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24小時體重

間歇性斷食或「斷食」現在是非常流行的飲食跟減肥或減重方式,也有很多人盲目跟從,以為只要規定自己某個時段不吃東西就能成功減脂了。

但是,斷食真的有那麼神奇嗎?這篇文章會帶大家用科學的角度討論間歇性斷食,讓你了解真相跟這種飲食方式的好處與壞處。

甚麼是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也被稱為「斷食」。雖然很多人說「斷食」的時候是指延長每天不進食的時間,在文獻中,大多學者的解析會稍有不同。

通常間歇性斷食是指長時間(例如:24小時)不進食,或者只吃很少的熱量(例如:500大卡)。相反的,縮短一天的進食窗口通常被稱為「限時進食窗口」(time-restricted feeding)。

以上兩者都會有別於傳統的每日熱量限制(Daily Caloric Restriction),也就是每天吃同樣的熱量赤字。

以下來介紹一下最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隔日斷食、5:2斷食法),以及不少人可能嘗試過實行的限時進食窗口。

隔日斷食(Alternate Day Fasting)

指斷食24小時,接著進食24小時。由於大部分人無法在進食的24小時完全吃回兩天總消耗的熱量,很多人都會因此製造熱量赤字,然後減少體重體脂。

有些隔日斷食版本會選擇在斷食日攝取較低的熱量(如400~500卡),但不會完全不攝取熱量。

5:2斷食(5:2 Fasting)

指每週進行一到兩天的全天斷食,其餘五到六天吃回TDEE(維持體重的熱量)。全日斷食也有不同的版本,例如有些會在斷食期間只吃蛋白質食物,以在攝取最少熱量的情況下的到飽足感。

限制時間進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

限時進食窗口是指每天斷食14~20小時,接著進食4~10小時,也就是說這包含了最常見的16:8斷食法。伊斯蘭教的齋戒月(Ramadan)是學者最常研究的限時進食窗口。

一般來講,限時進食窗口是健身界最廣為人知也是比較容易融入大部分人生活的斷食方式。

間歇性斷食比較有利於減脂嗎?

各種針對人類的研究與分析(1, 2),包括最近綜合40項斷食研究的大規模分析 (3),得出的結論是:在一週平均熱量攝取一樣的前提下,間歇性斷食與每日熱量限制對於改善體態與體重的效果沒有差別

同樣的分析有指出間歇性斷食比每日熱量限制有更高的食慾限制效果,但一個長達一年的研究裡面反而發現斷食的受試者有更高的飢餓感 (4, 5)。也就是說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說斷食是不是比較能透過壓抑食慾,讓人更容易製造熱量赤字

當然,也有研究發現斷食組比每日熱量限制組減少更多體重(6),但這可能只是因為斷食組比每日熱量限制組更常達到熱量目標(因此長期下來製造的熱量赤字比較多),也正說明減脂最重要的是可持續性。所以,或許對某些人來講,斷食能幫助他們依從減脂飲食計畫。

2021年的研究比對了三組受試者 (7):

  • 每日製造熱量赤字組:每天只吃75%的熱量
  • 隔日斷食熱量赤字組:一天吃0%熱量,一天150%熱量
  • 隔日斷食無熱量赤字組:一天吃0%熱量,一天吃200%

結果發現只有製造熱量赤字的兩個組別減少了體重,斷食但沒有製造熱量赤字的組別沒有減少體重或脂肪,健康指標也與一開始無顯著差異。

間歇性斷食的優點

間歇性斷食的確有一些可取之處,而以下是我想到的主要三個優點:

1. 你能在每餐吃較多食物與熱量

因為你把進食窗口縮短,你可以在進食時間吃比較多的食物份量,因而提高你的滿足感。這有可能幫助你克服減脂期常常不能吃的很滿足的感覺,讓你能持續下去。

2. 能幫助某些人製造熱量赤字

由於的胃容量也有限,因此縮短進食窗口後,有些人會發現他們比較容易製造熱量赤字。

3. 幫助你分辨「肚子餓」跟「嘴饞」的差別


由於現代社會食物非常方便,我們也完全不缺食物,很多人都習慣性的不斷吃東西。

另外,身體也會根據我們過往的生活習慣,讓飢餓素(ghrelin)在固定的時間上升,為我們帶來飢餓感。可是,因為飢餓素會上下浮動,會漲潮也會退潮,如果嘗試斷食,有些人會發現半個小時後他們其實沒有很餓。

透過斷食,有些人可以更了解真正的餓是甚麼感覺,而藉由這樣的經歷提高自己對飢餓感的敏感度,並注意自己習慣性進食的行為。

那我適合用間歇性斷食來減脂嗎?

重點是間歇性斷食能否幫助你提高減脂期的持續性。

間歇性斷食能讓某些人成功減脂的原因很簡單:熱量赤字。因此,如果間歇性斷食能讓你輕鬆製造熱量赤字,那這可能能幫助你減脂。但是,如果你覺得斷食會讓你非常焦慮、無法配合你的生活喜好、或者引起了暴食症狀,那我就不會鼓勵你執行斷食。

在下圖你可以看到無論是正常吃三餐還是將進食窗口縮短到八小時(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有的人減少體重了,也有人增加體重了 (8)。雖說整體來講間歇性斷食組中減少體重的人比較多,但依然不能忽略有15~20名受試者維持,甚至增加體重。

在此也必須提醒大家,斷食只是改變你進食的時間,並不是讓你無視熱量平衡的重要性。如果你在進食窗口吃超過你的TDEE,你可能不但無法減脂還增重

延伸閱讀:最有效的減重飲食方式

健康的斷食心態

假如你選擇使用斷食,我也想強調保持靈活度的重要性。

我會鼓勵別人不要用嚴格或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斷食,例如:「十二點之前我一定不能吃東西」,「我如果撐不了十二點才吃我今天就完蛋了」。

其實「斷食」簡單來講就是「晚點吃早餐」跟「早點吃晚餐」。雖然這樣的思考方式跟「我十二點『才』能吃」是差不多的,但前者能讓你根據每天的狀況靈活調整飲食,也不會有早點吃就毀掉計畫的感覺。

譬如說,假如你平時是一點才吃第一餐的,但是今天特別餓,或者中午有事情要忙無法到時候再吃,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十一點或十二點吃第一餐。

間歇性斷食的弊點與風險

我不建議以下這些人間歇性斷食(※有其他身體狀況也建議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 飲食失調患者(包括暴食、厭食)
  • 孕婦
  • 喜歡少量多餐的人
  • 因熱量不足月經失調者(下視丘停經)
  • 很難增肌/增重的人(Hard-gainers)
  • 小鳥胃

另外間歇性斷食也有一些風險,我想到的主要有兩個:

利用斷食作為藉口去暴食

有些人會漸漸利用斷食作為藉口,讓他在每天暴食的情況下也能維持體重,但其實暴食是不正常跟不健康的飲食行為。過去研究顯示,斷食不但能增加暴食的機率,如果本身有暴食,斷食更是非常強大的維持因素(意指維持暴食行為的元素)(9, 10)。

因此,如果你已經出現暴食(失去控制能力的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食物)症狀,我會鼓勵你停止所有斷食行為。

延伸閱讀:有科學根據的五個步驟,讓你不再暴食

攝取熱量太少,導致營養不良

若不注意熱量營養攝取,有些人縮短進食時間反而讓自己攝取太少的營養與熱量。而這樣長期下去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徵兆(如掉髮,停經,失眠等),因而影響到內分泌,骨骼健康,生育功能等等。

延伸閱讀:改變飲食運動反而停經?|停經對健康的風險

也有人會從斷食16小時變成30小時,40小時,甚至5天,而這種長時間斷食方式的健康風險是會越來越大的。因此,我個人不建議刻意斷食超過16小時,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例如:要動手術)並且有醫生指導。

斷食與肌肉成長跟蛋白質攝取

肌肉成長的角度,相對長時間斷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目前針對動物跟人類的研究都一致指出把蛋白質平均分配到3~5餐裡會比一次攝取大量蛋白質更有利於肌肉成長 (11, 12, 13),而斷食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會吃到2~3餐。

若以這個角度看,斷食好像對肌肉成長不太理想,但對此我有兩個看法。

  • 總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是最重要的,而時間是次要的考慮點。因此,如果整天蛋白質有吃足,那沒有平均分配的實際影響很低。除非你是頂尖的運動員,需要優化飲食的每一點,不然也不用過慮。
  • 若真的擔心,你也可實行蛋白質斷食(Protein Fasting),也就是在斷食期間只攝取蛋白質(如:瘦肉/海鮮,高蛋白)。

如果你是擔心減脂期因為使用斷食而掉肌肉,那其實也不用過慮。只要你沒有製造非常大量的赤字、不做阻力訓練,體脂也沒有很低,流失肌肉的機率不大(14)。

同時,如果你只是進行比較常見的16:8斷食,有在進食窗口內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每公斤體重>1.6克),也有把蛋白質攝取平均分配到三餐當中,2019的最新研究指出這樣的斷食安排似乎不會影響增肌效果 (15)。

延伸閱讀:增肌金字塔 | 增肌最重要的是甚麼?

間歇性斷食能改善健康嗎?

有關斷食是否能改善各種健康指標,最近的評論指出我們需要更多針對人類的研究才能建議斷食作為改善健康的手法(16)。

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很多斷食的研究都用動物作為實驗對象(因要嚴格控制人的飲食非常困難,除非你把他們關在籠子裡)。雖然動物跟人類有一些類似的地方,但也無法把結論直接套在人類身上

對於一些推崇斷食的人說斷食如何改善他們的健康指標,例如血糖、內臟脂肪等,但是相連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很多間歇性斷食的研究都會發現受試者的各種健康指數都得以改善,但這些改善是因為斷食本身,還是體重減少呢

對於肥胖人士來講,任何能製造熱量赤字,減少體重的手法都很可能會看到各種健康指數的改善,因為這些純粹是來自體重的減少。

我的看法是,擁有健康的體重,注重食物選擇已經能改善很多健康指標的改善。因此,選擇一個你可持續製造熱量赤字的方式,讓成功達到健康的體重,會比進食的時間來的重要很多。

胰島素敏感度

近年開始有少量研究指出縮短進食窗口並在白天攝取大多熱量可能有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糖尿病或早期型糖尿病人(pre-diabetic)的血糖控制。學者們猜測這跟人類的生理時鐘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白天的胰島素敏感度和控制血糖的能力較佳,晚上則可能會稍微下降(但對健康人士來講,依然在健康的範圍內)。

譬如說,一項2018年的研究指出將進食窗口縮短到六小時,然後最後一餐在下午三點前吃似乎有助於改善早期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敏感度 (17)。但是,這個研究的一個缺點是,大多人都無法再下午三點之前吃最後一餐。

另外,也有2020年的研究指出縮短進食窗口,並將進食窗口往前移可以在體重不改變的情況下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以及骨骼肌吸收葡萄糖和胺基酸的能力 (18)。

然而,因為大多針對斷食的研究都是以動物為研究對象,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斷食是否對胰島素敏感度有絕對的幫助 (19)。就算有幫助,我們也不清楚最佳的飲食窗口應該多長、飲食窗口應該安排在一天的甚麼時段,還有這效果是否能套用在所有族群上。

目前來講,縮短進食窗口並將進食窗口往前移似乎對糖尿病和早期型糖尿病人比較有幫助。至於一般健康人士,我們還需要等待更多研究出來才能判斷

如果想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維持健康的體重,多攝取蔬菜水果,跟規律的運動(包括阻力訓練)是目前較多研究支持的做法。而如果你希望減重,上面已經提到,斷食與否都能夠有效減脂。

生長荷爾蒙

有些人也會爭論斷食能提高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幫助你增加肌肉之類。雖然斷食的確可提升生長荷爾蒙,但其實目前根本沒有研究指出生長荷爾蒙能提高運動表現或造成肌肉成長(20)。

生長荷爾蒙的增加是身體對飢餓產生的生理反應,那如果斷食對生長荷爾蒙增長真的那麼的厲害,非洲挨餓的人們不就全部都變成浩克了嗎?

間歇性斷食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目前的研究也無法確定斷食會否影響運動表現(21),以我的觀察是看個人反應。有些人沒吃東西也能表現的很好,有些人卻需要先吃點東西。

如果空腹運動你的表現跟身體狀況都良好,你也能持續下去,我看不到有甚麼理由去說不能空腹運動。重要的是:不要以為空腹運動有甚麼神奇消脂效果,因為是沒有的。

反過來,如果你嘗試空腹運動,卻發現自己無力,無法表現的最好,那我建議你在訓練前吃東西,尤其是蛋白質跟碳水化合物。

延伸閱讀:空腹有氧比較有利於燃脂?| 燃脂心跳率是真還是假的?

斷食常見問題

問題:斷食能吃甚麼喝甚麼?

說到斷食就會收到一堆問題,問咖啡、BCAA、水能喝嗎?

嚴格來說,只要有吃或喝含熱量的東西,你就已經沒有在斷食。

但這重要嗎?

如果你加了兩滴牛奶在咖啡裡,但一天下來有成功製造熱量赤字,長遠來講也有減脂,這根本不重要。

斷食不是法規,它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沒有「一個」最好的版本。例如有些宗教是水也不能喝的,有些人只是限制任何含有熱量的東西(包括BCAA),有些人只攝取蛋白質食物。

以減脂為目標的話,選擇你最能持續下去並能製造熱量赤字的方式就好了

延伸閱讀:別再浪費錢買BCAA了

問:如果「不小心」吃了東西怎麼辦?

吃了就吃了,天不會塌下來,你也不會死掉。你的目標只是利用斷食來製造熱量赤字,所以只要你整天下來還是有製造熱量赤字就好了。就算你某天真的吃到TDEE或稍微超過了,隔天繼續執行你的飲食計畫就好了。盡管現在各種飲食方式看似宗教,它不是,也沒那麼嚴格。

要記得,長期的習慣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過於執著在每天微小的東西上。你不會因為今天在咖啡裡加了50cc的牛奶而毀掉人生或明天胖的跟豬一樣。真的!

問:要斷多久才有效?

斷食只是一個幫助你製造熱量赤字的工具,原理是大部分人無法短時間吃那麼食物,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縮短進食時間製造熱量赤字。

因此,只要你一天下來有製造安全熱量赤字就好了。就算你只是把第一餐延遲兩個小時吃,這可能已經足夠讓你減少熱量攝取。因此,你沒有必要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16還是20個小時後才能吃,彷彿早一分鐘就會死。

順便說一下,其實我們每天都有在斷食,因為你晚餐跟早餐之間也有8~10個小時不會吃東西。所以進行斷食只是把這個時間拉長一點,並不是甚麼新奇的東西。

總結

間歇性斷食或限時進食窗口可以是幫助你製造熱量赤字很不錯的工具。可是,它不是神奇的減脂方式,目前大多研究都指出它跟傳統的每日熱量限制在改善體態與體脂上並沒有顯著差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斷食不是沒有風險的,因為它跟暴食行為有明顯的關連,因此未必適合所有人,我也不會建議下視丘停經或有異常飲食行為/飲食失調的人使用。

因此,如果限制進食的時間能讓你更輕鬆的製造熱量赤字,那很好。但如果你覺得正常的飲食安排更適合你,你也不用覺得你比別人差或者用的方式沒那麼好。

最後也提醒大家,無論是是否選擇斷食,記得注意要讓自己吃足夠的營養與熱量,因為熱量營養不足可引起很多嚴重的身心健康狀況。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