「理智的」,也是道德的,它們的整體就構成我們傳統上所說的「智慧」(wisdom)。換言之,這也是一本追求智慧的工具書。

當代哲學有一股趨勢,從重視「知識分析」轉向重視「理智美德」的養成,本書呼應了這股哲學潮流,具體有效地把高深的哲學思考,轉化成平易近人的大眾書籍。

讀者或許會對「理智美德」這個詞彙感到陌生或困惑,但可能熟知誠實、公正、剛直、廉潔、心口如一、同情、寬容、博愛、奮進等等「美德」,這些傳統上屬於道德和行為的德目。那麼,理智美德和這些行為德目有什麼不同?事實上,理智美德都是一種道德行為的德目,而且理智美德也能夠幫助道德美德的養成,正如本書不斷地教導我們勿盲目服從、不要只想支配他人、對政客的言行慎思明辨、對他人心存寬恕、塑造自己成為「世界公民」(而不要變成一個盲目的愛國主義者或狂熱的國族主義者)、不以善小而不為等等,都是在期許和指引讀者變成一位「美德之士」(virtuous person)。

筆者在大學教授多年的「批判思考」通識課程,也寫過教科書《邏輯與思考》(學富出版),從上課經驗與同學的回饋反應中,深深感受到「批判思考」對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是,筆者的課程和著作內容,還有坊間多數中英文的批判思考書籍,都著重在學術性、原理性的語言,以及邏輯規則和謬誤的知識傳遞,較少涉及實際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與情感面向。雖然筆者在上課時會盡量舉生活實例,也期待同學能將所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但總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現在,這個缺失可以由本書來補足了!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的不是抽象的原則與知識,而是較具體的「策略」,以幫助讀者逐步地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這一點讓本書的實用性更加彰顯。

儘管如此,本書並不能取代學術性的批判思考課程或書籍,因為它沒有詳細討論如何理解語言的結構、如何做意義分析、如何依據規則做合理推論,以及如何辨識他人言論和推論中的謬誤。本書的適當使用是做為學術性批判思考課程的補充教材,或是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宜進一步學習較抽象的原理和規則,才更能達到本書所列出的九個「理智標準」:明確性、正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和公正性。

最後,讓我引用本書對人性的診斷來終結這篇短文:

「人類並不是天生就會為他人的權利與需求著想。我們不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其它人的觀點,或是了解自身觀點的侷限。唯有經過訓練,我們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自我中心……我們總是自然而然地相信自己的直覺,無論那錯得有多離譜。我們通常不是使用理性思考標準,而是用自我中心的心理標準來判斷該相信什麼、該拒絕什麼。」

這幾句話值得每個人、尤其是當今和未來國家的主政者咀嚼再三,因為你們的思考品質決定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推薦序

未來最重要的能力──學習如何思辨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TED 亞洲大使)

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千千萬萬的思緒所左右,人生更是無數個選擇所交織而成的路線圖。在不斷前進,汲汲營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忘了思考的重要呢?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我們是否隨波逐流;被生活推著前進,我們是否有時間喘口氣,停下來想想我們是否忠於初衷,對人生的熱情是否依舊?台灣的教育制度如同堆鬆餅,一層一層堆上去,孩子們鮮少有喘息呼吸的空間,每個階段都好像被安排好,從一個格子跳到另外一個格子。父母親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競爭讓我們變成了考試機器,會填標準答案,卻不會思考;教育像製造業一樣,生產出的產品(學生)卻要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我們被強迫記誦公式,卻沒有被訓練思考和問問題。

思考讓你的世界更廣大

我很幸運,在大學畢業當兵前的空檔,利用打工存錢到中南美洲自助旅行半年,這趟人生的「壯遊」走了八個國家,路程長達八百公里;過程中我徹底放空,放下既有的思維模式,用心觀察,用雙腳走,搭公路便車、火車、坐船,學習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思考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我的生命有了一段空白,我也真正有機會慢下來思考,這個自我追尋的旅程也是一種對生命意義哲學式的探索,我反覆不斷地思考著以下的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任務是什麼?
這個世界如何因為我的存在而不一樣?

這段年少時期的壯遊,從瓜地馬拉開始,結束於祕魯,長達一百八十天。這些問題的答案至今依然無解,但是卻為我人生的思考奠定了基石。思考在於自我能否建立一套價值系統,把問題抽絲剝繭到最基本的點,並從中去驗證而不是類推,從驗證過程中找到基礎的真理。

重新定義問題

另外一個重要的思考元素是「重新定義問題」。我們經常迷失在找答案中,殊不知如果沒有問對問題,正確的答案也無從找起。我們的教育訓練我們找到標準答案,卻沒有教我們如何問問題。

其實,思辨(critical thinking)就是從思考進而辯證。思考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定義問題(define problem):問題的核心是什麼?哪些因素造成了問題?它們之間的相關性是什麼?在問題結構中的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是什麼?這些其實都可以透過思辨來解構,而駕馭我們思考的就是「習慣」了。

我們的思考模式無意識地被習慣所左右,習慣又是架構在層層的生活經驗上,這些生活經驗如同檔案一樣儲存在潛意識的硬碟裡,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這些檔案排列組合成某種結構,浮現在我們尋找答案的路上。這樣的習慣讓我們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生活問題,卻也讓我們困在思考的迴路裡。許多問題並非單一知識(domain knowledge)可以解決,還是要打破框架,重新定義問題才能真正找到想要的答案。

永遠回到原點思考

我們常常為了事情不如意而感到難過或憤慨,雖然很多事的結果的確經常不盡如人意,但是更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如果你曾經注意過蘋果(Apple)電腦的logo設計,你會發現那顆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竟是由好幾個不同大小的圓重疊組合而成,呈現的結果是一個比例完美的logo。思考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辯證,回到原點,想像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體驗,時時回到初衷,探索每個環節,結果或許就會因此而不同。

愛因斯坦說:「我們不能用昨日的思維來解決今日的問題。」(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在這資訊紊亂爆炸、注意力短暫、價值觀拉扯的年代,這本書的出版有其重要性,因為思考是一輩子的課題,更不能抄捷徑,當我們的社會開始重視思辨能力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思辨新紀元的開始,值得你我共同參與。

推薦序

追求批判思考,改變失調人生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這本書是一台心靈的X光機,它可以透視我們心中潛伏的陰暗、缺陷與毛病;它也是一把鋒利無形的手術刀,割除我們心靈中容易滋生蔓延的癌瘤;它更是一餐一餐溫和有效的營養食療,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促進思想成長,終而培養出利人利己的智慧。

本書從診斷人人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本性開始,指出因為人們自我中心的本性,容易導致不理性的「失調」想法,甚至「失調」的人格(猶如身體機能的運作失調,甚至長期處於疾病狀態)。如果要拒絕這樣的人生,只有透過學習批判思考、培養思辨能力,進一步養成「理智美德」(intellectual virtues),我們才能活出真正幸福美好的人生。

「理智美德」是很重要的概念,值得在此多說幾句。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過於片面地重視「知識」與「資訊」,以為只要有大量足夠的資訊和知識,社會就能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滿足我們的一切欲望。

從物質欲望滿足的角度而言,這一點也許沒錯,但是過度物質欲望帶來情緒的焦燥、憂慮、抱怨、操煩、情緒起伏──也就是一個失調的人生,進而產生大量被欺騙、被支配、被犧牲的社會底層者,以及極少數誇富、炫耀、支配他人的統治階級(但這些人當然不能免於種種負面情緒的人生)──也就是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失調社會。

本書提醒我們這些嚴重的後遺症,教導我們透過批判思考來養成理智美德,以便診斷、甚至救治失調人生和失調社會,成為一個先進、開明且造詣高深的思考者。

追求理智美德,就是追求更好的自己

「理智美德」包括「理智正直、理智謙遜、信任理性、理智堅持、公正不偏、理智勇氣、理智移情、理智自主」,這些美德不僅僅是「理智的」,也是道德的,它們的整體就構成我們傳統上所說的「智慧」(wisdom)。換言之,這也是一本追求智慧的工具書。

當代哲學有一股趨勢,從重視「知識分析」轉向重視「理智美德」的養成,本書呼應了這股哲學潮流,具體有效地把高深的哲學思考,轉化成平易近人的大眾書籍。

讀者或許會對「理智美德」這個詞彙感到陌生或困惑,但可能熟知誠實、公正、剛直、廉潔、心口如一、同情、寬容、博愛、奮進等等「美德」,這些傳統上屬於道德和行為的德目。那麼,理智美德和這些行為德目有什麼不同?事實上,理智美德都是一種道德行為的德目,而且理智美德也能夠幫助道德美德的養成,正如本書不斷地教導我們勿盲目服從、不要只想支配他人、對政客的言行慎思明辨、對他人心存寬恕、塑造自己成為「世界公民」(而不要變成一個盲目的愛國主義者或狂熱的國族主義者)、不以善小而不為等等,都是在期許和指引讀者變成一位「美德之士」(virtuous person)。

筆者在大學教授多年的「批判思考」通識課程,也寫過教科書《邏輯與思考》(學富出版),從上課經驗與同學的回饋反應中,深深感受到「批判思考」對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是,筆者的課程和著作內容,還有坊間多數中英文的批判思考書籍,都著重在學術性、原理性的語言,以及邏輯規則和謬誤的知識傳遞,較少涉及實際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與情感面向。雖然筆者在上課時會盡量舉生活實例,也期待同學能將所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但總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現在,這個缺失可以由本書來補足了!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的不是抽象的原則與知識,而是較具體的「策略」,以幫助讀者逐步地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這一點讓本書的實用性更加彰顯。

儘管如此,本書並不能取代學術性的批判思考課程或書籍,因為它沒有詳細討論如何理解語言的結構、如何做意義分析、如何依據規則做合理推論,以及如何辨識他人言論和推論中的謬誤。本書的適當使用是做為學術性批判思考課程的補充教材,或是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宜進一步學習較抽象的原理和規則,才更能達到本書所列出的九個「理智標準」:明確性、正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和公正性。

最後,讓我引用本書對人性的診斷來終結這篇短文:

「人類並不是天生就會為他人的權利與需求著想。我們不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其它人的觀點,或是了解自身觀點的侷限。唯有經過訓練,我們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自我中心……我們總是自然而然地相信自己的直覺,無論那錯得有多離譜。我們通常不是使用理性思考標準,而是用自我中心的心理標準來判斷該相信什麼、該拒絕什麼。」

這幾句話值得每個人、尤其是當今和未來國家的主政者咀嚼再三,因為你們的思考品質決定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