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的小威因嘔吐解水樣綠色便體溫38.5度而入院母親主訴小威這二天進食量減少無尿整個人瘦了許多體重由10公近降至8.7公斤依上述資料的評估結果為何

問題詳情

29 1 歲的小威,因嘔吐、解水樣綠色便、體溫 38.5℃而入院,母親主訴小威這二天進食量減少、無尿,整個人瘦了許多,體重由 10 公斤降到 8.7 公斤。依上述資料的評估結果為何?
(A) 小威進食量少,故體重下降、無尿是正常現象
(B)小威解水樣綠色便、消瘦,表示有輕度脫水現象
(C)小威體重僅下降 1.3 公斤、發燒,表示有中度脫水現象
(D)小威無尿、體重下降 13%,表示有重度脫水現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3),D(5),E(0)

概述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表现为稀便、水样便以及排便次数增多。它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或体重减轻。

所幸,腹泻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几天。但如果腹泻持续数天甚至数周,通常表明可能有其他病症,例如肠易激综合征 (IBS) 或者更严重的疾病,包括持续感染、乳糜泻或炎性肠病 (IBD)。

症状

腹泻(稀便、水样便)相关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 腹部痛性痉挛或疼痛
  • 腹胀
  • 恶心
  • 呕吐
  • 发热
  • 大便带血
  • 黏液便
  • 便急

何时就诊

如果您是成年人,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就医:

  • 腹泻持续两天以上,且没有改善
  • 脱水
  • 剧烈腹痛或肛部疼痛
  • 血便或黑便
  • 发热,体温超过 39 C(102 F)

如果是儿童,特别是幼儿,腹泻可能会迅速导致脱水。如果您孩子的腹泻症状在 24 小时内没有缓解,或出现以下情况,请联系医生:

  • 脱水
  • 发热,体温超过 39 C(102 F)
  • 出现血便或黑便

病因

许多疾病和健康状况都可能引起腹泻,包括:

  • 病毒。可能引起腹泻的病毒包括诺瓦克病毒(也被称为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病毒性肝炎。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出现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而导致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病毒也与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关。
  • 细菌和寄生虫。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或寄生虫)会导致腹泻。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行时,由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通常称为旅行者腹泻。艰难拟梭菌(常简称为 C. diff)是另一种可导致腹泻的细菌,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后或住院治疗期间发生。
  • 药物。抗生素等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腹泻。抗生素通过杀死有害细菌来缓解感染,但它们也会杀死有益菌。这会扰乱肠道中细菌的自然平衡,导致腹泻或叠加感染,例如 C. diff 感染。其他可引起腹泻的药物是抗癌药和含镁的抗酸剂。
  • 乳糖不耐受症。乳糖是存在于奶类和其他乳制品中的一种糖。有乳糖消化障碍的人在食用奶制品后会出现腹泻。由于人体内帮助消化乳糖的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乳糖不耐受症的情况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 果糖。果糖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有时,也作为甜味剂添加到一些饮料中。对于有果糖消化障碍的人来说,果糖可引起腹泻。
  • 人造甜味剂。山梨醇、赤藓糖醇和甘露醇是添加在口香糖和其他无糖食物中的人造甜味剂,无法被吸收,有些在其他方面较为健康的人群会因此而出现腹泻。
  • 外科手术。有时,部分肠或胆囊切除手术会引起腹泻。
  •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可引起慢性腹泻,如肠易激综合征(IBS)、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乳糜泻、显微镜下结肠炎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等。

并发症

腹泻可能引起脱水,如果不治疗,有可能危及生命。脱水对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来说尤其危险。

如果出现严重脱水的迹象,请前去就诊。

成人脱水指征

包括:

  • 过度口渴
  • 口干或皮肤干燥
  • 少尿或无尿
  • 无力、眩晕或头晕
  • 疲乏
  • 尿色深

婴幼儿脱水的表现

其中包括:

  • ≥3 小时没有尿湿尿布
  • 口干舌燥
  • 发热,体温超过 39 C(102 F)
  • 哭时无泪
  • 嗜睡、无反应或烦躁易怒
  • 腹部、眼部或面颊凹陷

预防

预防感染性腹泻

洗手可以预防感染性腹泻的传播。为确保洗手效果,应做到:

  • 勤洗手。准备食物前后洗手。在处理生肉、如厕、换尿布、打喷嚏、咳嗽和擤鼻涕之后要洗手。
  • 用肥皂沫涂抹至少 20 秒。涂抹肥皂后,双手至少在一起搓 20 秒。时间长度大约相当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
  • 当无法用水洗手时,使用洗手液。如果没有洗手池,就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洁双手。像涂护手霜一样把洗手液涂在手上,保证双手正反面都要涂上。使用酒精含量至少为 60% 的产品。

疫苗接种

您可以从两种已获批准的轮状病毒疫苗中选择一种给婴儿接种,以保护婴儿免受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请向孩子的医生咨询婴儿疫苗接种问题。

预防旅行者腹泻

在卫生条件不完善、食物受到污染的国家/地区旅行时,经常会发生腹泻。为降低风险,请做到:

  • 注意食品安全。吃完全煮熟的热食。除非可以亲自去皮,否则请不要生吃水果和蔬菜。也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和奶制品。
  • 注意饮品卫生。喝原包装的瓶装水、碳酸饮料、啤酒或葡萄酒。不要喝自来水和加冰块的水。即使是刷牙也要用瓶装水。淋浴时要闭上嘴巴。

    用开水冲泡的饮料(例如咖啡和茶)可能是安全的。请注意,酒精和咖啡因会使腹泻和脱水加重。

  • 向医生咨询抗生素问题。如果要去某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旅行较长一段时间,临行前需要向医生咨询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如果您的免疫系统不是很强大,则尤其要了解抗生素。
  • 查看旅行警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维护的旅行者健康网站会公布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疾病警告。如果您计划从美国去国外旅行,为降低患病风险,可以通过该网站查看旅行警告和建议。

Aug. 29, 2022

  1. Diarrhea.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gestive-diseases/diarrhea. Accessed May 10, 2021.
  2. Diarrheal diseases: Acute and chronic.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gi.org/topics/diarrhea-acute-and-chronic/. Accessed May 10, 2021.
  3. AskMayoExpert. COVID-19: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adult). Mayo Clinic; 2021.
  4. Diarrhea.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symptoms-of-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diarrhea?query=diarrhea#. Accessed May 11, 2021.
  5. Travelers' diarrhe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20/preparing-international-travelers/travelers-diarrhea. Accessed May 11, 2021.
  6. Khanna S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May 14, 2021.

有了孩子才明白为何人们喜欢形容养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 因为真的没有比养孩子时更加关注“屎尿”这个问题了。“宝宝绿便”“大便有奶瓣”“水样的便便”“大便泡沫状”“便便有粘液”“宝宝大便红色”每当看见这样的便便妈妈都是一筹莫展,而黄金大便是每个宝妈打开尿不湿最希望看到的。所以有妈妈开玩笑说每次打开尿不湿感觉跟揭皇榜一样,希望从孩子的大便中判断孩子消化、健康、进食等各种指证。

那么,还有绿色大便,里面有奶瓣、泡沫、粘液、甚至蛋花样,需不需要担心呢?宝宝拉什么样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么样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今天就带妈妈们一一辨识。

胎便,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

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多在出生后2-3天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

母乳宝宝通常排便次数较多,一天2-5次,有些宝宝甚至会一天排便7-8次,但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母乳性腹泻,因此父母不必担心!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宝宝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多日不大便的情况,详见后面文字)。

此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宝宝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担忧!

宝宝便便有奶瓣(没有完全消化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形成的钙皂)的情况,多与妈妈的饮食有一定关联,也和宝宝月龄小消化道发育不完善有关。

建议:宝妈平日饮食不要过于油腻,注意宝宝腹部保暖,若宝宝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宝妈不用过于担心。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膏,但只要不难解,不跟羊屎似的,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许多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有时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随着宝宝辅食(米粉和香蕉泥之类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的便便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宝宝吃辅食后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酱稠,但仍然是糊状。

不过要说明的一点是:蔬菜、水果吃得较多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宝宝,大便就会比较臭。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建议: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要警惕胆道阻塞的可能,这种灰白色大便,在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

此外,进食奶粉过多或糖份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建议:尽快就医,排除先天性胆道梗阻的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粪便呈暗绿色,如海水样。出现这种粪便的原因,可能是婴儿患了膜性肠炎(有感染)。腹泻次数频而且量也较多,并且带有腐败臭味,其中还会包括膜样组织和粘液。

建议:如果患儿的发病较急,并伴有呕吐和高热现象,则可能出现脱水,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必须迅速送到医院进行急救

蛋花状大便一般是视为病毒感染导致的肠炎。这种便便伴随着多便(每天排5次以上),有酸臭味,并且含有少量粘液。混合喂养或者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出现的机会比较大一些。

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和次数,多数能自然恢复。

如果是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的宝宝,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还可适当喂些水给宝宝,同时,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若2-3天后大便仍不正常,就需要就医诊治了。

若出现水便分离便,多数原因是得了秋季腹泻,学名为轮状病毒性肠炎。这时,患儿就会排出淡黄色的水样便或者白色水样便,便次数少,但数量相对较多,无腥臭味,可伴有发热、咳、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建议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如若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这种便呈棕黄色水样,带有大量泡沫,并且有强烈的酸味。这是由于婴儿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由于细菌的作用,肠内发酵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气所造成的,这些气体造成肠部蠕动而发生腹泻。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妈妈换奶头比较频繁,所以宝宝每次都是吃前奶多,后奶摄入少造成的。

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没什么毛病~

建议:应注意配方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益生菌,以帮助消化。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此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婴幼儿,常排出黄色带粘液的便,有时排豆腐渣样便。这种便便家庭育儿极少见。

建议就医诊治,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常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

建议:油便的原因是过多给宝宝摄取油脂了,说直白一点就是直接给宝宝喝了太多的油或者辅食一半都是油,太油腻!油脂的量超过了胰腺分泌的脂肪酶消化能力了,请恢复正常饮食,清淡饮食

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排便费力,或长时间不排便。要强调一点是,不要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便秘特点就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像羊屎一样。有些宝宝哪怕每天都排便,但排便费力,大便干燥,那也是便秘!

建议:便秘要视情况处理:

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宝妈要改变饮食,可适当喂宝宝些水。

如果宝宝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或顺时针给宝宝揉揉肚子,以刺激肠蠕动。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多吃一些菜泥、果泥这种高纤维促消化的食物;另外,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如果便便外面包着血,通常是因为大便很硬,造成肛门裂伤,这时会看到一坨硬硬的大便,外面包着血,但是里面没有。

(2)如果便便和血混合:如果是肠道内部的问题,会看到血和大便混在一起。例如,在高位的小肠出血,看到的就会是砖红色的大便,并且便和血是混合在一起的。

(3)如果便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可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此时,患病儿的排便次数多而量并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还伴有高热和惊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

(4)如果便便呈棕色血水便,如红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多见于婴幼儿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儿常出现腹痛、呕吐、高烧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5)如果大便呈果酱色,为血和粘液混合的红色粘冻样粪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和肠套叠。后者为5~10个月的婴儿常得的急腹症,除了排果酱样大便(其中大便质较少),还伴有阵发性哭闹。因为患儿腹痛,婴儿反复呕吐,有时会出现休克样的面容。

(6)如果大便暗红或漆黑如柏油状,又称为黑便,提示我们婴儿的上肠胃道可能大量出血,其原因可能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美克氏憩室炎引起的出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立即送患儿去医院诊断和治疗。

(7)如果是便便表面或大便之后附有鲜血,或便末滴血,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这可能为肛裂,或者直肠息肉造成的。

如果是纯母乳宝宝,基本就是攒肚,母乳容易消化,残渣少,宝宝吸收能力增强,所以好多天才形成一次大便,只要小便数量够,没有腹胀发硬,拉出来是软的,就不用担心便秘,可以放心。

但是如果是混合和奶粉宝宝就不能以此判断。因为奶粉中酪蛋白比较大颗粒且难以消化,吃了好几天不拉就真的有问题了。

需要提醒的是一个月内的宝宝比较少攒肚,如果好几天不拉要综合小便评估是否摄入不足。

1、给宝宝喂些益生菌调理一下胃功能;

2、顺时针地按摩宝宝的肚子,促进肠道蠕动,与此同时宝宝的肚子也会变得舒服起来。

以上办法均无效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

3、母乳喂养的宝妈们,一定!一定要注意饮食多元化,你吃的食物丰富,宝宝通过母乳接触到的食物风味就丰富,对防止宝宝日后挑食偏食帮助非常大哦。

内容很长,可能你会觉得有些蒙圈,不过为了宝宝,以上关于大便的常识家长们一定要认真辨别呦!如果实在记不住,那就收藏起来,遇到宝宝大便不正常的时候,找出来对照一下~如果你觉得自己宝宝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并且伴随着不适,还是需要看医生的。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